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为什么要培藻

养殖为什么要培藻,鱼苗调水用什么方法最好?都说鱼苗要调水 , 水应怎么调,你知道吗?
水产养殖中的调水有三难:培藻、培菌和亚硝酸盐 。
一、养菌
先说下养菌 。细菌都是懒惰的,其实植物也是这样的 , 像许多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 , 自然界广泛缺乏的营养元素是氮,而碳是不怎么缺的,所以就形成了植物对氮的过度吸收,只要土壤中,氮多,茎叶就长得好,而根系却长得不太好 。如果土壤中碳多氮少,那根系为了吸收更多的氮,那根系就长得很发达 , 茎叶就长得会差一点 。同样的道理,那碳与氮对细菌有没有影响呢?还真有,请往下看 。
细菌有很多种分法,有自养型与异养型之分 , 碳与氮对细菌繁殖有影响的就是异养型细菌 。从细菌自身碳氮比大概是五比一 , 就可以得出,当细菌在分解有机物时,同化5份碳时约需同化一份氮来构成它自身的细胞体;而在同化的过程中,能量又是通过有机碳获得,且同化一份碳所消耗的有机碳是4份,也就是说,同化一份氮,消耗的碳是5份,而有机碳是20份,加起来碳与氮的比例就是25比1 。
我们鱼塘现在投的饲料,往往蛋白很高,大多饲料蛋白都在30%以上,像含30-35%精蛋白的饲料其碳氮比在9-10 。这对通过定向提高水体中的异养细菌数量,通过生物链去调节水质就会造成阻碍,所以就得考虑碳源的补充 。
而养殖水体中,碳的来源有两类,一类是光合作用,还有就是饲料,当产量越高,那就会面临着碳的不足 。当不能满足之后,就需要通过人工方法去补充 。
在饲料养殖中,饲料中的氮有70%都是没有被利用的,而这些氮又都是造成池塘氨氮、亚硝酸盐高的根本来源,上文说了饲料蛋白质越高,碳氮比就越低,就越不利于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分解转化 。
同时,随着饲料投入量的大小而变化,在年初时,由于温度低 , 苗种规格小,吃食量不大,前期出现的可能是氮不足,藻类由于缺乏营养,还需要通过添加氨基酸肥水产品等方式,增加水体中的营养物质,以期通过藻类解决氨氮过高,溶氧不足等问题,这对于前期产量不高,投料少的池塘是可行的 。
当随着温度的上升,鱼的吃食量大增,水体中鱼排泄的粪便、残饵也越来越多,水体悬浮的有机质也越来越多,透明度也就越来越低,此时单靠藻类来调节水质,以期达到水体平衡,已不太现实,所以当水温超过15度时,就要通过补充微生物菌种来调节水质 。
像进入6月份,当养殖处于中后期 , 全国许多鱼塘已正式进入投料高峰了,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寄希望于单纯的通过藻类去调节水质了,就一定要补菌了 。在云贵川渝地区 , 四月份当水温在15度以上时,对于留有成鱼越冬鱼的鱼塘 ,我们就建议开始补菌 。原因就是像这样的池塘,根本就不存在氮不足的情况,氨氮长期超标 。
在投菌时,对于投的饲料蛋白越高的池塘,在大量投料的情况下,那碳氮比失衡的情况就容易比较突出 , 所以我们推荐多种菌种轮流使用,同时加上碳源使用 。而对于水瘦的,投料不多的则使用合适的产品来调节池塘的水质 , 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饲料中那七成没有被利用起来的氮 , 充分利用起来,转变成鱼的产量 。
二、养藻
说到养藻 , 那就不得不提到水体中的一些指标了,一是硬度,二是总碱度 。因为藻类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养的 。而光合作用是需要二氧化碳的 , 在养殖水体中,二氧化碳主要是以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的形式存在,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的量 , 反应出的就是总碱度的高低,总碱度越低,越不利于藻类的生长 。当在平时的服务中,有时测到总碱度偏低,我就会建议养殖户下生石灰 。而且使用了生石灰,还可以增加水体中钙的含量,提高水体硬度,这对稳定酸碱度也有一定作用,还能促进藻类生长 。
对于一些老是藻类培不起来,有时候少量多次的使用几次生石灰,藻类就容易培起来了,其实就是由于水体总碱度偏低,硬度不够的缘故 。
三、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在水质调节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养殖户的池塘水老是混浊 。我就曾碰到一家 , 水面一层油膜,透明度还不足十厘米,养的是加州鲈,现在还仅是苗种阶段,一亩的载鱼量才300来斤,水面上叶轮式增氧机,还有水车式增氧机,同时还有管道微流水 , 外源水还在不断的抽 , 老板说每天抽水的电费都是上百元 。但即便这样 , 我检测水质时,亚硝酸盐、氨氮仍然高 。
为什么高?为什么才投那么一点料,这个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这么差呢?现在投料少都这样,那养殖中后期岂不是非常危险,对,肯定有问题 。
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碳氮不平衡的问题,加州鲈吃的饲料蛋白高,老板说投的是46个蛋白的饲料,实际检测可能在48,按30-35个蛋白 , 饲料碳氮比在9-10,那这个碳氮比可能都会低于6了 。按分解一份氮需要25份碳来计算,那水体中碳的缺失,才是造成水质混浊,老是调不过来的原因 。
当时我在塘边和老板交流时,自贡一用鸭肠饲喂大口鲶的养殖户也打电话来,也是反应这个问题,亚硝酸盐高,水体中的氮素循环受阻,底部溶氧不足 , 这种分析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可别忽视了老板投喂的饵料 , 乃是鸡肠,此等问题如若不去解决,倒藻是必然的,鱼出问题也是迟早的事 。
一说到问题,有的人可能会觉得是危言耸听,但现实中,去年简阳一养殖户就发生了同样的问题,就是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水质调节,后来损失了上万斤的叉尾鮰 。年初时我就建议老板补充碳源,但老板没有引起重视 。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 , 如何判断水体应该补充碳源,难道仅根据饲料中蛋白高就要补吗?
方法是这样的,那就是去检测水质的酸碱度,如果检测的水质 , 在不同的时间段所测的pH不一样,而且越是到下午,碱度就越高,那这就是由于大量的藻类光合作用 , 把水体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消耗了,才造成的碱度变化 。
当水中碳不足,异养细菌很难从水体中获到能量合成自身物质,限质了微生物数量上的增加,正是这个原因造了水质混浊 。有时补充点菌种还好一点,假如又没有补充芽孢原粉、酵素、干酪乳杆菌等微生物,那就更加雪上加霜,时间一长则会疾病爆发 。
虾塘水色太绿了正常吗?现在水太绿 , 应该是发了蓝藻,赶紧处理!第一天用蓝藻杀星,第二天改底,第三天消毒,第四天解毒 , 第五天就好了!天气炎热,水质过肥容易发蓝藻,纤毛虫等 , 要注意水质调节 。今年虾价不好 , 虾子更要养好才能卖好价格 。
水产养殖的鱼塘如何改底消毒解毒?水产养殖的鱼塘如何改底、消毒、解毒?
对于水产养殖来说 , 改底、消毒、解毒这三个操作是很常见的,特别是消毒这一块,不光在放苗之前要对鱼塘进行清塘消毒,在养殖过程中还要对养殖水体消毒 。对于放苗之前的鱼塘消毒踏火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的介绍,在这就不重述了,主要来看一下在养殖过程中如何对鱼塘改底、消毒、解毒?在水产养殖中通常情况下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这三都基本上是同时在操作,有时甚至还要加上一个培菌、培藻的步骤 。我们先一个个来看 。
消毒:在这三者中,正常情况下来说是先消毒水体,再做之后的操作,我们用来消毒水体的药物一般以氯制剂为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二氧化氯,因其是一类氧化型药物,遇到水体气产生大量的新生态氧,所以这种药不仅有杀菌之作用 , 还有改底的功效 , 如果水质不是很差通常用这一类药物都可以解决消毒和改底的问题 。改底:这种情况一般是水质很差时才会用到,对于改底分为化学改底和生物改底 , 化学改底的药物一般用过硫酸氢钾用的多,这一类也是改底兼杀菌消毒的药物,如是用这一类药来改底的话可以先不用对水体消毒,直接用这种药就可以了;而生物改底最常见的药物就是EM菌、芽孢杆菌、乳酸杆菌之类的,这种的话不仅可以起到改底的作用还可起到培藻和培菌的作用 , 因此对于水质很差的水体如是用化学药物来改底的话,在之后最好再用一次这种微生制剂,这样水质才能更稳定 。解毒:对于水体解毒也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其目的就是消除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以减轻其对鱼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是当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过多或是蓝、绿藻爆发之后用来解除水中的毒素 。这一操作通常在改底之后用,一般隔半天的时间就可以了,解毒之后再来培藻培菌,这样基本上可让水质趋于稳定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 , 谢谢!
如何进行小龙虾成虾饲养池塘的水质管理?本人研究的土方法,(晒水法)希望能够给你有点参考?。。?
什么是晒水法?——就是用矿泉水瓶装满水晒太阳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壁上气泡的多少来判断藻类的产氧能力和活力,气泡的分布判断藻种的结构即藻相,观察瓶中藻类是否分层沉底来判断藻类是否老化是否死亡,以及通过观察瓶中的胶质或悬浮颗粒物判断水的纳氧力、耗氧力和表面张力等,通过观察瓶中种种现象共同确定保水调水的时机 。
晒水法的优点:
用晒水法来管理水色相对于传统的水色管理:
1、简单、直观,易懂易操作;而传统的水色管理模糊不清(肥、活、嫩、爽) , 难懂难推广,而且显微镜需要专业人士来操作 。
2、相对于传统的水色管理晒水法培藻调水的目的性更强、比如通过晒水法确定水源的藻相从而确定该是直接培藻还是以菌养藻,还有就是培藻后该是追肥还是补菌都有明确的说法 。
3、传统的水色管理不易判断藻类的产氧能力,容易造成藻类已不能产氧有时还认为是好水色 。而晒水法容易判断藻类的产氧能力 。
晒水法的发现:
【养殖为什么要培藻】1、晒水30分钟以内气泡就很多的说明藻类产氧力强活力很好,晒水30~60分钟才有很多气泡的说明藻类产氧力、活力好;60分钟以后才有气泡的藻类产氧力、活力一般;120分钟后才有气泡的藻类开始老化;
2、气泡集中瓶子的顶部或向阳面的说明水中是藻类鞭毛藻,鞭毛藻容易暴长致使病害发生
3气泡越集中,藻的种类就越少(结构单一),水不利于养虾;
4、气泡小而多,白天溶解氧高而夜间耗氧大,也是不好藻相 。
注意:塑料瓶最好用透明度好而薄的材料,再生料塑料瓶影响光合作用 。
优良藻色:晒水30分钟后气泡很多而且分布均匀;
一般藻色:晒水2小时内有气泡且分布均匀 , 过夜后有少量死藻;
差藻色:气泡分布在中上层或向阳面的,藻类数量刚好,透明度也适宜,但藻类结构不行,以鞭毛藻为主;
老化藻色:晒水或静置3-4小时后就有分层现象甚至有绿色沉底物(死藻)
有害藻色:晒水30分钟内气泡多而大又集中在顶部+藻浓透明度?。?
假藻色:静置亮光处4小时后没有气泡没有分层没有沉底物;
死藻色:静置30分钟后上清下绿水分层瓶底有大量死藻甚至全部沉底+没有气泡;
浓浊藻色:晒水1小时内有气泡多+分布均匀+瓶底有沉底物+对光观察没有灰蒙蒙现象(还属于好水);
浓浊有害藻色:静置光亮处1小时后对光观察有灰蒙蒙现象 , 有气泡但集中在顶部;
板结(胶质)水:静置1小时后对光观察有白或灰蒙蒙现象没有沉底物,静置12小时后还是一样没有分层现象的 。
具体深度分解:
优良藻色:气泡分布均匀而多说明藻类活力好 , 而且透明度适宜 , 加上底部没有沉淀物说明水中有机质不多,这是好水!
一般藻色:气泡分布均匀,但气泡小且顶部气泡相对较多,这种藻相只要水中有机质稍微偏多,,大多会转气泡集中在顶部,属于有害藻相
浑浊藻色:晒水1小时内气泡分布均匀而多,说明藻类结构合理,但沉底物多水中悬浮有机质偏多,水体容易出现亚缺氧,此时大多出现吃料时体色微红而平时体色透亮
差藻色:晒水1小时内气泡分布在中上层而且大粒 , 藻类数量刚好,透明度也适宜,但藻类结构不行,以鞭毛藻为主
有害藻色:晒水1小时内气泡集中在顶部,而且感觉水很浓,这是单一藻类过度(鞭毛藻)暴长,这是有害藻色 。
有害藻色+有机质太多:气泡多集中在顶部但不多,说明有害藻类老化产毒,加上瓶底有较多的沉底物说明水体中的有机质太多,这样的水体容易出现缺氧+中毒而诱发病害 。
老化有害藻色:晒水2小时后顶部才有气泡但不多 , 而水很浓,说明藻类已经老化,水体产氧力等下降 , 此时吃料慢加不上料 。
老化藻色:上面那张晒太阳2小时没有气泡说明藻类没活力已经老化 。下面那张是晒太阳3小时后观察感觉水变清而且底部有绿色沉底物 , 说明藻类老化抗应激能力差容易倒藻,容易出现亚缺氧造成偷死 。
死藻色:静置半小时后水分层瓶底有绿色死藻
假藻色:观察有水色但晒水4小时后无气泡、无分层、沉底物 。
浑浊板结水色:晒水4小时没有气泡+水浑浊透亮度差 。该水体老化缺氧并容易滋生纤毛虫等原虫,诱发虫患 。严重时静置12小时没有分层,此时容易出现突然大量偷死 。
晒水法的最终目的
1、快速判断藻类产氧能力,即可知道水体净化能力,即可知道水体溶解氧情况 。
2、明了水源藻相,确定培藻方法 。
3、把握保水时机(静置12小时后瓶底有少量死藻时就要保水),精确保水 。
4、区分相近藻色,精确调水 。敬请关注 , 更多养殖实战经验尽在小魔虾小龙虾研究所,,诚邀全国各地民间小龙虾养殖高手
蓝藻喜欢酸性水还是碱性水?蓝藻喜欢偏碱性水体,使用有机酸(水清清)缓解PH值过高,配合乳酸降低PH值,适当培藻,定期改底,保持底部清爽,抑制蓝藻繁殖;蓝藻喜欢静水,多开增氧机 , 蓝藻水量也会减少;蓝藻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棘手问题蓝藻具备藻类和菌类两套代谢系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