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除水体蓝藻

怎么去除水体蓝藻,蓝藻分解酶用法?有以下几种用法:
1. 按量来用:这个可根据水体中的蓝藻情况来适当地增减用量,正常情况下,每亩的用量为40-50克/亩/米水深,使用时加水稀释300倍全水面用药 , 在死藻多的地方适当多用 。一般第二天可看的到效果 , 如果情况严重的可在一星期后再用一次,用量与第一次的量一样 。
2. 用药时间:本品宜在夜间用,在有光的情况下会破坏酶的作用,因此用药时一定要选在晚上来用 。
3. 单独用:这个很重要,在用药之前4小时以上鱼塘不能用别的药物,否则会影响到使用效果,另外如果鱼塘三周之类用过EM菌的话也不能用,否则EM菌同样会影响到其使用效果 。
4. 温度:蓝藻分解素对水温要求很高,当水温低于25度时其对蓝藻的分散会变的很缓慢 , 因此在用时尽量选择在水温高于25度时用 。
鱼却死了一大堆?我们常说的"蓝藻",其实不是指某一种单一的藻类,而是泛指"蓝藻门"的各种藻类 。已知的蓝藻门的藻类,大概有二千多种,它们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均有分布 。蓝藻是地球上诞生较早的生物,它能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而正是由于有了蓝藻,地球才有了氧气,地球有了氧气后,才有可能孕育出,需要靠氧气生存的各种动物 , 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多姿多彩 。
事实上,在水产养殖中 , 蓝藻同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能够为一些鱼类提供食物;通过光和作用释放出氧气,使水体中保持充足的溶氧等 。不过物极必反,当蓝藻在鱼池中大量繁殖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比如蓝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后,容易造成水体与外界,气体交换困难;蓝藻死亡后,尸体腐败容易使水质发生恶化;一些蓝藻本身具有毒素,鱼类采食后 , 会产生中毒等 。
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如果遇到鱼池中蓝藻大量爆发,人们一般都会采取人工的方式来控制 。而人工控制蓝藻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药物杀死蓝藻 。而用药物的方法杀死蓝藻,往往有很多副作用 。比如会同时导致鱼类死亡,以及蓝藻被杀死后,尸体腐败使水质恶化等 。因此面对蓝藻爆发 , 养殖户们往往十分头疼,那我们应该怎样防治,蓝藻给养殖生产带来危害呢?
首先 , 提早做好预防 。蓝藻爆发,主要是因为鱼池中有机质含量太丰富造成的 。而鱼池中有机质的来源,除了鱼类排泄的粪便外 。还广泛来源于,投喂后产生的残渣剩饵,注入池塘的生活污水,以及池塘中存在的淤泥等 。那么要想阻止以蓝藻在鱼池爆发,肯定就要先清除 , 或阻断这些有机质的来源 。比如年底彻底清塘时 , 做好清淤工作;在巡塘时 , 及时清除鱼塘中的残渣剩饵 , 鱼类粪便,动物尸体;防止生活污水流入鱼塘等 。
其次,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解决或抑制池塘中蓝藻 。比如在池塘中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来吸收水体中的养份,没有营养的支撑,蓝藻就很难形成有危害性的爆发状态 。又比如,可适当增加一些能利用蓝藻的鱼类,如白鲢、罗非鱼、日本白鲫等 。
另外,可使用一些生物制剂,来抑制蓝藻的生长,比如使用水产用玉磊菌,EM菌等 。值得推荐的是,现在市场上有一种防治蓝藻的改良型复合制剂 。它不但能够杀灭蓝藻,而且被杀死后的蓝藻,能迅速沉入水底,不会释放出能引起次生灾害的物质 。
事实上,蓝藻在水产养殖中,对我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我们的水产养殖既有利 , 也有弊 。因此不建议使用化学制剂,对其进行彻底清除 。而应该采用一些更科学有效的办法,抑制其数量,使之保持在不具有危害的范围内更好 。
颤藻大量爆发怎么处理?如果池塘水体的藻类是处于这个时期,那么可以使用具有净化水质效果的微生物制剂,根据经验,建议用灵活100,2包用3亩.米 , 3天用两次,一般经过5-6天的时间,藻类会有死亡;如果不重复使用,则其死亡时间会延长到8-12天 。同时藻类死亡后,水体有可能会发浑,此时可先用卓越水底双改+卓越降解灵改底爽水
鱼塘里很多蓝藻怎么办?蓝藻防治方法:
1、蓝藻的预防:放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达到一定的控藻效果 。每亩需要放养300余尾 。鱼池中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等微生物分解转化利用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 。
2、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
2)杀藻:常用的杀藻药物有卤素类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和重金属盐类硫酸铜、强氧化剂类高锰酸钾等 。(据研究报道 , 三氯异氰脲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杀死效果,其浓度愈大效果愈明显,12.0mg/L时杀藻率达100%,而浓度低时,虽也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有效氯的衰减,其杀藻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硫酸铜有很强的杀藻效果 , 但其含有的铜离子易对水体形成二次污染,因水体铜离子的含量对水体中蓝藻的繁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易造成水体中蓝藻的再次爆发,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硫酸铜杀蓝藻 。)因蓝藻在晴天时集聚在水体表层,所以杀藻时易把药物化水后泼浇 。局部杀灭主要针对水体有少量蓝藻在下风处集聚的情况;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
水、增氧及及时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
3)调水: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
4)培水:在高温季节,水体中的磷往往不足以供应绿藻、硅藻等藻类的生长需要 , 使这些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 , 蓝藻就乘机生长爆发 , 所以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
蓝藻的预防:
1、放适量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控藻效果 。每亩需要放养300余尾 。
2、投放微生物:鱼池中投放诺碧清生物净水剂(7亩/包)或池易净(3亩/包)等微生物,可降低池水中氮磷的含量来达到控藻目的 。
蓝藻的处理方法:
1、排水: 蓝藻喜欢强光,在晴天的中午,排去30厘米~40厘米的表层水体,可有效地降低池水中蓝藻的数量 。
2、杀藻:针对聚集下风处的蓝藻 , 可用水易净(每片1立方水体)化水后泼浇 。针对蓝藻爆发的鱼塘 , 杀灭蓝藻时要特别注意换水、增氧及改底,并培育有益藻类 。
3、调水:使用诺碧清生物净水剂(7亩/包)或池易净(3亩/包),等微生物调节水质,控制水体中氮磷含量,建议高温季节定期坚持使用 。改底:强力拜生源(3亩/包) 。
4、培水:必绿得(8 亩/包)+适量施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可有效预防蓝藻的发生 。
水池海藻怎么清除?、物理抑藻技术
物理抑藻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手段,从水中分离去除或抑制藻类的繁殖 , 从而达到控制藻类的目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过滤法 。该方法将微网或过滤材料作为过滤器,过滤去除水体中的藻类 。据报道,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湖水中的甲藻,同时对COD、TN、TP及叶绿素a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去除 。
(2)遮光法 。该方法通过在湖面覆盖部分遮光板,从而抑制藻类的繁殖 。
(3)沉淀法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或吸附剂,利用混凝或吸附原理,使藻类沉淀,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例如,向水中播洒黏土,即可使藻类发生沉淀,从而被去除 。
(4)超声波法 。利用超声波与水作用产生的空化现象 , 损伤藻细胞内的生物分子,从而导致藻类的死亡 。另外,由超声波与水或水中的气体作用产生的自由基也具有杀藻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一定强度的超声波还有可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宜的超声强度至关重要 。近年来 , 有研究者将超声波与臭氧结合起来,用于抑制藻类的生长 。
(5)紫外线法 。利用紫外线的辐射作用,破坏DNA,从而杀死藻类 。
物理抑藻技术存在耗时、费用高、操作困难等缺点,不易普遍和大规模实施 。迄今应用最成功的典型是华盛顿湖,治理花了17年,费用l亿3千万美元 。
2、化学抑藻技术
化学技术是通过化学药剂(统称杀藻剂)来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 。目前已合成和筛选出的杀藻剂有:松香胺类、三联氮衍生物、有机酸、醛、酮以及季胺化合物等有机物,铜盐(硫酸铜、氧化铜)、高锰酸钾、磷的沉淀剂( Fe2+、Fe3+等)等无机物,其中硫酸铜和漂白粉(氯)较为常用 。铜离子可作用于藻胆体抑制其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从而达到抑制藻类生长的目的 。硫酸铜在美国、澳大利亚的饮用水源水体中经常使用 。
向水库、湖泊投加化学药剂时 , 可把药剂故在布袋中,系在船尾上 , 浸泡在水里,然后在水中按一定路线航行 。投药量随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其他有关条件而定 。一般说,硫酸铜效果好,药效长,每升水投加0.3~0. 5mg,在几天之内就能杀死大多数产生气味的藻类植物 , 但往往不能破坏死藻放出的致臭物质 。
3、生物抑藻技术
【怎么去除水体蓝藻】生物技术抑藻主要包括微生物抑藻技术、生物滤食技术和植物化感抑藻技术等 。此外,基因工程抑藻也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生物抑藻技术 。近十年来,蓝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展快速,在基因工程载体构建、基因定位、基因转移、基因表达、功能分析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进展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培植水华藻类的竞争生物,抑制某些特征性藻类的生长,或者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来改变蓝藻的某些特性,用病毒抑制藻类生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