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痢病怎么治疗

白痢病怎么治疗,刚出生3天的仔猪下痢该如何治疗?又遇到一道猪病问题,最近特别喜欢回答养猪相关问题,感觉这才是我的归属,答猪病信手拈来 , 下面我们直入主题,出生3日龄仔猪腹泻 , 该如何治疗?
其实说句实话,很多提问信息特别少,无法精准解答,就像我平时出去给农村养猪人讲课培训,“老师,我家猪发烧,你说是什么?。俊闭庋奈侍? ,我又该如何回答?能够引起出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 , 不仅仅是疾病,大家不要一发病就怀疑是大肠杆菌、流行性腹泻、伪狂犬等,可以说养猪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饲养管理 。例如:
出生小猪受贼风容易腹泻,尤其是靠近门口和风口的产床小猪吃不饱或者吃得多,也容易腹泻母猪奶水不足、脂奶、奶水带毒等都会导致出生仔猪腹泻产房卫生环境差 , 湿度大或者温度低 , 也都会导致仔猪腹泻像上面这些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几乎都跟疾病挂不上边 , 但是都是猪场产房非常常见的因素 。因此 , 猪场出现问题 , 猪场管理者首先应该细心观察猪场出现的饲养管理漏洞,从中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 。
其次,除了饲养管理,我们还要做好猪场兽医的本职工作 , 也就是疾病诊断 。这里也跟大家讲述一下,针对腹泻,如何使用排除法诊断,并出具相应的治疗方案 。
一、黄白痢等细菌性腹泻
出生三天仔猪就出现腹泻 , 我们第一个想到的疾病可能就是仔猪黄白?。?0%以上的猪场都存在这个问题 。黄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腹泻,由于是细菌性疾?。颐鞘紫认氲降木褪鞘褂每股?,比如硫酸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阿莫西林、硫酸粘杆菌素等,由于无法采食 , 仔猪只能灌服或者肌肉注射 。
但是现在很多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 , 因此使用效果不一定好,因此大家还可以选择一些中药制剂,比如穿心莲注射液、博落回注射液、杨树花口服液等 。
二、伪狂犬等一般病毒性腹泻
仔猪细菌性腹泻可以说占了绝大部分 , 如果使用上面的抗生素治疗无效,而又排除了环境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病毒性腹泻,只要仔猪死亡率不高,那大多数情况是由一般的病毒性疾病引起的腹泻,这里不仅仅是伪狂犬,猪瘟、蓝耳都有可能引起 。当然不同病毒症状有所区别 。
伪狂犬:黄色油量腹泻,像鸡蛋黄一样,有的伴发有神经症状 。
猪瘟:出生仔猪黄色、白色腹泻,抗生素治疗无效,出生仔猪腹股沟淋巴结发青 。
蓝耳:出生仔猪弱仔,吃奶困难,后腿无力,7-15日龄顽固性黄白?。?死亡率低 。
对于一般病毒性疾病引起的仔猪腹泻问题,根据症状判断疾病所属 , 然后通过调整疫苗免疫和加强母猪排毒保健,比如在产前21天开始使用板蓝根、金银花等抗病毒中药 。
三、流行性腹泻等严重病毒性腹泻
仔猪流行性腹泻可以单独拿出作为一类 , 如果抗生素使用无效,且病死率较高 , 那就可以怀疑是不是流行性腹泻 , 因为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 7日龄以内小猪几乎全群死亡,因此比较好判断 。因为流行性腹泻威胁比较大,因此下面拿出大量篇幅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猪场如何防治流行性腹泻 。
1、仔猪口服补液盐:水中药物补液防止脱水酸中毒,另外添加补液盐、多维,氯化钾,或者购买现成的补液盐,因为仔猪多数死于脱水 , 因此补液很重要 , 能够减少仔猪死亡率 。
2、仔猪腹腔补液:补液方案为腹泻严重的仔猪,可以通过补液降低10%-15%的死亡率,具体配方为500毫升的葡萄糖生理盐水,5毫升阿托品,适量碳酸氢钠 , 少量抗生素,每个小猪20毫升 , 升温 38到摄氏度,一天两次,注意抓猪应激 。
3、产房适当升温、降低湿度:适当升高几度,可以减少腹泻发病率,很多北方猪场是因为温度低而发病严重,可以增加产房灯泡数量,或者增加电热板数量,并且在圈舍内放置几袋生石灰,可以降低空气湿度 。
4、注意母猪群的营养:适当增加饲喂量 , 减少饥饿应激 , 并适当提高母猪免疫力 。
5、扑杀原则:扑杀7日龄以内所有出现呕吐、腹泻并脱水的仔猪 , 产房出现腹泻后,及时淘汰发病乳猪,7日龄内乳猪安乐死直接无害化处理 。
6、断奶原则 :爆发疫情的猪场,应及时处理产房仔猪,7-10日龄以上全部断奶,以粥料细心护理,到保育还能存活一大部分 。进行早期断奶,减少由于母猪奶水带毒造成腹泻不能停止,进行液体粥料饲喂,增加适口性好的粥料(粥料用温水+黄芪多糖+多维+阿莫西林) 。
7、母猪产后环境控制 :分娩栏母猪和乳猪饮20°以上温水,水进行加热和酸化剂处理,减少肠胃冷应激,增强小肠的上皮细胞增殖,提高绒毛长度 。冬季加强产房保温,适当提高产房温度(最低不得低于15度) , 能够有效降低冬季仔猪腹泻发生率,注意产床卫生 , 加强仔猪护理 。
【白痢病怎么治疗】8、产床内环境合理消毒:除了产房消毒,对于产床小环境也要注意,尤其是母猪乳房,是仔猪必须接触的,建议使用无刺激性中药消毒液,擦洗乳房,每天6次,减少通过乳房传给仔猪的病毒数量,同时减少母猪乳房炎发病率 。
9、商品疫苗与返饲 :到底是通过肌注疫苗免疫产生的IgG起口服返饲引起粘膜免疫产生的IgA起作用,我认为都有作用,但是返饲要注意生物安全和细节操作,还要通过检测确定病料中PEDV阳性和蓝耳、伪狂犬、猪瘟阴性 。
9、控制蓝耳稳定,定期使用驯蓝方案 。控制蓝耳病的发生 , 减少由于蓝耳不稳定,加大PED控制难度 。目前发现,很多猪场由于蓝耳不稳定,引起免疫力下降 , 免疫器官所损 , 造成猪场感染PED发病增加 。需要猪场在控制蓝耳病上花大力气控制,否则PED很难控制好 。
10、保健方案:在各种预防措施不理想的情况下,运用中医防控腹泻的思路 , 脾主运化,健脾除湿,需要减少母猪怀孕期间便秘,否则母猪产后奶水质量不好,乳猪腹泻增加 。针对母猪在产房排毒,需要提前在怀孕后期清热解毒,排毒体内湿毒,总的来说需要清热燥湿,健脾排毒 。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析的关于出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和防控方法 , 总体一个思路 , 猪场出现问题 , 首先在饲养管理上找原因,其次再通过排除法,判断疾病的可能性,结合生物安全、饲养管理、药物和疫苗,逐步解决猪场问题 。
如何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呢?仔猪在泻是养猪中常见的疾病 , 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肠道传染性传染病 。常见的有3种,即生后1-7日龄以内发生的仔猪黄?。?0~20日龄发生的仔猪白?。欢夏糖昂蠓⑸乃撞?。
一、仔猪黄痢病 。主要见于0~3日龄的新生乳猪,最迟不超过1周龄 。由于环境中存在的病源污染了母猪乳头,通过消化道传播,本病发生急,病程短,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防治方法:
1、免疫,妊娠母猪于产前40天和产前15天左右分别用大肠杆菌腹泻三价灭菌苗免疫接种1次,每次一头分 。
2、治疗:当一个猪场舍或者猪场发现患病时,先将病猪隔离治疗 , 将可疑或者与病猪同圈的仔猪进行投药或注射抗血清和抗菌药物,进行紧急防治 。对于同一栋猪舍内不同猪圈的仔猪,虽然没有与病猪有过接触,但与饲养员或者工具有过接触,也可能扩散病原 , 对这一类的仔猪 , 在其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类药物,如土霉素、诺氟沙星等进行预防 , 连服3到5天 。
二、仔猪白痢病 。本病是仔猪肠道中各种条件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下痢,常见于10~20日龄的仔猪 。
防治方法:
1、改进母猪的饲料管理 。精饲料与多汁饲料比例要相对稳定 , 以保证泌乳量相对平衡 。对于膘情好的母猪在产前7天逐渐减料,产后细料稀食,1周后恢复原来的水平 。
2、做好仔猪的饲养管理 。提早补料,一般出生后7天即可进行,饲料搭配以精饲料为主 , 适当搭配多汁饲料,矿物质,可加入3%骨粉、1%食盐和0.25%硫酸铁 。
3、卫生防疫 。猪圈内要保持干燥、清洁、温暖、阳光充足,饮水充足且干净 。
三、仔猪水肿病 。该病一般认为是有特异性血清型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是一种毒血病 。一般认为 , 仔猪断奶后过多的喂给浓厚饲料或者饲料改变太突然,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扰乱肠道正常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促使该菌大量繁殖和产生毒素而诱发 。
防治方法:
1、加强仔猪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 。仔猪要及早补料,训练采食,饲料搭配要多样化,供全价乳猪颗粒料,多喂青绿、多汁饲料,防止饲料单一化和突然变料 , 有条件的地方要提倡喂生物发酵料 。
2、断奶后4~5天全群喂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药物 。
3、发现此病,减少喂料量,灌服盐类泻剂,体重20千克的病猪每天用硫酸钠或者硫酸镁20克、大黄末6克,混入饲料内分2次喂给
养孔雀球虫病和白痢病症状如何?雀白痢病症状 孔雀白痢是由孔雀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雏孔雀最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传染病 , 也称雏白痢 。
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病孔雀的排泄物污染了饲料、饮水和用具等均可传播 。患病母孔雀可通过种蛋将病菌传给后代 。公孔雀的睾丸也能带菌,通过交配可把病菌传给后代 。各种年龄的孔雀都能感染孔雀白痢 。雏孔雀在出壳后第三天就能致?。?日龄左右死亡率最高 。病孔雀精神萎顿 , 翅膀下垂 , 怕冷,不愿走动,身体蜷缩,常互相拥挤成一团,发出“叽叽”的尖叫声;食欲减退或不食 , 嗉囊空虚并充满气体或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并粘住肛门周围羽毛,俗称“糊屁股” 。多数病孔雀有呼吸困难症状,伸颈张口 。本病死亡率较高 。
怎么判断是人为的?在养殖过程中,各位养殖户有没有碰到过自家鸡突然死亡的,比如死前横跳、死亡后两脚朝天、发病急死亡快等等,这可能就是得了家禽猝死综合征 。家禽猝死综合征(SDS)是一种普遍发生于肉鸡群,其病理剖检变化多呈现肌肉苍白,肺弥漫性充血肿大 , 心脏、肝脏等器官肿大等 。由于该病主要损害生长速度较快、体况良好的个体 , 往往会对肉鸡饲养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 对肉鸡养殖业的危害日益严重 。又因本病呈急性发作和突然死亡,治疗措施不可能令人满意 。因此,本文旨在于对家禽猝死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和讨论,能够获得较好预防性措施,以减少该病对肉鸡养殖业的影响 。

一、发病特点
1.肉鸡猝死综合征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呈现性别选择性 。公鸡的发生率较高,约为母鸡3倍 。雄雏肉鸡发病率高,在70%~80% , 而雌雏肉鸡仅为20%~25% , 这可能与争胜好斗、个体大有关 , 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
3.肉鸡在3周龄前后、肉种鸡在开产前后多发 。多发于2~3周龄的肉雏鸡 , 尤以10多天的肉雏鸡发病最多见,最早可见3日龄,最迟在35日龄左右,但超过3周龄的很少发病 , 肉雏鸡在1~2周龄时发病率成直线上升 , 3周龄时达到发病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肉用种雏鸡在幼龄时发病率很低,但在开产后发病率高,即在20~28周龄多发。
4.健壮个体多发 。
5.本病的发病率为0.5%~4.0% , 死亡率在1.0%~5.0%不等 。
二、病因分析
关于肉鸡SDS的发病病因,一般认为环境、饲料营养、遗传及个体素质、酸碱平衡、所使用药物等是诱发肉鸡SDS的重要因素 。
1.饲养密度过大,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是影响夏季和冬季猝死综合征发病的一个原因 , 养殖户为了利用空间,减少提高舍温的费用成本,采取集中加温,以至于2~3周龄的密度达到40只/m2(平均) 。导致相对拥挤、通风不良和舍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这些有害因素可诱发本病 。
2.营养失衡:目前已发现在营养方面有以下情况对肉鸡SDS有重要影响 。
(1)饲喂高脂肪特别是高水平饱和脂肪酸饲料,肉鸡SDS的发生率明显较高 。
(2)料配比不科学 , 与日粮能量的高低、日粮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氯化胆碱有关 。养殖户(场)为了提高肉雏鸡的生长速度 , 在用配合饲料的基础上又加入高蛋白饲料原料,如鱼粉、豆饼、蚕蛹、苍蝇蛹等,使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5%左右 , 比正常需求高出5%左右,从而造成各项比例极不合理,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严重失调,不符合肉雏鸡快速生长的生理需求,特别是2~3周龄的肉雏鸡由于自由采食和食量不限,生长快、个体大的肉雏鸡问题最为突出,出现生长迅速与自身功能系统不完善的不协调性;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如果较少,肉鸡SDS死亡率较高,营养失衡的矛盾促使本病的发生 。饲喂时应少喂勤添,多次给料 。
(3)饲料类型也与SDS有关 。实验表明 , 饲喂颗粒饲料鸡SDS死亡率较饲喂相同成分的全粉料的鸡群高。
(4)粮的电解质平衡问题与猝死症有关 。有实验数据表明 , 电解质 (Na +、K +、CL -) 平衡低于200mEq/kg,可增加肉鸡的总死亡率及SDS的发生率 。另有实验指出,提高K+水平可降低SDS发生率 。
3.光照时间过长:多数养殖户(场)采用24h全日制光照,光照强度过强 , 平均每平方米超过60W , 强烈刺激肉雏鸡的神经系统,引起神经系统紊乱,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使肉雏鸡处于长久性疲劳 , 这也是造成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又一原因 。
4.各种应激因素:饲养员突然变换工作进入鸡舍,特别是穿色彩鲜艳(尤其是红色)的衣服,色彩刺激会使肉雏鸡惊叫、狂飞、肌肉痉挛、扑打翅膀、翻跟头而死 。饲喂次数、异常惊吓(放鞭炮、放烟火、打枪炮、汽车、火车鸣笛、打雷、锣鼓声等)使心跳加快、供血不足,心力衰竭死亡 。突然转换环境、拥挤、高热也能使本病发生 。
5.遗传及个体因素:生长速度较快的肉鸡品系,营养状况较好的肉鸡个体明显有较高的SDS发生率 。另外,在SDS患病肉鸡中,公鸡所占的百分比明显高于母鸡 。
6.药物因素:肉鸡喂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时,SDS发生率显著高于喂非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 。此外,肉种鸡开产时患心肌病所使用的药物也可能是肉仔鸡SDS的一个诱发因素 。
7.酸碱平衡:有报道指出 , 通过肉鸡静脉注射乳酸,几秒钟内所有肉鸡均出现特征性的翻跳猝死症状 。
三、临床症状
肉鸡猝死综合征病程短,发病前无任何异状,多以生长快、发育良好、肌肉丰满的青年鸡突然死亡为特征;部分猝死鸡只发病前比正常鸡只表现安静,饲料采食量减少 , 个别鸡只常常在饲养员进舍喂料时 , 突然失控,翅膀急剧扇动或离地跳起15~20cm,从发病至死亡时间约1min 左右;鸡一般为两脚朝天呈仰卧或腹卧姿式 , 颈部扭曲,肌肉痉挛,个别鸡只发病时发现有突然尖叫声 。
四、病理变化
死后剖检无明显变化,外观体型较丰满,除鸡冠、肉垂略潮红外无其他异常 。主要是肌肉组织苍白 , 与缺硒的症状相似,心脏扩张,特别是右心房较明显,心脏积血,心包液增多,个别的心冠脂肪有少量出血点 , 嗉囊、肌胃、肠道内容物充盈,肺肿大呈暗红色,肝肿大呈紫色并伴有白色条纹 , 脾肿大 , 肛门外翻 , 其它脏器变化不明显 。
五、诊断要点
该病诊断过程中,首先应与中毒、传染病相区别 。猝死鸡皮肤多为白色,而中毒鸡多呈青色 , 猝死鸡死亡很快,短者数秒至几分钟,传染病鸡死亡时间一般为1~3d,病程最短也在数小时以上猝死鸡粪便正常,而传染病鸡粪便多有异常,如法氏囊病排蛋清样粪便 , 鸡新城疫排绿色稀粪,白痢病鸡排石灰乳样粪便等 。

六、综合防治
1.提供舒适生活环境,通风优良,又利于冬季保温:个别鸡只突然发病时,立即将其提到群外,尽量用力提紧,控制全身僵直,同时胸外按摩 , 一般能使鸡只恢复正常 。
2.给予适度的光照:0~3周为12~16h,22~42日龄为18h,42日龄后每天光照20h , 光照强度控制在0.5~2Lx,以免应激引起猝死 。
3.营养全面合理搭配 , 科学配方:提供优质的饲料原料,限料饲喂 一般从第2周龄开始 , 适当降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以 19%~20%为宜),脂肪含量不宜过高 。据报导,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性脂肪可明显降低猝死症的发生 。维生素含量应合理,维生素A、D、B可降低本病的发生 , 饲料中添加植物油,也可降低本病发生 。饲料中添加量为常量的1~2 倍,可明显减少死亡率 。
4.适当提高肉鸡血液中的碱性,创造合适的酸碱环境:饲料添加碳酸氢钠或氯化钾可降低肉鸡猝死综合征的死亡率 。在10~21日龄的肉雏鸡饲料中可添加0.3%~0.4%的碳酸氢钠拌料10d,或加0.5%碳酸氢钠和0.3%氯化钾饮水 。
5.合理利用饲料的形态,用半颗粒半粉状饲料较为合理:改颗粒料为相同成分的粉状饲料 , 降低前期饲料中的营养水平,以降低肉鸡前期的生长速度 。另外,减少小麦成分、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用鱼粉代替豆粕以及添加生物素 (不低于300ug/kg)、土霉素和 K+,均可降低该病发病率 。同时,必须避免使用发霉饲料 。
6.减少各种应激因素:谢绝参观,避免各种不利因素 。
7.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肉鸡品系:有实验表明,将生长速度特别快的个体进行单独喂饲也是一种好的方法 。
8.少用药:生长前期不用尼卡巴嗪 ,在保证机体健康的前提下  ,  少用或不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及球虫抑制和消毒剂等药物 。
综上所述,肉鸡猝死综合征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种类较多,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应综合考虑 。发生疾病时,有条件最好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做药敏试验,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只有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长期坚持下去,才能降低疾病带来的损失,提高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
小猪18天了腹泻还吐怎么回事?腹泻还吐 , 可以首先排除黄白痢,黄白痢只腹泻不会吐的,吐的是黄的还是白的?黄的是流行性腹泻,白的要好一点 , 建议是到二十四五天就断奶 , 可以打点恩诺沙星,别超过0.5毫升,罐罐杨树花5毫升,拉的吐的呢些用石灰盖盖,没有用别的东西盖盖,冲冲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