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碳肥是什么

水产用碳肥是什么,乳酸菌水产养殖一亩多少合适?乳酸菌泼洒:每亩水体需要使用活化的乳酸菌2kg均匀地泼洒,并且还需要定期泼洒 。
拌料:每100kg的饲料需要加入1kg的活化乳酸菌进行搅拌,然后均匀地投喂 。每天可以投喂2次,连续使用3-5天即可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适量使用乳酸菌,可以促进水产动物对蛋白质、单糖及钙、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也能改善水产动物的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道内菌群平衡 , 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还能改善水质,降解水中的有机质,以及降低亚硝酸盐 。
溶氧够会降解亚硝酸盐吗?一、氧化还原法
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水体中以亚硝酸根离子(NO2-)形式存在,亚硝酸根离子中的氮为中间价态,既可被氧化成NO3- , 又可被还原成N2或NO逃逸,毒性降低或无毒 。
1、氧化法
曾用于水产养殖的氧化物质 , 有过氧化钙、过碳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亚氯酸钠、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最常用的是过碳酸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
【水产用碳肥是什么】上述几种强氧化剂一般作为消毒剂用,降亚硝酸盐是附带作用 。实际养殖一般不采用氧法来降解亚硝酸盐,因为低浓度下降解亚硝酸盐效果不明显,高浓度鱼虾受不了,而且容易反弹(NO3-在反消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NO2-) 。但作为预防还是不错的选择,选择颗粒性的直达塘底 , 少量多次的使用 , 既能消毒又能抑制亚硝酸盐,一举两得 。
多开增氧机、增加溶氧也能消耗部分亚硝酸盐,对养殖密度不是很大的情况效果非常明显 。2、还原法
还原法就是将NO2-
还原成N2和NO逃逸,脱离养殖系统,故比氧化法维持时间长,还原剂以有机酸类为主,如乙酸、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尿素、硫代氨基酸,其中硫代氨基酸最为理想,反应速度快,反应的条件宽广,是最适合养殖水体使用的安全、经济的还原性亚硝酸盐降解剂,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 +NO2-→N2+2H2O 。其次是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尿素要在酸性的环境起作用,一般的养殖鱼塘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当然,单独使用效果不好或者不经济,需要复配一些催化剂 , 目前市面上以复配硫代氨基酸为主 , 实际使用中也会出现有的塘效果很好,有的塘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其中的原因就不展开分析了,有兴趣的可搜索我们深入交流 。
由于此类产品刺激性非常小,见效快,同时能减轻氨氮含量超标的毒性,非常适合亚硝酸盐偏高时的急救使用 。当然,此类产品也只能处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由于底质源源不断生成的亚硝酸盐 , 则要多次使用和联合其它的方法解决 。
二、硝化作用法 1、细菌直接分解法
利用两类能直接处理亚硝酸盐的细菌,即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硝化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还原成N2或氮氧化物,值得注意的是反硝化菌也能将硝酸盐转为亚硝酸盐,最终会还原成N2或NO,我们知道塘中的溶解氧不足反硝化作用更容易发生,有因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其上升而导致死鱼情况发生 。
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生长繁殖速度慢,要20小时以上才能繁殖一代,硝化细菌有耗氧问题,反硝化细菌在特定条件下有升高亚硝酸盐的风险,得注意用量,加上菌成活率方面的原因 , 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目前并不理想 。有个别单位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经过层层筛选和基因重组、杂交育种出来的优良品种 , 生长速度大大提高,适应力强,效果理想 。
充分了解两种细菌的特点,在增氧设施到位、天气晴好,选择优良菌剂产品,预防使用,效果还是相当不错 。
2、亚硝酸盐还原酶分解法
亚硝酸盐在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 NO2-+6e-+7H+→NH3+2H2O,利用亚硝酸还原酶降解亚硝酸盐是很好的思路,用量少,不耗氧,副作用是减缓了池塘氨氮的转化 。
亚硝酸还原酶可由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和特定乳酸菌发酵获得 , 既可添加在饲料中预防使用 , 也可救急时使用,特别适合氨氮不高而亚硝酸盐高的池塘 。
3、氨氧化酶系钝化法
前已述诉亚硝化细菌及氨氧化细菌,利用体内的氨单加氧酶和羟胺氧化酶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使此氨氧化酶系失去活性自然就减少了亚硝酸盐,副作用是减缓了池塘氨氮的转化 。
4、硝酸盐还原酶钝化法
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主要是由硝酸盐呼吸异化型还原酶参与进行的,使此还原酶失去活性的钝化剂,以复配的硫化双氨最为理想,其不影响其它微生物生化酶活性 。在池塘使用此钝化剂后,能提高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和硝化速率,降亚硝酸盐的效果可维持近一个月左右 。
二、生态抑制法
利用池塘的生态系统,根据池塘的物质、能量转化路径,有针对性地对亚硝酸盐进行预防抑制、消耗利用 , 更经济、安全、持久地从根本上解决亚硝酸盐超标问题 。
1、肥水法
加快水体藻类生长繁殖速度 , 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 。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 , 氮肥是比较充足的 , 所以肥水主要补充碳肥如糖蜜粉、氨基酸肥水液、腐植酸钠 , “碳氮平衡”有利藻类繁殖;严格控制氮肥、适当补充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复硝酚钠,根据情况补充微量元素如贝壳粉 , 以及硅肥如硅酸钠,钙肥如碳酸钙等 。
从生态的角度,肥水法值得推广,但肥水法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持续阴天或雨天、低温藻类难以繁殖,同时属于预防抑制措施,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在0.35mg/L以上和需要急救时则不实用 。
肥水法会影响水体透明度,需要经常用净水的EM菌类净化水质,效果比较理想,既促进藻类新陈代谢,有消耗了有机质,此时的水体营养成分也适合EM菌繁殖 。
2、微生物间接抑制法
水产养殖用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复合EM菌,与硝化、反硝化细菌不同,这几类细菌属于非化能自养菌,并不能直接吸收转化水体的亚硝酸盐 。利用此类微生物降解养殖池中残余的饵料、水体中的有机物 , 促进藻类新陈代谢 , 增加水体溶氧 , 既能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有能促进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而降低亚硝酸盐 。
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既能降氨氮,同时有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鱼类疾病,预防亚硝酸盐效果也是显著的 。
三、其它有效措施
1、换水
换水是生产养殖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适应于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 , 要求遵循换水的基本技巧,勿大排大进 。换水法控制亚硝酸盐属于治标不治本,宜结合其它方法和措施使用 。
2、吸附法
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 , 将亚硝酸根吸附在其结构中 。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 , 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 。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 。
3、微生物床法
在池塘水面规划区域,放置陶粒、塑料小球等表面积大的介质,泼洒所 需要的微生物,让其粘附在介质上 , 分泌多糖聚合物连接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的保护,定向培养的微生物可稳定、持续地发挥其分解有机质及促硝化的作用 。4、种养水草法
在池塘的部分区域种植沉水或浮水植物,如伊乐草、苦草、水白菜、空心菜等,利用水草的生长,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 , 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螃蟹、青虾、罗氏虾、蛙类等小型水产动物可用,水草也是这些水产动物脱壳生长、栖息场所 。种养水草也是技术活,水草腐烂将败坏水质 , 同时很费人工 。
5、底部排污法
通过定期的排除池塘底部累积的残饵和粪便,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精养池都有底部排污系统,土池也可改造安装底部排污系统 。排除的残饵和粪便可以种养蔬菜和养殖贝类,以免污染环境 。
总之,解决池塘亚硝酸盐超标问题,首先还是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得注意水质、底质的科学调控,建议以微生物为主 , 其他辅助;高度重视底部溶氧,根据自身条件和因果关系,多方法与措施联用 , 不能怕麻烦;急救过后,得重建池塘正常的物质转化及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
虾塘乳酸菌多久用一次?7~10天用一次为好 。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正常来说的话 , 光合菌一般都是用来调水用的,只有当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过高时才会用,但是这是一类好气性细菌,因此在使用时最好是在睛天用,用后如能将增氧机开几个小时将会更好;而使用乳酸菌则天气对其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这一种菌对氧气的要求不是很高 。这两种菌如果用在水中来调水的话,最好是定期来用,通常在高温天气里最好是7-10天用一次 。
水养花水发粘怎么办?如果出现水质粘稠,就说明我们的水质老化了,有机质偏多 。很多朋友介绍的方法都是用腐殖酸钠加活菌处理,但是这个只是水产养殖册里写的,好不好你们心里应该有数,理论归理论,更多的我认为是没有用的 。
我倒是喜欢用氧化性的东西来帮助处理,平时我用的有过硫氢酸钾,原理就是帮助快速氧化掉水中的杂质,然后在进行补碳肥跟活菌,促进水中的有益藻类,良性发展,好的藻类一旦形成,水中的杂质就会慢慢的转化掉,水质就清爽了 。单纯用腐殖酸加活菌 , 时间太久了 , 一旦碰到天气突变往往会导致达不到效果 , 或者会加重水体负担,养殖这个东西最好要有点时效性的,不然对水中的养殖物伤害更大 。
小龙虾上岸虾塘如何肥水?小龙虾池怎样肥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 , 肥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肥水目前主要有二种方法,下面分开介绍一下 。
慢性肥水,这个优点就是肥效时间长 , 缺点是见效慢,低温时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这个一般都是指用有机肥(农家肥)肥水的一种方法,量比较大 , 农村比较多,也常见 。
速性肥水,这个优点就是肥水快,比较适合需要快速肥水的时候使用,比如杀完青苔后 。缺点是肥水的时效不长 。不能很好的起引常效肥水的作用 。一般常见的主题指化肥、复合肥及氨基酸粉肥水膏类的产品 。只能起到短时间快速肥水的作用 。
既然二种肥水方法 , 优点缺点都那么明显,那么我们小龙虾池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肥水方法 , 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是将慢性肥水和速性肥水相结合(有机肥+无机肥),做到互补 , 来达到长久肥水的目的 。
具体肥水方法如下,虾池无虾的情况下,一次施基肥(腐熟的家禽粪)250~300公斤,并加入尿素(复合肥也可)5~10公斤,和基肥拌匀,一起放入虾池中肥水 。在虾池有虾的情下,一次施基肥50公斤,并加入尿素2~2.5斤,进行肥水 。注意:虾池有虾,肥料不能下太猛,易导致小龙虾产生应激 。
另外还需要重点提醒的是,如果上面了所使用的方法 , 匀没有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 。我们为了保证池中小龙虾的安全 , 在后面都只能使用多次少量追肥的原则,尽量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操作过程中,达到肥水的目的,而又不对小龙虾产生应激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