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儿童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儿童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儿童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儿童脑瘫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儿童脑瘫的原因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儿童脑瘫有哪些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
(1)新生儿或3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困难 。
(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碍 。
(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抱反射增强伴哭闹 。
(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时可见两*互迈步动作 。3月龄时虽然可一度消退,但到了3个月仍无站立表示或迈步者,既要怀疑小儿脑瘫 。
(5)过“百天”的婴儿尚不能抬头,4~5月挺腰时头仍摇摆不定 。
(6)握拳:一般生后3月内婴儿可握拳不张开,如4个月仍有拇指内收,手不张开应怀疑小儿脑瘫 。
(7)正常婴儿应在3~5月时看见物体会伸手抓,若5月后还不能者疑为小儿脑瘫 。
(8)一般生后4~6周会笑,以后认人 。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表情淡漠,手足徐动型常呈愁眉苦脸的样子 。
(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 。触摸小儿大腿内侧,或让小儿脚着床或上下跳动时,出现下肢伸展交叉 。
(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清洗时,大腿不易外展;擦手掌时,以及洗澡时出现四肢僵硬 。婴儿不喜欢洗澡 。
(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一种突然的反射性翻身,全身翻身如滚木样,而不是有意识的节段性翻身 。痉挛性双瘫的婴儿,坐稳前可出现双下肢僵硬,像芭蕾舞演员那样的足尖站立 。
2.主要症状
(1)运动障碍 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
(2)姿势障碍 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3个月仍不能头部坚直,习惯于偏向一侧,或者左右前后摇晃 。孩子不喜欢洗澡,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
(3)智力障碍 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
(4)语言障碍 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 。
(5)视听觉障碍 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 。
(6)生长发育障碍 矮小 。
(7)牙齿发育障碍 质地疏松、易折 。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 。
(8)情绪和行为障碍 固执、任性、易怒、孤僻,情绪波动大,有时出现强迫、自伤、侵袭行为 。
(9)有39%~50%的脑瘫儿童由于大脑内的固定病灶而诱发癫痫,尤其是智力重度低下的孩子 。
二、儿童脑瘫有哪些发病原因呢
1、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药物过量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
(5)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 。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
三、儿童脑瘫有哪些康复训练方法
1、翻身训练:让患儿体会侧卧位的感觉,这也是诱导孩子翻身的一个模式,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
2、智力训练: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脑瘫孩子与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碍 。
3、坐起训练:通过单手提拉和支撑进行坐起的训练 。
4、爬行训练:爬行运动是直立运动的基础,脑瘫患儿进行爬行训练,不仅能改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而且可使患儿的上下肢动作变得协调,运动和姿势显得更对称 。爬行训练的基本条件是患儿在俯卧位时可抬头,以及在患儿掌握了用双上肢可负重的基础上 。
5、语言训练:语言治疗要在严格的评定基础上进行,常用训练的方法:游戏疗法,手势符号的训练,未学会语言符号患儿的训练,语言符号,词汇的扩大,词句训练,表达训练 。
6、抬头训练:用手轻轻扶助头部,让孩子感受正确的体位 。
7、颈部训练:让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进行颈部肌肉的训练 。
8、肢体训练:进行肢体旋转锻炼,一只手放在肩膀上,另一只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拧着持续压迫 。
四、儿童脑瘫主要有哪些治疗方式呢
1.综合康复医疗
如运动(体育)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但疗效一般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如下:①手术;②矫形器;③水、电、光、声疗法;④语言、交流的治疗;⑤运动功能的治疗;⑥ADL训练 。
2.药物疗法
口服或注射有关药物:脑神经营养药、肌肉松弛药、活血药等 。包括构筑和修复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卵磷脂(包含磷脂酰胆碱、脑磷脂、鞘磷脂等),能修复因外伤、出血、缺氧造成的脑细胞膜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加快神经兴奋传导,改善学习与记忆功能 。还可以选择能促进脑细胞DNA合成,促进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增强脑功能,供给脑组织修复再生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调节脑神经活动的药物,如古立西(脑酶水解片)、螺旋藻片(胶囊) 。再就是积极补充多种维生素,如21-金维他 。有条件的医院的可交替选择如下注射针剂(作用与片剂一样):脑活素,脑多肽,乙酰谷酰胺,胞二磷胆碱等 。
3.中医疗法
包括针刺疗法(肌张力高的脑瘫慎用)、按摩疗法、中药疗法 。
4.小儿脑瘫运动疗法
儿童脑瘫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以运动学和神经生理学为基础,使用器具或者治疗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儿童自身的力量,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全身和局部功能达到恢复和治疗的方法 。
(1)儿童脑瘫运动疗法的共同目标 ①尽量使用正常方式运动 。②使用双侧身体 。③在卧、坐、跪和站立时保持伸直位 。④日常生活相关的动作和活动 。⑤预防畸形 。
(2)各型儿童脑瘫的训练目标 ①痉挛型 放松僵硬的肌肉,避免痉挛体位的运动,预防畸形 。②手足徐动型 用手抓握动作训练以稳定不自主的动作,如果异常体位变化不定,按痉挛型的目标做 。③共济失调型 改善跪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平衡能力,稳定地站立和行走,控制不稳定的抖动,尤其是双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