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贫血怎么补 宝宝贫血的表现症状的有哪些


宝宝贫血怎么补 宝宝贫血的表现症状的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宝宝贫血
婴儿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 , 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及智力发育 。婴幼儿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 。贫血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 , 容易疲劳 , 抵抗力低等症状 。
营养性贫血可分为营养性小红血球性(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贫血 。
A、缺铁性贫血:
由体内缺铁影响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 , 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普遍的问题 , 尤见于婴幼儿及生育年龄妇女 。据统计 , 我国近40%的学龄儿童和托幼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
缺铁的主要原因有:
1、人体内铁的需求量增加而摄入量相对不足
婴幼儿生长速度很快 , 正常婴幼儿出生后5个月体重增加1倍 , 1岁时增加2倍 。婴幼儿在4—6个月后 , 体内储存的铁已经消耗渐尽 , 如仅以含铁量少的母乳喂养 , 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育龄妇女由于妊娠、哺乳 , 需铁量增加 , 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乱 , 铁的摄入和吸收不佳 , 也极易导致贫血 。
2、铁吸收性障碍慢性贫血
动物性食品中的血红色素铁可以直接以卟啉铁的形式被人体吸收 , 吸收率较高非血红色素铁的吸收取决于胃肠道的溶解度等因素 , 多种因素可阻碍铁的吸收 。
B、营养性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维生素B12及叶酸的摄入与吸收造成营养素巨幼红血球性贫血 。维生素B12和叶酸都在核酸代谢中起辅酶的作用 , 若缺乏则导致代谢障碍 , 从而影响原始红血球的成熟 。常发生于未加或者少加辅助食品、单纯以母乳喂养或淀粉喂养的婴儿 , 或反复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的小儿 。
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巨幼性红血球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叶酸缺乏除引起巨幼性红血球性贫血外 , 还有舌炎、口炎性腹泻等 。
二、宝宝贫血怎么办
1、补充含铁食物 , 加铁的婴儿配方奶粉、含铁的米片或含铁的维生素滴剂等 。同时 , 还要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 比如西红柿汁、菜泥等 , 以增进铁质吸收 。此外 , 当宝宝开始吃固体食物后 , 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铁质的食物 , 如鸡蛋黄、米粥、菜粥等 , 但应避免喂食糖 , 因食糖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 , 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 , 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 , 就表示患有贫血 , 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 , 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 , 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 , 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 。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 。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 。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 , 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 , 早产儿不超过2mg/kg·d 。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 , 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 , 以免发生铁中毒 。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 , 若喂不加铁的牛奶 , 总量不可超过750ml , 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
5、对于儿童与成人 , 最好在每斤面粉中加铁13—16mg 。我国农村以谷类、淀粉类饮食为主 , 有些地方钩虫病流行 , 必须引起重视 , 同时应注意尽量增加肉类饮食 , 因即使在谷类中加铁 , 其吸收量亦不如肉类食品 。
三、宝宝贫血的饮食治疗
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须的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 。虽然当今社会物质丰富 ,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但这类患儿仍不少见 。
【宝宝贫血怎么补 宝宝贫血的表现症状的有哪些】婴幼儿的饮食要合理搭配 , 按时添加辅食 。避免长时间单纯母乳喂养 。以下为两款推荐食谱:
A、猪肝瘦肉粥: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鲜猪肝、瘦猪肉、大米、油适量、盐少许 。
制法:
1、将猪肝、瘦肉洗净、剁碎 , 加油、盐适量拌匀 。
2、将大米洗干净 , 放锅中 , 加清水适量 , 煮至粥将熟时 , 加入拌好的猪肝、瘦肉 , 再煮至肉熟即可 。
B、四彩珍珠汤
适用:8个月—1岁的宝贝
原料:面粉、瘦猪肉、鸡蛋、菠菜、紫菜 , 适量油、葱姜末、盐、酱油 。
制法:
1、将面粉放入盆内 , 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 , 边加水边拌匀面粉 , 使之拌成小疙瘩 。
2、将猪肉剁成肉末;菠菜用开水焯一下 , 控去水 , 切成小段 。
3、热锅入油 , 放点葱姜末 , 下肉末煸炒 , 再放少许酱油 , 添入适量水烧开 。再放入小面疙瘩 , 用勺搅拌均匀 , 煮片刻 。然后倒入鸡蛋液 , 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盐 , 稍煮片刻即成 。
四、宝宝贫血的表现症状
人体中的铁元素有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 , 其余大部分贮存于肝、脾、骨髓等组织中 , 是人体许多正常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铁是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之一 。如果缺乏 , 会使血红蛋白含量和生理活性降低 , 引起携带的氧明显减少 , 从而影响大脑中营养素和氧的供应 。
铁还是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系统中一些酶及电子传递的载体 。
铁还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经行为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
宝宝缺铁往往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 , 发病多在6个月~3岁 , 大多起病缓慢 , 不为妈妈所注意 , 到就诊时多已为中度贫血 。因此 , 掌握铁缺乏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妈妈及早发现宝宝的缺铁症状 。
1.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进行性苍白 , 口唇、口腔黏膜、眼睑、甲床、手掌最为明显 , 同时伴有精神不振 , 对周围环境反应差 , 有时烦躁不安 , 会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等不适 。
2.其他系统的表现
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现象 , 严重者有异食癖(吃纸屑、煤渣等) 。
呼吸循环系统:由于缺氧 , 可有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 , 活动或哭闹后更明显 , 严重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 。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 。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及粒细胞杀菌能力降低 。
肝、脾、淋巴结肿大: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 , 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的肿大 , 年龄愈大 , 病程愈长 , 贫血愈重者 , 肿大愈明显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