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用什么解毒

生石灰用什么解毒 , 虾塘消毒解毒调水?新开挖的虾塘塘底无底泥,不用清塘,开挖好后可以按如下思路处理:晾晒-上水-消毒-解毒-种草-施窝肥-肥水培菌-追窝肥 。等待池塘环境越来越好 , 然后进入放苗准备 。
1、新塘挖好后,先晾晒半个月或者再长一些时间,充分暴露、氧化分解池塘中的有机质;2、注水浸泡一周或以上时间后排干 , 继续晾晒至池底有裂缝,可再次注水重复以上操作一次或直接进行消毒,消灭敌害生物,注意清塘前先测池塘酸碱性后再选择清塘的产品; 3、清塘后,注水后施入足够的基肥,提高池塘水肥度,促进浮游生物繁殖;施入的基肥可以是畜禽粪肥但必须是发酵过,也可以是专用肥水产品,如氨基酸肥水膏快速肥水 。
稻田改造虾塘
选择地势低洼、水源充足、通风向阳、周围无污染的稻田来进行修整改造后,接下来就是清塘消毒工作了,稻田改造虾塘重点要做好解毒工作 。
1、清理稻梗稻渣 。稻田通常都会有许多的稻梗稻渣 , 能清除的尽量清除,不能清除的上水进行浸泡后让其腐烂,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专门分解稻梗的产品 。
2、用生石灰消毒 。每亩稻田施用生石灰20斤,主要是起到调节水体pH值的作用,后期在放苗的阶段还需要进行单独消毒 。
3、解毒处理 。稻田农药残留往往较多,且又有许多腐烂的稻埂稻渣,最好是进行两次解毒,小龙虾对于农药是最敏感的,所以尽量在放苗前做好充分的解毒工作,解毒也有利于水草的种植 。一般建议当前解毒一次,放苗前再解毒一次 。
老鱼塘改造成虾塘
老鱼塘因为经过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在塘底积累了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淤泥一般也很深 。在这样的池塘放虾苗,很容易发生偷死现象,这也是很多新手龙虾养殖户放苗多出虾少的原因 。
老鱼塘改造成龙虾塘后的清塘消毒工作要注意做好以下五点:
1、清理淤泥,保留10cm左右的深度即可 , 方便后期种草,淤泥需运走,不能堆放在池塘边 , 否则一旦下雨淤泥又被重回池塘中污染水质底质 。
2、晒塘消毒,建议用漂白粉消毒,鱼塘pH值本身较高 , 如果用生石灰消毒会导致pH值过高,会导致龙虾应激不利于脱壳与生长,消完毒以后,建议暴晒10-15天左右 。如果池塘也杂鱼虫类较多 , 建议用茶籽饼再消一次毒 。
3、不要追肥尤其是有机肥,因为鱼塘本身有机肥较多,如果再追肥,反而不利于水草的生长 , 直接种水草即可 。
4、如果池塘底部和水体依然有机物很多,可以用点底好改底和用点活菌如净水美调水,也可以投放鲢鱼或者螺丝来降解有机物 。
5、通常鱼塘水面都很大 , 鱼塘养殖面积是以水面来算的,越大越好,但龙虾一般都在池塘四周活动,不去池塘中间,如果水面太宽太大,建议在池塘里多加几条堤坝,以增加龙虾的养殖面积,同时要注意讲坡埂控制在1:2.5-4的比例 。
鱼塘大雨后要解毒吗?鱼塘大雨要"解毒"吗?
下大雨之后,鱼塘肯定是要解毒的 。
首先要清楚大雨过后,对鱼塘有哪些不利影响?1.下大雨之后,鱼塘肯定非常浑浊,透明度严重降低 。这是因为,下雨的过程中,雨水的冲刷会将塘底的淤泥全部漂浮上来,这些淤泥里面含有大量有机质颗粒 。泥垢以及大量的其他不溶于水的颗粒物,这些物质充斥在水中 , 导致水体变得浑浊 , 透明度严重降低,加上阴雨天气 , 本身就没有任何光照,所以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雨过后缺氧是肯定的 。
2.在下雨的过程中,由于雨水落在虾田里 , 不停的冲刷 , 大量有害细菌被冲出来,这些细菌不仅对鱼虾有害,而且对水草以及各种藻类有危害,很多时候,大雨过后,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容易导致鱼虾死亡 , 水草老化,水藻倒藻 。
3 , 雨天,虾田(塘口)严重缺氧,因为没有光合作用 , 所以导致藻类和水草无法生产氧气,大雨过后,最重要的事情是赶快给虾田水体增氧 。而且缺氧前提下,水藻容易出现倒藻的可能 , 进一步污染水质 。
4 , 下雨天,尤其是大雨 , 会改变水体ph值 。由于雨水中含有大量硫酸,所以会导致虾田水质ph值下降,水质偏酸,酸水会引起水体里面的大量生物酸中毒,无论是鱼虾还是水草等其他生物 。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呢?1,恢复水体透明度:使用沸石粉将充斥在水体里的各种悬浮颗粒以及泥垢絮凝起来,然后沉入到水底 。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水草和藻类吸收光照 , 通过光合作用,给水体间接增加氧气 。
2,开增氧机增氧(最好是微孔增氧机),解决大雨过后,水体严重缺氧的情况,这属于应急增氧措施 。
3,使用生石灰来改底消毒杀菌:大雨过后 , 水体有害病菌滋生,这时候,使用生石灰消毒涉军是很合适的,另外,选择生石灰还有一层原因是利用生石灰的碱属性来中和大雨过后,虾田(塘口)里面的酸水,起到稳定ph值的目的和作用 。
由于雨天过后 , 虾田生态环境的特殊性 , 所以对于养殖户而言 , 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 可以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需要养殖户平时加强管理 。
池塘养殖用药顺序?第一个是“杀” , “杀”的药品在首位 , 比如杀虫的,杀鱼的,杀青泥的等等先使用 。
第二个是“消”,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 碘制剂等,可以杀菌消毒,也可以对“杀”的药品有讲解的作用 。
第三个是“ 碱性药物”,如:生石灰、强氧化剂 。生石灰解毒效果较好,也没有残留 。
这三种清塘药品,不能同时使用,混合使用会导致效果降低,需要分别或是按顺序使用 。
有谁知道鸡药物中毒怎么解?在鸡病的防治过程中离不开药物的配合,而如果养鸡户如果用药不当或者过量、错误都会引起鸡群产生药物中毒的情况,严重的话会给养鸡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出现鸡群药物中毒时要及时进行解救 , 方法如下:
1 痢特灵中毒
痢特灵又叫呋喃唑酮,对于防治鸡白痢有很好的疗效 。但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用药量,如果稍有不慎 , 极易发生中毒现象 。
1.1 中毒表现
病鸡体温升高至39~40℃,食欲废绝 , 行走摇摆 , 站立不稳 , 呆立或静卧,翅膀下垂,羽毛逆立蓬松,精神沉郁,头颈伸直,两眼紧闭,鸣叫 。有的雏鸡嗉囊内充满液体 。后期呈俯卧状或匍匐状运动,呼吸短促 。此症状一般持续5~8分钟后死亡,症状表现长者持续1~2小时后死亡 。
1.2 救治方法
1)对病鸡强行服用高锰酸钾水 。先将雏鸡嗉囊内液体排出,然后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灌服 , 每日3次 。
2)用酵母片或维生素B1拌料自由采食 。对于能采食的雏鸡,可以每日每只雏鸡饲喂酵母片1/4片,分两次饲喂,也可以每千克饲料内添加1片酵母片 。
1.3 注意事项
1)使用痢特灵防治鸡群白痢时,必须准确计算用药量,拌料饲喂,并且严格限制投药天数 。
2)鸡群投饲痢特灵后 , 一定要密切注意鸡群状态,一旦发现中毒反应要立即停药 。
3)鸡群痢特灵中毒后,一定要及时救治,不可延误 。
2 土霉素慢性中毒
土霉素广泛用于防治鸡群传染病和肠道疾病 。但如果用药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引起鸡群中毒,造成鸡只死亡 。
2.1 中毒表现
鸡土霉素中毒,多表现为慢性症状 , 精神萎靡不振,缩头缩颈;采食量减少 , 但饮水增加,嗉囊内充满液体;拉稀 , 粪便呈黄白色,并带有血丝;羽毛干涩,无光泽;肌体逐渐消瘦 , 龙骨弯曲,腿瘫软;鸡冠萎缩,苍白,皮肤呈紫色;母鸡产蛋量降低或停产 。病鸡死后剖检,可见腺胃和十二指肠壁水肿,肌胃角质膜龟裂,肝、肺气囊表面呈石灰样 。
2.2 救治方法
1)用土霉素防止鸡的某些传染病和肠道疾病时,要按规定投药,一般一个疗程用药时间不能超过5天,且要间隔1个月后方能再次使用 。
2)对于个别病鸡的治疗,一般按每千克体重1次灌服土霉素25~50mg , 每日2次,连续时间不能超过5天 。
3)一旦发现鸡只土霉素中毒,应立即给鸡只饮用绿豆水或甘草水 , 同时每只鸡内服维生素B1或维生素C10~20mg 。
3 喹乙醇中毒
喹乙醇又名快育灵,既能促进家禽的生长发育 , 又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杀菌作用,且价格便宜,所以广泛用作家禽的饲料添加剂和用来防治家禽的某些传染病 。但如果使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因混于饲料不均匀 , 都可造成鸡只中毒 。
3.1 中毒表现
鸡群中毒初期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拒食 。体温正常,翅下垂,行走摇摆或伏卧 , 严重时瘫痪在地不能起立,最后衰竭而死 。慢性中毒者则食欲减少,发育受阻,消瘦 , 被毛粗乱,不愿走动或瘫痪 。急性中毒病例无明显的肉眼变化 。慢性中毒者可见喙与腿骨较软 , 肝脏微肿,肠道轻度肿胀 。
3.2 救治方法
1)使用喹乙醇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规定的用药剂量喂服,不得随意增加剂量,更不能连续的高剂量喂服 。
2)通过饲料给药一定要搅拌均匀,并且要现喂现拌料 。
3)发现鸡群有喹乙醇中毒症状时要立即停药并及时请兽医救治 。
4 磺胺类药物中毒
鸡病防治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主要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恶啉、磺胺异恶啉(菌得清)、磺胺甲基恶啉(新诺明)、磺胺咪和增效敌菌净等 。这类药物具有性质稳定、使用方便、药效发挥快、疗效好、治愈率高等优点 。一般可用于防治鸡伤寒、鸡霍乱和鸡球虫病等多种疾病 。但如果使用量过大或连续使用时间过长 , 也会发生中毒现象 。
4.1 中毒表现
1)急性中毒:患鸡表现为兴奋、腹泻、拒食、痉挛、麻痹等症状 。
2)慢性中毒:常于超量用药连续1周左右发生 , 患鸡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 , 饮水量增加,冠及肉髯苍白,贫血,黄疸 , 头肿大并发紫,便秘或下?。?产软壳蛋或薄壳蛋,产蛋量明显下降 。剖检可见皮肤、肌肉、内脏等各器官均表现贫血和出血,血液凝固不良 , 腺胃粘膜和肌胃角质层可能出血 。直肠和泄殖腔也可见小的出血斑点 。胸腺和消化囊肿大出血,脾脏肿大,常有出血性坏死 。心脏和肝脏除出血外,均有变性坏死 。
4.2 救治方法
1)使用磺胺类药物除首次加量以外 , 其它情况下均不可超剂量使用 。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一般混饲量为0.1%~0.2%,连续用药时间不可超过1周,并且要求用量准确,拌料混药要均匀 。
2)如果发现鸡群中毒,应立即停药,并给予大剂量的饮水 。同时在饮水中添加0.5%~1.0%的碳酸氢钠或5%的蔗糖 。饲料中同时添加0.05%的维生素K,B族维生素的用量要增加1倍 。内服适量的维生素C以对症治疗出血 。一般经过3~5天的治疗 , 大部分患鸡均可恢复正常 。
下一篇文章更精彩
柴鸡两种常见病的防治,土鸡养殖常见病的治疗
水产养殖的消毒解毒补菌之间的时间怎么控制?水产养殖的消毒、解毒、补菌之间的时间怎么控制?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消毒、解毒和补菌这些操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高密度养殖塘口来说,如果没有这三个操作你想要将鱼养好、养出高的产量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在水产养殖时消毒、解毒和补菌之间的时间怎么控制比较合理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来说一下个人的一些经验和见解 。
首先是消毒这一块,我们在水产养殖时消毒通常可以分为放苗前的塘口消毒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 。如果是放苗前的消毒则一般在计划放苗前7-15天消毒清塘,具体时间则可以根据天气和清塘药物来定,例如用漂白粉之类的药物则消毒后7天以上可以放苗,若是用生石灰则至少10天(水温低则要半月)以上才能放苗,因此想要补菌(这时用接种菌更合适)则可以在放苗前2天左右用菌或者干脆等苗放下去养殖稳定后再用会更好一些 。但是可以在下苗当天用一些VC,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苗的免疫力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
【生石灰用什么解毒】另外就是生产过程中对水体消毒之后的解毒和补菌,这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用的比较多,正常来说水体消毒之后至少要48小时才能用解毒药物,当然如果水质很差(特别是死藻多)的情况下你也可以在消毒水体之前先用解毒药物,但同样需要间隔2天的时间再用消毒药物比较好一些 。
至于补菌通常都是最后才做的事情,这里又要分两种情况来论,如果先消毒后解毒,则间隔两天的时间可以补菌 , 如果是先解毒后消毒水体则至少要72小时以上才能补菌,要不水体中的消毒药物对所补的菌有一定的伤害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