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怎么去防治

弧菌怎么去防治 , 对虾甲壳溃疡?。?/h3>找到些,让你参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白斑综合症 病症:病虾离群空胃,摄食量大减 , 头胸甲与腹甲容易剥开,甲壳上见规则形状之白斑 。
病虾鳃丝发黄,肝胰腺肿大,糜烂,通常在几天内便可发生大量死亡,若水质稳定营养全面,则可维持1个月左右 。
【弧菌怎么去防治】死亡进程随着体长的增加而缩短 , 即大虾死亡速度高于小虾 。
2、黄头病 病症:病虾活力低下 , 食欲减退,在水面胡乱游动 , 头胸甲呈现黄色或者发白,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成淡黄色 。
3、白对虾红体病 病症:主要发生于南美白对虾 。
绝大部分病虾红须、红尾 , 体色变成茶红色;病虾不摄食或少摄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
对虾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而后转人大量死亡 , 通常在10天左右,以后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 , 时有死虾发现 。
一般幼虾易发生急性染,死亡率较高 , 而成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
4、传染性皮下与组织坏死病 病症:病虾离群不摄食,间断浮上水面 。
濒死对虾微微发红,肝胰腺、头胸甲变淡黄色或白色 。对虾细菌真菌病 1、红腿病 病症:病虾附肢变红 , 头胸甲鳃区呈黄色或浅红色,肝胰脏萎缩糜烂,病虾发病2小时后开始色变成茶红色 。
2、烂眼病 病症:病虾漂浮于水面翻滚 , 眼球肿胀 , 由黑色变成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 , 一般在高温季节常见,病虾大都在1周内死亡 , 死亡率在30%左右 , 养殖密度高有机质丰富及盐度低的水域容易发生 。
3、烂鳃病 病症:病虾鳃丝呈灰色 , 肿胀,鳃丝溃烂,病虾呼吸困难,摄食不振 。
4、肠炎病 病症:病虾游动缓慢 , 在低倍镜下检查可见胃部有淡黄色的菌落,病虾摄食不振 , 该病在对虾幼体阶段极易发生,死亡率极高,在2-3天内可达95% 。
5、荧光病 病症:由亮弧菌、发光假单胞菌、哈维氏发光杆菌等感染,病虾在黑暗处发荧光,夜晚可见水色闪闪发光,虾由断触须,摄食减少 , 在池边缓慢游动 。
对虾育苗阶段发生较多 。
6、镰刀菌病 病症:病虾鳃、头胸甲、附肢、腹甲有黑色的斑块 , 镰刀菌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该病与甲壳溃疡和黑鳃病相似 , 所以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如发现菌丝及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
7、甲壳溃疡病(褐斑病) 病症:病虾的体表甲壳和附肢上有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疡,斑点的边缘较浅 , 中间部颜色稍深,病情严重则溃疡初迅速扩大形成黑斑,造成虾陆续死亡 。对虾其他病 1、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症:病虾鳃部变成黑色,附肢、眼及体表呈灰黑色绒毛状,蜕皮困难少呼吸困难,底质含有大量腐植质且老化的池塘易发生此病,且容易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而发生大量死亡 。
2、丝状藻类附着症 病症:病虾鳃部为黑色或褐色,附肢似有棉絮状附着物,鳃丝变成黄色或褐色,附有丝状物,病虾呼吸困难 , 通常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水体易诱发 。2002年华南地区对虾病害流行情况:
1、淡水半咸淡水养殖养殖对虾常常诸多病一起发作,白斑、红体、断须、烂腮、黑鳃、寄生虫等搀杂一起 。
海水养殖区域多出现红体、断须?。鱿纸隙喙锵合窒?。
2、暴发性死亡较少出现 , 上半年虽然病害发生频繁 , 但是死亡率相对病害发生率不高,下半年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3、养殖40天左右是病害发生高峰期 。在淡水半咸淡水养殖区稍微会提前一点 。2003年对虾病害流行初探:1、目前发病情况较2003年有很大不同,诸多病害羼杂发生的情况在海水养殖区域常有发生 。2、暴发性死亡率上升 。3、病害发作高峰期提前,有的池塘甚至在放苗十来天的时候就开始大规模死亡 。据专家介绍 , 是对虾种质的问题 。对虾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养虾的主要工作是养水、维护底质 。因为对虾患病,多属于条件致病 , 水质恶化导致对虾摄食下降、体质变差,条件致病菌、病毒侵袭对虾 , 对虾开始发生病害 。一旦对虾发生病害 , 可以通过细心观察水环境、患病虾体情况、测试水质因子、底泥状况来了解病害源侧重那一方面:是病毒病为主要病害因子还是细菌病为主要病害因子,是天气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还是pH变化导致的应激反应,等等 。因为目前对虾病害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因此我们通常以防为主 。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来临之时以三步骤处理:第一步:消毒剂处理水体中病菌病毒,目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为卤素类消毒剂,比如三氯异氰尿酸、有机碘等 。施用消毒剂处理之后看对虾体质状况决定下一步处理措施 。第二步:经过第一步处理之后,如果对虾体质较差 , 则需要减轻消毒剂用量,或者不用消毒剂 , 转而使用内服保肝强健药 。如果对虾体质还好,则可以在施用消毒剂的同时内服保肝强健药、抗菌素等 。第三步:如果对虾体质好转,则可在加大内服强壮药剂的基础上,使用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色,将用过药物的水体纠正过来 。如果对虾疾病仍然不好转,则需要调整用药策略,换一种消毒剂、抗菌素来用 。
冰箱杀手李斯特菌是怎么回事?美国最近不仅深陷新冠病毒肺炎的泥潭,而且还发生了李斯特菌中毒的严重问题,因此召回的韩国金针菇被指出李斯特菌污染 。那么 , 这种不是常听到的细菌到底在哪里会出现,该怎么预防呢?
健康成人感染李斯特菌容易出现与流感类似的症状,轻则发烧、肌痛、呕吐、腹泻 。而免疫力差的老人、孕产妇、新生儿、幼儿则表现为气喘、上吐下泻、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烧抽搐、昏迷、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甚至死亡 。李斯特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又叫做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 , 属于兼性厌氧菌 , 并且耐低温、能在冰箱里安然繁殖 。李斯特菌在食物中检出率,生肉15.96%、熟肉7.27%、速冻食品9.90%、生乳4.16%、不新鲜的蔬菜2.02%(王文凯) 。致病性的单增李斯特菌更耐冰箱冷藏、冷冻、盐腌而不被杀灭 。
由此,我们预防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严重健康问题,除了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还要从食物的储存加工“下手”,斩断病原 。
1、彻底清洗消毒冰箱、食物尽量单独包装冰箱最好1~2周彻底清洗消毒一次 , 可以在洗净污渍之后用稀释的84消毒液擦洗,然后再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干净 。冰箱中的食物无论冷藏还是冷冻,都建议单独包装后储存,冷冻食物以每次食用量为基准进行薄体单冻 。冰箱长期不清洗消毒 , 不仅容易滋生李斯特菌,而且还有大肠杆菌、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等致病性的细菌和病毒 , 切记!
2、生熟分开、包装食品打开后尽快食用冰箱中的食物要生熟分开 , 也就是说生肉、生鸡蛋不要和熟食、水果这样的即食食品存放在一个格子里,更不要无包装暴露存放 。打开包装的熟食、主食、奶类、乳酪等食物不仅要加上洁净包装 , 还需要尽快吃完 。
3、记录保质期、做到先入先出每一种食物的保质期要在包装上标明,或者在冰箱门上贴了提示 。同类包装食品做到接近保质期的先吃,水果蔬菜、鲜豆腐等食物要先买的先吃,或者现买现吃 。
4、食物彻底加热,避免半生不熟建议大家尽量减少生食或不生吃食物(除了水果之外),尤其是肉类、蛋类、鱼虾贝类(特别是生蚝?。?。食物要彻底加热成熟,在没有绝对保证的情况下半熟牛肉、流黄的水波蛋还是少吃为妙 。蒸鱼蒸虾蒸扇贝或牡蛎都要彻底蒸熟,不要过于追求口感而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和病毒 。
另外,水果虽然果皮的抗氧化物和果胶含量高,不过如果无法保证洁净还是削皮吃吧,免得您顾忌什么农药或者细菌病毒 , 至少削皮安心(草莓桑葚就算了) 。
蛭弧菌冻干粉如何激活?1、育苗期:每立方米水体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1瓶兑水1000ml进行稀释,然后取10-20ml进行全池泼洒 , 每周1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出苗率 。
2、放苗前:直接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兑水进行全塘泼洒,1瓶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大概可以泼洒2亩左右的池塘 , 放苗前使用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可以达到很好的杀菌效果 , 而且还可以显著的提高苗种成活率 。
3、苗浸泡:每1Kg池水用1瓶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兑水1000ml进行稀释,然后将鱼苗放到兑好的药水里面浸泡15-20分钟左右即可,被浸泡过多鱼苗身体会有一种自然的抗体,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产生 。
4、养成期:每隔7-10天左右就要补充使用一次,因为鱼塘不方便经常的换水,所以鱼塘是比较容易积累病菌的 , 隔一段时间使用一次噬菌蛭弧菌冻干粉 , 可以有效的控制弧菌等有害菌的滋生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秋季对虾养殖如何管理?
从致病原因来说,弧菌病是细菌感染;病毒病是病毒感染 。
当虾发病时 , 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弧菌病还是病毒 , 就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因为 , 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的传播途径、处理思路都不尽相同 。
我们先说说两类疾病的现场辨别:
1、 致病部位:
a) 弧菌?。憾际枪セ髂掣鼍植课恢?。例如,黑斑病攻击了甲壳;黑腮病和黄腮病攻击了腮部 , 断须、烂眼、烂尾等也都是单一部位;就算EMS , 也是只攻击消化器官和系统:肝脏和肠道;现在流行的白便病攻击的是肠道 。
b) 病毒?。翰《就嵌喔霾课煌惫セ?。例如,白斑病毒和红体病毒病的共同症状就是头胸甲易剥离、肝脏萎缩、肠道发红、烂鳃、肌肉发白 。不同的表现症状:红体病毒病体色发红,偶尔甲壳内表皮有黑斑;白斑病毒病甲壳上有白斑 。
c) 所以,一个相对初步的判断方法是 , 通过被攻击的部位初步来诊断:只出现单一器官或组织的发生病症的,判断为弧菌?。怀鱿侄喔銎鞴倩蜃橹狈⑸≈ⅲ?可判断为病毒病 。
2、 生长阶段:根据刚发病时,病虾的规格,也可以快速排除某些疾病 。
a) 弧菌?。旱谝慌⒉〉南?nbsp;, 大、中、小虾各种规格都有 。因为,弧菌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的弧菌累积到临界量后,再爆发 。而在同一池塘内的各种规格的虾,都处于同样的养殖水体环境中,其体内的弧菌数量或比率基本上都差不多 。所以,第一批发病的虾 , 在各种规格上都会出现;
b) 病毒?。旱谝惶旆⒉〉南壕J翘迦酢⒋笙?。病毒病的发生,首先是抗病力差的弱虾先发病死亡;病虾死亡后,被健康虾吃掉而染?。婧笠鸺负渭兜谋?。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 ,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虾吃虾传播扩散的 。
刚开始发病的虾并不多,但病虾死后,会被大群的健康虾抢着吃,而最先抢到的都是那些大虾 , 小中虾根本挤不进去,所以,发现发病时,往往都是大虾 。一般来说 , 如果在已发病的塘内看到病虾有大有小,并确诊是病毒,那么可以大胆地说 。这口塘绝对不是当天发病的,因为第一天发病的病毒病虾都会是大虾 。
3、 离水试验:把病虾抓起来,放在手掌上30秒左右,再放回水里观察 。
a) 弧菌?。翰∠耗芎芸煺玖⑵鹄?,并开始游动;
b) 病毒?。翰∠涸蚨嗍遣嗵桑?没多久就死亡 。
4、 涂板培养
a) 目前 , 弧菌快速涂板培养以及很方便 。有专业的涂板出售,价格也不贵 。24小时就可以出结果 。
b) 弧菌在专门的培养基上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使现场判断的准确性也大大提升 。甚至,可以帮助你判断弧菌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以菌落大小、密度等估算 。菌落数多、密度大,则肯定是弧菌病爆发;如果只有几个菌落 , 且?。?则弧菌可能不是主要致病菌 。
c) 病毒,在细菌培养基上是培养不出来的 。
大量研究表明,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 , 它在养殖水体中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低溶解氧,0.3%~2%的中低盐度水体 , 有机物丰富 , 底质恶化的水环境 。
实际上,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本身就都有弧菌,弧菌可谓“无处不在”,是自然环境中的常在菌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即使南美白对虾苗种“不带弧菌”,放入虾塘后,虾苗也会迅速“被弧菌感染” , 只不过弧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条件“不具备” , 不会发病 。
目前发现弧菌有91种 。常见的弧菌属有36种,其中致病性弧菌就有12种 。
虾类常见的致病弧菌: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河弧菌、哈维氏弧菌及杀对虾弧菌(主要见于日本对虾) 。
菌落特征:在TCBS平板上 , 呈黄色的菌落有可能是溶藻弧菌、麦氏弧菌或霍乱弧菌等;呈米黄色的有可能是河弧菌;绿色是副溶血弧菌 。
从防治的角度看
弧菌?。嚎梢栽し烙胫瘟?,并且治疗有效 。
病毒?。褐豢梢栽し?,治疗基本无效 。
所以,尽管许多水产养殖者视弧菌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第一杀手”,但个人看来 , 相对于病毒?。共皇悄敲础跋湃恕?。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得到管控的 。
我们建议,在水体监测中,采用总菌数与弧菌数同时定期监测,及时分析的做法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弧菌预警,提前调整预防和控制措施 。
据科研数据表明,当所测绿菌达弧菌总数1/3以上的塘,80%的虾塘会爆发疾病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可以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 。
秋季对虾病害的预防方法入秋以后 , 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夏季高温期有了很大差异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大,水质变化也较大,因此,对虾应激增大 , 极易诱发弧菌病和病毒病 。
在变温期,尤其是水温在24~26℃之间,如转季的4、5月份 , 以及9、10月份,这四个月是病毒、弧菌爆发最集中的月份 。对虾肠炎、偷死、白便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害 。一旦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弧菌、病毒极易感染,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并发,治疗相当困难 。
具体做法建议:
1、秋虾、冬棚虾放苗 , 还是在虾苗的选择上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因为,这一部分经常不掌握在养成塘的养殖场手中,有的时候只能是“被选择” 。不管如何 , 还是要在苗场、苗种、批次上多加考虑 。
2、入秋后,水质由于季节性的水体中藻类、菌类的快速变化 , 各种指标也会快速变化 。这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和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影响很大,也是这一阶段的关键 。水质稳定和充足的溶氧,意味着水体保持着适于白对虾健康生长的状态,利于致病菌抵御 。
3、合理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 , 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拌喂有益菌以保肝健肠,保持白对虾健康状态 , 是抵御疾病最关键的体质保证 。
4、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尽量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建立适于白对虾自身抗病能力提高的稳定生物环境 。一是减少/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体中的比例 , 使其无法达到致病临界值;二是减少/抑制/抵抗致病菌在白对虾体内的致病作用 。这就要求白对虾的肝胰腺、肠道保持健康状态 , 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提高 。
生物控制弧菌
既然弧菌是水体中的常见菌 , 我们也就没必要非要“杀灭”弧菌 , 况且实际上我们也办不到 。
换一个思路:采取一些方法,将弧菌控制在“不致病”的范围内,只要不影响对虾生长就可以了 。因此,尽量采取一些生物技术集成,保持对虾相对的“自然状态”,更有利于建立水生动物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
建议:
1、 放养优质健康的虾苗,减少因弱苗导致虾易感病菌的情况 。
2、 放苗后,就要定期检测弧菌,将这个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程序执行 。建议每周检测一次,这是一般养殖场可以接受的操作 。
3、 检测必须做记录,与其它水质测定、微生物测定数据做分析 。
4、 控制弧菌,尽量采用菌相+藻相+蛭弧菌的生物控制方案 。不到非用不可,避免使用消毒剂 。
5、 水质和底质管理是弧菌防控的关键 。不良的水体,才会诱发弧菌危害 。
6、 加大增氧,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对抑制弧菌有明显效果 。
这是噬菌蛭弧菌进入弧菌细胞内,并最终形成四个增殖体 , 将弧菌细胞破坏的生物学机制模型图示 。
目前,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处理与病害防治 , 业已证明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 。“生物防治” ,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正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近些年 , 我们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检验,采用多种生物技术集成的做法,无论是日常控制弧菌,还是在弧菌爆发情况下,快速抑制弧菌,在养殖生产实际中 , 对苗池、标粗池、养成池的弧菌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 , 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小笼虾肌肉白浊是怎么引起的?小龙虾尾巴白浊很简单 。
1.正常龙虾本应该是 , 肉质透明有明显纹路 , 带有紧绷感 。为什么会出现白肉了注意原因有以下几个 。
1.在投苗时,应装框后摩擦的损伤和运输过程中,导致小龙虾在虚弱入塘,处于长时间亚健康 。这个时候损伤严重的会死掉 , 轻微的会收到细菌感染导致烂尾 。严重的情况下出现肉一半透明一半白 。这样的虾基本是无法存活的,没有觅食能力和躲避天敌能力 。
快速解决方案: 需要好的水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生石灰,碘,二氧化氯等杀菌产品,使用时注意天气 , 缺氧时禁用 。
备注:杀菌必伤藻,伤藻必缺氧 。需要溶氧充足在杀菌消毒 。
求关注 。养虾先养草,要想养好草 。赶紧关注我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