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草鱼怎么看好坏

红草鱼怎么看好坏,草鱼最喜欢什么水果?草鱼也是鲤科鱼类的一种,又称鲩鱼、草鲩、白鲩等 。草鱼活泼好动,游速很快,经常活跃在水体的中下层,但不属于底栖鱼类,经常会窜到水的上层或水面 。有很多的钓友喜欢钓草鱼,因为草鱼的肉质鲜美 , 非常可口 。钓草鱼的关键是饵料的好坏,那么 , 钓草鱼用什么饵最好?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钓草鱼效果好的饵料 。
?
一、青草类饵料 。之所以叫草鱼,就是因为草鱼以水草为主食 。钓草鱼时,除了可以使用水草来打窝诱鱼外,还可以用水稻苗、小麦苗、大麦苗或玉米苗等作为钓草鱼的窝料和钓饵 。
?
二、瓜果类饵料 。草鱼除了喜欢吃水草,还非常喜欢吃各种瓜果,比如香瓜、西瓜、葡萄、水蜜桃、蓝莓等瓜果类食物,钓鱼人可以把这些类瓜果切成小块来打窝或者挂钩使用 , 钓草鱼的效果也很好 。
?
三、薯类饵料 。把白薯或者红薯煮熟,然后晒成干 , 再切成小块,作为钓草鱼的挂钩饵料 , 效果也非常不错 。
?
四、五谷类饵料 。玉米、麦子、大米等谷物也是钓草鱼的上等饵料 , 尤其是玉米,既可以用于制作窝料,又能挂钩使用 。效果最好的钓草鱼窝料,制作方法如下:取老玉米1000克,用水煮20分钟,然后捞出,放入容器内 , 添加气味传播剂1毫升、诛仙草3毫升、多巴盐3毫升、鱼安定1勺,密封2天 , 即可使用了 。钓草鱼打窝诱鱼效果非常,老玉米也可以用鲜玉米代替 , 那就无需用水煮了 。
九月份钓草鱼什么时间段好?1.从季节上讲 , 大致从5~9月这段时间为钓草鱼的黄金期,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又以阴雨天气为最好 。不少钓友亲身经历证实,钓上大鱼和收获较丰的都是这种天气 。尤其是是暴雨来临、风起浪涌之际,大鱼最爱咬钩 。
2.一天之中的最佳钓时 , 盛夏在日落前后,清晨日出时次之;春秋季节则在半上午和半下午,正午时分也是一个小高峰 。
3.气温在25~30摄氏度最适合钓草鱼,超过30摄氏度,低于20摄氏度鱼儿就不太喜欢咬钩,要钓上千克以上草鱼的机会相应减少 。另外,昼夜温差也是一个参数,温差大于12摄氏度草鱼也不爱咬钩,这是晴天不好的重要原因 。但在上述气象条件下遇上刮风另当别论,2~3级和风固佳,4~5级劲风用海竿底钓的效果也会好于平时 。这是因为刮风天气溶氧充足,鱼儿活跃 。
二、草鱼用饵不宜精
鱼饵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是否对路 。钓草鱼的原则是宜粗不宜精,以取本地饵为佳 , 忌用反季节饵,诱、钓饵最好—致,诱饵以撒大窝的方式 , 30来分钟补窝一次 。
究其原因,在于草鱼主要以粗食为生 。塘主养鱼为了节约成本,大多以蔬菜的下脚料、油糟饼、酒糟、豆腐渣、陈谷麦糠等喂鱼 , 吃惯了粗食的鱼儿乍然碰上精细饵料 , 出于生存的警惕,不敢贸然下口 。
另外,农民也会随农作物的季节收割而为鱼儿投放一些质量欠佳的稻麦和薯类 , 若用饵舍近求远,或使用一些季节反差过大的饵料,就容易引起草鱼的警惕,必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
注意:草鱼有嗜酸的习性,用糟食一定要事先发酵,使其有一段酸甜味 , 这样才能诱使草鱼上钩 。而撒大窝、勤补窝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诱饵被小鱼吃光 。
饲料喂草鱼每天喂多少?投喂是鱼类养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往往投喂技术不科学,即便是最好的饲料,也不一定得到应有的效果 , 鱼类生活在水中,所以投喂的饲料不仅容易散失,同时有的种类鱼摄食状况一般也不容易看见,这就给准确投饲带来一定的困难 。同时影响鱼类摄食的因素也较多,如温度、水质、溶氧等都可造成鱼类不上浮摄食 , 管理人员仍然按时投喂,就会败坏水质,结果造成了大量颗粒饲料浪费 , 大大提高了饵料系数 , 影响经济效益 。而人们又往往忽视投喂技术的重要性,为了得到好的饲养效果,降低养鱼成本,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 。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谈谈以下几个问题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饲料颗粒的适口性 训练鱼集中抢食,要求投入水中的饲料即被鱼吞食,减少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 , 避免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因此,要求颗粒饲料的粒径要与喂养的规格相适应 。颗粒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吞食效果,这样投喂的饲料利用率低,草鱼开口摄食口径大致与鲤鱼相仿 , 鱼类对摄食饲料颗粒大小和长短也是有偏好的 , 所以选择适合口径大小的颗粒饲料投喂是十分重要的 。在草鲤喂养中,10g以下的鱼苗鱼种,可选择0.2mm~0.5mm大小的颗粒10g~50g的鱼种,可选择2.5mm~3.5mm粒径,长度4mm~5mm的颗粒饲料 。成鱼养殖过程中,根据个体大小可选择粒径4mm~6mm , 长度为6mm~8mm饲料投喂 。二、水中的溶氧量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摄食及摄食后消化吸收和鱼类的生长有直接的影响 。水中的溶氧量低,鱼类食欲差,易出现厌食 , 摄食后饲料消化吸收低 , 其生长就慢 , 而饵料系数就高,鱼类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必须有足够的氧气,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水中溶氧不足时必影响新陈代谢活动的进行,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被利用,造成对饲料的浪费 , 养殖水质控制与鱼类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和利用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投喂时应注意水中溶氧量和天气的变化 。一般天气正常 , 太阳出来2小时后 , 池塘水中的溶氧可达4mL/L以上,此时投喂效果最好 。如果持续几天阴天尽量少投喂或不投喂 。三、参考水温变化 鱼类是一种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水温对鱼的摄食强度有很明显的影响,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时,鱼的摄食温度就有明显增大,水温低时 , 鱼体代谢水平随之就下降 , 导致食欲减少,其生长就慢,主要养殖鱼类 , 生长适温为20℃~30℃ , 其代谢水平最高,摄食强度最大,鱼生长最快 。因此 , 投喂时除要考虑放养量外,还要参考水温变化 。四、日投喂量要适当 只有采用科学的投喂技术,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渔业科技的进步,养殖效果好坏与投喂量是否适宜有密切关系 。不同鱼类,不同饲料不同生长阶段,不同天气、水温,其日投饲量是不同的 , 在养殖的前、中、后各个时期,养殖过程中每隔一周应根据鱼的增重调整一次投喂量,投喂量以80%的鱼吃饱为宜 。放养量、放养的规格是已知的,应做为基础数据,根据饲养池塘水温和鱼的规格可由日投饵率表中查出日投饵率值 。日投饵量=池中鱼重量×日投饵率值 。当喂养一段时间后 , 池中鱼总重量的推算为:已投喂饲料总重量/饲料系数+放养量的投饲计算为:日投饲量=已投饲料总量/饲料系数=放养量×日投饵率 。五、投喂要定时定位 池塘精养鱼经投喂训养后,对其投饲技术要求也高 。投喂的技术包括投饲量、投饲次数、场所、时间及投饲方法等,要采用投饵机 , 使饲料撒落均匀,分布面广 , 避免了因池塘鱼集中抢食,而混养的不同规格鱼,或体质弱的鱼吃不到或吃不饱的现象 , 在投喂时应坚持“四定”“三看”的原则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 。4~5月每天投喂3次,即早8点半、中午11点半、下午4点半 。6~8月份每天投喂4次,即早上9点、中午12点、下午3点和6点半每次投喂时为30~40分钟 , 池塘养殖投喂应掌握“两头少、中间多”原则 。1、根据不同的放养模式适当调整投喂方式 。混养时一定要注意尽量让各种鱼吃到、吃好,以免出现养殖规格不均,如草鱼的抢食能力强于鲤、鲫,摄食量大 , 在摄食方面占优势 。因此要做到少量多次,适当延长投喂时间,一次性投喂量不能太少,照顾中下层的鲤、鲫鱼吃到饲料,以免出现草鱼规格大而其它品种规格偏小,影响上市规格 。在渔业生产上大力提倡和应用自动投饵机,来改变过去旧的投喂方法 。2、勤检查食场 。在平时饲养投喂过程中 , 做好每15天,用密眼捞海在投喂1小时后在食台前用捞海检查是否在食场周围有散落的饲料,可判断投喂饲料是否适量,可做适当的调整 , 切记鱼不浮出水面集群摄食时,停止投喂,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野钓用的七星漂是大号就好吗?选用七星漂大?。歉萦愀统ざ汤囱≡竦?nbsp;, 比如3.6米左右的鱼竿,选择用000号或者00号左右的七星漂就可以 。
然后,长竿因为抛的距离远,所以再用小七星漂的话,会看不太清楚 , 观口不切,影响鱼获 。再加上竿长,线长,用小漂也影响抛竿 。
然后说下,七星漂的大小规格以及种类,七星漂常见的分为两类 , 一类是流线型的,一类是柱形,个人比较喜欢流线型的 。
柳叶形(流线型)七星漂【红草鱼怎么看好坏】七星漂数值越?。驮叫? ,比如柳叶形的七星漂最小的是:000号,最大的七星漂5号+
柱形七星漂柱形的漂同样也是数值小,漂小,不过它数值编号和流线型的不一样的,流线型的是纯数字编号,柱形的是带有字母加数字的编号,如柱形的编号是:A00,A0,A1至A3 。
七星漂编号大小不一样 , 用鱼线粗细也不一样哦!如流线型的:000号七星漂,适合用0.4-1.2的线 , 00号适合用0.8-至1.5的鱼线 , 以此类推 。
上面说了七星漂大小之类的,咱们再撸一下,这七星漂各种场合用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多写点吧!
钓草洞野钓时,用七星漂钓草洞绝对是一绝,用个长杆短线,挑起鱼竿,往草洞里一放,那个各种顺溜,不像图中的立漂那样,放不好,容易搭在草上或被草拌住什么的麻烦事 。
高处钓位做钓找不到适合的图,就用这个,理解它高就行了 。
在钓位比较高的位置做钓,用立漂的话 , 就会看不太清楚,就好比你从漂尖往漂身的视角看,看不清漂目一样 。这个时候,用七星漂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它是躺着的?。?
然后,在桥上 , 在树上……………用七星漂也是可以的,看鱼漂也是很清楚 。??
如上图这样,若是不想用筏杆,用矶钓竿挂七星漂钓也是阔以的 。
我写完了,你们可以点赞,评论 , 转发走一波了 。
记得关注一下我们头条号……哦!
内容编辑渔悦达人,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江江豚与白鳍豚的习性与生活环境有何区别?长江江豚和白鱀豚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的两种淡水鲸类动物,两者都被称为长江豚类,在长江生态系统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 。同时,两者也是长江生物多样性与水域健康状况的标志,被视为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 。
长江江豚和白鱀豚:同样的境遇 , 不同的命运?长江江豚和白鱀豚的生活环境非常相似,两者的种群生存状况极为堪忧 。其中,白鱀豚已经先一步被宣布“灭绝”,而长江江豚的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其主要威胁来源于密集的人类活动与濒临枯竭的渔业资源 。
长江江豚是江豚中的唯一淡水亚种,上世纪90年代,我国长江流域还有2700头的长江江豚,2012年下降到1000头左右,每年种群数量的下降速率超过了5% 。按照这种速率推算,长江江豚很有可能在未来的15年内在长江消失 。
▲▲因河流污染而死亡的长江江豚 。
长江江豚体长在1.2米左右,在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中分布较多,一般单独游动,有时也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江豚在江面上嬉戏 。而白鱀豚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公斤,也同样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及附近的湖区中 。此外,白鱀豚群游习性明显,20世纪80年代初有目击者曾看到16头白鱀豚在一起戏水 。
据统计 , 20世纪收集到的所有死亡的白鱀豚样本中,有92%以上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死亡 。2004年,南京江面发现一只搁浅死亡的白鱀豚,这是最后一次在野外发现白鱀豚 。2006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从此长江中再也没有出现过白鱀豚的身影 。
▲▲白鱀豚
▲▲长江江豚
相比之下,长江江豚就幸运很多了 。就在今年6月20日,在长江宜昌段出现了一群嬉戏的长江江豚;6月29日,在南京江面又有长江江豚成群出现,这些现象似乎在说明江豚的生存状况正在好转 。
然而2019年的资源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江豚的数量大约为1012头,与2012年的1000头相比并没有显著升高,因此江豚的保护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
为什么白鱀豚已经灭绝 , 长江江豚还有一定数量?关于这个问题,本人认为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物种数量的基数,二是两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两物种的繁殖能力 。
1.物种基数
1984年,白鱀豚的野生数量只有400头左右,1995年就已经不到100头了 , 而同一时期长江江豚的数量超过2000头 。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发挥作用之前,白鱀豚的巅峰数量究竟是多少?这个数据没人知道 。可能在1984年之前 , 白鱀豚就已经不再适应长江的水域环境了 。通过一个如此小的基数来繁荣一个种群,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那是在经济并不发达的1984年 。
2.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于逐渐恶化的长江生态环境,长江江豚的适应能力明显更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食物来源更加广泛 。在江豚的食谱中,鲈鱼、大银鱼、玉筋鱼、虾类等小型鱼虾是比较常见的 。而白鱀豚的主要食物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鲤鱼等体长在20公分左右的中型鱼类 。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大规格的鱼类数量往往更少 。因此 , 长江江豚有更多的捕食机会,因为食物缺乏而导致的生存危机也更小一些 。
▲▲白鱀豚
另外,白鱀豚属于古老物种,在长江中已经生活了2500万年,而长江江豚属于进化种,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更强 。长江江豚的大脑像海豚一样发达 , 智力水平和陆地上的黑猩猩接近,非常聪明 。
3.繁殖能力
长江江豚的寿命约为20年,性成熟时间为5年,雌性江豚在生命的第7年才能生下第1胎,每胎只产一仔 。
白鱀豚的自然寿命大约20-30年 , 但在野外雌性白鱀豚的受孕率仅有30% , 每2年才繁殖一次,每胎也产一仔 , 种群的繁殖能力相对较弱 。
▲▲哺育幼崽的长江江豚 。
保护长江江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已经失去了白鱀豚,千万不能再失去长江江豚了!
生活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长江江豚数量占整个种群的33%左右,但受到的生存威胁也最为严重 。鄱阳湖、洞庭湖大面积的围垦,使湖泊面积不断减少 , 向河流中排放的污水也加大了长江江豚生存的风险 。
保护长江江豚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打算在未来的5年内,计划在长江中下游建立1~2个类似于天鹅洲的天地保护区 , 为长江江豚这种群繁育提供一片安全的庇护所 。
同时,渔业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的渔业捕捞,严格控制污水的排放,以此来减少对长江江豚的伤害 。
前不久,国家农业农村部拟将长江江豚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将按照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标准对长江江豚实施最严格的保护,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随着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重视,长江江豚的未来值得我们所有人共同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牧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