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量还这么少 为什么那么少


为什么数量还这么少 为什么那么少

文章插图
如果要评选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那么大熊猫一定会高票当选 。作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外表不仅获得了国人的喜爱,还收获了一众外国人的芳心 。大熊猫无论是到了哪个国家,都会受到明星般的接待,甚至还成为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 。
【为什么数量还这么少 为什么那么少】然而,大熊猫却是名副其实的“金刚芭比”,在可爱的外表下,藏着充沛的战斗力 。大熊猫是食肉目熊科,而不是猫,它们最重可以达到180千克,咬合力只比狮子、老虎、棕熊等动物弱一点,在所有动物中排名第五 。可以说,在自然界中,大熊猫根本没有天敌 。那么,这么强大的大熊猫,为什么数量这么少,以至于一度濒临灭绝呢?
大熊猫繁殖太难作为一种独居动物,大熊猫平时基本不会离开自己的领地,只有到了繁殖季节才会出门找伴侣 。然而,大熊猫的发情期每年只有一次,每次仅仅有2-3天,错过了就得等下一年 。这么短的时间,两只熊猫能不能碰在一起还很难说 。
雄性大熊猫6岁、雌性大熊猫4岁进入成熟期 。而野生的大熊猫平均寿命只有18年,也就是说,在熊猫的一生中,只有十几次交配的机会,所以大熊猫这一辈子也生不了很多幼崽,这就决定了熊猫的数量不会很多 。
大熊猫幼崽成活率低熊猫的幼崽不仅数量少,而且存活率也很低 。不同于其他熊类,大熊猫新生的幼崽体重非常低,平均重量仅为145克,仅仅相当于雌性熊猫体重的0.1%,属于妥妥的早产儿 。在自然环境下,这样的幼崽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难度可想而知 。
在多数时候,大熊猫每一胎只会生下一只幼崽,但是大熊猫偶尔也会生下多胞胎 。这个时候,身处野外的大熊猫能力有限,只会选择其中一只或两只最强壮的幼崽抚养,其他的幼崽就只能放任它们自生自灭 。
即使是留在雌性大熊猫身边的幼崽,也时时刻刻充满着危险 。这些危险不仅来自于外部的自然环境,也来自于雌性熊猫自身 。由于熊猫幼崽和成年熊猫体型差距巨大,雌性大熊猫极容易误伤到熊猫幼崽,于是就可能发生熊猫幼崽被雌性熊猫失误闷死的惨剧 。
食物太过单一大家都知道大熊猫的主食是竹子,对于一只体型硕大的熊来说,竹子能提供的营养实在有限 。为了弥补这个问题,大熊猫不得不随时随地进食,所以我们在动物园里看到的熊猫多数都是在吃东西的形象 。
这种情况在动物园里没有问题,作为国宝,它的所有消耗都会有人来供应 。但是到了野外,单一的食物就会让熊猫受到很大威胁,如果竹子因为气候的原因减少,那么熊猫就会立刻陷入食物危机,这严重制约了熊猫种群的扩张 。
栖息地越来越少其实大熊猫原本的栖息地就非常狭小,仅分布在我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凉山、小凉山等地区 。
而人类在这些地区肆无忌惮地砍伐树木,甚至有些人为了利益竟然私自开矿,严重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环境,让本来就不大的栖息地被分割成破碎的几小块,导致各栖息地内种群数量太少,甚至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又严重降低了熊猫的成活率 。
今天作为国宝的大熊猫,已经被严密地保护起来,但是在建国之前,大熊猫曾长期被别有用心的人追捕猎杀,甚至有的大熊猫被做成标本,陈列在博物馆中 。
比如一个叫丹吉尔·史密斯的英国人,在1938年到1938年这三年时间里,这个人一共从中国抓到了九只大熊猫 。他还把其中的6只带回了英国,还因此获得了熊猫王的称号 。大熊猫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一次又一次的捕杀,让熊猫的数量快速减少,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 。
大熊猫繁殖困难,幼崽成活率低,再加上食物种类单一、栖息地的减少和人类的捕杀,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熊猫数量稀少,甚至一度濒临灭绝 。不过好在我们及时出手保护,通过各种人工的手段,成功把大熊猫从灭绝的边缘拉了回来 。
虽然现在熊猫的总体数量依旧不多,但是一直在持续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的努力下,圆嘟嘟、肉乎乎的熊猫还会和我们人类长久相伴,一起生活在这个星球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