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能竖着抱 宝宝头抬不稳是什么原因


宝宝多大能竖着抱 宝宝头抬不稳是什么原因

文章插图
一、几个月宝宝可以竖着抱呢
婴儿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头大、头重、骨骼的胶质多 , 肌肉还不发达 , 肌肉力量较弱 。因此 , 1个月的婴儿只能稍稍抬头片刻 , 3个月时头才能初步直立 。由于颈部和背部肌肉发育还不完善 , 1~3个月的婴儿不能较长时间支撑头的重量 。因此 , 抱1~3个月的婴儿的姿势是很讲究的 , 关键是要托住婴儿的头部 。
1~2个月的婴儿 , 主要是平抱 , 也可采用角度较小的斜抱 。平抱时让婴儿平躺在成人的怀里、斜抱时让小儿斜躺在成人的怀里 。不论是平抱或斜抱 , 成人的一只前臂均要托住婴儿的头部 。另一只手臂则托住婴儿的臀部和腰部 。对于易吐奶的小儿则应采取斜抱 , 这样可防止吐奶或减轻吐奶的程度 。
3个月的婴儿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 。斜抱时小儿向上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 。小儿采取直立抱时 , 有两种姿势可供选择 。一种直立抱姿势是婴儿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 , 成人的另一只手拦住婴儿的胸部 , 让婴儿的头和背贴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种直立抱姿势是让婴儿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 , 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部 , 让婴儿的胸部紧贴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
抱婴儿既要注意保护好婴儿 , 还要抱得舒服 , 同时使婴儿有安全感 。抱起和放下的动作要慢要轻 。
二、抱宝宝有什么注意的事项
1、在抱宝宝之前 , 妈妈应洗净双手 , 摘掉手上的戒指 , 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 , 并待双手温暖后 , 再抱宝宝 。
2、抱宝宝时 , 动作要轻柔 , 妈妈应当始终微笑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 , 动作不要太快太猛 , 即使在宝宝哭闹时 , 也不要慌乱 。多数宝宝喜欢妈妈用平稳的方式抱着自己 , 这使他们感到安全 。
3、满3个月前 , 宝宝颈部力量很弱 , 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 , 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 , 应始终注意支撑着他的头 。
4、将宝宝放下时 , 最安全的姿势是让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
5、多数宝宝都喜欢玩在空中荡来荡去的游戏 , 如果宝宝不喜欢 , 应立即停止飞飞游戏 , 改用其他更具有安全感的抱姿 。
6、每次开心的游戏之后 , 最好能静静地抱宝宝一会儿 , 让他安静放松一下 。
三、宝宝抬头要怎么练习
训练技巧1
用两只手分别托住宝宝的背部和臀部 , 把宝宝竖抱起来 , 带孩子到室内或室外看看周围 , 如果这时 , 可以用手指指点点引起孩子对各种事物的关注和兴趣 。
训练技巧2
将宝宝放在家长胸腹前 , 并使小儿自然地俯在家长的腹部 , 用双手放在孩子的背部按摩 , 逗引小儿抬头 , 宝宝有时会抬头 。
训练技巧3
让宝宝俯卧在稍有硬度的床上 , 防止物品堵住鼻子 , 影响呼吸 , 再帮助宝宝将两手臂朝前放 , 不要压在身下 。父母可抚摸宝宝背部 , 用玩具吸引等方法鼓励其抬头 。最好拿色彩鲜艳有响声的玩具在前面逗引 , 家长可慢慢地将玩具从宝宝的眼前慢慢移动到头部的两侧 , 让孩子的头随着玩具的方向转 , 这个方法不仅锻炼了宝宝俯卧抬头的持久力 , 而且也锻炼了宝宝颈部转动的灵活性 。
四、婴儿抬头不好是什么原因
疾病性痉挛
宝宝小脑发育出现畸形 , 导致宝宝痉挛 , 出现上肢内收 , 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屈曲;下肢伸直足尖着地 , 大腿内收肌群紧张 , 呈剪刀状 。所以说宝宝疾病性痉挛也会导致宝宝抬头不好 。
运动障碍
宝宝大脑中枢神经发育不良造成宝宝运动障碍 , 导致运动发育迟缓 , 抬头不好、直立时间慢 , 走路也比较晚 。
共济失调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 病理改变以小脑、脊髓、脑干变性为主 , 临床主要特征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 可伴有构音障碍、震颤、锥体束征以及痴呆等 , 其中最明显的反应就是宝宝运动神经发育迟缓或畸变 , 出现抬头不好 , 走路迟缓等情况 。
脑瘫
宝宝抬头不好的病理性原因最大可能就是脑瘫 , 肌张力低下 , 发育明显落后 。还有些孩子表现出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 , 步态不稳等等 。虽然表现不一 , 大脑病变位置不同 , 但我们只要发现孩子与正常孩子不同 , 及时就诊就行了 。
脑瘫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 , 两岁前小儿大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代偿性 , 因此及早地进行康复治疗可给脑瘫的孩子带来希望 。此外 , 合理的营养、适宜的刺激、必要的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 。
【宝宝多大能竖着抱 宝宝头抬不稳是什么原因】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