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鸭生病怎么办

鸡鸭生病怎么办,阿莫西林喂鸡一天几次好?阿莫西林是青霉素类抗生素,是处方药 。
说明书上有一个每天最大服用量,按说明书说的吃法,不会超过那个最大量的 。
抗生素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就要保持药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说明书上提供那两个服用方法都可以用 。
一日三次是八小时吃一次,比如;6 14 22 点各吃一次 。
一日四次是六小时吃一次,比如;6 12 18 24 点各吃一次 。
由于阿莫西林在家里主要是消炎退烧的时候吃 , 所以刚开始吃的时候,一日四次,为的是体内有效浓度的时间长一些,消炎效果好一些 。体温降到38度以下时,大部分炎症已经消了,就改为一日三次,免得晚上起来不方便 。这是自己的服药习惯,每次都是严格按时间来吃的,尤其是刚开始吃的那几天,从不耽误 。
小鸡一天喂三次适合 。
饲养技术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 , 提高雏鸡成活率 。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 , 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 , 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 。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C 。以后 , 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 , 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 。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 , 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 , 拍翅抢水喝 , 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 , 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 , 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 , 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 , 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 。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
另外 , 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 。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 。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 , 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 。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 。最后再喂料 。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 。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 , 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 , 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 。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 。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
雏鸡的饮料配合 。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 。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 。青饲料另外加喂 , 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 , 50日龄为40克 。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 , 利于消化 , 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 并能杀菌 。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 。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一、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 。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 , (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
白鲢鱼身上有红色黄豆大的红斑?首先谢谢邀请,鲢鱼身上有很多红斑红点是什么病,又该怎么办呢?
【鸡鸭生病怎么办】花白鲢身上长红斑一般情况是爆发出血病的症状 。
1.池塘长期没有彻底干池消毒; 2.是池塘水质过肥,长期施放了未经发酵的有机肥(猪粪、中粪、鸡鸭粪),水质偏酸性,pH值在6以下,又没有定期向池塘撒生石灰或强氯精和漂白粉;3.水体中亚.硝.酸盐超标 , 造成缺氧引起 , 每年6-9月份,高温季节是鲢鱼出血病高发期 。
主要可能是水质出了问题 , 可用水产养殖常用EM菌来调节,它的好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
1.降解 亚硝.酸盐,调节PH值
水产EM菌群中的硝化菌和反消化细菌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等无毒无害的物质,稳定PH值
2.改善养殖环境,提高鱼免疫力
水产EM菌渗入水体后有益菌迅速繁殖,在水中形成优势菌群 , 改善养殖水环境,提高鱼免疫力,抗病强得病少
3.改善底质,保持水体清爽
水产EM菌中多种益菌可发酵分解水底沉积的饵料和鱼粪 , 防止有机物过多变浑 , 能见度保持在25~50cm且较稳定 , 换水时间可延长2倍以上
4.水中浮游生物增多,节省饲料
水中多余的有机物被有益菌分解,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 , 浮游生物又成为鱼类的天然饵料,节省饲料投 。特别是(红虫)数量 。
用法用量可以参考EM菌上的使用说明,最好向农技站的技术员和当地有经验的老养殖户询问多多学习,因为他们更专业更有经验 。
小鸡不吃不喝站不起来?大家好我是农村燕姐,
感谢平台邀请答题,
一般来说小鸡不吃不喝站不起来这个问题要看你小鸡是刚刚出壳的还是出壳多少天,有没有做疫苗,还有在出壳第一天喂没有喂排毒的药,
一般我们自己孵化出来的鸡在第一天喂青霉素兑水给小鸡吃 , 等小鸡吃了两个小时以后在给小鸡喂料,在给小鸡做第一次疫苗,小鸡每天必须喝下火的药,要把小鸡体内毒素排出来 , 看见小鸡拉屎干了才正常,如果小鸡刚刚出来脚没有力 , 可以在水里面加电解多维或者是葡萄糖,这样小鸡就会有力 ,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养殖小鸡给孵化出来怎么喂养与预防请关注我的大号 , 农村养殖1978,感谢平台,谢谢大家支持 。
如果自己猪场周边猪场有非洲猪瘟?如果自己猪场周边有非洲猪瘟,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猪?
非洲猪瘟主要发生于非洲,也曾经一度传播到欧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 。于18年在我国开始流行,到2020年结束,是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重创 。而关于非洲猪瘟厉害之处,养猪户甚至以“谈非色产”的方式来对待非洲猪瘟 。的确,现在非洲猪瘟的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所以现在如何防控“非洲猪瘟”也是众多养殖户们很头疼的问题 。
而在2019年,曾有一个在损失达100%以上的养殖户含泪问笔者:“为什么我的猪场发生非洲猪瘟疾病 , 而离我家猪不远的猪场为什么不发病呢?”因此我认为 , 为了减少因“非洲猪瘟”给养殖户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充分地预防及控制非洲猪瘟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自己猪场周边有非洲猪瘟,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猪?笔者回答一下:

什么是非洲猪瘟,其传染方式是什么?
【一】什么是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 而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类似猪瘟 。其典型的症状是,病猪呈现高热,皮肤充血、出血,各处水肿,各脏器尤其是淋巴结出血严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 。
而非洲猪瘟的病毒抵抗力是很强的,其病毒在23℃的土壤内可存活120天,在热带的污染圈内能存活2周以上,而在温带的污染圈须停用3个月才失去传染性 。但是对酸碱较稳定,在60℃条件下20分钟可杀死病毒 。而非洲猪瘟的病毒,主要存在于急性病猪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脏器中,而有些慢性感染猪,体内则终生带毒 , 并呈现间敬性的病毒血症,康复猪可带毒1年,排毒期达6个月以上 。所以本场内一旦出现非洲猪瘟,必须“拔牙”进行处理 。
【二】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是什么:
而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在5~9天左右,病猪高热期间(约4天左右)不会显其他症状,但是在病死前3天才出现症状 。其表现为:病猪精神沉郁,全身衰弱,不吃食,不愿走动,后肢无力心跳很快 。有些病猪咳嗽,呼吸困难 , 眼具有浆液性黏液性的分泌物 。其耳、鼻四肢和腹部发紫,四肢及腹部有出血斑,有时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其粪便带血 。

【三】非洲猪瘟传播的几个要素都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 , 非洲猪瘟的传播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而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的 , 我来说一下:
第一个条件:就是“传染源” 。
而传染源简单来说就是病毒、细菌等产生的源地,这种源地可以来自自己猪场或者外部猪场中的病原、携带者或其他 。非洲猪瘟的中间宿主是蜱虫 。尤其是春暖花开惊蛰后,惊蛰一过万物复苏,各种昆虫重新复活,均会对非洲猪瘟的传播造成极大威胁 。
第二个条件:就是“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是指病毒细菌等传染给自己的养殖场的路径或者方式 。比如说,带非洲猪瘟病毒的猪?。ü赡瘛⑿《铩⒁约霸耸渲淼拇蟪担?小猪种猪进行传播 。而在短距离内,非洲猪瘟病毒 , 可经空,以及污染的饲料、泔水、剩菜等 , 均可间接传播本病 。
第三个条件就是“易感动物群” 。
易感动物群可以定义为自己场中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处于应激或者亚临床状态的动物群体 。而非洲猪瘟的易感动物群虽然只有家猪和野猪,而且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均可感染,但是却同样包含,家猪和野猪身上的一些蜱虫 , 而蜱虫也会被感染,而成为非洲猪瘟病毒的天然储存宿主 。
但是对于非洲猪瘟的3个传播条件来说:
“传染源”对养殖场主来说,一般情况下不可控制的,(因为有的传染源来自外部) , 因此在“易感群”的处理上,场主也不可能做到自己猪场个个健康正常 。那么可能养殖户朋友就会见了:既然“传染源”和“易感群”我们都没办法控制 , 那么在传播途径上 , 我也没办法用止别人猪场感染而产生的致病菌传染到我场地啊 。但是笔者认为,这就是一些养猪户们认识误区 , 其实最有效也是最容易最操作且可控的就是:切断传播途径,切断病毒、细菌传染给易感群的路径 。

那么如果自己猪场周边有非洲猪瘟,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猪呢?笔者认为:
【一】,关闭自己养猪场的外部环境 。
外环境封闭就不用说了,就目前来看 , 我国目前大多数养殖?。郴Ф际前敕獗帐降闹行≈沓 。涔婺T?00~500头左右 。
但是这些养猪场 , 除了在地理位置选择上有所区别外 , 因为养殖户没有太多的钱,不可能在养殖场结构上做到外部环境完全封闭的 。
所以在如此简陋的养猪环境之下,非洲猪瘟病毒也是基本上通过“空气”传染、或者是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染致病的 。因此来说,要想相对封闭外环境,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 , 是选择偏僻的场址,其空气流通良好,其养殖场的地势相对较高且干燥才可以 。有相应的排污设施,可以限制污水在处理过程中病原被杀灭前不流向他处,且可以隔离由邻近养殖场排放过来的污水 。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养殖场 , 可以实行封闭养殖 , 采用漏缝地板、用湿帘强制对流通风等装备 。

【二】,对猪场的内部环境进行消毒,并隔离致病病原体 。
而内环境封闭一句话可以总结,就是搞好场内卫生工作,而搞好内部猪场的卫生,也是有几步走的 。加强养殖场内墙壁等拐角处粉尘的清洁工作 。比如说 , 用混有火碱或者石灰水等消毒剂,杀灭附着在墙壁粉尘上的休眠菌团,以及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进行烟熏消毒 。定期用消毒药水,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 。
消毒水的雾化装置 , 进行对空气喷雾,并将漂浮在空气中的细微粉尘沉降到地面,以杀灭附着其上的休眠菌群,和潜在的病毒 。及时将畜禽排出的粪便清理走,并防止外部来源的输入 。除了及时清除粪便外,也要防止接触外部被污染的车辆、人员、物品等,以防止邻场的病毒传入 。
而自己出售育肥猪时,也要对一些生猪运猪车、饲料车、拉粪车、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未经彻底清洗消毒进入养殖场 。
养鸡还是养鹅好?到底是养鸡好,还是养鹅好,我用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给您回答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案例,不代表其他人也会是这个结果 。
6月11号@我的我的小农庄购进了1000只绿壳黑羽蛋鸡,6月14号购进了1200只鹅苗 。下面就来分别说一下这1000只鸡和1200只鹅的养殖情况吧:
一、小鸡的养殖情况 。1-7天,用保温伞和取暖灯给小鸡加温,温度控制在35-33度,饮水中加入多维和庆大霉素,1支8万单位的人用庆大兑水1公斤 , 多维主要是防应急 , 增强抵抗力与免疫力,庆大的作用主要是预防小鸡沙门氏菌,这个阶段伤亡5只 。
8-14天,继续使用取暖灯给小鸡局部加温,7天时做了新城瘟传支饮水防疫 , 14天时进行了法氏囊饮水防疫,第二周死亡3只 。其中 , 10天时取暖灯由6个减少为3个 。
15-21天,室外温度已达到25度以上,取暖灯全部关灯,完全脱温,21天时进行了法氏囊二免,这一周无伤亡 。
22-28天,第24天时做了鸡痘防疫,第28天下架转移到地面饲养 。本周伤亡2只 。
29-42天,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黑色的一周,30天时做了禽流感防疫 , 到了32天时,小鸡开始出现球虫症状,开始在饲料中拌入球虫净 , 33天时开始有缩翅、呆立的现象,以为是禽流感疫苗后应激 , 结果到了35天时伤亡40多只,带鸡至我们县最有名的农大院校毕业的一个高级兽医师开的兽药门诊看是怎么回事,这混蛋看了一眼,就说是大肠杆菌,拿了双黄连、头孢和多维三样药5天的220元 。我说也不解剖看一下吗,这混蛋说解什么剖 , 一眼就看出来了是大肠杆菌 。结果用了三天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天天死5、60只,看着这样死下去还得了,这点鸡也不斤死,打电话和一个养鸡的朋友聊,朋友告诉我,赶快换地方治 , 那家伙看病自恃学历高,科班出身,年青时还行,现在手里有点积蓄了,对于解剖看病100个不情愿,都是凭感觉给别人拿老三样 , 抗病毒的双黄连、抗菌消炎的头孢,还有增加免疫力的多维 。
按照朋友的介绍,找了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专科院校的学生,小伙子非常热情,当晚就来到小农庄,看了看场地 , 又看了看鸡的状态,连续解剖了5只濒死与刚死的小鸡,确定是腺胃炎及鸡瘟和鸡痘免疫失败,还混有大肠杆菌和球虫感染 。小伙子说你这鸡我也只能治治看,能活多少活多少,希望不大了 。给拿了一瓶抗毒先锋和培南君克(恩诺沙星可溶粉),总共70元,让分7份 , 拌料或饮水7天,每天1份 , 治疗的前2天每天死亡量超过100只,到了第3天死亡量有所下降,死了不到100只,第4天的时候死了有50多只,大概还剩300只的时候止住了,病好了,没过两天黄鼠狼又上来了,这鸡还不像其他家禽好管理,每天都要赶进小屋里关起来,防止黄鼠狼来袭,赶早了到处乱跑,赶晚了天一稍黑,这小鸡就看不见了,要一个一个的抓,麻烦死了 。
在放养的过程中,野猫、狗、黄鼠狼时不时的光顾,还好我们这儿没有老鹰 。
这就是饲养黑羽绿壳蛋鸡的经历,现在鸡长到大概有1斤重了,还剩了有200只 。这批鸡肯定是亏了 。
二、再来说说这1200只鹅吧 。6月14日购进鹅苗1200只,采取网床取暖灯加温的方式,每个网床内放鹅苗30只 , 1-3天饮水中加入多维和庆大霉素,第5天做了小鹅瘟的二免 , 前5天发生死亡25只,到了第7天发现小鹅有缩头伏卧不起现象 , 因为当时白天育雏室室内气温已经超过30度了,遂决定脱温下架,让鹅多见阳光 , 多通风,多吃青草 , 这样下架后因为踩压,以及感冒引发的浆膜炎又死了40多只,14天时做了副黏病毒的防疫,到了21天时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因为这批鹅是给别人代养的,25天时平均约2.2斤重 , 以28元/只价格交付给客户,净盈利7000元 。
这就是我养殖鹅和鸡的真实经历,在家禽的养殖中,一般情况下,个体越小的越难养,个体越大的越好养,相比之下,鸡的防疫程序要多一些,复杂一些,而鹅的相对较少 , 鸡的抗病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弱于鹅 ,  不过两种东西都需要精心的照料,鹅的危险期主要是在3周内,如果3周内没有多大问题的话,一般情况下,只要青草充足 , 水料充足,基本上无多大问题,而鸡却不行,下到地面后球虫病随时会暴发,鹅也有球虫病,但鹅的耐受性比较强,在鹅身上没有多大问题,但在鸡身上却是致命的 。
相比较而言,我的观点是鹅相对好养一些,鸡比较难养 。可能也是我多年从事养鹅的缘故吧,对鹅比较了解,所以,当鹅出现问题时,不会太紧张,而鸡却不同,因为对鸡的了解远远少于鹅 。
(文中插图均为@我和我的小农庄实景拍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以上就是@我和我的小农庄的实操分析,希望能给您一些启发和帮助 。想了解更多养鹅知识和鹅业资讯,欢迎关注@我和我的小农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