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帮助鲮鱼过冬

怎么帮助鲮鱼过冬,华鲮多少度会死?6~7℃ 。
华鲮对生活环境的水温要求较高 。繁殖时要求的最适温度是26~30℃,摄食的最适温度为14.6~29.4℃ , 此时华鲮的食欲旺盛 。水温过高或过低,会使摄食强度减小 。华鲮的抗寒能力差,当水温降至6~7℃时即大量死亡 。因此 , 养殖华鲮要采取越冬保温措施,养殖华鲮的地区受到温度的限制 。
鱼为什么不怕冷?又到了冻手冻脚的季节了,作为人类来说 , 冬天面对寒冷有许多的应对方式,比如暖气、空调、厚厚的衣物 。但是,对于没有创造能力的野生动物来说,冬天的它们并不好过 , 因此,在温带和寒带生物的动物大都会“贴秋膘”和冬眠,也就是利用秋天疯狂的进食增加脂肪的厚度 , 这样既能保暖,又能在冬眠时给身体提供营养,可谓是一举两得 。
那么,对于生活在水中,无处可逃鱼类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季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
冰层中的鱼小的时候,冬天有两项非常有趣的游戏,第一项是在河面上滑冰(危险动作,请勿模仿),第二项就是从冰层中找鱼 。友情提示 , 两项游戏都非常的危险 , 因为小时候我弟弟就曾经从冰上掉下去过,还好只掉下去了一条腿,而且我离的近,一下就把他拉上来了 。之所以说一下这个事情,一是警示;二是说在冰层里被冻住的鱼很有可能还活着,也就是说有些鱼甚至能在冰层里“过冬” 。
当然在冰层里过冬的鱼死亡率还是很高的,因为在鱼被冻在冰层中时,体内很有可能会跟着冰层一起结冰,而冰实际上是一种有着超强杀伤力的“武器” , 鱼的体内一旦结冰 , 细胞内的液体结成的冰晶足以杀死大部分细胞,这样就等于杀死了鱼 。我们在冰层里挖到的鱼大都是被冻死的,只有一小部分能够存活 , 这是因为鱼被冻住的时间比较短,而且在冰冻的过程中,速度也比较快 。这样细胞中的液体以及身体中的血液和体液都没有结冰 , 此时如果将鱼放入水中,它还是能够存活的,不过损伤在所难免 。
那么,在冰下的水中,鱼是如何过冬的呢?在热带水域中生存的鱼一年四季都没有寒冷的困扰,所以,它们不需要具备什么抗寒的能力 。但是,在温带和寒带水域中生存的鱼类就不同了 , 它们必须要度过漫长且寒冷的冬季,届时 , 许多水域被冰层覆盖 , 外界温度低于零下 , 对它们来说,冬季就是一场生存的考验 。
首先是“贴秋膘” 。大多数鱼在秋季(10月份左右)会疯狂的进食 ,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季节鱼容易咬钩的原因 。疯狂的进食使得鱼有了一定的能量储备,这是它们过冬的法宝之一
其次是改变生活环境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大多数浅层鱼开始向底层游动,这是因为潜水层的水温要比底层低(夏天正好相反),而这也是秋冬季钓鱼选择底钓的原因 。
第三,减少活动量 。鱼大都是变温动物,它们没法像恒温动物那样自己调节体温,而是体温会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的变温动物都有冬眠的习性 , 但是鱼是个例外,它们几乎不会冬眠(没有能冬眠的地方,到处都是一个温度) 。为了减少体内热量的流失,冬季的鱼儿节活性非常的低 。
最后是温度 。虽然冬季,许多地方的外界气温都在零下,但是水温与气温是不相等的 。首先,在冬季,水的温度大都在0-4℃之间 , 再加上有冰层的覆盖,阻止了空气与水的热量交换,所以水中的温度是比较恒定的,尤其是底层的水,温度会始终维持在4℃左右 , 这是因为整体水温下降到4℃时,上层和下层水的密度相同,不会进行交换,换句话说,如果底层水温较高,上层水较低 , 由于密度关系,上层水下沉 , 下沉水上升 , 周而复始的完成热量的交换,直到底层水到4℃左右时,底层水的密度最大,不再与上升,而趋于平稳 。
因此,鱼看似是在过冬,其实 , 它们一直在4℃左右的底层水域中静止或者缓慢活动,此时鱼的身体温度降低到了4℃左右,体内的体液并不会结冰,也就没有了生命危险,再加上之前秋季大量的能量储备,鱼儿能够安全的度过冬季 。
为什么鱼能适应低温环境?4℃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就算比较低的温度了 , 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除了需要厚厚的衣服保暖外,由于身体始终要维持在比较高的温度下,所以对于能量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但是,对于变温动物的鱼来说 , 它们本身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就很强,当它们的体温降低到4℃左右时,只是降低了活性,体内的能量消耗不但不会增加,还会减少 。也就是说适应不同的温度环境是鱼的特性之一 。
但是 , 毕竟在冬季不是所有的鱼类都在底层活动,比如南极鳕鱼 。科学家曾经在南极冰下的浅层水域中发现过活动的南极鳕鱼 , 要知道,在南极浅层水域处于半冰半水的状态,也就是在0℃左右,对于这种温度,大多数的鱼类是无法抵抗的,因为它们的体液可能会结冰 。但是,南极鳕鱼却能在里面畅游,这是为什么呢?
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南极鳕鱼的血液和体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糖肌 , 这是一种在极端环境下能够分解并产生大量热量的物质 。科学家们称它为抗冻蛋白,而这就是南极鳕鱼能够抗冻的原因 。
其实 , 其他的鱼类虽然没有糖肌,但是体内都有糖原(动物淀粉) , 这也是一种能够给身体提供热量的物质,它可以在酶的催化下产生葡萄糖,供给身体各个部位,这就让鱼即使在低温的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行 。而这就是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鱼能适应低温环境的主要原因 。
总结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它独特的生存方式,对于需要过冬的鱼类来说也是一样的,变温使得它们不需要浪费大量的能量维持体温,再加上糖原的支撑以及水温并不算太低的环境 , 鱼儿能够安全的度过冬天,只不过是活性差了点而已 。
请问钓友们冬季怎么钓?冬季怎么钓鱼?进入冬季,天气寒冷水温降低,鱼儿食欲不佳 。众多钓友面临封竿困扰,但谚语云:“立冬鱼肥壮,钓好拎不动”,所以说冬季并非无鱼可钓,关键在方法 。打仗讲究 “知己知彼”,钓鱼也不例外,冬季钓鱼掌握鱼的习性也会有渔获拎不动的时候 。虽然鱼类的生活习性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是到了冬天气温的影响尤为甚 。
因为鱼是变温性生物,体表温度与水温接近,并且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故对水温及水温的变化极其敏感 。水温合适,就非常活跃,到处游动觅食、且食欲旺盛 。水温偏低,鱼的活动减少、食欲下降,甚至出现冬眠现象 。因此不管南方、北方,冬季钓鱼的难度都相当大 。所以要在在掌握鱼类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 选择合适的钓法是非常重要的 。
一、有的放矢出钓择时
有日照晴天上午九点出发,下午四点半收队 。
二、主攻鲫鱼兼钓鲤鱼
冬季钓鱼,应以适温广泛的鲫鱼鳊鱼为主.以活动范围大的鲤鱼为辅 。在钓组的搭配方面,也要以此为基准 。突出钓鲫的针对性,加强钓组适应性.钓组的使用倾向于小而精 。
三、忌深钓浅傍草边
冬季钓鱼主钓面积小的水面 。因为小水面鱼头相对集中 , 容易找到鱼的藏身之处 。以水深为1~2米的地方,有草或傍草处最理想 。
四、背北向南靠近障碍
最理想的冬季钓位是向南背北,背风向阳的浅水钓位也不失为最佳的选择 , 能够找到水下有树枝或其它障碍钓位,如果鱼的密度不低 。一定会有很好的收获 。
五、冬季钓鱼饵料的选择
冬季的饵料要比平常要腥、要甜、要香 , 总体来说就是要比平常的味道大一点,饵料只要把握大方向,都能钓到鱼,但是由于冬天守钓的时间有点长,所以饵料状态建议粘一点 , 附钩性强一点,不能太过于雾化,到底一分钟就化这样等不到鱼口,拉丝粉略微多一点,因为冬天鱼口轻 , 可以适量的将饵料的比重调轻一点,比如雪花类的饵料略微多加一点 。冬天钓鱼集中在一定的时段,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三点气温比较高,是钓鱼的高峰期,而早上、傍晚由于气温偏低,所以基本停口了 。如果冬天你要钓两斤以上的鲫鱼 , 建议饵料味型上比小鱼的偏淡一点,但是相比夏天味道又大一点 。
六、冬季钓鱼窝料的选择
冬天的鱼食量不大,所以窝料必须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刺激他开口,窝料建议少而精 , 不用打很多,一定要特别香、特别腥或特别甜,不能太素或者太简单的窝料,有些钓友选择糠饼打窝,但是南北还是有差异,也要根据当地鱼的吃食习惯,但还是建议大家适当的加些诱食剂 , 比如酒味的或奶味的或腥味的拌在里面,增加饵料的诱惑力 。
七、要读懂浮漂
冬天钓鱼,深浅水处的鱼咬钩,浮漂信息是不同的 。就拿鲫鱼来说,使用悬坠钓法,浅水处的鲫鱼咬钩,浮漂多是点动一两次后上浮;而在深水处正好相反,浮漂点动后出现上升的时候并不多,在冬钓时应区别对待 。因天寒水凉,导致鱼身僵体硬,开口小 , 致使浮漂动作微?。嗍焙?nbsp;, 浮漂只有l/3目甚至更少的变化,出现大动作的时候很少 。这就要求我们主抓小信号,才能多钓上几尾鱼 。
八、扬竿的方法
冬天钓鱼和其他季节不同,在浮漂出现信号时,要尽可能地垂直扬竿,才能提高中鱼率 。如果风线过长 , 因鱼吃饵时开口、闭口都比其他季节慢,如果扬竿稍早一点,会直接把钩饵从鱼嘴里拽出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使用短一点的主线或钓近一点,在抛竿时,不要打满竿 , 才能避免这一弊端的发牛 。
九、遛鱼的技巧
虽然冬天的鱼挣扎力小,因使用钓组细小 , 一般不提倡飞鱼,即使是鲫鱼中钩要溜上一圈(指大鲫鱼) 。虽然鲫鱼的挣扎力度不大,但也不能强拉,可适当降低竿子的角度,让一让,留下一个可回旋的余地 。尤其是在钩住鱼嘴一点点的时候,这让一让的方法,更能显其优势 , 一般是不会跑鱼的 。如果中钩的鱼较大,更要在扬竿中鱼的同时,就把竿子倾向左或右边 。向左右倾竿的好处是,利用竿子的整体弹性和钓者的遛鱼技巧,来迫使大鱼向左或右调头游动,不留给大鱼有向前方深水处逃窜的机会 。
农村如何建池塘养鱼?一般在鱼塘设计的时候,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 , 光照充分,水源畅通 , 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鱼塘设计要求及设计图吧!
鱼塘设计要点
鱼塘是浴场的主体建筑 , 可分为鱼苗、成鱼、亲鱼和越冬鱼 。鱼塘设计应包括性状、面积、深度和塘底 。
1、形状:一般是合计为长方形,东西向 , 排列整齐,大小相近,长宽比为2:1 。这样的鱼塘遮阴少,水面光照时间长 , 有利于塘中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生产繁殖,也有利于拉网操作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四周边角地带,根据地形也可安排一些边角塘 。
2、面积、深度:一般每口精养高产成鱼塘的面积10亩左右,保水2.5至3米为宜 。不同类型鱼塘按其不通性能,其面积、水深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鱼塘的垂直深度应比鱼塘最高水位高出30至50cm 。
3、塘底:鱼塘底部要平坦,冲进水口到排水口一端要有一纵向倾斜 , 其比降1/200至1/300 。塘底沿纵向倾斜要挖一条沟,有的地方叫“鱼溜”或“鱼沟”,深约20至30cm , 此沟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排水捕捞底层鱼,二是干塘时给未捕净的鱼或鱼种一个存身之地,以减少受伤或死亡1、混养种类
鱼的种类比较多,比如说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等,那么我们不可能一个池塘只养一种鱼,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进行混养,但是混养是有条件的,有些鱼是不能混养的,因为它会将刚生产的小鱼全部吃掉,成为它的美食,而一年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小鱼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放进去多少鱼收获的时候还是只有多少 。
这个也就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它们会将鳗鱼和这些鱼放在一起养,结果发现鱼塘的鱼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鱼塘放鱼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哪些鱼会吃什么,会不会吃小鱼等等之类的,这样放养的时候就不放在一起养就好了 。
2、池塘环境
不同的鱼对池塘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鱼水不能太深,一般最深也就是两米左右,同时水温要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 。在放鱼之前,我们需要将鱼塘里面的杂物、淤泥等等东西清理出来,尽可能的抬高河床 , 然后在池塘周围撒上一层生石灰用来消毒,最后等消完毒之后才能重新注入新的水源 。
在放鱼前一周可以投放一些基肥,这样可以促进水肿微生物的生长,让鱼有足够的食物 。而很多人养鱼基本上就是在原本的池塘里注入水然后就将鱼 放入池塘,结果发现没过两天,买回来的鱼中都漂浮在水面上了,所以一定要记得清塘和消毒杀菌 。
3、投喂饲料
很多人认为鱼只要放进去,然后扔点草就会长大,其实如果只是单单养了草鱼的话 , 你可以就只喂草,但如果你想要草鱼长大一点长的快一点,那么也是需要用到一些别的鱼饵和饲料的,比如说酒渣或者是专门的喂养饲料 。
而且还有很多人觉得鱼它会吃一些别的动物的内脏或者说是便便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们只是吃由内脏和便便所产生的微生物而已,所以并不是只要你把这些东西投放到池塘里面就行了,如果扔进去有一段时间里要记得将这些东西打捞上来,如果池塘水太臭了还需要换水,不然会出现大量死鱼现象 , 最后就是投喂酒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不然鱼它比较蠢 , 会醉死的 。
4、饲养密度
很多人以为在池塘中放的鱼越多,到时收获的时候鱼肯定也越多 , 放进去的时候一样大,那么等收获的时候肯定也会长大,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
一般一亩池塘最大饲养量为一千八百条,也就是说绝对不能超过一千八 , 不然鱼塘密度太小会导致它们在水中严重缺氧,造成鱼塘中的鱼大面积死亡,而且饲养的种鱼大小要比较匀称,这样等到收获的时候池塘重的与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同时也会与很多的小鱼,这样的小鱼有可以用作鱼种 , 再次进行放养 。
扩展资料:
【怎么帮助鲮鱼过冬】防病防灾
养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病害和灾害 。鱼的常见病害有很多,但我们主要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在平时的饲养中拌入适量的增强抗性或防治病害的药剂进行投喂 。灾害主要是污水灾害以及水灾和旱灾,对于污水排入到养殖区域这个损失是比较大的 , 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周围污水的排入情况,并且加强管理 , 以及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
而自然水灾和旱灾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它轻则导致鱼群逃离 , 重则鱼群大量死亡,我们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做好涨水警报系统,并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搬网、提网和沉网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 。
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究竟怎么样?据统计 , 1990年,我国的稻田养鱼面积,达到67多万公顷,每亩稻田平均可产鱼50公斤左右,还是很可观的 。
那时候的农村 , 稻田养鱼还是比较常见的,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山区农村,如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份 。养殖的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当然也有村民会养些鲫鱼、鲢鱼、鳙鱼和鲮鱼 。
那时候,山区农村的稻田不但泥鳅和黄鳝多 , 而且在一些常年积水的“冬水田”里,在插完秧苗后 , 村民也会放上一些草鱼和鲤鱼苗,等到稻谷熟了,鱼也就可以收获了 。
清代的朱凤翔,曾在《村外闲吟》中写道:荷锄时趁月明归,稚子依依候竹扉 。竞(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
稻田养鱼的方式,据说最早可追溯到汉朝 , 至今已有2000多年了,就是从有稻田养鱼文献记载的三国时期算计,至今也有1700多年,可谓历史悠久 。
这种用稻田养出来的鱼类,我们叫它“禾花鱼”,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稻花鱼” 。
别看此鱼个头不大,但它的腹部金黄,肉质紧实味甜,油炸、红烧和炖汤都非常不错,其味道至今还让我难忘 。
但随着时代变迁,曾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方式,在许多曾是鱼米之乡的农村,已经慢慢没落或消失了 。
如今,除了在少部分山区农村的旅游景点和城郊农村的示范基地外,已经很难看到稻田养鱼了 。
稻田养鱼有什么优势,经济效益到底如何?利用现有的水稻田养鱼,可以达到鱼稻共生效果,农民既可以得到鱼产品,又能减少虫害 , 提高水稻的产量 。
草鱼每天的吃草量还是比较多的,如果食物充足,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吃掉相当于自身重量40%~60%左右的草料,而一条成年草鱼,它每日的排粪量,约为其吃草量的70% 。
以每亩稻田养50条一斤重的草鱼来算,理想状态下,每条草鱼一天可以吃掉200克左右的杂草和浮萍 , 如果养上三个月,其排泄的鱼粪就有630公斤,这是相当可观的农家肥 。
据测定,养了草鱼的水稻田,其含磷量为3.6mg/L , 是不养草鱼稻田的2倍 。
此外,鱼类还可以吃掉稻田中的杂草和部分害虫,降低水稻感染病害的概率 。
它们在田中游动时,还可以搅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并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
水稻田养鱼 , 如果技术过关的话 , 一般可以让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
稻田中所养的草鱼 , 由于水质好 , 水稻吸收了大部分鱼粪,即使它们感染了病毒,其发病率也只有3%,死亡率为2% 。一般情况下,池塘中的细菌是水稻田中的二倍以上,因而在池塘中养草鱼,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
因此,在水稻田中养上鱼类,让鱼稻共生 , 优势和经济效益还是非常明显的 。
稻花鱼应该如何养,应该注意些什么?在水稻田中养鱼 , 一定要控制田中的水情、鱼的密度和放养鱼的时间,还要防洪水和农药 。
水稻是一种沼泽植物,但它的根并不是“水生根” , 为满足水稻根部对氧气的需求 , 在水稻生长期间需要调节稻田中的水深度 。
如在植株分蘖期间适合浅灌,有利于水稻的生根和分蘖,而当蘖达到一定数量时,应排干田水 , 进行晒田,以控制水稻继续分蘖 , 这样才更有利有提高水稻的产量 。
这时候,鱼又是离不开水的,这时候它和水稻之间就必然存在某些矛盾 。
因此,在稻田中养鱼,应该在稻田的四周挖上鱼沟,中间也打好“一”字形、“十”字形、“井”字形沟(占田总面积的3~5%) 。我一般是每隔20行秧苗拉一条坑,并在田的入水口挖一个约80厘米深的鱼凼,以便在田中没有水的时候,鱼也有生存空间 , 能够自由活动 。
等到秧苗长大后,可以逐步加深稻田中的水位 。
一亩的水稻田 , 可以放体重约50克的鲤鱼150尾,体重约50克的草鱼70尾 。其放养的比例,最好是鲤鱼占80%,草鱼占20%,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
稻田中刚插完秧 , 是不能马上投放鱼苗的 。
即使田中还留有鱼种,也要把它们抓到鱼凼中关起来 。等秧苗种下去一个星期后,它已经开始生根返青了,这时候就可以在稻田中投放鱼苗了 。
这时候的秧苗,正是大草鱼的美食,为了防止大草鱼吃掉秧苗,可以把大草鱼关在鱼凼中,围上铁丝网,只让小鱼从孔中游出来,等到秧苗长大后,就可以撒掉铁丝网了 。
幼小的草鱼,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当体长到1cm左右时,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的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 , 再长大一些后,才逐步转入食草性 。
稻田养鱼后虽然虫害大为减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有时仍需使用农药进行杀虫,而多数农药和化肥对鱼都是有毒的 。
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尽量选用低毒性的农药,并降低浓度,提高稻田水位,加快田中的水流速度 , 尽量降低田水中的药物浓度 。
也可以把鱼赶回鱼凼中,或同一块田隔一两天分批施用 。
此外 , 水稻田中养鱼,一定要加宽加高田?。?并在出水口放上栅栏,以免下大雨时,鱼随水流跑走 。
曾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为什么如今没有再兴起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大部分山区农村的梯田 , 已经退耕还林 。村民为了方便水稻收割,农田中也很少会蓄水了 , 稻田养鱼也就无从谈起 。
再加上农家肥数量的减少,如今的水稻田,为了增产 , 主要还是依靠化肥和农药 。结果就是泥鳅、蜻蜓和青蛙数量大量减少,得继续使用更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如此恶性循环着 。
对于如今的城里人来说 , 农村除了稻花鱼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好的东西,但没有好的销售渠道,要卖出去比较难 。
稻花鱼虽然是好东西 , 但在农民的手上,也只是自己餐桌上的一道菜品而已 。
一亩稻田的鱼产量,一般可以产出100到200斤鱼,经济价值并不高 。而这种烂泥田是很不好割稻子,只能用人工来收割,增加了很大的人工量,自然也就让很多农村人失去了养殖的兴趣 。
在20年前 , 农村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村民主要是自给自足,自然愿意顺手在稻田中养一点鱼类 。但如今这些偏远的农村,已经没有多少年轻人常年居住了,自给自足就没有必要养上那么多鱼,而养来销到外地又没有销量 , 再加上这种天然养殖的稻花鱼,个头一般都不大,也没有多少人感兴趣 , 养的人自然越来越少 。但不敢怎么说 , 曾火遍全国的“稻田养鱼”,曾是很多南方农村人的记忆 , 鱼稻共生也是非常科学的 。喜欢的朋友,请点个关注+点赞,谢谢!@赣南老杨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侵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