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用鸡粪怎么用

虾池用鸡粪怎么用,对虾养殖成本利润?以养殖10亩池塘的对虾来计算:
一、对池塘的池底改造和闸门修建方面
1、需要开挖池塘,让池塘的水深达到2m,而且要向排水口倾斜,比降为0.2%
2、在池塘底部铺一层防渗水的塑料布 , 面积10亩,每亩的价格是1300元,需要13000元
3、进排水闸门各安装1个和三道闸槽:外部粗滤网、中间闸板、内部锥形滤网 , 需要1200元
养殖池合计需要14300元 。
二、水泵、进排水管道、增氧机、电缆等硬件设施配置方面
1、水车式增氧机:1.5千瓦的增氧机每台需要2000元,一台能够供给5-7亩高密度的精养虾池,需要配备2台,合计4000元
2、柴油机水泵合计需要6000元左右 。
3、进排水管道费用需要200元左右 。
4、电缆电线需要1000元左右 。
设备费用合计需要11000元 。
三、对池底的质地进行清塘改良方面
投放虾苗的前20-30天 , 注入20-30cm深的水,按每立方米投入1-2千克的生石灰或者含有有效氯为25-32%,50pp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杀菌消毒,2天后排干,80-100目网进水,水深大概60-80cm 。一共消耗生石灰3kg左右 , 每吨200元,合计600元 。
四、肥料方面 。包含鸡粪、无机肥,饵料
池塘进水后应该要立即施肥,施肥方法是按5:1的氮磷比例 , 每亩需要施氮肥1-2千克,之后每隔2-3天施一次肥,用量是第一次的一半 。鸡粪和生石灰一起混合发酵 , 然后采用吊带法悬挂在池壁上,以用来延长肥料的效果 。新虾池按照15-20kg/亩的干发酵鸡粪投放 。培养7-10天之后,水的透明度在30-50cm左右,呈褐色、黄褐色或绿色时投放虾苗 。肥料费用合计500元左右 。
五、虾苗价格方面
每亩投放10万尾虾苗,无公害的虾苗价格大概是180元/万尾,虾苗成本为1.8万元 。
六、生产用的药品方面
1、常规的消毒:每隔10-15天用漂白粉或者 PV碘消毒一次 。
2、微生态活菌制剂:使用特效护水宝调节,15天一次 , 每亩每次需要1-1.5千克 。
3、水质改良/保护剂:15天一次 , 每亩每次15-20ppm白云石,20-30千克膨润土、沸石粉、80-120目麦饭石粉 。
药品费用大概为3000元 。
七、饵料方面 。包含鲜杂鱼、贝类和人工饲料
10亩池塘可以产出成品虾10吨左右,详细分析见“收益利润方面”,大约需要消耗12吨配合饲料,饲料价格在5000元/吨 。在养殖中后期为了节约饲料成本的同时提高虾的生长速度,会投喂大量鲜活饵料 。注意喂食鲜活饵料之前要先消毒,才能喂食 。饲料成本合计6万元 。
八、能耗方面
【虾池用鸡粪怎么用】1、增氧机开放:放苗之后白天间断开,前半个月不开,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在夜间间断的开,一个月之后整个夜间全开 , 投喂饵料饲料的时候停机1-2小时 。增氧机的总功率为3千瓦,养殖期4个月左右,开机时间大概为1500小时,耗电4500度 , 0.6元/度,需要电费2700元 。
2、水泵:柴油机水泵使用柴油1桶 , 需要8桶,每桶按照180元计算 。需要4000元 。
九、人工工资方面
1、技术工人 。3名技术人员可管理60亩虾池 , 每年需要工资20000元,10亩池塘分摊到每个技术人员的话 , 工资为10000元/年 。
2、短期工人 。为了及时、专业地完成成品对虾出塘、硬件设施安装及改造等工作,则需要请当地短期工人帮忙,按60元/人/天计算 , 大概需要1200元 。费用合计11200元 。
十、其它方面的费用
养殖过程中所需的捕虾网、绳索等,大概需要1000元左右 。
根据以上的费用预算明细,从开始准备到出售十亩南美白对虾需要的周期内,总共需要投入12.35万元 。
收益利润方面
按照100万尾虾苗 , 成活率为60%来计算,成品虾规格80头/千克来计算,能够产出成品虾7.5吨 , 收购价格在26元/千克左右,销售成品虾可以收入19.5万元 。完成第一年高密度精养的十亩南美白对虾,纯利润高达7.5万元 。
怎样养殖斑节虾?放养准备
1、清池消毒新挖的虾池,应及早放水浸泡,待池中的pH值稳定后再消毒;而对于旧虾池,则在收虾后,就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并清除池中污泥和杂草,再消毒 。目前用于消毒的药物主要有茶子饼、生石灰等 。
(1)茶籽饼:用量为每吨水15克 。使用时先将茶籽饼烤干,捣碎成粉状后加淡水浸泡1-2天 , 带渣连水均匀撒泼池中 , 可杀死鱼类 。
(2)生石灰:用量为每吨水0.5 -1 千克,均匀撒入池中,可杀死所有生物 。生石灰用于pH值偏低的虾池 , 不但能毒杀有害生物,还可调节虾池的pH值 。
2、培养基础饵料毒池后2-3天,便可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一般应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机肥 。常用的氮肥有尿素和硫酸铵、硝酸铵,磷肥有过磷酸钙和汤姆斯磷肥,有机肥有鸡粪和牛粪等 。氮、磷肥用量之比为3:1或3:2,每吨水施肥2-3克 。前期3-5天施肥一次,后期7-10天施肥一次 。以透明度25-30 厘米为佳 。虾苗及幼虾阶段的水色控制应以稳定为原则 , 最好能保持黄色或浅褐色 。
虾苗放养
1、放养时间基础饵料繁殖起来后,就可以放苗养殖了 。放养时间应视天气而定 , 闷热时及大雨后不宜放养 , 天晴日暖时 , 在上午8-10时或傍晚放苗较为适宜 。
2、放苗操作在放苗前需测定养殖池的水温和盐度,避免与育苗池的水温和盐度相差太大而引起死亡 。若水温差异较大时,可将装有虾苗的袋子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待其水温达到平衡后,再放苗;若盐度相差较大时,可将养殖池水灌入虾苗袋中,片刻后再倒出,再灌入,重复数次,直到虾苗能适应养殖池的盐度后再放苗 。为安全起见,可先放出一小部分虾苗看其是否适应养殖池的水质,适应的虾苗很快就潜入池底 , 而不适应的虾苗则在水层表面漫游 。若发现虾苗不适应时,必须驯化到适应后才能放养,以免造成损失 。
3、虾苗选购养虾是否成功,先决条件是要放养健康活泼的虾苗,下面介绍选购虾苗的几种方法 。①最好购买同一批孵化虾苗,避免参差不齐;②选择肢体健全的虾苗;③选择虾体清洁、无杂物附着的虾苗;④选择触须并拢的虾苗;⑤选择腹肢较长的虾苗;⑥选择尾扇大张的虾苗;⑦选择活力强壮的虾苗 。
以上取样检查的虾苗,宜取曝气孔部位的虾苗,而不要取育苗池四周的虾苗,因为健康的虾苗通常攀附在池边 , 而一些体弱者则漂浮在曝气孔四周,所以如果检查曝气孔四周的虾苗是健壮的话,则该池虾苗的活力应该是比较好的了 。
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是养虾成败的关键,在养虾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水质的变化 。观测水质可以用透明度来做标准 。在幼虾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 厘米,幼虾以后应在35-45 厘米,若虾体达到8-10厘米时,透明度小于30厘米,一周内就有可能出现黑鳃病 。
1、经常换水换水量和换水时间应根据水色的变化、透明度、虾外壳及鳃部的清洁度及底质的污染程度来决定 。
2、调节盐度在淡水源充足的地方,为使斑节对虾生长快速而舒适,应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节盐度 。
3、改良水质有条件的养虾场还可以使用水质改良剂如过磷酸钙、微生物制剂、光合菌类等来改良水质,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机质,减少氨等有毒气体的危害
复合肥对虾苗的影响是怎样的?苗试成功了 , 苗放下去了 , 难道万事大吉了 。你错了,这些问题可能你还没有发现 。今天来讨论讨论那些影响对虾苗成活率的因素 。理清产生原因 , 抓到这幕后真凶,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 。
【隐形杀手都有哪些呢?】
1、弧菌 。池塘中放苗后,很多养殖户都不太重视细菌预防,就算重视了也很难觉察到,虾苗?。?拿起来的苗很难观察到是否出现情况了 , 更别用说提前发现异常 。弧菌出现最有可能在连续阴雨天后的大晴天,温度快速升高,细菌大量繁殖 。影响对虾发病的最主要细菌是副溶血弧菌(弧菌培养皿中表现为绿色) 。
2、水质指标的变化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现,但是很多养殖户没有长期测水的习惯,所以也很有可能发现不了 。前期养殖户最重视的是pH偏高的问题,其他指标一般不会太关心,只要放苗的时候其他指标都算正常 。放苗后往往很少关注 。导致其他两项指标超高了,虾苗成活率低 。
3、毒素问题 。这个毒素我们很难去检测,也没有办法说清楚到底这个池塘含有5g毒还是10g毒 。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表象可以去判断 , 及时做好预防 。判断方向可以从是否倒藻(可能产生藻毒素)、底部是否发臭、清塘产品使用后是否解毒或者找对了解毒产品、外源水引入后是否解毒等等方面来判断并做好相应的预防 。
4、营养问题 。有人说放苗后虾苗吃藻 , 可以十几天不投喂料,尤以江浙会出现梅雨季节的地方,这种观念更强 。当然江浙养殖户不只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 , 还是因为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每当进入梅雨季节后,虾越大死的越快,所以不能让对虾长的太快,让虾能安全度过梅雨期 。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后面会给出分析 。
【原因及解决思路】
弧菌,尤以副溶血弧菌最可恶
该情况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后的晴天,气温快速上升,弧菌开始大量繁殖,这时如果不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就可能导致对虾细菌感染 。
副溶血弧菌又称为嗜盐菌 , 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 。它产生溶血毒素,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 , 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还具有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 , 回肠糜烂 , 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副溶血弧菌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 , 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
所以,放苗后及时进行细菌预防(尤其是副溶血弧菌),在海水塘中尤其需要注意副溶血弧菌的预防 。有条件的可以定期用培养皿检测水体中的副溶血弧菌的含量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虾红色素扩散的情况,针对大虾,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对虾身体上黑色斑点的数量来判断,小苗的时候才需要用到显微镜 。
如果出现虾苗感染细菌,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前期还是建议使用安全的消毒,比如蛭弧菌 。消毒完成后,建议使用润琪水安康调节水体,主要是提高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
指标变化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
水质指标发生变化 , 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藻相、菌相)造成的 。影响水质稳定的原因就非常多了,比如天气、温度、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原生动物等都能影响水质 。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水质不稳定,往往是因为养户没有注意前期肥水培藻的方法 。肥水的时候选择单一使用有机肥或者固体肥,甚至有些养户朋友采用尿素、复合肥等进行肥水 , 更有甚者直接将未发酵的鸡粪、猪粪直接扔池塘里面 。水是肥起来了,但非常的不稳定,化肥或者单一使用固体肥的,出现培养出来的藻类比较单一;未发酵的鸡粪肥出来的水容易出现大量的枝角类、桡足类 。
解决思路:采用优质的肥水产品 。固体肥+膏肥(全溶)或者氨基酸+有益微生物(建议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进行肥水 。这样肥出来的水相对比较稳定,能稳定藻相、菌相 。
毒素 , 最神秘的杀手
毒素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有养殖户认为池塘中根本没有毒素,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清塘比较彻底 , 底部淤泥已经清理过了,消毒也已经消毒了 , 使用漂白粉后都已经很长时间了 。池塘中根本就没有毒素 。不信,你看,我苗照样试的牢,不是没事吗?
我想说的是 , 毒素这个东西影响对虾成活率 , 很多时候都是慢性的,除非急性的硫化氢中毒 。所以我们不会在短时间看出来的 。这个是一个长期预防的过程 。会导致对虾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 当营养出现问题,细菌数量增加后 。对虾容易发病 。你不要认为那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 , 请记住三圈理论 。
解决思路:①清塘、消毒后,使用润琪水安康配合润琪底毒净,对池塘进行全面解毒,当然这是配合有机酸一起使用,可以加速池塘中毒素的分解;②倒藻后,先不要盲目采取肥水等操作,藻类死亡会产生藻毒素,先解毒 , 保证对虾安全,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③使用杀纤毛虫等药物后,也需要对水体进行解毒,个人不建议使用杀的方式;④定期改底,解除底部污染问题,降解毒素,建议定期使用润琪底毒净,不要等到底部发臭、亚硝酸盐或者氨氮过高后才想着去处理 。
营养,对虾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说到营养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刚才我们提到的什么时候开始投喂谈起 。有养殖户之所以有刚才提到的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放苗时间一般都是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而入梅的时候刚好是对虾30-40天的时候 。30-40天刚好是对虾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时刚好碰上梅雨季节,如果养户不注重好对虾体质提高、保肝护肝 。对虾很可能难度过梅雨季节 。至于为什么梅雨季节大虾容易死亡?这个简单 , 大的虾出现问题很容易被我们看到,小的虾我们往往忽视了 , 难道养殖这么久你没有见过梅雨季节小虾也会出问题的吗?
个人对于投喂及营养管理的建议是:①放苗后第二天,在对虾已经适应池塘后就开始投喂开口料或者虾片 。这个时候投喂有个好处,对虾生长的比较均匀 。原因在于如果不投喂饲料,活力好的对虾会捕食浮游藻类,活力差的没有能力就只能吃食底泥或者一些腐殖质 。生长速度肯定不会一样;②全程做好保肝护肝工作,尤其是前30天 , 定期在饲料中拌一些多维、矿物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等,保护好对虾肝胰腺及肠道 。使对虾安全渡过转肝期 。
虾塘水草用什么肥料比较好?池塘如何施肥?
老池塘底肥足,藻类生长快,在种植水草后几乎不用施肥,新开的池塘根据底质状况,适当施复合肥和有机肥,水质过肥的池塘.老化的池塘要多清淤或经常用改底除臭产品,减少塘底大量有机质积累,抑制藻类繁殖,适当增加白鲢套养数量,调控池塘水质 。
施肥过量尤其是农家肥,如人粪尿,猪、牛、羊、马粪尿,禽类粪尿等农家肥的肥效慢但是肥效长 。农家肥中大部分养分都以复杂的有机态存在,需要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分解,才能释放出各种有效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但是肥效比较长,其肥效可延续3年到5年 。因此农家肥只适合做底肥,虾蟹养殖一般不宜作肥水使用 。农家肥低温效果差,高温释放快,容易坏水,造成水浑、水浓、虫子多,禽类粪尿含氮量高易滋生青苔浮萍等等,会使池塘生态失衡减少产量 。
老池塘底肥足,藻类生长快,在种植水草后几乎不用施肥,新开的池塘根据底质状况,适当施复合肥和有机肥,水质过肥的池塘.老化的池塘要多清淤或经常用改底除臭产品 , 减少塘底大量有机质积累,抑制藻类繁殖,适当增加白鲢套养数量,调控池塘水质 。
施肥过量尤其是农家肥,如人粪尿,猪、牛、羊、马粪尿,禽类粪尿等农家肥的肥效慢但是肥效长 。农家肥中大部分养分都以复杂的有机态存在,需要经过微生物的转化分解,才能释放出各种有效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 , 这个过程是比较慢的,但是肥效比较长,其肥效可延续3年到5年 。因此农家肥只适合做底肥,虾蟹养殖一般不宜作肥水使用 。农家肥低温效果差,高温释放快,容易坏水,造成水浑、水浓、虫子多,禽类粪尿含氮量高易滋生青苔浮萍等等,会使池塘生态失衡减少产量 。
施肥的错误方法?
错误一
冬施基肥,肥效迟缓,不利于水草的吸收
肥效大小和快慢 , 一般取决于温度和水草根系的吸收活动能力 。实验证明,冬天根系对肥料吸收力很弱 , 一般水草枯萎到发芽的前五个月中,吸收的氮素仅为全年吸收总量的5% , 吸收磷素仅为全年总量5%-8% 。
这是因为冬季水草根系不生长,新根少,吸收能力弱 。叶片送到根系中的有机营养多少 , 与吸收肥料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 。
冬施基肥,水草根系吸收能力很差,缺少从叶子回流到根系的有机营养 。对水草体内的有机营养贮备不能起到作用,也不利于促进第二年中短草快长 。
错误二
只施复合肥 , 不施有机肥
有些人认为复合肥比有机肥劲大,为了减少人力物力的投资 , 只施复合肥或尿素 , 不施有机肥 。
如果连年这样秋施基肥,会造成养殖塘底部土壤透气不良,土壤含氮素太高 , 会抑制水草根系对其他元素的吸收 。
只施化肥,作用是暂时的 。所以,秋施基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有机无机相结合 , 既能改变池塘底部的透气性,又能满足池塘水草的营养需求,还能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
错误三
只施有机肥,不施复合肥
有人认为有机肥好,只施有机肥 , 不管是农家肥还是商品有机肥,虽然营养全面,但含量低,满足不了水草和池塘水体的营养需求,必须科学合理地配以少量的复合肥 。
错误四
施肥一刀切
弱草块一促到底 , 旺草块一控到底 。有些人施肥一刀切,造成的后果是弱草块吃不饱,仍然弱 , 旺草块更旺了 。
虾池消毒什么时间好?1、放养虾苗前15天要用药物进行清塘 , 常用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如下:生石灰亩用量125-150公斤 , 兑水后全池泼洒,药性消失时间10-15天,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
2、茶籽饼亩用量7.5-15公斤,用水浸泡24小时后 , 带渣全池泼洒,药性消失时间7天左右;
3、漂白粉(含25%以上有效氯)亩用量30-35公斤,药性消失时间2天左右,勿用金属物品盛装,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4、二氧化氯亩用量0.5公斤左右 , 药性消失时间10天左右,勿用金属物品盛装,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5、对长有青苔的虾塘,应在清塘后2-3天内亩用100克清苔净除去青苔 。清塘后5天左右,要及时往虾塘中施基肥 , 基肥可用无机肥或有机肥 。无机肥主要有芬兰产复合肥、尿素加过磷酸钙(10:1) , 亩用量分别为1.5-2公斤、1.5公斤;有机肥可用鸡粪肥或科恩培水宝,亩用量分别为100-150公斤、1-1.5公斤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