网箱花鲢鱼怎么养

网箱花鲢鱼怎么养,钓鲢鳙怎么找鱼层?钓鱼四年来 , 钓的最大的,钓的大鱼数量最多,最喜欢钓的就是鲢鳙!鲢鳙劲大,拉着过瘾,本人喜欢手竿钓 , 手竿手感好!个人感觉鳙比鲢劲大很多 。很多人都介绍了鲢鳙习性,钓法,找鱼层等,因为我要来认真钓鱼领域作者,所以也来回答一下,只对如何找鱼层来回答,顺便介绍一下本人装备及线组搭配 。
首先是装备,我的装备是5.7米手竿,重约230克 , 因为专门钓大鱼 , 所以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已经使用了近三年,商家承诺20斤内鱼钓断包换?。ㄍ家唬?
其次是线组,本人通常线组是5+3,3号子线是主线做的 , 个人觉得结实点,心里放心点,子线长70公分对折,鱼钩是新关东无刺8号或9钩,钩距下钩钩柄距上钩够底8-10公分 。
再说找水层,不同程度的水深我钓的水层不一样,但不管多深,我最多不超过3.5米,反正我觉得超过这个深度就我这竿长来说的话,我觉得没有意义!图二这个水库,中间有桥那个 , 只要是四川宜宾的野钓钓鱼人我想还是很多人知道是哪里的!你们是不是也觉得里面鲢鳙很多?。磕嵌悦娲蟀哟?0近40米深,钓点(架竿拍照处)至少也是10以上至15米左右,这个地点4-9月我是钓水深大约1-1.5米 , 80公分开始找水层,80公分处也钓到过5斤多鳙鱼,多数是钓1.2米左右上鱼!10-3月还是老位置 , 起步2.5米开始找水层 , 最多找到3米,一般找到3-3.2米左右没有口的话我就不钓了!但多数还是在2.5-2.8米左右就有口的!但没有夏季调得多那倒是实 。图三就是上周在此地2.8米处左右钓的一条鳙鱼,杀死称重是6斤整 。图四图五是在水深大约三米,钓90公分水层钓的两条:一条重9.6斤,一条8.3斤 , 都是鲢鱼 。
再说钓法,我一般走到任何地点钓鲢鳙 , 大窝是必不可少,不打重窝和沉底窝(坨坨饵),打窝饵料一般是400克饵料一袋,加上白粉一包 , 开散炮饵稍微捏一坨往钓点直径两米处范围大,可能是我不怎么爱套路出牌吧!别人都是往钓点打,我为什么要直径两米打?我是这样认为的:饵料加白粉 , 白粉雾化有“烟雾缭绕”的作用,使其钓点周围一大片都是饵料,且水质浑戳戳的,这样更加容易招来鲢鳙 。最后再桶装饵开钓抛竿到钓点 , 时不时再补窝到钓点直径周围1米内 , 当然钓点处抛料最多 。上鱼后再如此重复 。
最后找鱼层:我是从上往下找,深度就是上面讲的深度 。没有口还是按照多数人一样一次上推调漂20公分左右找,找到有口为止 , 基本上还是能够找准 。过程中从来没有像有的钓友说的那样有气泡 , 也可能是我不会看泡泡吧!相反倒是浮标左右晃动时候我就知道进窝了!如果浮标还是老是晃或锚鱼或钩上有鱼甲我就钓浅点;如果浮标不晃,有口但是钓不着,我就钓深点 。
以上就是初学者钓鲢鳙心得 , 整个做钓方式方法只代表我个人,可能也许是错的 , 但我也不想改正 , 我一向不以钓多少多大为目的 , 只凭自己开心舒服就好!写得好不好对不对钓鱼们自己心里有称就行!
多谢阅读!
秋天钓鲢庸气温在多少度适宜?鲢鱅喜欢的水温多在18℃-30℃,所以是可以钓的 。钓鲢鳙的三点注意:1.关注天气 。突然变天的前一天好钓鲢鱅 , 所以出钓前要关注当地前后几天的天气预报 。如果当天鲢鱅不开口,而且水边蚊虫很活跃,往往次日非常好钓 。早上出钓前观察家里鱼缸中的金鱼吃食是否活跃,如果是,当天出钓鲢鱅通常收获不错 。2.关注时间 。早上到网箱附近水域钓鱼,观察渔民喂食时网箱中的鱼吃食不积极,通常当天钓鱼收获不大,钓鲢鱅最佳时间是早晨5-9点 。如果前两轮食抛出后无鱼咬钩,老钓手们一般选择立即收竿打道回府,如果继续死守,当“空军”的可能性很大 。3.关注温度 。鲢鱅喜欢的水温多在18℃-30℃,通常微风舒适的阴天比烈日炎炎的大晴天好钓 , 日温差很小的时候好钓,日温差在10℃以上不宜出钓,入伏后夜钓更容易上大花鲢,夏天夜钓上巨物的可能性较大 。
20米深的水库可以钓鲢鳙吗?气温最高22度,最低18度 , 能够钓鲢鳙鱼 。
欲钓鲢鳙,则先要了解和熟悉其生理特点和习性 , 所谓知己知彼,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好钓点,配制出鲢鳙喜欢的饵料 , 选择适合钓鲢鳙的钓具和钓组,并掌握钓鲢鳙的各种有效钓法,以求事半功倍之效 。
一、鲢鳙有何习性特点?
白鲢和花鲢统称为“鲢鳙”,白鲢(又叫跳鲢、鲢子),鳙鱼(又叫花鲢、胖头、大头),白鲢和花鲢虽然都是鲢鱼,但其生理习性特点既有共性也存在个体差异 。鲢鳙属于虑食性鱼类,喜欢集群活动在深水区水体的中上层 , 具有河湖洄游习性 , 平时多生活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自然水域中,适宜水温18-30度 , 冬季潜入深水蛰伏越冬 。这是它们的共性 。区别是:白鲢性情较急躁 , 极易受惊跳跃 , 而花鲢性情较温和,行动迟缓 。在食性上虽然都属于滤食性,但白鲢以水体中的植物藻为主要食物,而花鲢的食性与白鲢不同,它以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枝角、桡足类为主要食物 , 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 。白鲢和花鲢对素食气味的喜爱虽然接近但也有区别,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喜酸臭饵,但更详细的说,白鲢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 , 而花鲢则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 。喜臭是它们的共性,而白鲢喜酸甜 , 花鲢喜腥香则是它们的区别所在 。
二、越是炎热越钓鲢,烈日当空好钓鳙
鲢鳙的适宜水温较高,因此钓鲢鳙主要是在晚春、夏季和初秋 。就是在比较炎热的盛夏和初秋也要选择晴好的天气白天出钓收获才会更好,在一天当中,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是钓鲢鳙的最好时段 。也有钓友喜欢夜钓鲢鳙,盛夏季节夜钓鲢鳙虽然也能钓 , 但与白天相比效果相差甚远 。钓鲢鳙除了要选择晴好的天气之外 , 还要注意风向和风力,一般来说要选择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这样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 , 如果是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比较凉爽的降温天气 , 这种降温天气比较适合钓鲫鱼、鲤鱼、草鱼等,而不适合钓鲢鳙 。风力过大,在较开阔的自然水域水面会波浪层层,不仅不利于观察浮漂的微小动作,而且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很难在水的上层形成积存,不利于鲢鳙摄食 。因此,每逢这种天气鲢鳙便不知去向,很难钓获 。即便是垂钓时打窝 , 窝饵也很难在水体的中上层形成固定的窝区 。
三、查看天气、风向,根据地势选位
选择一个理想的钓位是垂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钓鲢鳙的钓位选择首先要观察风向,要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尽量避开顶风的钓位 。要根据水边地势选择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要选择风吹水面起浪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要选择陡岸的深水处 。如果是在有网箱养鱼的湖泊或水库,要选择网箱附近的下风处,或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都是鲢鳙的好钓位 。
四、钓具钓法要灵活运用
手竿钓和抛竿钓都是钓鲢鳙的好方法 。但要钓大鲢鳙就必须使用抛竿 。手竿钓鲢鳙可底钓也可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椎鲆话阒辉诖骸⑶锲陆系褪笔褂? ,夏季则多采用后三种钓法,钓浮是最为普遍的方法 。钓组的使用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有使用双钩钓组的,也有使用单钩的 , 还有使用三钩以上组钩的 。使用双钩立漂浮钓是最常见的手竿钓法 。本人使用手竿钓鲢鳙时也是使用的双钩钓组,但与平时钓其它鱼时使用的双钩钓组略有区别 。改动的方法是:将双钩脑线的长度分别缩短到上钩8厘米,下钩12厘米 , 在连接双钩的环上加一个筷头粗细 , 1.5厘米长的小托饵簧 , 再在每个钩上穿上绿豆大的一个小白色泡沫粒 。垂钓时将饵料搓在饵簧上,入水之后饵料雾化散落 , 鲢鳙在吸食散落的饵料时 , 由于钩上有泡沫粒 , 增加了水的阻力极易随水流被吸入口中,且因为钩尖裸露,鱼再想吐出时已经无能为力了,出现的大多是黑漂,提竿即中鱼 。出现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也要及时提竿 。
使用抛竿钓法的钓组 , 有使用“水怪”(吊篮)的 , 也有使用炸弹钩的 。使用“水怪”的优点是装饵省事,操作简便,比较容易掌握,缺点是上鱼率较低 , 特别是在经常有人用“水怪”漂钓鲢鳙的水域上鱼率会更低 。使用炸弹钩钓组的优点是饵料雾化好上鱼率较高,但缺点是装饵技巧性较强,对饵料的软硬和粘散度要求较高,比较难于掌握 , 需要有一定的饵料使用经验 。本人使用抛竿钓时一般使用改装过的炸弹钩作为钓组 。改装方法很简单:把原炸弹钩上的托饵簧向上移动约两厘米,然后固定好,使饵簧与钩的相对位置略有改变,以便使饵簧上装好饵后钩能垂落在饵团四周的下方,提高上鱼率 。使用抛竿漂钓鲢鳙,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抛入水中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 , 钩上无饵则漂就会平躺水面,便于观察及时换饵,其性能远优于球型漂 。
五、饵料用活定有收获
钓鲢鳙效果不错的饵料有很多,比如:龙王恨的鲢鳙饵(我比较喜欢用龙王恨的饵料)、钓鱼王的疯鲢鳙、老鬼的鲢鳙饵都是不错的饵料,为什么有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而有的人用起来却效果很差呢?关键在于使用方法是否得当,使用细节是否做好 。我在使用手竿钓鲢鳙时,饵料的使用方法是:先取一袋鲢鳙饵,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后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再用料盆泼入水中钓点,这种打窝方法诱鱼很快 。打好窝后再取一袋饵料,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白粉,搅拌均匀后加水迅速搅和成很软的饵团 。不可搅和的时间太长、太狠,造成饵团装钩后死粘不雾化,手竿垂钓鲢鳙要使装钩饵团在5-10分钟内能全部雾化散落,以提高上鱼率 。若使用抛竿垂钓鲢鳙,使用水怪时饵料要尽量软、散便于雾化从吊篮中不断溢出;使用炸弹钩时,在饵簧上装上饵料之后,把钩均匀的贴在饵团的四周 , 不要压的太深,轻轻贴上即可,以便抛投时钩与钩之间不相互缠绕或钩回头搭在主线上,饵团入水后钩又能很快的从饵团上脱落下垂在饵团四周的下方 , 饵团的粘散程度以入水30分钟左右能全部散落为宜(不可太粘,否则会成团整体脱钩)
鲈鱼有哪些养殖技巧?大家好我是黔农小莫,感谢提问 。
鲈鱼怎么养殖有哪些养殖技巧?
鲈鱼是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 , 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烟酸、磷和铁等营养物质 , 能补肝肾、健脾胃 , 可治胎动不安、产后少乳等症 。鲈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等特点 , 天然以小鱼虾为食 , 人工养殖经济效益高 。
1.养殖环境要求
鲈鱼养殖池塘面积不宜过大,池塘过?。逭?,溶氧不足,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 。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 , 水深1.54米,排灌水系统完善,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水质良好 。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 , 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 。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同时须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方可放苗 。放苗前半个月要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如未经干塘曝晒的,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已经干塘曝晒的,在放养前10~15天放水10厘米左右,每亩用生石灰80~100公斤,隔天另加漂白粉5公斤 , 化水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 , 且彻底清除野杂鱼 。
2.培育放养鱼苗
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为放苗时间,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1.5~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方可投入盐度1‰的暂养池暂养过渡 。一般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选择晴天中午放苗,此时水温、溶氧较高可减少鱼苗不适,鱼苗经带水消毒后放入已准备好的网格里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鲈鱼又很少寻食塘底剩饵 , 故拆网后每亩要投放少量鲫鱼、罗非或鳊鱼(杂食性) , 并搭配少量花鲢(滤食性),以减轻水质污染并增加养殖效益 。
下池第二天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红虫等鲜活饵料,慢慢将鱼浆、浮性颗粒配合饵料与鲜活饵料混合投喂,然后逐渐驯化至投喂搅碎鱼糜、浮性颗粒饲料 。暂养期间每周用0.3国际单位强氯精或15国际单位福尔马林泼洒消毒1次 。在开始投饵前3天每50公斤鱼内服痢特灵0.5克、土霉素3克、维生素C1克,每天拌饲投喂1次 。
经过20多天饲养长至4~6厘米时经过筛选后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2500~3500尾,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适宜肥度,以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 。每天投饲2次 , 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 , 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每月将土霉素、红霉素、维生素药物拌饵投喂2次,每次连服3天,同时定期用0.4国际单位强氯精或20国际单位福尔马林对池塘全池泼洒消毒 。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在夜间气压低时开机增氧,发现池水变坏要及时排换水 , 保持池水清新 。
放苗后要开足增氧 , 最好用散气石底部增氧,第一天一般不投饵料,一天后逐步开始投料训食 , 要求定点定时,一般4餐,开口饵料以水蛛最好,也可以鱼浆混和部分鳗鱼饲料开口 , 至鱼苗5~6厘米时可以逐步投喂膨化料,鱼苗阶段喂料要适当添加防肠炎类药,网格随鱼苗长大逐步拆除 。
3.加强日常管理
鲈鱼苗种培育成体长达10厘米左右时放入池塘进行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放养规格力求整齐,以免相互残食 , 放养密度以每亩1000~1500尾为宜 , 同时搭配养殖大规格鳙鱼种40尾、鲢鱼种20尾及彭泽鲫200尾,以充分利用水体,调节水质,增加产量 。
9~10月温度适宜是鲈鱼快速育肥阶段,不可忽视水质调节 。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水深80厘米左右,施放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鲈鱼为底栖性鱼类,喜欢在清洁、溶氧量较高(每升4~6毫克、透明度在30~40厘米)的水体中生活,应根据水色和透明度灵活及时加注新水 。前期由于鱼小温度低,水质容易控制,加水、换水周期可长一些 。随着鱼体的生长和鱼池生物量增加,应做到勤巡塘,经常注入新水 , 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 。
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 , 分别在早晨6~7时和傍晚的6~7时,应在塘中搭一饵桥,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 。如遇高温、降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应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养殖密度过高塘底容易残留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大量消耗水中氧气,随着鱼体长大增加开氧机次数 , 也可适当施放生物制剂有效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 。
4.科学防范疫病
鲈鱼喜暴食容易发生肠炎病,白天要观察鲈鱼吃食增减情况以判断其健康状况 。病鱼腹部膨大 , 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 , 应适当控制投饵量,有利于降低成本,避免污染水质,减少肠胃病的发生 。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可痊愈 。同时巡查有无鱼游水,一般大量发病前会有少量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预防关键期 。
秋季易发肝胆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 。主要原因是高密度养殖下药物施放频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中慢性积累 , 导致鱼体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 。或长期过量投喂 , 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导致代谢失调、代谢紊乱所致 。应调控好水环境,科学投喂,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胆类中草药拌料投喂有一定预防作用 。
秋季易患寄生虫病,应做好消毒与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视鱼吃食情况而定 。寄生虫病多发生在中间培育阶段鱼的体表和鳃丝,表现为鱼体消瘦,体色变黑,口端糜烂 。一般寄生虫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杀虫后一般要消毒 。多采用换水改良水质进行预防 , 治疗可用每升0.77~1毫克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每升20~25毫克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谢谢!
大河里面怎样确定鲢鳙位置?【网箱花鲢鱼怎么养】这么深的水不是会走水很厉害么?鲢鳙钓雾化的 走水应该不好诱鱼吧 , 天元邓刚号称邓鲢鳙 。去看看他的视频,他天南海北都去过,参考性很足 。看他的视频,感觉钓鲢鳙得选择专门的雾化饵料,而且鲢鳙喜欢吃专门鲢鳙饵料那种酸臭的味道 。此外你那水深很深 , 一般来说水深鱼力气就比较大 , 建议用大一点的线组 。鲢鳙需要找水层,多是钓浮,多抽一抽雾化饵料,不同水深找一找 , 看看鱼层 。后面一段来自网络 。
鲢鳙的习性和区别
(1)鲢鱼和鳙鱼共同点
A.形态相似,都属于虑食性鱼类,喜爱素食、臭饵 。
B.成群生活在深水区的中上层,在江、湖、水库等较大的水体中 。
C.适宜水温18~32℃,最适宜23~32℃,冬季逃入深水越冬 。
(2)鲢鳙的区别
A.鲢鱼以浮游植物藻为主食 , 而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 比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如剑水蚤)等,兼食浮游藻类 。
B.鲢鱼更喜欢酸、甜、臭的混合气味,而鳙鱼更喜欢腥、香、臭的混合气味 。喜臭是共性 。
C.鲢鱼性情较急躁,易受惊跳跃,而鳙鱼性情较温和 , 行动迟缓 。
二、适钓时间
鲢鳙喜欢较高水温 , 在晚春、夏季和初秋垂钓较好,选晴好的白天出钓 。上午10~下午6点是黄金时段 。盛夏夜钓也可以,但效果没法与白天比 。三级以下微风或偏南风的天气一般气温较高,可出钓;而三级以上的偏北风天气大多是降温天气 , 不宜出钓 。风力过大则不利于垂钓 。
三、钓位的选择
鲢鳙在水的中上层 , 因此钓鲢鳙鱼要选择无人区,以避开干扰 。鲢鱼的鱼泡是密密麻麻的十几个黄豆大的白水泡连成一堆 。
(1)选顺风或偏风的钓位,避开顶风的;选背风处或回风湾等水面有藻类积存的地方 。
(2)选起浪水面与平静水面的交界处 。
(3)选陡岸的深水处 。
(4)在湖泊、水库,如果有养鱼网箱,则选网箱附近的下风处 。
(5)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 。
四、钓具的选择
可以选三七调的鱼竿,鲢鱼窜劲猛,硬竿易断线 。主线4号,子线3号 。钓2斤左右的鲢鳙,可采用7~8号伊豆钩,5~6号袖钩 , 4~5号伊势尼钩 。钓5~10斤的可用1~3号新关东钩,7~10号伊势尼钩 。钓10斤以上的,钩就要再大点了 。
五、鱼饵配方
钓鲢鳙鱼可以马上诱来马上钓,在雾化中钓 。气压低时 , 鱼不活跃,诱鱼较难 。
(1)诱饵窝料三种
A.取一袋商品鲢鳙饵,加入少量白糖和臭豆腐,然后加水搅拌成稀粥状,再用料盆泼入水中钓点 。
B.用发酵后的豆腐渣,加入蜂蜜、臭腐乳、醋,总量要大,但每次抛少量 。让饵徐徐入水 , 形成立体雾化窝子 。
C.用发酵好的麸皮 。
(2)钓饵
取一袋商品饵料 , 加入少量白糖、臭豆腐、增强雾化的白色粉末,搅拌均匀后加水迅速搅和成很软的饵团 。搅的时间太长会造成饵团太粘不雾化,手竿垂钓要使装 钩饵团在5~10分钟内全部雾化散落 , 以提高上鱼率 。使用抛竿钓,用炸弹钩时,在饵簧上装饵之后,把钩均匀的贴在饵团的四周 , 不要压得太深,饵团的粘散度 以入水30分钟左右能全部散落为宜 。
在白条、大麦穗多的水域,可适当加大饵的酸臭度和雾化度,稍加一点蒜粉,酸食可以排斥杂鱼 。
更多的饵料配方 , 可在本站搜索鲢鳙饵料进行了解 。
六、钓法技巧
钓鲢鳙鱼,手竿钓和抛竿钓都可以 。钓大鲢鳙必须使用抛竿 。
(1)手竿可钓底、钓离底、钓半水和钓浮 。
底钓用于春、秋季气温较低的时候,夏季一般用后三种钓法,钓浮最为普遍 。手竿钓组常用双钩立漂浮钓 。出现黑漂、顿漂、大送漂、连续点动、平移等漂相时要及时提竿 。
(2)手竿台钓 , 采用浮钓方法,即钩饵不落底 。
一般夏钓一漂深,夏钓时要用轻钓饵和轻诱饵;春秋底浮钓 , 钓饵黏度可大一些 。
(3)抛竿钓法的钓组,可使用爆炸钩 。
优点是饵料雾化好,上鱼率较高,缺点是装饵麻烦点 , 对饵料的软硬和粘散度要求较高(对爆炸钩不了解,可以在本站搜索爆炸钩进行了解) 。使用抛竿漂钓鲢鳙,最好使用4号陀螺型短尾立式浮漂 , 抛入水后,只要钩上有饵,漂就会直立或斜立水中,钩上无饵则浮漂会平躺水面,利于及时换饵 。
(4)气压高时钓深些,气压低时钓浅些 。
一般春、秋季钓深(水底附近),夏天中午背阴面、小雨阴天钓0.5~1米左右 , 傍晚钓0.5米以内,甚至更浅 。
(5)调漂:
浮钓时,一般采用半水挂饵,调1~2目露出水面最好;这里的半水是指要垂钓鲢鳙的水层深度 , 不是真正水层的半水(有不明白的,可搜索浮钓鲢鳙进行了解) 。而钓底时,调漂方法跟钓其他底层鱼差不多 , 具体方法可在本站搜索调漂技巧进行了解 。
(6)漂相和提竿遛鱼
鲢鱼的漂相:浮漂快速、轻微的上下抖动,或是浮漂下沉一点点,又快速回到原位,反复多次 。
鳙鱼的漂相:浮漂突然的上升或下沉半目左右并保持不动或轻微晃 动 。鲢鱼吃饵时,漂的反应很小 , 当漂出现有力的往下一搓三分之一目或半目、一目或更大时,可扬杆 。起竿要用寸劲 , 鲢鳙鱼唇较薄嫩,容易拉豁 。一定要用抄网抄 。
小一般杂鱼闹钩,漂多是上送动作 , 且幅度小有抖动的感觉 。而鲢鳙动作沉稳,浮漂钝感强 。
(7)遛鱼上钩时,要先将鱼领出窝子,以免惊散窝中的鱼群 。
溜大鱼时,鱼用力,你放松,鱼不用力,你就往后收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