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耳号怎么读

母猪耳号怎么读 , 仔猪剪耳的最佳时间?给仔猪打耳缺的目的和使用耳标钳给猪打耳号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进行编号标记,用于记录仔猪的来源、血缘关系、生长的情况或者说生产性能 。
在给仔猪进行耳号标记最好是在仔猪出生1—3天时进行 , 1—3天时仔猪已经吃过母猪的初乳了,有了一定的抵抗力,打耳缺如果比较晚的话,小猪越挣扎力量越大,流血越多 , 仔猪也会越疼,叫声就会越大 。所以仔猪剪耳缺还是早一点打耳缺会比较好 。
猪场如何才能引进优质种猪?感谢邀请 。
首先,猪场应结合自家的情况,确定需要购进的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性的购进种猪,来提高自家场的生产性能 。新建猪场应从所建猪场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和猪场未来发展 的方向等方面进行计划,确定所引进 种猪的数量,品种和级别,是国外品种(如大约克,杜洛克或长白),还是地方品种,选择信誉度高,生产稳定的大型种猪场购进种猪 。
一、调查种猪场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种猪场种猪的情况,确定没有严重的疫病流行地区,并且详细了解种猪的免疫程序及种猪的健康情况后才引进种猪 。
二、了解该种猪场种猪情况 。母猪要了解其繁殖性能,公猪需要了解其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等指标 。
三、种猪引进后需隔离3O~45天,隔离舍应选在远离居民区且应选在该场下风口,距离居民区至少500m,在选猪购进到场前7~3O天,应对隔离舍及其用具进行彻底、严格的消毒 。
四、引进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症和遗传疾病,营养良好,发育正常, 四肢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标准和自家养殖场的要求,耳号标识,登记清楚,种母猪生殖器官要求发育正常, 应选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的个体,有 效乳头应不低于7对,分布均匀对称, 四肢要求有力且结构良好,种公猪要 求活泼好动,睾丸发育匀称,见到母猪主动爬跨,猪嘴会有大量白沫,性欲旺盛 。销售种猪必须经兽医临床检查 (动,静,食)无任何疾病且健康, 并且兽医检疫部门出具检疫合格证后,方可准予出售 。同时种猪场应提供该场免疫程序及所购买的种猪免疫接种情况,并注明各种疫苗注射的日期及三代系谱 。
五、种猪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运输车辆及人员应该严格消毒, 遵循消毒程序原则,消毒系数最少在两次以上,消毒液要求选择刺激性小的消毒液,可避免外源性病源感染种猪 。
六、在购进种猪前,应提早与种猪场打招呼,具体什么时间需要出售的种猪,要求其停止喂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应急和种猪受伤 。另外,在运输过程中,应给猪饮清洁用水,水中加多维,人工补液等, 以起到镇静,提高猪体抵抗力的作用 。
如果要长途调运种猪时,车厢应铺上垫料,防止猪体受到损伤,所载猪不应过密,防止挤压导致死亡,车厢应隔开,每3~4头一车厢,车厢面积应为猪只纵向表面积的1.5倍,隔栏 避免用钝锐性的东西,应该用光滑的 东西隔开,防止猪体碰撞受伤,导致病毒、细菌侵入机体,造成疾病 。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防止打架,嘶咬而造成损伤.另外就是季节原则,冬天运输种猪应保暖,夏天应避免酷暑,运送种猪时避免中午装 运种猪,最好选在早晨或傍晚装运种 猪,夏天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中暑, 应给猪淋水,水温不要太低,以防冷应激,造成猪感冒,在运输过程中准备遮盖物品(帐篷布)以防烈日暴晒或暴风雨袭击,冬季运输中应保温与通风 。运输种猪途中尽量走大道,平坦道,车辆避免急刹车,运输人员尽量在运输前准备好随身食物,尽量减少在运输途中就餐的时间,杜绝与装有其他动物的车辆在一起停放,大量购进种猪时,应准备一些随行车辆(按要求消过毒的车辆)和司机工作人员 (按要求消过毒),防止意外发生 。运输途中,应经常观察猪群,若遇猪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注射对症抗生素或其他类型的药物 。
七、种猪到达目的地后,应对所有与种猪接触过的车辆、用具、卸猪台、周围环境、地面、猪体进行消毒,然后按猪体大小,公母分群安排在预先消毒好的隔离舍中饲养,若途中有病或损伤的猪应单个饲养,并在隔离舍内及时治疗处理 。
猪场的新生小猪仔?新生仔猪要过三关~出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就题主的仔猪出生关注事项建议如下:
一.初生仔猪的接生 。
首先擦拭仔猪口鼻及全身粘液;
其次剪脐带 , 做好消毒 , 预防感染;
最后定乳头,让每头仔猪生后6小时内都吃上初乳 , 体格健壮的放后面泌乳,弱小的放前面靠近母猪心脏部位泌乳,补充免疫球蛋白,增强仔猪免疫抗病力 。
重点关注仔猪是否全部生完 , 同时救助弱仔及假死 。
二.打耳号 。
每个场可根据自身场情况灵活掌握,用耳标钳编号剪耳,具体为~左大右小,上一下三,公单母双 。
三.免疫保健,补铁等
仔猪出生24小时后给仔猪补铁,肌注牲血素1.5mL/头份,预防日后缺铁性贫血 。
四.剪犬齿及剪尾 。
1剪犬齿 。母猪一般选择7对乳头以上的留种,但遇到仔猪出生多于14头的 , 乳头不够仔猪泌乳,就会出现争抢母猪乳头,时间已久会咬伤母猪乳头而诱发乳房炎 。因此务必剪犬齿 。
2.剪尾 。一般选择距离尾根1/3处,剪去2/3 。其剪尾好处关注我的文章 。
五.补水 。
仔猪出生3天后要补水,饮水要清洁卫生,饮水中可适量添加电解多维等 。
六.仔猪的超前免疫 。
重点是伪狂犬滴鼻,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预防仔猪黄白痢,夏季防暑降温 , 冬季防寒保暖 。
综上所述,仔猪出生护养不易,有道是万事开头难 , 拔开云雾见日出,只要做好以上方面工作,猪场收获未来不是梦!
我是发财马(张宏中)关注三农助力三农,各位如更好仔猪出生关管理建议,欢迎下方寄语 。
2019-6-14
断奶母猪的如何进行饲养管理?对母猪在仔猪断奶的前一周进行健康检查和个体鉴定 , 决定个别母猪在断奶后淘汰,大多数母猪则着手进行断奶的准备 。断奶前应当利用分娩栏的保定作用,对猪的外伤和肢蹄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将耳号或耳标修剪补充完善 。可能有少数或个别母猪需要延长哺乳期,应继续充分饲养;其他母猪在断奶的前两天开始减料饲养,每天减少饲料量30%~40%,到断奶的当日,投料量为1千克左右 。断奶时对母猪的体膘进行评定 , 对母猪的产仔哺乳成绩以及本次繁殖周期的生产成绩进行总结 。将准备淘汰的母猪转入淘汰猪舍 , 其他母猪转入配种猪舍 。
产仔数量少有什么改善方法吗?一、母猪产死胎的原因
(一)营养水平
1、母猪营养水平过低时导致家畜生长发育不良,配种后胚胎容易发生早期死亡 。
2、母猪营养水平过高时,母猪膘情过肥,使胚胎死亡率增
高 。
3、维生素A、E缺乏时,胚胎生长发育受阻 , 死胎率增高 。
4、钴、硒元素缺乏时 , 胎儿生活力降低,死亡率增高 。
5、饲料中含有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如豆科植物,其含有的植物雌激素 , 会使母畜发生流产和死胎 。
(二)、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母猪的选育工作加强对母猪的选育工作 , 凡选作种用的母猪,必须符合选育标准 , 对存在遗传缺陷、繁殖障碍等生殖疾病的母猪一律淘汰 。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全面在配制母猪日粮时,必须按照母猪的营养标准、妊娠阶段进行合理配制 , 以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均衡,质量过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
防止有毒有害物质中毒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棉籽饼和豆科牧草、葛科牧草;应尽量避免使用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不要喂发霉变质、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
做好环境控制工作在场地选址和畜舍建筑时,不但要考虑有利于环境控制,还应注意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 , 同时还应尽量减少运输、气温、饲养条件的改变等应激反应 。
加强对母猪的管护工作根据妊娠母猪的生理特点,选择适宜的饲养方式 , 如在妊娠后期可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每次给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等 。
防止母猪跌倒,挤压,长途运输,惊吓,咬斗和跳圈等,不能追赶或鞭打母猪 , 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有条件的应对妊娠母猪进行高床饲养 。
合理安排母猪的生产周期,使母猪的配种和怀孕避开高温高湿季节,怀孕母猪圈舍应冬季保温,夏季通风遮荫,当母猪怀孕期间外界温度超过35℃时,应采取淋浴、喷淋的方式降温,同时给予一些多汁青绿饲料 。
做好催产和助产工作 。对于孕期超过114天,仍没有分娩征兆的母猪,应进行药物催产;如果出现难产,则应请兽医助产 。
加强繁殖管理 , 适时配种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确保适时配种;进行人工授精时,应严格执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
降低母猪的胚胎死亡率,提高情期受胎率;加强母猪的选择,最好选用最佳繁殖年龄的母猪;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 。
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好相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搞好环境卫生,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本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猪圆环病毒病、弓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加强母猪繁殖疾病的控制一旦发现母猪患有繁殖疾病,则应及时治疗 , 如无法治疗的则一律淘汰 。
二、母猪产活仔数少原因分析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困扰养猪着的难题为产仔数少 , 造成猪场的繁殖力下降,猪群补充困难 。如果加大母猪存栏,提高产仔窝数,势必增加母猪的饲养成本 , 而且还造成母猪舍的栏位紧张,不加大母猪的存栏 , 育仔、育成、育肥栏位相对空置,造成浪费及增加成本 。在生产实际中,要分析造成产仔数少的原因,以便在生产中加以防范 。
1 品种原因
1.1 有些品种的繁殖能力低 , 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中,尽量避免有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 。
1.2 品系原因
有些品系如:英系大白、比利时长白,在培育过程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选育过程中只注重猪种的瘦肉率,而没有注意其它指标,造成产仔数指标下降 。
1.3 遗传原因
同一品种,由于家系和个体的差异 , 也会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
2 、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活产仔数的多少 。
2.1 胎次
1-2胎的母猪就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 , 3-5胎繁殖性能最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最高 , 6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 。
2.2 猪的年龄
1-2胎、6胎以上母猪,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产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
3、 饲养管理不当
母猪群的饲养管理为猪场的关键,很多产仔数少和产活仔数少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 , 如:驱赶、鞭打、咬架 。
3.1 饲料的原因
3.1.1 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
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 有些饲料公司也认为母猪的饲料不重要,做配方不认真 , 不全价,偷工减料 , 造成养猪者加不加添加剂效果不明显 , 造成思想误区 。
3.1.2 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
原料中,玉米的黄曲霉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麸皮的质量不重视;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钙、磷无法吸收 , 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
3.2 管理上的问题
3.2.1 配种前的管理
后备母猪配种体重及月龄过低 , 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 , 配种过早,没有达到体成熟 , 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 。
【母猪耳号怎么读】3.2.2 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
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 。基本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 , 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
3.2.3 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
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和断奶母猪配种前4-5天要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
3.2.4 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
妊娠前期1个月要少喂1-1.5㎏,中期适量2㎏,后期2.5-3㎏,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旷随时调整饲喂量 。
3.2.5 减少并群、追赶和咬架等问题 。
3.2.6 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
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除大肠杆菌、红痢外,其它疫苗都应在配种前注射 , 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
4、 疫病的影响
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 , 造成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细小病毒、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 。
对于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 , 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有的症状作血清学检查也难判断 。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做为养猪生产者,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 。
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 , 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感染的机会 。减少引种次数 。不要从疫区引种 。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 。
3、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 。
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 。
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
母猪产子数的多少 , 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条件 。
养好妊娠母猪,要注意抓“两头”,即抓好怀孕前期和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怀孕20天后,是受精卵着床阶段,此时,对外界条件刺激相当敏感;怀孕后期,尤其是最后一个月,胎儿发育很快 。而母猪分娩后前10天的泌乳量又主要靠妊娠期的储备 , 因此,无论前期或后期,对妊娠母猪都要供给全价营养的日粮 。尤其维生素不能缺乏,所以日粮可多搭配青饲料 。还要在分娩时做好产前准备,搞好接产和难产救护工作,以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产子,提高子猪的成活率 。
提高母猪的泌乳力,保证子猪活泼健康 。
母猪泌乳力与饲养管理和营养有关,而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是根据其产子数、猪乳的化学成分、泌乳量的多少进行考虑的,一头哺乳母猪以产8头子猪计算,每天营养中需要16500大卡~18000大卡消化能、700克~800克蛋白质、钙37克~41克 , 如每增加一头子猪,就要多供给1200大卡消化能 。除满足营养外,还要在分娩后6小时~8小时喂饮清洁水,应适当多加一些含有较多青绿多汁的饲料 。
1 科学饲养母猪 。
目的是使母猪正常发情,有利配种受胎,增加产仔数 。
母猪在空怀期间应多喂些青绿多汁饲料,使母猪在配种前保持中等膘情 。科学喂养原则是:太肥的母猪 , 少喂精料 , 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太瘦的母猪,应加强饲养管理 , 多喂些精料和动物性饲料,促进母猪尽快康复 。
饲喂生料 。生料喂猪多产仔 。据资料报道,生料喂猪比熟料喂猪平均窝产仔猪增加2.4头,提高产仔数30%;成活率提高12%;平均每头断奶体重增加2.5千克;日增重提高14% 。在母猪冬季的日粮中添加2-3公斤生马铃薯,饲喂1.5-2个月,然后给母猪配种,平均每窝比不喂生马铃薯者多产仔1.4头 。这是因为生马铃薯中含有多酚氧化酶,有促性腺作用 。
配前优饲 。母猪在配种前10-20天,多喂1-2公斤优质饲料,可以刺激母猪多排卵,从而在分娩时至少多产1头仔猪 。用此法催情,在母猪配种之后,要把日粮减回到正常喂量,否则会造成胚胎死亡率提高 。此法对纯种母猪、年龄较轻的母猪、断奶后体质较差的母猪较适宜 。
改善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提高胚胎死亡高峰期的胚胎成活率 。第一个胚胎死亡高峰期是配种后9-13d,此时期是合子附植初期 , 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死亡 , 死亡率在50%左右 。因此,应尽量减少此时期各种应激因素,一般是在配种后3-4周内,要保持母猪原圈原饲养方式饲养 。第二个死亡高峰期是妊娠后大约第三周,此时期是器官分化时期,死亡率大约是30%-40%,应注意各种应激和营养缺乏因素 。在此时期胎盘停止生长,而胎儿迅速生长,可能由于胎盘不足以支持胎儿发育,以致死亡,死亡率大约是15% 。因此,应加强母猪妊娠后期的营养 。
2 增加母猪排卵数。
配种时肌肉注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1000IU或注射促排3号25微克,能刺激母猪多排卵 。经常用试情公猪去爬跨不发情的母猪,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以及神经反射作用,引起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猪发情排卵 。另外,还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诱导发情 , 如给母猪一次注射孕马血清(PMSG)750-1500IU,并配合使用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 , 可诱导母猪发情
3 掌握好初配年龄 。
母猪配种过早,不仅产仔少,还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一般初配母猪的年龄为8-9个月,体重为60-70千克;杂种母猪为10-11个月,体重为80-90千克;引进的良种母猪为12个月左右,体重为90-100千克以上 。
4 适时配种 。
母猪一般18-22天发情一次,持续时间为3-5天,为此,必须注意观察母猪的发情,做到适时配种 。但因品种、年龄、季节、气温等不同,在配种时间上也有所不同,较佳的配种时间为:土种猪在开始发情后的第二天;杂种母猪在发情后的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的上午;外来的良种母猪在发情开始后的第3-4天,待母猪的阴门红肿刚开始消退,并有丝状黏液流出(民间称吊线),按压母猪后躯呆立不动时为较佳配种 。从年龄看,引入猪种青年母猪发情期比老龄母猪短,而我国地方品种则相反 。
5 一个情期多次配种 。
即用一头公猪的精液给母猪进行2-3次人工授精,第一次配种后,隔12-18小时配第二次,配第三次需隔6-12小时后再进行,这样,受孕机会就多了 。但一个情期配种次数不要超过3次,否则 , 其受胎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会下降 。
6 用混合精液配种 。
将两头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公猪的精液混合在一起给母猪做人工授精,这样不仅产仔多 , 且仔猪成活率高、生长快、体壮 。
7 注意保胎 。
母猪配种后9-13天和分娩前21天易流产 , 应注意保胎,此时肌肉注射黄体酮毫克 。尽量供给高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维生素等丰富的精料和青饲料,忌喂冰冻、变质的饲料 , 忌舍内拥挤、咬架、滑倒、鞭打、惊吓等 。整个孕期及哺乳期 , 皆应注意饲料原料及饲料不能霉变 。霉变饲料所含的黄曲霉素极易造成死胎、流产及影响仔猪增重 。
8 仔猪早期断乳
传统养猪仔猪哺乳期较长 , 一般是2月龄断乳 。仔猪早期断乳是指仔猪3-5周龄离开哺乳母猪开始独立生活 。早于2周龄的断乳称为超早期断乳,目前对超早期断乳仍有争议 , 在养猪生产中 , 多数推广4-5周龄断乳 。仔猪5日龄开始认料,7日龄开始补料,依次是:7-14日龄给料量为10克;15-20日龄给料量为20-30克;21-30日龄给料量为100-150克;31-40日龄给料量为100-150克;41-50日龄给料量为450-550克;51-60日龄给料量为600-650克 。35日龄断奶 , 仔猪早断奶,母猪早发情,早配种,分娩次数多,产仔多 。
9 寄养与并窝 。
寄养是指在猪场同期有一定数量母猪产仔的情况下,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是提高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使部分母猪尽早发情配种,缩短了这部分母猪的产仔间隔 。并窝是指将哺乳仔猪少的两窝或多窝仔猪合并由一头母猪代养 , 可使不哺乳的母猪提早发情 。
10合理选留母猪 , 及时淘汰不良母猪 。
第一胎产仔少,第三、四及第五胎时产仔数最多 , 而后随着胎次增加,产仔数保持稳定或稍下降 。乳头数目多的母猪一般产仔也多 , 所以选留母猪时,切记要多乳头的母猪 。长期不发情、假发情或屡配不孕、产仔少和年老体衰的母猪应及时淘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