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中毒怎么处理

氨氮中毒怎么处理 , 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怎么控制?氨氮是虾塘水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确保虾塘水质的氨氮值在安全范围内,是对虾获得高产稳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
一、氨氮是什么?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
氨氮既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又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成为养殖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虾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 。
氨氮的毒性与养殖水体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 , 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 。
养殖水体的氨氮从哪里来
1、养殖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骸等分解后产生的氮大部分以氨的形式存在 。
2、水体缺氧时,含氮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氨 。
3、虾的鳃和水体浮游生物在生活中存在旺盛的泌氨作用,是水中氨的另一来源 。养殖密度增加 , 泌氨作用也大幅提高 。
什么样的氨氮对虾的影响最大呢?
分子氨对于对虾的毒性机理是极毒的,其毒性机理在于:
养殖水体中氨的浓度过高时,氨就可以通过体表渗透和吸收进入虾的组织细胞内,与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α-酮戊二酸结合 , 产生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由于α-酮戊二酸不断被消耗,使组织细胞的三羧酸循环受到抑制,高能磷酸键降低,有氧呼吸减弱 。结果导致细胞活动障碍,继而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
氨可以破坏鳃表皮组织,导致氧气和血液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 。
虾类氨中毒后的病理变化和表现症状、以及危害对虾的氨氮中毒后的病变表现为:肝、胰、胃等内脏受损,胃、肠道的粘膜肿胀、肠壁软而透明 。池塘水体氨的浓度长期过高,最大的危害是抑制对虾的生长、繁殖,严重中毒的甚至死亡 。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分子氨浓度对虾96小时的半致死浓度约为0.49毫克/升 。
养殖水体的pH值、温度等对分子氨浓度的影响氨易溶于水,水中的分子氨浓度受pH值得影响 , 在水中形成如下化学平衡:
NH3+H2O?NH3·H2O?NH4+ +OH-
水体中氨的以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分子氨对虾是极毒的 , 而离子铵不仅无毒,且是水生植物的营养源之一 。
pH值越小 , 水温越低,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毒性越低;pH值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比例越大,毒性越大 。
二、亚硝酸盐是什么?
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中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 。
亚硝酸盐在养殖水体中是动态的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 。当氧气充足时,在微生物作用下,亚硝酸盐转化为毒性较低的硝酸盐;在氧气条件不好时,则还原为毒性强的亚硝酸盐 。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类血液 , 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高会对养殖动物短时间内生理性缺氧甚至导致死亡 。
亚硝酸盐的危害就不在这里重复了 。总之,它是对小龙虾毒害较大的一种有害物质,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否则 , 损失巨大 。
三、养殖水体中为什么会氨氮和亚硝酸盐过高
养殖水体中含氮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通过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转化为硝酸盐最终被藻类吸收;另一个途径是通过反硝化作用把硝酸盐转化为氮气而排出水体 。
第一个途径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 , 残饵、粪便、死藻、动物尸体、施入的有机肥等含氮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第二步,氨氮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第三步,亚硝酸盐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藻类利用其为营养物质 。
可以看到 , 这个途径的基本步骤中,都离不开微生物或生物的转化作用 。实际上,第二个途径,也需要微生物的介入 。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生化作用:
氨化作用:氨化作用又叫脱氨作用,微生物分解有机氮化物产生氨的过程 。很多细菌、真菌和放线菌都能分泌蛋白酶,在细胞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氨基酸和氨(NH3) 。
硝化作用:在硝化细菌(硝酸菌和亚硝酸菌)的作用下 , 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再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叫做硝化作用 。
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 , 能够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把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的一类细菌叫做反硝化细菌,也叫脱氮细菌 。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 亚硝酸盐再还原为氮气(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也叫脱氮作用 。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养殖水体中这几个生化作用或者说生化过程减弱、或者失去平衡,其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物质就无法及时消纳,也就会在养殖水体中保持较高水平 。
四、氨氮、亚硝酸盐居高不下的危害及控制
什么情况 , 氨氮或者亚硝酸盐容易居高不下?
残饵与粪污:事实上,散落在水中未被采食的残饵、未被消化的蛋白质排泄物等 , 是水体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 。特别是当我们后期大量投料 , 所带来的残饵量很大,如果不及时消纳、或者消纳受阻,会造成大量有害物质累积 。
转化途径受阻: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加速 , 投料增加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这也就意味着 , 残饵与粪污的增加是无法改变的 。所以,解决氨氮和亚硝酸盐最好的方法 , 就是保持转化途径的通畅 。而要保持这个渠道畅通 , 需要微生物的作用,而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是最重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诸如pH值、温度、水体溶氧、藻类等等 。
对小龙虾的危害
1、降低小龙虾体内酶的活性,损伤鳃组织,影响氧气运输及交换,从而导致生理性缺氧 。
2、影响龙虾的正常摄食,降低饵料系数,导致生长缓慢 。
3、小龙虾蜕壳时,鳃组织的损伤、生理性缺氧等造成翻倍率较低,甚至脱壳不遂而死亡 。
4、水体氨氮长期过高导致小龙虾体质变差,容易感染病菌而发病 。
5、氨氮过高会导致龙虾的怀卵量减少,卵的存活率降低 。
......
如何应对氨氮、亚硝酸盐高的问题
对于氨氮亚盐超标养殖户有自己的处理方法,但大部分都是等到“超标出现问题时”再来治疗补救,直接快速降低氨氮亚盐 , 不考虑虾经不经的起水体大幅度的改变,只想着降下来就安心了 。
这是我们最不认可的做法!
过多的道理 , 这里不再累述 。很多专家都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干塘清淤、以磷促氮、合理密度、科学投饵、开增氧机...... , 各位都很熟,做没做到我不知道 。
这里提出我们在现场实际的操作经验和建议:
1、改底解毒:采用含量20%、50%的过硫酸氢钾氧化改底 , 同时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改底后,使用有机酸解毒;
2、快速补菌:采用高效的有益菌,改底后立即使用,在“生物空白期”快速建立有益菌群优势 , 提高微生物密度和作用效率 。这一过程需要连续强化,一般隔一天再补充一次;
3、定期强化:微生物需要定期的补充,才能保持在养殖水体中持续的优势 。记?。河涝恫灰鹊匠鱿治侍獠糯恚?治疗成本一定高于预防成本!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
怎样解决鱼类氨中毒症?【原因】(1)池塘老化,底质有机物过多 。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造成鱼群浮头 。
(2)投饵过多,残余饵料分解产生氨 , 使水体中的氨浓度过高,导致鱼群浮头 。
(3)池水过瘦,水中浮游植物量较少 , 由于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 浮游植物少,则溶氧低,氨氮就不能通过氧化作用变成无毒的亚硝酸氮,从而在水中积累造成氨中毒 , 而且浮游植物吸收氮作为合成营养物质而生长,浮游植物量少,氨氮不能被有效吸收,造成氨氮累积 。从而产生氨中毒 。【症状】氨中毒鱼群表现为集体浮头 。由于鱼类氨中毒过程是先兴奋后抑制的过程,急性中毒可见鳃和体表黏液分泌增多,体表及鳃盖出血,继而出现尾部颤抖,进而转入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和衰竭而死亡 。亚急性中毒鳃丝肿胀、相互粘连,由于鱼类与亚致死浓度甚至较低浓度氨长时间接触,红细胞溶血,血液载氧能力降低 , 血中CO2增加,呼吸机能下降,导致酸血症 。
高氨氮作用?氨氮,一般是指在水中以游离氨和铵离子的形式纯在的氮 , 氨是由人和牲畜的粪便分解而成的 。所以一 般来说,水中的氨氮含量过高时是指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存在的混合氮 。
氨氮过高的解决办法总共可分为三类,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脱氮) 。由于环境影响和硬件设施以及处理成本的限制,第三种生物脱氮法为普遍 。
在水中溶氧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细箘能将硝酸还原为亚硝酸、次硝酸、羟胺或氮,这种过程称为硝酸还原,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 。
氨氮含量过高时,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继续分解,成为硝酸盐氮 。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 。
氨氮中含有一种叫NO-2的物质,食用NO-2这种物质可以致癌 。人当然不会去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就算直接引用的水是经过处理的 , 但不排除人食用受污染的鱼类而导致患上癌症的风险 。
氨氮对水生动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缓慢,组织损伤 , 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和虾均需要和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 , 氨氮过高会使水生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动物对的病易感性,降低生长速度,降低生殖能力 。
急性中毒为:水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 。
影响氨氮毒性大小的条件:
① 游离氨(NH3)占总氮的比例越高,毒性越大 。
②PH值越大,氨氮毒性越大 。
③温度越高 , 氨氮毒性越大。
④盐度越高 , 氨氮毒性越大 。
⑤溶氧越高,氨氮毒性越小 。
降低有毒氨氮及亚硝态氮的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通过加注新水或换水的方式,起到稀释或冲淡有毒物质浓度降低毒性的作用 。
2、通过施加吸附物质如沸石粉、木炭粉等吸附水中的有毒含氮废物
3、通过施加高分子聚合物或螯合剂沉淀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
4、通过施加氧化剂如增氧剂、臭氧、过硫酸氢钾等等加速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向硝态氮的转化 。
5 、通过向水中施加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箘、芽孢杆菌、硝化细箘等分解过高浓度的氨氮及亚硝酸盐 。
6、在处理养殖水体亚硝酸盐过高、导致鱼虾中毒的情况时,往养殖水体中撒食盐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 ,  但不能处理亚硝酸盐的存在 。
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哪个好?鱼塘氨氮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哪个好?
这个要先明白为什么需要用药,如果是在塘中有鱼的情况下做预防性的用药或不是很急的情况下,建议别急着去用药,最好是先将水质调好后再用药,这样效果更好同时也可减少药物对鱼的刺激;当然如果是在非用不可的情况下 , 当鱼塘氨氮过高时建议选用漂白粉,其理由是:
我们都知道生石灰为碱性物质,使用生石灰后可提高水体的PH值 , 但如果水体中的氨氮过高的话 , 水体的PH值再突然升高,这样会增加氨氮的毒性,因为氨氮对鱼的毒性是与水体的PH值呈正比的,也就是说当水体中的氨氮数值不变的情况下,水体PH值越高则氨氮对鱼的毒性越大,反之则越?。运档彼逯械陌钡呤弊詈貌灰蒙叶∮闷渌┬韵嘟囊悦庥愠鱿指蟮牟皇史从?。
以上只是在养殖过程鱼塘有鱼的情况下建议用漂白粉,但如果是在空塘时期内,例如是在清塘消毒过程中,对于这种情况则用生石灰更好,不光能杀灭塘中的各种病源及一些有害生物,还因为生石灰能与塘泥里的一些有机质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起到降低底泥中的重金属离子,另外因PH值的改变有利于塘里面有机质的分解,利于以后养水;而漂白粉只能起到杀灭病源和消灭部分敌害的作用 , 对鱼塘的底质改善没多大的帮助 。
所以说氨氮高的塘用生石灰好还是漂白粉好,这个得看具体情况来定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可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蟹池水变绿螃蟹能死吗?能死
【氨氮中毒怎么处理】氨氮:水中养殖螃蟹的排泄物,肥料,饲料,动植物尸体经过分解腐烂 , 会产生氨氮,氨氮含量过高就会造成螃蟹中毒死亡 。开增氧机的同时泼洒水产EM菌液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所以亚硝酸盐偏高,氨氮含量就一定高,已经形成的亚硝酸盐不好处理,可以换一半水的同时泼洒水溶解氧:高温天气,螃蟹养殖密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有机质的分解作用,会大量使用水中的氧 , 水塘含氧量的降低,会造成螃蟹缺氧 。控制养殖密封,多开增氧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