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养泥鳅怎么养

鱼塘养泥鳅怎么养,泥鳅养殖技术之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1、泥鳅池塘面积需要5亩至10亩,池水深度需要1.5米至1.8米,池底淤泥pH值要中性 。
2、池塘进行排水要方便,每亩池塘要配合一台增氧机 。
3、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 。
【鱼塘养泥鳅怎么养】4、在池子里种一些空心菜、水葫芦等,有利于改善水质,在放养前10天 , 池塘里泼洒一些氨基酸肥 , 这样泥鳅喜欢吃的水生植物会繁殖更快 。
5、苗种要购买游动快,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没有病害 , 3cm至4cm长的泥鳅苗,放养苗种的最佳时间在5月中期,每亩可以放养1万尾泥鳅苗 。
养泥鳅要用什么土?养殖泥鳅要用的土没有太多要求,以弱酸性、少泥沙 , 保水性好的泥土为佳,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泥土都能满足要求 。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 。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一6 月是产卵盛期 , 一直延续到9月还可产卵 。繁殖的水温为18一30 ℃ ,最适水温为22一28 ℃ 。雌鳅性成熟较雄鳅迟,体长5厘米时,雌鳅体内有一对卵巢 , 体长8厘米时 , 2个卵巢愈合在一起,成为1个卵巢,并由前端向后端延伸,这时整个卵巢发育开始成熟 。
养殖泥鳅可以用池塘养殖、稻田养殖、坑塘养殖、庭院养殖等方法 。在塑料大硼水泥池中实行反季节养殖泥鳅,特别是在元旦、春节期间销售价格高时上市,效益相当可观 。
泥鳅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能降脂降压,即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素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和“水中人参”之美誉 。美味又滋补,容易获得,价廉物美 。泥鳅可食部分占整个鱼体的80%左右,高于一般淡水鱼类 。每100克泥鳅肉中,含蛋白质22.6克,脂肪2.9克,碳水化合物2.5克,灰分1.6克,钙51毫克,磷154毫克 , 铁3毫克,硫黄素0.08毫克 , 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5毫克,还有多种维生素 , 其中维生素A 70毫克,维生素B1 30毫克 , 维生素B2 440毫克 , 还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 。
泥鳅养殖技术要点?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 。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 , 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 , 即可放种 。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 。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 , 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 。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 , 利于继养和高产 。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 。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 。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
养泥鳅十大忠告?一、生活习性
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生存水温范围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米糠、麸皮、禽畜内脏及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
泥鳅养殖
二、鱼塘建设
泥鳅养殖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 , 池深约1.0~1.5米 , 水深0.4~0.5米 , 池底铺厚约0.2~0.3米的软泥,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鱼塘周边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塘总面积的1/4 。
泥鳅养殖
三、清塘消毒
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生石灰60~70千克 , 2~3天后加水至0.3厘米深,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水深约0.2~0.3厘米,然后每亩施300~500千克腐熟人畜粪或10000~20000千克沼液,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
泥鳅养殖
四、鱼种投放
泥鳅苗要确保大小均匀、个体饱满且有活力,每亩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套养鳙鱼10~20尾、鲢鱼15~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要“缓苗”后再放苗 , 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 。
泥鳅养殖
五、饲料投喂
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生昆虫、有机物碎屑等 , 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
泥鳅养殖
六、水质管理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 , 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
泥鳅养殖
七、病害防治
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其中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浓度1毫克/千克,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 浓度30毫克/千克 。
泥鳅养殖
八、注意事项
1、泥鳅养殖要注意水
岗鳅养殖?1、泥鳅苗放养
在放养前需要进行选种,尽量现在体质健壮、无病无壮且有活力的幼苗,每个池塘中的泥鳅规格要大致相同 , 便于以后管理 。在幼苗放养前一定要进行浸洗消毒,可以采用低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一般密度为每平米放养幼苗2-3斤左右 。随着放养量的增加 , 体重增重,池塘水可以加深到50-70厘米 。
2、使用方法
在泥鳅幼苗放养后半月后,主要以天然饵料为食 , 适当的补喂一些鱼粉、豆饼以及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的2%,待夏季泥鳅生长到5厘米长势,改喂全价配合饲料 。投喂量不宜过多,宜在泥鳅2小时内吃完为好,投喂是要将饵料投放到食台附近 。
3、水质调节
泥鳅的养殖水质以黄绿色危害,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之间,pH值在7.5左右,7-8月份水位保持在80厘米以上,一旦水色过浓要及时换水,一般每隔10天换水1-2尺,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 。
4、到管理
泥鳅养殖大棚在冬季或早春的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取下塑料棚覆盖的稻草,其余时间可以将稻草覆盖在棚上保温 。夏季取下大棚塑料薄膜,可以在池塘总种植水生植物遮阳 , 秋季和晚春再把薄膜改善,晚上用稻草覆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