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尿液茶红色的原因 尿液的信号是怎样的


感冒尿液茶红色的原因 尿液的信号是怎样的

文章插图
一、感冒尿液茶红色是怎么回事【感冒尿液茶红色的原因 尿液的信号是怎样的】
1、尿液带红颜色 , 一般是考虑小便内有出血的表现 。指导意见:这个一般是考虑小便内有出血 , 这个病毒感染可以诱发肾炎 , 是自身免疫性的 , 建议做小便沉渣检查确诊 , 后要抗病毒 , 和抗免疫等治疗 。
2、问题分析:这个一般是考虑小便内有出血 , 这个病毒感染可以诱发肾炎 , 是自身免疫性的 , 建议做小便沉渣检查确诊 , 后要抗病毒 , 和抗免疫等治疗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考虑是泌尿系感染可能较大 , 建议你完善辅助检查 , 可以检查一下尿液 , 明确诊断 , 积极治疗 , 祝你健康 。
3、尿液呈浓茶色的话一般是尿中含有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 。意见建议:血红蛋白主要见于严重的血管内溶血 , 溶血性贫血 ,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肌红蛋白主要见于挤压综合症 , 缺血性肌坏死等疾病 。因此 , 建议您去医院做一下尿常规 , 看看轻重程度 , 在进一步治疗 。
4、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服食一些食物和一些药物也会使尿液暂时性地发生改变 。意见建议:但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如果前一天晚上吃了甜菜会使尿液变成红色.或是某些含酚类的轻泄剂也会使尿液变成红色 。
二、尿的信号代表了什么问题
尿的信号
最常见的词语就是:尿急、尿频、尿痛 。
那么怎样判断自己是尿急、尿频、尿痛呢?是不是憋不住尿就是尿急?一天上几次厕所就是尿频?
尿急:一般是指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需要排尿 , 难以控制 。
尿频:一般正常成人白天排尿3-6次 , 夜间1-2次 , 单位时间排尿次数增多就是尿频 。当然 , 如果是饮水增多、天气寒冷或者精神紧张 , 又没有其他症状的话 , 就很可能是生理性尿频 。
尿痛:就是指排尿时感到耻骨上区、会阴部和尿道内疼痛或烧灼感 。
如果三种情况同时出现 , 十有八九 , 就是尿道炎症 。这几个症状 , 是很多泌尿系统疾病经常会出现的 , 应该警惕 , 特别是合并了其他情况 , 如血尿、多饮、尿线细等等 , 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
饮水千般好
细心的人可能会观察自己的尿 , 有时候清亮一点 , 有时候就黄一些 , 甚至有时会出现白色浑浊的尿液 , 慌慌张张跑到医院验尿 , 却发现没有问题 。
这就要说一下水对我们人体的大作用了 。饮水多 , 尿就不至于过于浓缩 , 析出晶体的机会就减少 , 这样得肾结石的几率也会降低 。另外 , 饮水多 , 产生相同尿液所用的时间也会相对减少 , 可以减低患尿道炎症的机会 。对于比较容易得尿道炎的女性来说 , 性生活前饮一杯清水 , 可以有效降低尿道炎的发生率 。
三、怎样治疗预防尿黄
一、多喝水:
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 , 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 。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 。
二、调理上火
尽可能择选母乳喂养 。长期喝配方奶粉和鲜奶等高热量食物的宝宝 , 可选择药食同源的植物清火产品 , 缓解上火的尿黄的症状 , 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 。
健康人 , 在寒冷季节如果喝水少 , 有时也可出现白色混浊的尿 , 这是由于尿中含大量盐类 , 并非患了什么病 。只需要平时多饮水 , 就能使尿液变清 , 必要时服少量苏打片碱化尿液 。
可以通过下面的小试验来判断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 。
将尿液加热 , 或于尿中加入几滴醋酸或少量小苏打 , 如混浊的尿液变得清了 , 说明尿的改变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当然 , 如果通过上述试验 , 尿液中的混浊物不能消除 , 且呈云絮状沉淀 , 则可能存在异常情况 , 必须到正规医院请专科医生检查 , 千万不能盲目乱求医 , 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
四、尿的生理现象是怎样的
尿(urine)由肾脏生成 , 经输尿管 , 膀胱排出的含有大量代谢终产物的液体 。其成分:水占96%-97% , 其他为尿素 , 尿酸 , 肌酐 , 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硫酸盐等 。尿呈淡黄色 , 比重1.015-1.025 。尿的酸碱度受食物性质的影响 , 变动很大 , PH5.0-7.0,最大变动范围可达PH4.5-8.0 , 平均为6.0 。尿的渗透尝试充动于360-1450毫升量/升 , 随尿量而异 。每日尿量约1500毫升 , 其中500毫升为基本排水量 , 伴随代谢产物排出(每日尿量少于500毫升 , 即为少尿) , 余为机动排水量 , 随进水量的增减而变动 。
排尿
正常人每昼夜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ml之间 , 一般为1500ml左右 。在异常情况下 , 每昼夜的尿量可显著增多或减少 , 甚至无尿 。每昼夜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以上情况 , 称为多尿 。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 , 则称为少尿 。如果每天尿量不到100ml , 可称为无尿 。尿量太多 , 则体内丧失过甚 , 结果会导致脱水 。尿量太少 , 代谢尾产物将聚积在体内 , 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而无尿的后果 , 则更为严重 。
尿的比重随尿量而变动 , 一般介于1.015~1.025之间 , 最大变动范围为1.001~1.035 。
肾单位的所有部分均参与尿的生成 。通过肾小球滤过 , 血浆中液形成分及可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物质滤出到肾小球囊腔内 , 在肾小球囊腔内的滤出物称为原尿 。原尿再经过肾小管及集合管时 , 由于肾小管能将原尿中某些物质吸收入血(重吸收)或将血中某些物质排泌到肾小管中去(排泄或分泌) , 故当肾小管液离开集合管 , 其成份已有很大改变 , 这种离开集合管而进入肾盂的液体 , 称为终尿 。
颜色
正常的尿一般呈现淡黄色或白色 , 但当人体泌尿器官或其他系统出现问题时 , 人的尿可以出现不同颜色 。
对于病理尿来说 , 红色尿很常见 , 引起的原因也很多 。血尿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泌尿道任何部位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血尿 , 如急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运动性血尿等 。此外 ,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某些传染病也常可出现血尿 。当肌肉受到严重的挤压伤时 , 肌红蛋白进入血液 , 通过肾脏排出 , 尿液也可呈暗红色 。
黄褐色像浓茶样的尿多数见于黄疸患者 , 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道梗阻 。
棕褐色似酱油样的尿常是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 , 例如蚕豆病、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
白色尿的常见原因是丝虫病时引起的乳糜尿、严重泌尿道化脓感染引起的脓性尿 。
一般情况下 , 尿颜色改变的同时 , 还会有相关的症状 。虽然尿的颜色可以告诉我们一些疾病 , 但是也不能看到颜色改变就惊惶失措 , 因为尿液颜色与饮食、服药也有关系 。最常见的是大量进食胡萝卜时尿呈黄亮色;服中药大黄 , 可使尿色深黄如浓茶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