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发光是什么原理 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二 )


萤火虫幼虫在户外发现蜗牛后,会小心翼翼地爬到其背上,用口器轻轻敲打蜗牛,看似在“按摩”其实是“放毒” 。口器中分泌出类似麻醉剂的物质,注射到蜗牛的体内,让蜗牛在享受中被麻醉 。
为了保持肉质鲜嫩,萤火虫还会对瘫痪的蜗牛进行加工,利用口器扎进蜗牛的体内,分泌出一种叫做酶的消化液 。
这样蜗牛体内的组织、肌肉就会被消化成液体状的肉汁 。最后,萤火虫只需用吸管般的大嘴,吮吸着蜗牛壳内的肉汁 。
萤火虫幼虫在吃蜗牛时总是小心谨慎,轻手轻脚地对其进行加工,生怕引起蜗牛的挣扎,食用过程比法国人还讲究 。
当庄稼地里的软体动物数量增多时,植物的生长环境就会受到威胁,所以萤火虫也属于益虫,能够消灭田里啃食庄稼的软体动物 。
尽管幼虫阶段的萤火虫食用蜗牛时较为残忍,但到了成年阶段,就变成了“仙女”只采花、喝露水 。
为什么农村萤火虫越来越少了?萤火虫属于环境指示性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尤其是对水污染、光污染特别敏感 。
萤火虫既可以陆生,也可以水生 。陆生类的萤火虫,需要生活在植被茂盛、湿度高和遮蔽性强的地方 。而水生类的萤火虫,需要生活在没有污染的河流中 。
近些年,庄稼地里喷洒农药频率高,导致萤火虫失去了栖息地 。萤火虫本身抗药性很差,面对田里喷洒的农药、除草剂,根本没有足够的抵抗能力,种群数量也在逐渐变少 。
再加上商业展览的需求,每年一到萤火虫繁殖季节,不少人就会到户外捕捉萤火虫,以0.7-1元/只的价格出售 。而购买这些萤火虫的人,大多是用在商业放飞萤火虫的活动上 。
而这些萤火虫在运输过程中,死亡率达到90%左右,也就意味着,每放飞一只萤火虫,背后就可能有十几只死亡的个体 。
并且,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接近城市的地方,萤火虫的数量就越少 。这是因为城市里光污染,会干扰萤火虫相互发信号,更不利于它们的正常生活与繁殖 。
总的来说,萤火虫数量在逐渐减少,主要是由于人为和环境因素导致的 。并且萤火虫一到白天就“消失”,其实是在草丛里休息,这也是我们白天很少见到它的原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