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泥鳅怎么养

鱼塘养泥鳅怎么养,泥鳅养殖技术之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1、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 。
2、池塘进行排水要方便,每亩池塘要配合一台增氧机 。
3、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 。
【鱼塘养泥鳅怎么养】4、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水葫芦等,有利于改善水质,在放养前10天 , 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 , 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植物会繁殖更快 。
5、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 , 3cm至4cm长的泥鳅苗,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
养泥鳅要用什么土?养殖泥鳅要用的土没有太多要求,以弱酸性、少泥沙 , 保水性好的泥土为佳,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泥土都能满足要求 。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 。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 , 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 。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 , 体长8厘米时 , 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
养殖泥鳅可以用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坑塘养殖、庭院养殖等方法 。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效益相当可观 。
泥鳅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 。美味又滋补,容易获得,价廉物美 。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 。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 , 铁3毫克,硫黄素0.08毫克 , 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 , 其中维生素A 70毫克,维生素B1 30毫克 , 维生素B2 440毫克 , 还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 , 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 , 即可放种 。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 。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 , 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 。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 , 利于继养和高产 。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 。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 。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
养泥鳅十大忠告?一、生活习性
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生存水温范围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米糠、麸皮、禽畜内脏及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