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怎么预防倒藻( 二 )


5、塘水浑浊:
雨水带来的污染物质造成水浑浊;养殖水体内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等的构成变化,引起水浑浊;雨水冲刷引起的池底有机质泛起,造成水浑浊 。
6、水质剧变: 下雨可能造成的底层氨氮、亚硝酸盐上升; 雨天养殖水体中相对缺氧 , 氧化作用减弱,无氧状态下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增加; 雨水的注入,引起养殖水体pH值的降低 , 水质在短时间内恶化 。一般雨水温度比塘水低 , 夏季时两者的温差更大 。雨水比重较低 , 降雨时,与池水混合,致使表层池水温度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都会减弱 。
7、水体分层: 晴天突然下大雨、暴雨,表层水突然降温,密度变大,引起上下层水体剧烈对流 。下层水的有机污染物大量消耗了该层水的溶解氧而得不到补充,往往容易造成鱼虾严重缺氧; 遇到连续下雨,中到大雨,连续的下雨过程中,雨水本身带来溶氧比较多,雨水本身温度低,比重大,会有上下层对流; 连续的小雨 , 毛毛雨 , 则藻类光合作用变弱,下雨带入的溶氧少,上下层对流不强 。大雨或阴雨连绵会造成这么多的养殖环境变化,会对养虾产生很大的危害 。
因此,做好雨前预防和雨后及时处理工作 , 对提高养虾的成功率极为关键 。
雨天影响的后果雨后对虾出现各种异常现象 , 是由于阴雨天、雷阵雨或暴雨后,池塘内养殖水体的水质发生较大变化,特别是水中溶解氧含量和pH降低 , 是导致虾产生应激反应、诱发虾病的主要因素 。因此,雨后池塘的水质如果不进行及时地调整 , 白对虾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 轻者缺氧浮头发生病害,重者出现大量死虾 。例如
1、水分层与暗浮头、虾跳:暴雨期间或台风前夕,多数天气闷热无风,降雨后若无强力搅动水体,容易造成水体盐度、温度及氧气分层 。往往出现底层氧气不足,会出现对虾暗浮头,常见对虾潜游在池水的中上层一有惊动就出现虾跳现象,甚至出现无氧偷死、应激性脱壳缺氧死亡等 。
2、底部氧化还原弱、泛塘:对虾养殖到中、后期,生物总量快速增大 , 积累在塘底的残饵和粪便有机物多 。如果水温突变,会引起水体发生对流,导致塘底的腐殖质翻动,进而带动塘底的有害物质充斥水体中,造成池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忽然升高 。甚至超标,发生急、慢性中毒,导致对虾体质衰弱、活力不好或者出现偷死等现象 。
3、红体病易发:连续阴雨天,容易引起养殖水体的弧菌或其他病原菌大量繁殖 。导致对虾感染细菌、虾病发生 。雨后对虾常出现红须,体色微红,严重时游泳足也变红 , 出现应激性肠炎、肝脏萎缩或糜烂、厌食,甚至发生死亡现象 。脱壳不遂而出现的病虾甲壳软或硬壳、体色棕红或鲜红,在水中顺水流方向缓慢游动,若捕捞离水后很快死亡 。
4、黄黑鳃病多发:雨后 , 由于水体出现温差,造成泛底,加上藻类大量死亡,导致虾池水中有机颗粒较多 。这些悬浮颗粒容易粘附、堵塞在对虾的鳃部,加上溶解氧、pH值的下降,造成虾鰓功能性损伤(肿鰓) 。此外,还有细菌、寄生虫等附着 。所以,雨后对虾经常出现黄鳃或黑鳃,引起对虾呼吸困难,机体中毒、体质差而出现脱壳不遂 , 偷死不断 。
雨天影响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雨天影响就是一种应激反应 。对不良刺激产生的反应大小 , 是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性、虾体健康程度决定的 。
良好的水质、健康的虾体,可以较好的抵御突如其来的暴雨、台风雨、连绵阴雨 。这是养殖者一贯注重保持良好的养殖水体藻相、菌相和生物化学指标,水质稳定、良好 。在这种水体中生长的白对虾体质好 , 抗病力、抗逆性强 。一句话,基础比别人好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