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骨鱼怎么养殖

小黄骨鱼怎么养殖 , 黄骨鱼的高产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
(1)面积在3-5亩之间,水深在1.5m以上,泥沙质底,同时要求排灌方便且水量充足 。
(2)注意:放养鱼种前应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
2、投放密度
(1)2-3cm黄骨鱼 , 投放1800-2500尾/亩 。
(2)4-5cm黄骨鱼,投放1500-1800尾/亩 。
3、饲养管理
(1)黄骨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要求较高,通常要求蛋白质含量在38-40% 。
(2)可用小杂鱼、小虾、蚯蚓等纯动物性饲料 , 也可使用配合饲料 。
(3)针对已驯食的黄骨鱼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包括了鱼粉、菜饼、豆饼、次粉以及米皮糠 。
(4)保持池塘水的清洁,保证透明度在35-40cm,同时定期加注新水 。
(5)黄骨鱼耐低氧力较差,放养密度较高时增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
黄骨鱼养殖技术病毒防治?1.工具消毒
工具消毒非常重要,如果病鱼用过的工具不经过消毒处理就使用,会把病原体带入鱼池,引起交叉感染 。捞网、水桶、水裤应该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液一般是200mg/L的漂白粉液 。
2.鱼塘消毒
苗种入塘前要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 , 用硫酸铜进行消毒,以杀死致病菌和有害微生物 。
3.苗种消毒
鱼苗入塘后 , 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 。
4.投喂
使用优质饲料 , 提高抗病能力 。
5.水质
加强水质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
二、病害防治
黄颡鱼主要的疾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肝胆疾病 。病毒病主要以防为主,并无有效方法可以治疗 。
1.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烂鳃病
黄颡鱼的幼鱼比较容易患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是柱状黄杆菌 。患病的鱼食欲不振,并在池水边缘游动缓慢 , 鳃丝粘在一块,没有活性,鱼的鳃丝末端经常腐烂缺损 。如果用显微镜高倍镜进行观察,会发现鳃上有众多细长、滑行的杆菌,有时会集聚成柱状,并且没有发现真菌或寄生虫,则可以判断病鱼患有此病 。
预防措施: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定期的排换水 , 每半月可以用福地安改底或者用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同时内服多维和三黄散对黄颡鱼进行保?。岣哂闾宓牡挚沽Γ⑶叶ㄆ诩觳橛闾逵形藜纳?,如有及时杀灭 。
治疗措施:对于患有烂鳃的黄颡鱼,可以采用外消加内服的方式解决,对养殖池塘用苯扎溴铵与浓戊二醛1∶1每亩250mL兑水全池泼洒,并且内服氟苯尼考50g/25kg饲料和三黄散100g/25kg饲料,连喂三天 。
(2)细菌性肠炎病
此病在黄颡鱼养殖的成鱼、鱼苗阶段都有暴发,主要表现为腹部膨胀,解剖时看到鱼体有黄色积液,外部肛门红肿外凸,沿着肛门往下挤有黄色黏液流出 。它的病原体是点状气单胞菌,6月到9月是主要的流行季节 。
预防措施:注意合理的投喂,防止黄颡鱼的暴饮暴食,注意天气的变化 , 水质的变化,定期的抽换水,不要随意更改饲料的成分 。
防治措施:用苯扎溴铵与浓戊二醛1:1每亩250mL兑水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土霉素50g/25kg饲料和三黄散100g/25kg饲料,连喂三天,特别是在拉网捕鱼后的第一餐或鱼苗入塘后,要特别的注意 。
(3)爆头病
黄颡鱼爆头病又称一点红 , 裂头病,主要表现病鱼头部充血 , 出血,头顶向上隆起形成脓包,头部皮肤溃烂,严重时头顶穿孔,裂开,甚至将头盖骨蛀空,形成一个狭长的空洞,露出脑组织 , 解剖可见腹腔有淡黄色的透明状液体,个别出现溶血现象;肝脏肿大,充血变性 , 呈土黄色无光泽;胃无食物或少食物,个别有胃积水现象;肠道壁发红 , 肠黏膜脱落,剪开时可见黄色浓汁状液体 。水温的高低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决定因素 , 通常在水温28-30℃较流行 。
防治措施:这个病应该来说是养殖黄颡鱼多发疾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 , 一般的外用药最多可以减少死亡,很难治断根 。可以采用药物拌料的方式解决,裂头康是治疗该病比较有效的药物,200g/25kg饲料,连喂四天,基本会停止死亡,用了此药后并没有发现在养殖期间内裂头病复发 。
(4)腹水病
病原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发病鱼主要特征为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解剖可以见腹腔内有很多积水,肝略土黄 。
预防措施:注意合理的投喂,防止黄颡鱼的暴饮暴食,注意天气的变化,水质的变化,定期的抽换水质,定期的消毒杀菌 。
防治措施:用苯扎溴铵与浓戊二醛1∶1每亩250mL兑水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土霉素50g/25kg饲料和三黄散100g/25kg饲料,连喂三天;或内服盐酸恩诺沙星50g/25kg饲料和三黄散100g/25kg饲料,连喂三天 。
【小黄骨鱼怎么养殖】2.寄生虫病
(1)车轮虫病 。
由车轮虫寄生而引起,该病流行季节是4-10月,易发生于密度大的黄颡鱼鱼苗塘 。
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黄颡鱼苗的尾部、鳍、鳃部等体表 , 数量很多,剥取鱼的组织细胞作为营养,使幼嫩的皮肤遭受损伤,鱼体消瘦,游动缓慢,严重影响鱼苗的生长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死亡 。
车轮虫的暴发与鱼塘的底质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高投喂的情况下,水质、底质极易变坏,因此,要注重改底,可以每半个月用福地安,每亩200g全塘泼洒,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轮虫的暴发 , 不过,在寄生虫暴发的高峰季节此法并不能杜绝 。
治疗方法:姜克轮(苦参碱)每亩用40mL兑水全池泼洒 。
(2)指环虫
捞取独游的病鱼 , 打开鳃盖,鳃上黏液增多,鳃丝失去鲜红呈淡色,鳃丝有点点状糜烂 。剖开腹腔,各内脏器官无异常,取下鳃丝在4×10低倍镜下检查,可见大小不等指环虫 。
防治措施:用甲苯咪唑每亩用40mL兑水全池泼洒 。
3.肝胆综合症
解剖开黄颡鱼内脏 , 发现肝脏肿大变色,轻微贫血 , 随着病情发展 , 肝明显肿大,可达一倍以上,色变黄发白;或有斑块色变,称为花肝,局部变绿,有的易碎 。
预防方法:引发黄颡鱼的肝胆病主要是养殖密度过大 , 水体环境恶化,因此,可以降低养殖密度,定期的抽换水;另一个是投喂过多,饲料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的,应该合理的投喂,降低饲料的蛋白含量,保持在正常的水准;维生素的缺乏也会引起黄颡鱼的肝胆综合症,定期的补充维生素 , 通过维生素拌料投喂可以定期补充 。
防治措施:对于肝胆综合症应该第一天用肝胆康+净水健肝灵每亩250mL兑水全池泼洒,第二天用茵胆利肝解毒液每亩250mL兑水全池泼洒,同时内服多维50g/25kg饲料和三黄散100g/25kg饲料与保肝利胆液150g/25kg饲料和败毒王100g/25kg饲料 , 连喂三天 。
三、讨论
黄颡鱼常见的几种疾病是季节性的、平常的,黄颡鱼养殖中鳃、肝胆、肠道等这些部位的几类基本疾病是可以治疗的 。还有些疾病几乎是很难治疗的,比如黄颡鱼的烂身病 。针对这类病毒病 , 我们可以以预防为主,定期内服抗病毒药物,补充维生素等增加鱼体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
黄鸭叫怎么养殖?池塘准备: 黄鸭叫又称黄颡鱼,对池塘要求不严,一般选水源充足 , 水质清新无污染 , 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至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 。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鱼种放养投放的苗种无论从天然水域捕捞或人工繁育的鱼种,都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基本一致;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 , 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可防止鱼体发病和产生浮头现象;注意事项鱼种在放养、捕捞、计数、运输时的操作要轻 , 使用的工具要光滑 , 避免碰伤鱼体 。
工厂化养殖黄骨鱼养殖周期?1、一般情况下,黄骨鱼的养殖期为12-13个月左右,具体时间取决于养殖地区的气温、饲料配比、鱼群搭配 。
2、如果是比较温暖的南方地区,养殖期一般为12个月左右,如果是比较寒冷的北方地区,养殖期一般为13个月左右 。
3、如果养殖的黄骨鱼全部为雄性鱼,养殖期一般为10-11个月左右 。
4、黄骨鱼对于饲料中的蛋白质要求较高(饲料蛋白质要求在35-45%左右),如果投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合适,生长速度相对要更快 。
黄丫角养殖条件?黄丫角又名黄颡鱼 , 属水底层生活的鱼种,喜爱肥沃的有腐殖质的且淤泥较厚的水域,水底凸凹不平有乱石堆、乱树枝 。黄颡鱼喜高温、喜风雨 , 在傍晚和夜间格外活跃,喜安静,怕强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