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出生物大灭绝前的特征 生物大灭绝发生在


显示出生物大灭绝前的特征 生物大灭绝发生在

文章插图
澳大利亚大堡礁是潜水爱好者们的圣地,这里一共有2900多个大大小小的珊瑚礁岛,而你能够看到的这些珊瑚礁,其实生长速度特别慢,每年只生长2.5厘米左右,也就是说等你看到它变成岛屿的模样时,实际上它们已经在此生活了几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等 。
然而,科学家们不止一次地发现,全球各地的珊瑚礁正在呈现出“白化”现象,而珊瑚礁白化,意味着珊瑚礁上的珊瑚虫们大量死亡 。它们的死亡,有可能标志着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开始 。
珊瑚珊瑚之所以表现出如此斑斓的色彩,其实并不是珊瑚虫们的功劳,而是海藻,海藻们会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能量,而相对应的珊瑚虫可以为海藻提供一定的庇护,所以珊瑚虫和海藻之间形成了共生关系,海藻斑斓的色彩也让珊瑚变得绚丽夺目 。
海藻需要在水深不到50米的地方才能生长 。而当珊瑚礁长到水面以上时,珊瑚礁就无法生长了,原因是因为大多数珊瑚虫不能长时间离开水 。所以地球上的海洋面积虽然广阔,但是适合珊瑚生长的地方比较少 。
在过去,珊瑚受到人类的影响较小,但现如今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导致全球大面积的珊瑚礁呈现出白化现象 。
暂时没有出现白化现象的珊瑚礁,情况也不容乐观,科学家们指出,随着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一些不适应高温的珊瑚已经被淘汰出局,而幸存的珊瑚生理机能发生了改变,能够抵御更强的高温 。但这并不是好事,原因是幸存的珊瑚品种数量有限,基因多样性减少,一旦外界再次发生环境改变,珊瑚们有可能因此而灭绝 。
修斯教授介绍,大堡礁的珊瑚在过去20多年里经历了4次较为严重的珊瑚白化现象,虽然每次都有少数珊瑚虫恢复了下来,但现如今当地珊瑚虫的品种种类已经减少了许多,并且多是顽强的珊瑚品种 。
研究员肯?卡彭特研究了845种珊瑚,结果发现其中的231种珊瑚处于高度灭绝威胁,407种珊瑚已经灭绝或者近乎灭绝 。研究还发现,到了2050年,全球将可能有超过30%-50%的珊瑚品种灭绝 。
珊瑚与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可能会有人问,珊瑚虫的消失为什么会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产生联系?
这其实是根据《科学报告》杂志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研究发现,现如今的珊瑚表现和6600万年前珊瑚祖先们表现的特征非常相似,比如:更深水的栖息,独居,以及耐漂白等 。而我们要知道,6600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生物大灭绝,此次生物大灭绝导致了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灭绝 。
之所以科学家们对珊瑚虫们的灭绝表示出隐隐担心,一个重要原因是珊瑚虫对环境比较敏感,一旦珊瑚出现大量死亡,预示着当地的生态已经发生了改变,而这可能会导致海洋生物因此而灭绝 。
珊瑚礁是25%以上的海洋物种的栖息地,当珊瑚虫大量消失之后,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这必然会影响到海洋生态链的健康运转,也会威胁到百万渔民的生活 。
另外,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导致海洋酸化,而海洋酸化不仅会威胁珊瑚们的生存,还会威胁海洋生物 。只不过它们没有珊瑚那么敏感,暂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性,或者是已经表现出特征,但不像珊瑚礁这么明显 。
如果任由全球变暖,海水酸化等人为导致的生态失衡,那么地球必然会发生新一轮的生物大灭绝现象 。
从过去5次生物大灭绝的发生来看,每一次生物大灭绝都会将原本的优势物种清洗出生态链,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