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水用什么肥水

甲藻水用什么肥水,土塘对虾P5小苗淡化水体要解毒吗?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在投苗前 , 首先要正确且彻底清塘,用药时按照“杀在前,消其中 , 碱最后”的顺序 , 满塘水的清塘方式 。清塘后,要“针对性”解毒 。解毒彻底后再按照“多碳多硫多矿,少氮少磷少脏”的标准进行选肥 。但是很多操作上都有所忽略或错误,这样会直接影响将来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笔者通过实践经验的整理,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为养殖生产提供帮助 。1、如何选择虾苗(1)无论是一代苗,二代苗 , 土苗,还是选育苗,首先选择口碑好,品牌有保证,品质较为稳定的虾苗 。(2)进育苗车间后,可通过闻气味判断水质及虾苗情况 。出现臭味或氨味的,可能是水质恶化或剩料过多的现象 。(3)观察水面上的泡沫情况,判断泡沫大小 。推荐选择小泡沫为主的苗池中的虾苗 。而大泡沫多,是因为水体发粘,残饵粪便多,氨氮高 。(4)看虾苗规格大小是否一致 。出现大小规格不均匀,且无严重的两极分化为好苗 。若小苗被淘汰掉,说明在育苗管理过程中出现过问题 。(5)观察肠道饱满,无空肠,无断肠和拖便现象,显微观察食物多,蠕动性强为好苗 。(6)在显微镜下观察,优质虾苗体表干净,无挂脏,无纤毛虫 。眼柄分叉程度越大越好,尾扇全部散开,像扇子最好 。(7)试苗时,观察虾苗在桶内的生存状态:优质虾苗一般生活在试苗桶的底部,并不浮在水面上 。(8)测量苗场水质情况:PH值正常,且日变化范围不大为好苗;无氨氮、亚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好苗 。(9)不选高温苗 。(10)淡化速度过快的虾苗不优先选择 。(11)虾苗顶水测试:苗放入白盆或白瓷碗中,将水大力搅动,顶水越明显越好 。(12)优质虾苗在解剖镜检时,心脏跳动频率均匀 , 步足关节处无红色斑点 。肝胰脏压片,脂肪粒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2、虾苗放养时的注意事项(1)为了保证入池虾苗的安全,应该先取少量虾苗放入试苗网(无底网箱)中进行“试水实验”,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异常行为(例如狂泳、窜跳、沉底、猝死等),虾苗成活率在95%以上再确定放养虾苗 。(2)放苗前后要保证水质质变没有太大变化,最好保证池塘水质指标与原池相当 , 且无氨氮、亚硝酸盐及余氯 。PH值上下不超过0.2,盐度不超过1度,温度控制上下不超过2℃ 。(3)放苗应选择在上午7-9点之间最为合适,池水温度在22度以上 。建议露天池塘第一造放苗时间在清明前后,第二造不迟于立秋后一周之内 。(4)大风、暴雨和中午高温时不宜放苗,放苗应选择近几天温度适中的晴天 。(5)在放苗时 , 应在枝角类高峰期前放苗,因对枝角类的摄食量非常小,避免枝角类数量过多造成水质偏瘦以及引起水体缺氧 。(6)正式放苗前,将装有虾苗的氧气袋漂浮于虾池水面30分钟左右,使袋内外水温一致,然后打开虾苗袋,向袋内缓缓加水,直到水满外溢,再慢慢地将虾苗倒入水中 。(7)放苗地点应选在池水较深的上风处 。对于天气越好,水色越漂亮;青苔地皮多,水草多,且透明度大;最近使用过化肥肥水等情况 , 建议放苗时往南岸(背阳面)、深水区或阴天时放苗 。(8)放苗尽量避开节气或潮汛期(农历初三、十八前后) 。(9)肥水放苗且池塘水位较深 。(10)尽量选用苗场所使用的饲料(虾片) , 配合“水产健胃酵母”使用,不要轻易换料 。3、肥水放苗与清水放苗清水放苗的缺点在哪里?(1)外塘养殖中 , 水透明度高,容易生长青苔 。(2)外塘养殖中,水质情况容易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 水质不稳定,“气泡病”和应激反应发病概率升高 。(3)水体中缺少饵料生物,氧气及饵料供给不足,容易造成缺氧 , 游塘等现象 。(4)对虾的生物学特性是不喜强光,清水会影响对虾的正常生理活动及摄食 。(5)有机质的大量积累,水体氮循环出现问题,会逐渐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 。(6)水体自净能力较差 , 清水易浑 。(7)温棚养殖,清水保温性能较差 。(8)温棚养殖,早期清水养殖,到了中后期,水难肥 。肥水放苗的优点在于:(1)藻相和菌相平衡,增强水体的稳定性 , 稳定PH值;(2)温棚养殖过程中能够有助于保温;(3)增加水体的的自净能力 , 增加水体通透性,消除水浑、水黏的现象;(4)培养饵料生物,降低饵料系数;(5)藻类能产生大量的氧气;(6)白对虾不喜强光,肥水后能够遮光 。
4、保苗放苗1小时之前,“纳维素”消毒,抗应激 。如果有氨氮、亚硝酸盐存在 , 使用“硝克”进行处理 。虾苗运回来 , 将“虾苗袋”放入池内10—15分钟适应池内水温,再解包袋 。第二天,再次使用“纳维素”进行保苗,提高成活率 。5、日常管理(1)每天检测PH值,严格控制在8.6以下,如果过高,可在拌料时,加入适量“酵之源”进行处理 。(2)暂养池温度控制在28℃左右,上下变化不超过2摄氏度 。如果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采用进排水的方式进行调温 。(3)会增氧 。外塘养殖,晴天中午、水表层温度过高时不开增氧机 。温棚养殖,建议“多气头、弱充氧、小气泡”(4)每天使用白瓷碗观察虾苗体色和肠道,肠道发黑,体色发白透明是健康虾苗 。若果出现水面有游虾,并伴有拖便现象 。(5)放苗4—5天后,水面上的泡沫会逐渐增多,原因是水体残饵粪便代谢转化慢,氨氮逐渐升高 。整个标粗淡化期间,每天都要检测水质情况,严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 。每2天使用一次复合硝化细菌;(6)标粗淡化期间,禁止使用刺激性过大的药品 , 例如:化学类调水药,抗生素,氧化剂等 。处理问题时尽量以生物制剂和刺激性小的药物为主,减少虾苗的损失 。(7)平衡集中蜕壳 。(8)“少量多餐”,重营养,重内服,保肝利胆,防肠炎,促消化 。(9)慎消杀 。
对虾赖以生存的水体环境入手:
a、肥水育藻:要坚定以肥绿藻、硅藻共生的黄绿水为主,这个前提我们不只提
一次,在此不再累述 。
b、养藻稳水(稳定菌藻相):以酵素菌营养+有机碳源每5-7天定期泼洒一次为主,不乱添加氮肥或其它有机肥及EM菌、自行发酵液状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 。
c、调水(降粘去浊、分解水体及池底有机污物,增强水体通透性,抑控有害菌繁殖、抑控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裸甲藻爆发性生长等)以底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乳酸粪球菌+超浓缩光合菌粉、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菌粉交替、定期泼洒等 。
d、控菌、改底:一是以超浓缩乳酸粪肠球菌复配体定期泼洒以有效抑控绿弧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繁殖;二是用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缓释片剂、高铁酸钾片状缓释剂、二氧化氯片状缓释剂、二溴海因片状缓释剂交替不定期抛撒来消杀、控住池底病害菌的繁殖生长 。
e、解毒、抗应激:一是用中草药萃取护肝液+中草药萃取解毒抗菌液+能量果酸泼洒主解死藻毒素及有害菌毒素 , 同时有效促进对虾转肝期肝膜的形成;二是以大苏打类解毒剂、中草药颗粒状底改、四羟甲基硫酸磷颗粒状底改等主解池底的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
f、调节水体的硬度和总碱度,补充水体的矿物微量元素:定期用矿物元素+无机营养钙剂泼洒,以有效调水(调节水体的渗透压)稳水(稳定有益菌藻相)、促进对虾正常脱壳硬壳 。
二是针对白对虾自身功能调节入手:
a、控好投苗关键环节:建议在土塘下风口处用塑料薄膜围一个临时的投苗区,
b、投苗后第二、三天可用酵素菌营养液+虾片或开口饵料开始在投苗区外泼洒,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促进幼苗尽快游出投苗区外适应池塘的水体环境,促进幼苗早日教料上料台食料,得以迅速生长;二是可有效越来越稳定菌藻相 。
c、对虾上料台食料后开始用高效功能益生菌(如海清)+诱食酵母多糖拌料在投苗区投喂10天左右,并用海清同时泼洒:在投苗区泼洒每15天一次,拌料每天一餐即可 。
d、 对虾上料台正常食料后每天重点用诱食酵母多糖、酵素菌营养液同时或分餐拌料饲喂 。
e、养殖期40天后重点用对虾专用多维、解毒维生素C、天然植物提取活性物分
开或同餐组合拌料饲喂,每天一餐 。这样内外两方面的养护管控结合,就有可能保证对虾得以正常、迅速生长 。
龙虾养殖池塘水为什么会有一层油膜?我是胡葱煲鸡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虾塘下风口就会出现很多油膜,有时候是铁红色,有时候是白色 。油膜实际上是有机质 , 出现油膜现状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的:
一 , 虾田里的藻类老化和大量死亡,导致水质破坏,致使虾田氨氮和亚硝酸盐增多 , 引起水中毒,这种情况下应该对虾塘进行改底消毒,同时引进培养新的藻类,同时保持循环水 , 稀释虾田用水中的有毒物质 。
二,每天投的饵料残渣以及各种水生生物留下的排泄物累积过度,导致虾田缺氧 , 水体破坏 , 水质发黑发臭 , 有益的藻类大量死亡 , 针对于此,除了引进培养新的藻类之外 , 同时时刻留意,每天的投食量 。
三,虾田中各种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比如鱼虾田螺等等 , 变质发臭的动物尸体贵污染水源,增加虾田生态负担 , 同时有病菌传播,针对这种情况,必须每天有空将死鱼死虾打捞上来处理,不然,带病菌的鱼虾尸体会传染给整个虾塘的生物 。
最后,选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用舀子将油膜舀出来集中处理 。
下肥后青苔几天死亡?下肥后青苔几天死亡?
肥料不能直接杀死青苔,主要是把水体中的藻类培养起来后 , 水色浓了 , 透明度下降了,青苔光合作用减弱,慢慢青苔老化、死亡 。
有青苔的池塘直接下肥是有风险的,如果水体本身藻种较少、水温低,以及其他限制因素,下肥后,水肥不起来,那么反而导致青苔生长更猛烈!所以有青苔的塘口,下肥前建议先用腐植酸钠遮光后再肥水 。
养鱼怎样肥水?肥水:水中溶解N、P、C等营养物质和有机质丰富,浮游生物是营养丰富、易消化、个体大的种类 。
1、肥水的生物量指标:浮游植物生物量20-120毫克/升,浮游动物生物量超过5毫克/升;
2、肥水的透明度指标:池塘为20-1000px;
3、肥水的营养物指标:有效氮:1-2毫克/升,有效磷:0.1-0.5毫克/升,有效氮磷比5-12∶1;
4、肥水的颜色:棕绿、深棕、茶褐、褐青、褐色、嫩绿、亮绿、浓绿、豆绿、白清 。
5、肥水的物种:浮游植物以硅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团藻目种类为优势种,另有裸藻门、绿球藻目、丝状蓝藻的种类;浮游动物有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 。
养鱼池塘中的水藻是否需要清理?这个问题有点问得不明确 , 为何呢?
水藻,不只是在养鱼的池塘中存在 ,在大自然的所有水域中 , 比如你们家前面的河流、小沟等有水的地方都会有藻类物质的存在 。小的是我们用肉眼都发现不了的,我们能够看到的都是那些已经集聚在一起生长繁殖了很多的藻类了 。
藻类的种类也是很多的,比如有蓝藻、硅藻、裸藻、绿藻等,各类极其的繁多,当然它们的对池塘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 。
在池塘中,我们最需要的就是硅藻、绿藻、隐藻等 , 而蓝藻、甲藻、裸藻等藻类则是不利于养殖的 。
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你的池塘中的藻类到底是什么藻类?自己要分清这一点,如果是有益的藻类 , 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这些藻类可是可以给水产做饵料的,而且藻类还能够调节水色,这样的水体才能够呈现出”活水”的样子来 。
如何区别藻类是有益有害的呢?个人觉得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观察水色来判定 。
如果水面有油膜而且还是绿油油的一层油膜,这样的水体中基本上是蓝藻过多导致 。看水色是否会在一天之中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尚好 , 如果没有变化,那水基本就相当于死水了,需要换水培菌培藻 。
如果水体颜色为淡红色或者是深红色,这样的水体基本上是甲藻类过多,甲藻类过多会容易导致甲藻类毒素超标而让水产出现中毒的问题 。
水体质量好不好,有一个重要的观察标准就是在晴天的时候看水体的颜色是不是在一天之中会有变化。另外一定要看水色,茶褐色、红褐色以及深绿色没有油膜的水我们一般都认为是肥水,是养鱼的优质水色 。而淡绿色、油绿色等水色则不是好的水色 。
【甲藻水用什么肥水】藻类是不可能清理掉的,即便你将池塘中的藻类清理掉,你换新水进入池塘 , 外界中的藻类又会重新进入池塘 。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优势的藻类群体,如果水色不对的,需要加大换水力度,多以有机肥追肥肥水为主,并配合无机化肥施肥肥水为辅,在藻种缺少的情况下还要使用藻种,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一池好水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