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顺口溜,脉诊/舌诊/望诊口诀大全

中医的学习非常的深奥,需要学习和记忆超级多的知识点 , 而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顺口溜 , 就可以帮助记忆,含有中医脉诊口诀大全、十二句舌诊口诀、老中医望诊12口诀、中医五脏五行顺口溜等等 。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顺口溜
一、中医脉诊口诀大全(28句)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 , 虚实之间仔细研 。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 , 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 , 气虚正亏身无力 。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 , 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 , 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 , 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 , 猝病有生久难图 。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 , 平人无根须忧虑 。
弱脉:弱脉形 , 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 , 老人犹可少壮忌 。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 , 长大急硬火之罪 。
短脉:短缩缩 , 喻如龟 , 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 , 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 , 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 , 久病逢之魂欲断 。
细脉:细脉候 , 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 , 少阴动甚妊子焉 。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
牢脉:牢沉取 , 脉坚强 , 牢形实大合弦长 , 积聚内结寒疝痛 , 奔豚痃癖气为殃 。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 , 喘嗽狂斑毒最急 。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 , 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 , 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顺口溜,脉诊/舌诊/望诊口诀大全】疾脉:疾脉来,躁而急 , 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 。
二、十二句舌诊口诀
欲识来君百病原菌,舌部面色细心观 。
 五部五色主五脏 , 表中实虚全昭然 。 
若问舌诊有何难 , 五色动态性是重要 。 
舌部多的人重合影,多种层级要分辨 。 
舌为心窍主肠胃,脑肾肝胰外生殖系统 。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使得病亦随顺 。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靠舌体铺匀称 。
 没根之苔厚一片,四围洁静如涂面 。 
苔之五色分表中,苔之薄厚晓内外 。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 
腐苔松厚揩即去 , 正虚邪化阴多 。 
腻而粘舌刮不卸,湿痰垂直居中阴阳遏 。
三、中医诊断一句口诀
1、表寒证:伤寒恶寒身发热,鼻塞无汗浮紧咳 。中分恶风脉浮缓,头项强痛自汗出 。
2、表热证:表热热重恶寒轻,微渴有汗咽肿红 。咳痰粘稠脉浮数,舌红苔黄银翘灵 。
3、里热实证:里热实证高热狂,烦谵口渴喜饮凉 。腹痛拒按尿赤少,沉数有力舌苔黄 。
4、里寒虚症:里寒虚症腹痛满,呕吐清水气息短 。纳少便溏利清谷,舌淡苔白脉沉缓 。
5、寒证:寒证面白畏寒冷,蜷卧口淡尿长清 。便溏舌淡脉迟弱 , 阴盛外寒阳虚生 。
6、实热证:实热高热面目红,汗出烦渴喜冷冰 。登高而歌或谵语,舌绛脉洪和神昏 。
7、虚热证:虚热骨蒸五心烦,盗汗乏力悸失眠 。头晕眼花腰酸痛,气短咽干痰少粘 。颧红无苔脉细数,育阴潜阳治可愈 。
8、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错杂证,胸中烦热咳痰粘 。口舌生疮咽肿痛 。腹痛便溏紧相连 。
9、上寒下热:上寒胃脘拘急痛,呕吐清水哕逆机急 。下热下腹胀闷痛 , 尿痛色黄尿意频 。
10、里寒表热:里寒素有浮肿病,畏寒便溏四肢凉 。复感表热渴咽痛,发热解表当助阳 。
11、里热表寒:里热表寒素有热,烦躁便秘渴咽干 。复感寒邪身躯痛,继而发热恶风寒 。
12、真热假寒:真热假寒阳不伸,面色苍白手足冰 。恶热烦渴喜冷饮,舌绛苔黄神不清 。
13、真寒假热:身寒假热阳气虚,舌淡尿清便溏稀 。真热口渴脉虚大,甘温除热好时机 。
14、虚症:虚症形瘦无精神,心悸气短汗淋淋 。阴虚可见五心热,阳虚面白肢不温 。舌光无苔脉细弱,大便溏泻小便频 。
15、实证:实证气郁精神狂,胁脘腹胀痰浊黄 。便难里急尿涩痛,舌红苔厚脉弦长 。
16、上实下虚:上实喘嗽壅胜痰,胸脘腹胀卧则难 。下虚浮肿吸气少,形寒肢冷腰膝酸 。
17、上虚下实:上虚心肺不足证,下实大肠湿热凝 。心悸怔中气息短,里急后重脓血行 。里实表虚风热壅,郁在三焦表里中 。腹满据按二便闭,发热汗出痛恶风 。养生百科网 Www.nysBk.
18、里虚表实:里虚表实食欲减,便溏食后腹胀满 。恶寒发热头身痛,素体阳虚又外感 。
19、真实假虚:内有真实外假虚,体瘦神疲冷身肢 。里急后重或症癖,大实赢状补益疾 。
20、真虚假实:真虚假实腹胀满,痛喜揉按而和缓 。舌质胖嫩虚弦脉 , 反泻含冤重危险 。
四、老中医望诊12口诀
1、凡看?。?望为先 。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 。多重影,应分清 。
2、病多端,起气血 。面色青 , 主寒痛 。面色泽,气血充 。面色赤 , 定有火 。
3、赤如妆,乃虚火 。面色黑,肝肾见 。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泽,为湿热 。
4、面黄暗 , 病肝肾 。额头亮,精神爽 。额头暗,有灾殃 。眼有神,无大病 。
5、眼无神 , 精气虚 。眼色红,内有火 。眼白黄,病肝胆 。虹膜缺,主脑病 。
6、胃环大,有中毒 。黑纵线,是炎症 。黑凹陷 , 伤器质 。皮炎痒 , 虹周灰 。
7、血管硬,白圆环 。虹膜诊,学问大 。同心圆,是关键 。多节段,排成环 。
8、环环扣,象全身 。眼为鱼,贵明亮 。鼻光泽,无大病 。鼻色青 , 主寒伤 。
9、鼻色白,主伤血 。鼻土偶,胃气绝 。鼻不正,病不轻 。鼻有痣 , 病陷危 。
10、人中明,无大病 。泪堂下,宜饱满 。青黑干,主肾虚 。夜不寢,多伤神 。
11、沟平坦 , 性无力 。人中疔,主胃火 。人中歪 , 命不长 。唇淡红,无大病 。
12、唇色红,无大病 。唇色白,主伤血 。唇青紫,寒痛阏 。面光亮,为水积 。
五、老中医望诊口诀
1、望神
病情轻重靠望神 , 安静不躁病在阴,
血虚津亡多恍惚,呆钝沉郁伤七情 。
烦躁不安神气竭 , 热人心包神不清,
疲惫见于虚劳后 , 胸中了了不须惊 。
2、望色
气血盛衰靠望色,黄主湿邪赤主热,
色青为风肝所属,肾病为劳多见黑 。
白为寒邪肺令当,鲜明晦暗分开说,
后者在里前在表,久病新病要晓得 。
3、望形态
观望形态也重要,分清肥胖与消瘦,
胖者湿多易生痰,中风暴厥费劳够 。
瘦者津少阴血虚 , 相火易亢多劳嗽,
指甲肌肉腠骨筋,临床辨证开心窍 。
4、望头面
头面肿大大头瘟 , 肾炎风肿及疮疔,
囟凸督火攻脑髓,反之先天不足成 。
囟门不合亏肾气,摇头要辨久与新,
久病体弱是虚证,暴发风邪体壮人 。
5、望头发
黑发正常白血衰,气血诸热黄发来,
脱发精虚血液燥,发枯虚极必成灾 。
作穗小儿疳积见,发润好坏自安排,
血气未衰预后好,汗出而喘肺绝哉 。
6、望目光
目有光彩神气望,目无光彩神气衰,
白睛黄者为黄疸,目赤肿痛肝热来 。
睡时露睛脾虚证,卒中肝绝目不开,
瞳孔散大是危象 , 睛定诸药难救裁 。
7、望鼻色
鼻如烟煤热毒深 , 红赤风热脾肺经,
色白气虚或亡血,黑者为劳水气停 。
鼻翼煽动属肺热,鼻衄多为热伤阴,
清涕外感风寒证,浊涕风热鼻渊成 。
8、望口唇
口噤痉厥或中风 , 口张主病各不同 。
口糜心经有实热 , 口疮心脾热上攻 。
口歪真中与掉线,鹅口满嘴雪花生 , 
唇动脾虚难收摄,唇裂多见燥病容 。
六、中医五脏五行顺口溜
金弱土衰燥火旺,必定伤肺没商量,湿气水重来灭火,能救金肺和大肠 。
木衰水无金过旺,肝胆目发定损伤,火重克金能救木,若见土旺更遭殃 。
水弱土厚燥气旺 , 有金也难通水乡,湿气重时能救水,无湿伤肾和膀胱 。
火弱有木不怕水木衰水旺火受伤,若是湿气旺无制,定伤心血痛小肠 。
土虚最怕木水旺,肠胃皮肤肌肉伤,火旺能解水木气,火衰 心血痛小肠 。
土虚最怕木水旺 , 肠胃皮肤肌肉伤,火旺能解水木气 , 火衰只求燥气帮 。
五行金木水火土,精深变化妙无穷,生克制衡得安康,冲克混乱病在床 。
血气乱者水火战 , 湿水燥火怕极端,命局水火若失衡,心血肺肾病常犯 。
七、十二经络顺口溜
疲惫透支找脾经;
精力不足找肾经;
容易感冒拍肺经;
人要无病肠要净;
求生必须通胃经;
心烦心痛找心经;
吸收不好小肠经;
颈肩腰背膀胱经;
失眠多梦找心包;
奇难杂症找三焦;
废物积滞找胆经;
情志抑郁找肝经;
人生关键任督通;
三焦通,百脉通;
经络通 , 全身通 。
八、肾经用药歌
助阳肉桂与附子,益火之源消阴翳,黄柏知母泻肾火,壮水之主生**,五味蛤蚧纳肾气,壮阳起痿腽肭脐 , 阳起石与*羊藿,菟丝沙苑盐巴戟,金樱锁阳固精关,枸杞熟地益精力,强筋健骨壮腰膝,鹿茸龟板补骨脂 。
九、脾经用药歌
脾气不足参术山,导滞厚朴枳实漆,温脾干姜吴茱萸,清泻大黄与黄连 , 湿胜苍术苡米苓,中阳衰微姜附安,升清升麻与荷叶,醒脾白蔻与佩兰 。
十、肺经用药歌
杏仁紫苏散肺寒,清肺黄芩地骨前,葶力白前泻肺饮,干姜细辛化寒痰,杷叶瓜蒌肃肺气 , 款冬紫菀润肺全,参芪五味益肺气 , 沙参二冬肺阴添,热痰贝母天花粉,敛肺百合银杏安 。
中医必背三十二口诀顺口溜,大家可以通过简单的口诀来记忆中医的一些知识点 , 都可以收藏起来,对于大家的学习是有所帮助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