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水清怎么处理

虾塘水清怎么处理,虾塘好多枝角虫用什么药杀?池塘中枝角类繁殖起来了,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处理呢?如果要处理,应该如何处理?对虾放苗后,枝角类繁殖起来,水质开始变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对虾放苗后 , 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pH值偏高的情况,影响虾苗的成活率,如果这时池塘中有少量枝角类能够控制水质,藻类不会过度繁殖,同时,枝角类可以做为天然饵料,营养丰富 。但是大量爆发也是很头疼的事情,水质变的很清,很难肥水,会造成水体中溶氧不足,氨氮和亚硝酸易产生 。所以适当控制池塘中枝角类还是很有必要的 。
要想更好的处理枝角类的问题,首先简单普及一下枝角类的知识 。
【虾塘水清怎么处理】一、枝角类介绍
1、枝角类俗称水蚤或红虫 , 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双甲目、枝角亚目 。
2、他们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水体中,仅少数为海水中生活 。一般营浮游生活,是淡水水体浮游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 也是许多经济鱼类的优质饵料 。可调节控制轮虫、原生动物、藻类等的发生和发展,也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 。
3、大小在0.2-3.00 mm之间 。
4、 躯体包被于两壳瓣中 , 体不分节(薄皮溞例外) 。头部具一个大复眼 。第一触角小,第二触角发达为双肢型,为主要的游泳器官 。后腹部结构、功能复杂,胸肢4-6对兼具滤食、呼吸功能 。
5、 一般营浮游生活 , 运动速度缓慢 。
二、枝角类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依据:
头部:甲壳背面是否有颈沟与躯干部分开;腹面第一触角之间或稍前方是否有突出的吻及其大小、形状;单眼的有无和大?。坏诙ソ堑母彰剑涣讲嘤赏芳自龊裥纬傻目腔〉男巫?。
躯干部:壳瓣后背角或后腹角是否延长成壳刺;壳瓣表面是否有花纹或小刺;胸肢的数量和形状;后腹部的形态及其结构 。
单足部:体长大、不侧扁,具6对近圆柱形的游泳肢,外肢完全退化 。仅薄皮溞科(Leptodoridae)、薄皮溞属、透明薄皮溞(Leptodora kindti)一种 。
真枝角部:体较短、略侧扁,具5-6对叶状胸肢,或4对近圆柱型的游泳肢,外肢不退化 。
据统计,全世界总计有枝角类11科,约65属440种 。除圆囊溞科海产,其余绝大多数分布在内陆水体中 。我国已发现的枝角类隶属于10个科 , 单肢溞科物种在我国尚未发现 。我国已描述的枝角类约13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1/3 。其中大眼溞科和长棘溞科在我国各发现1种,只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各地普遍分布的枝角类多隶属于其余8个科 。
三、枝角类的食性及捕食
滤食性枝角类从水中滤取细小的食物 , 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以及有机碎屑等 。捕食性枝角类用胸肢捕捉其他动物为食 。还有些枝角类兼具捕食和滤食功能 。
各种食物对于枝角类的营养价值有所不同 , 其中,酵酶菌、大肠杆菌和藻类中的小球藻和原球藻营养价值最高;有机碎屑也因附有大量的细菌而使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相对而言,原生动物的营养价值最低 。
枝角类通过胸肢上的滤器滤得食物,不能选择性的滤食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一般认为枝角类所能滤食的颗粒大小为1-17μm,峰值为2-5μm 。
四、枝角类的繁殖及龄期
①枝角类每胎中的卵的数量称为生殖量 。生殖量因种类、年龄和季节不同而已;影响枝角类生殖量的因子有食物数量和质量、水温、水中溶解氧量和种群密度等 。
几乎所有的枝角类都是直接发育,这与卵子含有比较丰富的的养料有关 。只有透明薄皮蚤是间接发育 。无论是直接发育还是间接发育的枝角类,其幼体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方才变为成体 。由幼蚤到成体所需的时间随环境因子而异,特别与温度关系最为密切 。高温能提早性成熟,而低温则可推迟性成熟 。
②枝角类每脱一次皮(壳)便为一龄,前后两次脱壳之间的时间为龄期 。枝角类的龄数随种类和温度而已 。幼龄一般为4-5个,成体一般在12-18个之间 。温度越高,龄期越短 , 蜕皮频率越快 。枝角类的寿命和温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温度高寿命短 , 温度低寿命长 。
五、枝角类的生态分布
在各种不同的淡水水域中,枝角类形成各种独特的区系 。
在江河中 , 类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平均一立方米水中不足100个;
在水坑、水沟等间歇性水域 , 种类不多,往往生态耐受性强,生殖力也很强 。
池塘、湖泊和水库中常在100-10000个/m3之间 , 有时甚至可达100000个/m3以上 。在湖泊中,尤其是在蔓生水草的浅水沿岸区,种类特别丰富 。敞水区种类虽不及沿岸区多,但数量却往往相当大 。
枝角类在各种不同水域中的分布受外界生态因子的的影响 , 以水域的pH值和营养盐的含量与组成的作用尤其突出 。此外,鱼类摄食对枝角类种类组成和数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
下面我们来看看对虾池塘放苗后出现枝角类 , 枝角类对池塘的影响?
1、枝角类会造成水清 , 藻类生长受到影响;同时,pH不会太高,对稳定水质很有帮助 。
2、枝角类可以作为天然饵料,营养丰富(早喂料,1.5~2cm的虾可以摄食枝角类)
3、如果杀枝角类 , 那么用什么杀 , 无非是敌百虫等菊酯类农药,残留大,对放苗成活率极其不利;此后又得解毒调水等诸多适宜,延缓放苗时间,而且增加成本;
4、枝角类跟虾苗生活习性类似,所以枝角类生长良好的环境,虾苗也容易适应
5、大量的枝角类会跟虾苗争抢藻类、溶氧 。
如何合理的处理池塘中枝角类的繁殖?
处理枝角类个人不建议采取杀的方式,一般杀枝角类采用的方法无非是敌百虫等菊酯类农药、伊维阿维等,残留大,对放苗成活率极其不利;此后又得解毒调水等诸多适宜,延缓放苗时间 , 而且增加成本 , 更重要的是破坏了整个生态体系 。
个人处理建议:
①在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投喂开口料或虾片 , 补充营养,同时培养枝角类等 。
②枝角类过度繁殖的时候 , 停料两天,让虾苗先吃掉一部分,同时及时的补充膏肥、氨基酸及有益微生物 。
③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针对前期很多池塘水位比较浅,可以使用一些增氧药品补充溶氧 。
现在可以割掉一部分吗?虾塘里的草太多了 , 现在可以割掉一部分吗?
你所说的虾塘应是龙虾塘吧?要不别的虾塘出现水草是肯定要及时处理干净的,要不根本养不好虾 。而对于龙虾塘来说 , 水草也是养殖龙虾的一部分,想要龙虾好水草少不了 。虽然水草对龙虾养殖有利但凡事有个度,如果像你所说的虾塘里的草太多了 , 现在是否需要割掉一些呢?
其实还得看到底多到了什么程序,一般情况下只要水草的生长面积还没有超过总养殖面积的2/3还是可控的,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用去害 。如果你认为水草多了些的话可以通过减少一点龙虾的投喂量控制水草的量,因为喂的少了之后龙虾定会去吃一些水草,这样水草的生长就会受阻,个人以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
如果水草的面积已超出养殖总面积的2/3则可以考虑割掉一部分,毕竟水草太多的话会挤压龙虾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到虾的生长,另外水草多晚上的耗氧量也大 , 容易造成水体的氧不够,因此在养虾的过程如果水草已多到影响虾的生长了则建议先割掉一些 。
另外还得注意的是现在塘里的水草多,则要看一下有没有死亡的水草 , 因为水草一多密的地方很易出现水草死亡,如果发现有水草死亡的情况也可以将水草割掉一些,并将已死亡的水草打捞上岸,要不这些死亡的水草很易引起水质变差,从而影响到虾的健康问题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水变得太透明要怎么处理?在我国,古人就已经总结出了水产养殖“八字诀”:水、种、饵、密、防、混、轮、管 。“水”放在第一位,可见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 。古人也有谚语:“水至清则无鱼”,也就是说水体透明度太高会影响水产养殖的成败 。今天我们就从专业角度讨论一下水体透明度的问题 。
决定水体透明度的因素我们走进水产养殖区就会发现,每个池塘的水体透明度及颜色都不一样,这是因为池塘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面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悬浮颗粒、矿物质含量都会影响水体的透明度 。
例如浮游植物过多 , 就会呈现浓绿色的水体,透明度较低;浮游动物过多,会摄食浮游植物,使藻相破坏,水体呈现浑浊;而悬浮颗粒太多,则会形成白浑或黄浑的浑浊水体,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 。
水体透明度太高的坏处是不是水体透明度越高越好呢?不是的 。无论是养虾还是养鱼,都需要水体中的溶解氧,而在自然条件下,水中的溶解氧是由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的 。水质透明度太高,意味着水体中的藻类数量很低,产氧量也就很低,对于集约化水产养殖来说 , 会大大增加养殖风险 。在遇到低气压天气,或池塘底质恶化的情况,极容易发生缺氧泛塘 。
另外,在小龙虾养殖和河蟹养殖过程中,水体太透明还会引起青苔的滋生,的青苔一旦大量繁殖并老化,容易败坏水质,给杨志带来风险 。
水体透明度低的处理方式水体透明度太低的时候就要有目的的培养藻类:
一,可以引入藻相较好的外源水,外源水中的藻类可以在池塘中繁殖,进而降低透明度 。
二,可以定向培养有益藻种,例如硅藻、小球藻、卵囊藻等有益藻,使其成为优势藻种,进而降低透明度 。
三,针对青苔较多的清水塘,可先用腐植酸纳进行遮光处理,以抑制底层青苔的生长,然后定向培养有益藻类 。
关注【大乡】,一线新农人为您答疑解惑!
小龙虾塘里长满了青苔?龙虾池塘长满青苔,如何处理比较周全?
铺开讨论这个课题之前,要清楚青苔的生长条件是什么 , 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那么青苔生长的条件有哪些呢?
(1)水清水浅 。水质清瘦,阳光可以直射池底,刺激青苔孢子萌发;水池较浅,没有稳定层,透明度比较高,同样诱发青苔孢子萌发,一旦置之不理,很快会造成疯长 。
(2)外源水中有青苔,导致进水青苔入池,造成疯长 。
(3)种植水草带入青苔,条件适宜引起青苔疯长 。
(4)往年长有青苔 , 没有消毒或者消毒不彻底造成温度回升时青苔孢子萌发,引起疯长 。
(5)没有及时肥水,透明度比较高 。这个措施至关重要 , 肥水比较到位,维持适宜透明度的 , 一般塘口青苔量会非常少 。
(6)水质营养成分中氮多磷少,适合青苔的营养需求 。
以上便是青苔生长的相关适宜条件,那么如何去预防青苔呢?
无论是稻田养虾 , 还是精养池塘养虾,预防青苔的重中之重有两点,一是做好清塘工作;二是及时肥水 , 而且还要定期肥水,维持水色 , 保证适宜透明度 。有的老板抱侥幸心理,认为有青苔再去肥水,或者杀除青苔后再肥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青苔越肥越多,到头来,杀除青苔的成本比提前定期肥水的成本还要高 。其实肥水降低透明度预防青苔只是肥水的一大好处 。肥水同时还可以增加水体溶氧,维持良好菌相、藻相,稳定水体 。降低养殖生物的应激反应 。尤其是池塘、稻田养虾,虾苗在肥水中生长速度很快 , 非常有利于出早苗,长大苗 。
所以当很多老板问我青苔如何处理的时候,我都会不厌其烦的告诉他们如何做好预防 。处理青苔永远是治标不治本,考虑一下,池塘条件改变不了,处理好青苔后,过一段时间青苔又会爆塘,难道还要去处理吗?所以预防青苔比较好的方法,根据当地土质情况和淤泥厚度 , 选择合适的清塘药物,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杀除青苔孢子 , 减少青苔萌发几乎 。然后及时上水肥水,只要水质肥起来,青苔几乎难以生长 。还有一点,当早期水草没有形成优势的时候,适宜面积的青苔可以充当水草产氧,供虾苗栖息躲避敌害 。只要青苔的量没有超过整个池塘的40% , 控制就行 。
好了,言归正传,池塘长满青苔如何处理呢?如果是底层生长的,建议先用腐植酸满塘外泼,量适当大一点,正常3~5天后会有部分青苔浮到水面 。外泼腐植酸的目地是降低水体透明度,降低青苔活性,使其上浮,之后再用一次,建议前后2~3次 。两个人拖着浮棍把浮出水面青苔赶到岸边捞出 。此时根据青苔量有2个方案 , 当青苔量比较少,可以选择直接肥水 。注意不要大量使用复合肥和氨基酸肥水膏?。∽詈檬强笪锓?。当青苔量还是比较多的,可以选择不伤虾苗的青苔药杀一遍,之后解毒肥水 。
笔者服务稻田养虾近5年,处理青苔一般有两个方案,一是定期用腐植酸 , 正常青苔都会被控制住并慢慢死亡 。还有一种就是腐植酸配合青苔净杀除 。但是最后的目的还是为肥水服务的,所以杀除青苔只是手段,把水肥起来才是解决青苔最根本的方法!
手写不易,喜欢的点个赞吧??!
水产养殖虾塘水清肥不起来怎么办?1 水体营养不足 , 微量元素不足 , 新塘和底肥不足的塘口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
2 使用地下水 , 缺少藻类,重金属超标 。
3 消毒剂 , 杀虫剂,重金属使用过量,导致药物残留,抑制藻类生长 。
4 水体透明的高,水体清瘦,出现大量青苔
5 浮游动物过多,消耗大量藻类 。
6水温过低,导致难肥水 。
解决办法(对应上述原因):
1 晴天中午 用氨基酸肥水液+肽好
2 引进部分河流水,晴天中午使用多酶净水解毒灵解毒.重金属,2小时左右后氨基酸肥水液
3 打开增氧机(或增氧药) , 使用多酶净水解毒灵解毒,2小时左右后使用氨基酸肥水液 。
4 晴天中午,使用苔藻净,第二天使用多酶净水解毒灵+氨基酸肥水液
5 使用生物制剂或其他处理浮游动物,第二天使用多酶净水解毒灵+氨基酸肥水液
6 肽好+氨基酸肥水液
具体使用量按照说明书上操作,切勿胡乱瞎搞 , 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