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花苗怎么得

泥鳅水花苗怎么得,泥鳅苗开口吃的是浮游藻类还足浮游动物类?泥鳅幼苗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 。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 , 对环境适应力强 。
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 。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 。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
红尾泥鳅的繁殖方法?1、成熟亲鱼的培育
泥鳅2龄性成熟,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达3龄以上,雌泥鳅体长22厘米以上,体重14克以上,腹部膨大饱满 , 能看到卵巢轮廓 。雄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 。雌、雄亲鳅比例为2∶1 , 分开培育 。
采取驯化投饵的方法,强化培育亲鳅 。主要投喂鱼粉、猪血粉及剁碎的动物内脏等饲料,辅助少量米糠、麸皮、豆渣、蔬菜屑等植物性饲料 。
注意水质调节,确保亲鱼性腺的发育 。轻压雌鱼腹部即可排除卵粒 。卵呈米黄色,半透明 , 有粘着力为成熟好的卵,轻压雄鱼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排出,属成熟好的雄鱼 。
2、掌握好人工催情时间
北方应于5月中旬 , 水温升至18℃左右时催情,每尾雌泥鳅用鲤鱼或鲫鱼脑垂体一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400国际单位 。雄泥鳅用量减半 。做法是把所需的脑垂体或激素配在一定量的林格氏液,其配制方法是在1升蒸馏水中溶入氯化钠7.5克 , 氯化钾0.2克,氯化钙0.4克中 。每尾雌泥鳅注射脑垂体0.1毫升或激素0.2毫升 。
亲鱼注射后 , 雌、雄按1:1配组放入产卵池中 。因为泥鳅体表粘液多,身体滑,所以注射催情药物前要对泥鳅进行处理 。用可卡因0.1克溶于50升水中配成麻醉液,泥鳅在麻醉液中经2~3分钟被麻醉后注射催情药物 。
也可用毛巾将泥鳅包住掀开毛巾一角,使泥鳅肚皮露出,在腹鳍前约1厘米处避开正中线部位,从后向前入针,针刺要防止刺伤内脏 , 动作要迅速、准确,注射时间一般选在傍晚,从注射到顺利产卵 , 水温20℃时效应时间为15小时 。
3、进行人工授精
人工催情后,14~18小时内 , 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卵粘着在鱼巢上,鱼巢可以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孵化 。孵化水深为10~25厘米,静水流水都可以,但要保持水质清新 。
因受精卵的粘着力弱,容易脱落 , 所以应该注意防止孵化用水急剧冲刷波动,水流量的大小在孵化池内以不冲走仔鱼为准 , 在孵化缸和孵化槽内以能使卵翻动为好 。净水孵化每天要换水2次,孵化量以每10升水中放入5 000粒受精卵为最佳 。
在水温19~23℃时多数受精卵经26小时左右即可全部孵出鱼苗 。3天后 , 卵黄囊消失时,要及时转入池塘中饲养 。
5米直径的圆池可投养多少泥鳅苗?5米直径的圆池可投养一万尾泥鳅苗 。泥鳅是小型冷水鱼品种,底栖性鱼类,无鳞,体色灰褐色,体态优美体型细长,嘴巴又胡须,游姿优雅飘逸,是主要的经济鱼类,5米直径的圆池,水体够大,有30吨左右 , 可以投养一万尾泥鳅苗,能满足生长需要 。所以5米直径的圆池可投养一万尾泥鳅苗 。
如何才能买到质量好的泥鳅苗?1选择正规养殖繁育厂的苗,要求繁育厂有专门的多年的亲本培育池子培育亲本,选择优秀性状亲本繁育的后代,而不是直接从市场去买来 。亲本经过多年的选育后,性状会趋于稳定,后代苗种的成活率和性状都会很好控制 。而没经过选育的亲本的后代的成活率和能长多大都是未知数 。
2选择交通运输方便的养殖场,运输过程中对泥鳅苗的损伤也不小 。
3购买寸苗,购买一个月左右的寸苗,这个时候的泥鳅苗已经度过了寸片死的阶段,成活率大大提高 。
【泥鳅水花苗怎么得】4购买驯化好的苗种,专业的育苗场,对苗种的饲料训化也会比较专业 , 泥鳅苗买来下塘后也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 。
泥鳅苗培育期间水质如何管理?泥鳅苗期水质管理非常重要,养殖中很多养殖户培育成活率不高,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水质出了问题 。小苗期间培养天然饵料需要培肥,这就需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 , 投放泥鳅水花苗下塘后,注意池塘肥度的变化,如果水体有变瘦的趋势 , 应及时补充泼洒培水产品,否则轮虫、小球藻等单胞藻较少,水体变清 , 将会严重影响水花苗的成活率 。
所以,池塘水体肥度不够时应注意适当泼洒豆浆、肥水膏等刺激性小的培水产品 。由于池塘下苗前采取了培水,养殖户往往过分地培肥,使用大量的培肥产品,急于培育丰富的浮游动物,一味注重培肥而没有把握好度 。
这样不仅泥鳅苗下塘后成活率受到影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不注意调节水质,泥鳅苗出现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慢性中毒等,陆续出现死亡 。特别是在天气异常、天气变化较大时泥鳅苗很容易出现浮面死亡 。
所以 , 从池塘开始培水时就应加以重视,培水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 不能过量使用培肥产品,宁可池塘水稍淡一点,也不要将塘培得过肥 。在池塘杀虫和消毒后 , 适当使用培水产品,特别是向池塘中抽人了老塘水时,更应控制培水产品的使用,在培水过程中和投入泥鳅苗以后的时间里,注意观察水质状况,若池塘水偏瘦,应酌情泼洒黄豆浆以培水 。
在泥鳅苗培育期间 , 凡发现水色有变浓趋势、透明度有所降低时,应泼洒光合细菌调节,一般每亩池塘泼洒5千克光合细菌 。如果池塘水色较浓、水体透明度较低 , 应及时加入新水,换掉部分老水 , 以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
对池塘水质认识不足、把握度不够时,可以辅助使用水质测试盒检测水质 , 通过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溶解氧指标加以判定 。水体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应保持3毫克/升以上;氨氮的浓度不超过0 。
02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必须控制在0 。2毫克/升以下;硫化氢的浓度应该地控制在0 。1毫克/升以下 。
泥鳅水花人池时的首要工作是培肥水质,同时又要加喂适口饵料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施肥和投饲相结合的方法 。
① 施肥培育法:根据泥鳅喜肥水的特点 , 鳅苗在天然环境中最好的开口饵料是小型浮游动物,如轮虫、小型枝角类等 。采用施肥法,施用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堆肥、绿肥等有机肥和无机肥培育水质 , 以繁育鳅苗喜食的饵料生物 。一般在水温 25 ℃ 时施人有机肥后 7 - 8 天轮虫生长达到高峰 。轮虫繁殖高峰期往往能维持 3 - 5 天,之后因水中食物减少,枝角类等侵袭及泥鳅苗摄食 , 其数量会迅速降低,这时要适当追施肥料 。轮虫数显可用肉眼进行粗略估计 , 方法是用一般玻璃杯或烧杯,取水对阳光观察,如估计每毫升水中有10个小白点,轮虫为白色小点状 , 表明该水体每升含轮虫10000个 。
水质清瘦可施化肥快速肥水 。在水温较低时,每 100 立方米水体每次施速效硝酸按 200 - 250 克,而在水温较高时则改为施尿素 250 - 300克 。一般隔天施 1 次 , 连施 2 - 3 次 。以后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追肥 。在施化肥的同时,结合追施鸡粪等有机肥料,效果会更好 。水色调控以黄绿色为宜 。水色过浓则应及时加注新水 。除施肥之外,尚应投喂麦数、豆饼粉、蚕蛹粉、鱼粉等 。投喂量占在池鳅苗总体重的 5 %- 10 %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 1 次,并根据水质、气温、天气、摄食及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增减 。
② 豆浆培育法:豆浆不仅能培育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而且可直接为鳅苗摄食 。鳅苗下池后每天泼洒 2 次 。用量为每 10 万尾鳅苗每天用 0 . 75 公斤黄豆的豆浆 。泼浆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 , 应尽量做到均匀 。如在豆浆中适量增补熟蛋黄、鳗料粉、脱脂奶粉等,对鳅苗的快速生长有促进作用 。为提高出浆量,黄豆应在 24 一 30 ℃ 的温水中泡 6 - 7 小时 , 以两豆瓣中间微凹为度 。磨浆时水与豆要一起加,一次成浆 。不要磨成浓浆后再对水 , 这样容易发生沉淀 。一般每公斤黄豆磨成 20 升左右的浆 。每公斤豆饼则磨 10 升左右浆 。豆饼要先粉碎,浸泡到发粘时再磨浆 。磨成浆后要及时投喂 。养成 1 万尾鳅种约需黄豆 5 - 7 公斤 。
以上两种方法饲喂 2 周之后,就要改为以投饵为主 。开始可撒喂粉末状配合饲料,几天后将粉末料调成糊状定点投喂 。随泥鳅长大,再喂煮熟的米糠、麦数、菜叶等饲料 。拌和一些绞碎的动物内脏则会使鳅苗长势更好 。这时投喂量也由开始占体重的 2 %- 3 %逐渐增加到 5 %左右,最多不能超过 10 % 。每天上、下午各投喂 1 次 。通常凭经验以泥鳅在 2 小时内能基本吃完为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