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补菌什么意思

鱼塘补菌什么意思 , 水质对养殖业的影响有哪些?之前我写过相关水质的文章,关注我的朋友应该都已经正确认识到水质的重要性,今天我在给题主回答一下??
养鱼先养水 , 这是水产养殖业大家公认的养殖核心技术,没有谁能不通过养好水而把鱼养的特别好,哪些水养的好的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为什么养水这么重要呢?其实养殖业里所说的养水归根朔源就是培养一池藻相丰富、产养充足、能顺利处理氮循环的水 。
鱼类呼吸对氧分需求大,水里面的氧分70%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 , 其次才是空气溶解氧带入 , 就因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了水体里70%的溶氧,从而奠定养水在水产养殖的重要地位 。
知道藻类的作用后,后面分四点去学习认知水质:
1、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2、如何培水(培藻) 。
3、如何稳水 。
4、如何通过水质指标来判断水质 。
接下来的篇幅里我们逐个剖析这四个要点:
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
藻类的主要生态作用:
1.在有光照和营养盐满足条件下,藻类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产氧,为水体增加溶解氧 。藻类的光合作用只能在满足光照和营养的条件下进行并仅限于白天有光照的上中层发生,夜间或白天但透明度低的中下层缺少光照就不会发生光合作用(注意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不产氧) 。
2.作为生物 , 藻类也要自身呼吸 。(藻类的自身呼吸作用无论白天黑夜都要进行),除非藻类死亡 。有人认为藻类夜间不怎么耗氧 ,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藻类不管白天黑夜都要耗氧,如果不耗氧,它就会死掉,因为它是生命体 。
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有光照的水层才能够进行,一般池塘水越深、水越浓(透明度低),白天有光照的水层相对比例低 , 整个水体光合作用的效率越低,因此水深水浓的水体底部更容易缺氧,因藻类和菌等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的耗氧,昼夜变化,周而复始,故水体中的溶养含量呈现相当明显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 , 简单的说,溶解氧昼高夜低,上高下低 。
3、藻或光合细菌光合作用吸收而降低水体中的氨氮、亚盐 。(因为氨氮、亚盐本身就是藻类的肥料—氮肥),光合作用吸收氨氮、亚盐的过程就是净化水质的过程 。
4、微型藻类是浮游动物的饵料,浮游动物又是某些养殖动物的天然饵料 , 所以尽量提前培藻 , 让浮游动物繁殖起来
5、藻类的正常增长繁殖过程对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6、适度的藻类形成一定的水色和透明度,有一定的隐蔽作用(例如天敌和阻温) 。
上面所述的六个作用中 , 其中正面作用增氧、净化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但有一个负面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溶解氧 。正能量和负能量的彼此消长,直接影响水环境质量 。
如何培水
培水是水质调整中不好把握的部分,没有固定可用的模式,灵活多变 , 每个鱼池自身条件、营养物质、外源水条件等等因素制约,只有不断的熟悉特定鱼池的秉性,有针对性方案,才能培育出一池好水 。
1,如何看水的肥瘦
2,如何培育良好的藻相
3,常规肥水步骤
4,如何稳水
5,水的肥瘦,指的就是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容易来肥的原因将是培水章要掌握的重点 。
浮游植物反应的水色可以判断池水肥度,肥水具有肥、活、嫩、爽4个特点 。
①肥是指池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水色淡浓适中 。
②活是指水色一天内有变化(一日三变) 。
③嫩即水肥而不老,池水颜色鲜明,不发灰发暗 。
④爽即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 , 溶氧量高 。
水的肥瘦可按透明度区分和浮游生物种类区分 。按透明度来分:①瘦水(透明度>50cm)②一般的水(透明度大于30cm小于50cm) 。③肥水(透明度小于30cm) 。因透明度受诸多因素影响 , 并不能真正意义判断,又有了浮游生物种类即水色来区分肥瘦:①瘦水:水质清淡,呈浅绿色,透明度大,浮游生物量少 。②肥水:水色呈黄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适中 , 水中浮游生物多以硅藻、绿藻、金藻为主 。③较肥的水:水色呈草绿色,浑浊度大,水中多数是浮游植物 。
学会了判断水的肥瘦 , 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在以后实际操作中益处多多 。
如何培育良好的藻相?在进入前我们先认识藻相 。藻相是指水体中藻类的品种和数量 。养殖追求的是以硅藻、小球藻、绿藻为主,以这些品种为主的藻相健康 。关于藻类的分类主要有硅藻门、绿藻门、黄藻门、裸藻门、轮藻门、甲藻门、蓝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等
藻类的繁殖发展需要的营养盐包含C、N、P、钙、镁、铁、硫、钾、钠等等元素 。水体里有了这些能满足藻类需求的比例同时光充足,藻类就会正常生长繁殖 。以此总结出藻类大量繁殖的三个条件是:①充足阳光;②充足营养盐;③含量充足均衡 。依据这三个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晴天培藻效果好于阴雨天 。可根据生产期间投喂适当调整施入的营养盐,适时施入一些微量元素对水体微量元素消耗的补充 。
藻类还有另一对环境的特性是不适合在酸性环境下生存繁殖,即PH太低不利于培藻 。
目前广大的养殖户都在采取施肥培藻的方式 。肥水能增加水中多种营养元素 , 促进微生物和浮游植物大量繁殖 , 进一步促进浮游动物的繁殖,从而为鱼提供天然饵料 。
肥水培藻就得关注认知什么样的肥用来肥水培藻好 。目前水产用肥有:有机肥(即采用发酵家畜类粪便或菜籽粕与适量化肥混匀包装上市);渔肥(以硅酸为主适当添加微量元素的肥);氨基酸渔肥因有机渔肥含有有机质高,加重底部负荷,易导致底部败坏,发热发臭 , 虽然它具备肥水功效,但弊大于利,不建议养殖中使用 。
硅酸盐渔肥是迎合硅藻繁殖对硅酸盐需求而开发生产,硅藻对其利用率高,养殖中作为追肥效果比较好 。
氨基酸肥是全水溶、无沉淀、含藻类必需营养成分,通过螯合易被藻类吸收,低温效果好 。目前传统化肥肥水合有机渔肥已逐步被淘汰 。(但还有不良厂家以蒙骗方式水产并销售)氨基酸肥水和渔肥个人认为各有长处,氨基酸肥低温、阴雨天效果好,作基肥效果好,来肥快,但代价相对比较大,渔肥养殖中作为追肥稳水效果好,代价低廉 。
根据藻类对C、N、P和微量元素的需求比例特性,总结养殖中后期不能认为补充含氮肥料 。因P极易沉淀,所以个人认为不管用哪种肥都需适量添加磷肥(除磷酸盐含量高鱼池),每次追肥都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不可过量使用 。
常规肥水步骤
进水:用80-100目筛网套进水口,过硫野杂鱼和鱼卵,否则杂鱼和鱼卵进到池塘会给养殖带来隐患 。
消毒:水进到目标水位后,用消毒剂消毒 , 消除杂菌 。
解毒:消毒后第二天或间隔二天用解毒药品全池泼洒,清除消毒药残留 , 络合重金属 , 利于藻类培养 。
施足基肥:施足基肥是为了满足藻类在池塘初次繁殖发展,保持充足的肥水,满足天然饵料的繁殖 。
科学追肥:
①藻类的新陈代谢会导致因消耗营养物质减少,为了藻类的持续稳定,所以以水色和透明度为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少量补充营养 。
②因滤食性鱼类以天然饵料为主的鱼类的摄食速度广超过藻类的繁殖速度时 , 需依水色变化定期或不定期追肥 。
肥水管理应遵循:低氮、高磷、高钙、弱碱性来调节,每次施肥量少量多次的原则
下肥不容易来肥的几个原因:
PH过高过低
1,总硬度、总碱度低
2 , 浮游动物过多
3,池塘缺少藻种
4 , 池塘浑浊度大
5,塘底有青苔、泥皮
6,用药过度频繁
如何稳水
当培育出一池良好的水质后,如何稳定这池好水质是大家都在生产中遇到和想处理把握好的一件事情,只有稳定的好水质,水产才可持续并顺利进行 。
现实中保持菌相平衡,从而营造稳定水质是目前常用的手段 。合理的藻相和菌相的调控技术是调水的关键 。菌相水产中的重要性便呈现出来 。前面我们了解了藻,下面接着了解菌相 。
菌相提的就是水体中菌类的品种和数量 。如何藻相一样,一个养殖水体中优良菌相其实不仅仅全是有益菌 , 有害菌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
菌相的生存条件:
【鱼塘补菌什么意思】①每种活菌都有其生存需要的氧化还原电位 。有些相对比较高,有些相对较低 。例如硝化菌和光合菌要求就比较高,但当底质处于恶化 , 水质不好时 , 这个水环境都处于还原态,这个时候,这两种菌根本无法存活 。这个条件下用不可能出的了效果 。乳酸菌所需的氧化还原电位(粪肠球菌、EM菌) , 如果刚刚用过强氧化剂,接着就用乳酸菌就不可能有好效果 。②CN比是细菌繁殖的基本营养,每种所需营养不一样,有益菌适合C:N高的水体,弧菌适合C:N低的水体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培菌时会适量加入红糖的原因 , 通过改变碳、氮比来调节活菌菌相,光合菌需要氨,乳酸菌需要短链碳源 。这个需求我们不仅需考虑与活菌搭配使用的肥水产品的营养是否适合活菌,同时也要考虑水体和底部营养是否会影响活菌繁殖 。③不同的菌种对于溶氧的要求不一样,雅宝耗氧,乳酸厌氧(所以在藻类光合作用强的正中午用效果打折扣),根据以上几个因素对活菌的制约,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因素适当有目的针对性的调控选择菌种 。
活菌的作用:
①分解作用,分解有机物 。
②以菌克菌(利用活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里的抑菌成分让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 , 减少病害) 。
③有益菌能形成生物絮团,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
在养殖过程中最常用的是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EM菌、硝化及反硝化菌 。每个菌都有自身特点,只有了解它们的特点后,以后在养殖过程中才能选择对所用的菌种并用好它 。
芽孢杆菌特点:①耗氧 。②强势分解池塘有机质快 。③生命周期短,来得快去的也快,从下塘到衰退3-5天(用芽孢3-5天整体衰退,池塘菌相将出现一段脆弱的空白期,然后缓慢恢复菌相) 。正是这段时间给有害菌繁殖创造了时间,菌相的不稳定直接影响藻相不稳定变化从而出现转水、倒藻(水体中藻类由于天气异常或营养缺乏等原因,出现的大规模死亡现象俗称倒藻) , 为规避因使用芽孢出现此类问题建议用芽孢3天后少量适当补充光合菌、EM菌以此促进菌相迅速恢复 。总结用芽孢时要晴天,并三天类没有持续阴雨,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充足溶氧 。使用后注意菌相修复,芽孢在有机质含量高池塘效果显著,清瘦水质不宜使用 。
乳酸菌特点:1、讲解PH 。2、不耗氧(厌氧)、不受天气制约 。3、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消化吸收,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4、适合氧化还原电位低的环境、5、有一定杀菌作用 。6、与光合菌抗拮 。
光合细菌特点:1、降氨氮效果好(固氮作用)—中后期光合菌比较多 。2、低温、阴雨天不宜使用 。3、与施肥同用可控制肥水过度(光合菌是除芽孢外对蓝藻抑制作用最好的) 。4、不适合PH过高过低(7.8—8.0之间) 。5、光合菌个体性适合做鱼苗饵料 。6、生长繁殖来得慢,持续时间长 。7、与乳酸菌和硝化菌抗拮 。
EM菌是复合微生物菌种 。组成微生物多包含光合、乳酸、酵母、放线菌群、发酵系(醋酸杆菌、因菌种多样适合用于维持平衡菌相,水产全程使用) 。
硝化、亚硝化细菌特点:1、耗氧 。2、不易活化、增值慢 。3、亚盐偏高环境易生存 。
PH是酸碱度指标,是水体中氢离子活性的负对数 。
藻类酸性环境生存繁殖,为了更好培育藻类PH:
PH淡水6.5—8.5(最佳7.5—8.5),海水7.0—8.5;PH日正常变化范围1-2,若超出此范围表明水体有异常情况 。PH值低于4.4,鱼类死亡率2%-20%,PH低于4以下全部死亡;PH高于10.4 , 死亡率可达20%以上 , PH高于10.6时可引起全部死亡 。
症状:1、PH过高,鱼类碱中毒,体色发白,狂游乱窜 , 体表大量粘液,鱼鳃部大量分泌物,水体中许多死藻,易引起呼吸机能发生障碍窒息死亡 。
PH低于6.5时,降低载氧能力,引起鱼组织内缺氧,有时水体溶氧量正常,鱼也有浮头现象,PH过低新陈代谢强度降低,也会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粘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等 。
PH与二氧化碳的关系: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氢离子,溶解的越多产生的氢离子越多,氢离子浓度越高,PH越小 。
调控措施:PH过高,换水控藻,用有机酸解毒 , 用醋酸强制降解,用乳酸菌调控 。PH过低 , 换水时用石灰兑水泼洒 。
PH变化——变化不大说明细菌藻类处于平衡 。
PH变化越来越大——微生物活性降低,应考虑提高微生物活性;
PH变化越来越低——藻类在老化,应调节藻类 。
PH为什么早晚会有变化幅度:引起PH变化根源时二氧化碳的消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PH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减少浓度上升 。
钙对PH的缓冲
NH2-N
氨氮:是指水体中以游离(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水体中氨氮含量指的就是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
养殖过程中氨氮产生于鱼类的排泄(含氮有机物分解成氮)—鱼类的含氮排泄物中80%-90%为氨氮,微生物和有机质分解过程中的二级产物 。
氨氮含量超过0.2mg/L时 , 氨氮超过2.0mg/L出现中毒 。
氨氮对鱼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缓慢,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对氨氮比较敏感,当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 , 急性氨中毒表现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直至死亡 。
中毒时间:氨氮中毒没有季节、昼夜之分,没有天气好坏之分,多存在于成鱼池,高密度高产池 , 不便于换排水鱼池 。
中毒症状:氨氮中毒,鱼群浮头不明显,呼吸急促、乱游、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游动迟缓、体暗、鳃乌、口腔发紫,最后活力丧失,下沉水底死亡 。
增氧无效,开启增氧机 。
氨氮和PH:氨氮对水生物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中毒性比铵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氨氮毒性鱼池水的PH值水温密切相关 , PH值越高氨氮毒性越强 。
氨氮和亚盐的关系: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盐 。
氨氮超标处理:同化、异化、转移,1、解毒2、抗应激3、光合菌4、培育藻类5、让氨氮转化6、开增氧机爆气7、控制投饵 。
亚盐怎么来的?
池塘有机物缺氧状态下分解生成,是氨转化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氮循环阻断)
危害:亚盐对鱼虾毒性,使鱼类血液输送氧气能力下降,使血液中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导致鱼生理性缺氧,鱼厌食严重,出血病 。
怎么控制:
1、勤改底,提高溶氧
2、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来控制
3、提高溶氧,加快硝化
4、培育藻类 。
溶解氧
鱼为什么离不开水,因为水体是含有能满足他呼吸生长需求的氧分,因鱼独有的呼吸系统 。
溶氧的来源:
1、空气的溶入
2、藻类的光合作用
3、机械增氧
4、外源水流的带入 。
在养殖过程中水体的溶解氧主要来之藻类的光合作用占到80%左右 , 机械增氧占比10%-15%,空气溶入占比不足10% 。
溶氧的消耗:养殖水体鱼类消耗占10%-15% , 即使密度很大也只占20%不到,其余的溶解氧绝大多数是被有机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消耗掉了,底层消耗了,藻类在无光的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过来也要吸入氧气,一些其它的生命体(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等)也要消耗一部分 。
如何提高溶解氧:藻类光合作用受光照和水体透明度的影响特别大,光照(晴阴)人所不能改变,所以着重于水体透明度至关重要(比如使用一些提高透明度的药品),其次是减少溶氧的消耗(有机质)-可用乳酸菌内服让鱼充分消化吸收转化饲料,进而减少有机质排入水体,投入微生物制剂分解有机质残饵粪便,使用底改氧化底层耗氧因子
连续24小时中,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mg/L,其余时间不低于3mg/L(对鲑科鱼类和冰封期不低于4mg/L) 。溶氧高于12mg/L表示氧气过量,此时易得气泡病 。
当溶解氧太低时鱼会浮头,藻类死亡,生态系统会出现灾难性的崩溃,足够多的溶氧可一直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或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提高饵料转化率 。溶解氧不足原因:1、密度过大2、藻类过少3、有机质过多
从实际养殖情况来看,缺氧主要是底部缺氧 , 主要是底部有机质过多和高温期间水体出现温跃层造成,所以溶氧管理思路
硬度
水的硬度也叫矿化度 , 是指溶解在水中的钙盐和镁盐含量多少,含量多的硬度大,反之则小,养殖水体总硬度是以碳酸钙当量标示水体的总硬度和水体生产力,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关系密切 。0-75mg/L为软水,75-150mg/L为中硬度水,150-300mg/L为硬水,大于300mg/L为高硬水,最适宜200mg/L 。当水体硬度低时,不易来肥或肥水后倒藻快,PH早晚变化大 , 鱼生长慢 。养殖水体的硬度管理是指水体钙、镁、铁离子的管理 。水体硬度不但影响水体的稳定性及对虾的脱壳、固壳有重大意义,养殖过程是水体硬度降低的过程 。水体和虾对钙镁铁的吸收不断增加 , 很多时候虾生长慢 , 软壳都是硬度不足引起,所以养殖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补充水体硬度,增加硬度方法:石膏粉、沸石粉、石灰等;
总碱度80—120mg、L比较好
这是整体水质不管前期,中期后期,都需要重视的相关水质问题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
养殖水产什么温度用EM菌合适?晴天比较好,最好上午,闷热天、阴雨天最好不用,因为其中有耗氧菌的 。EM菌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呈棕色半透明状液体,pH值在3.5~4.5之间,由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它有多种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强机体抗病性能、去除粪便恶臭、改善生态环境等 。有人这样评价EM菌:它是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身的优良生物制剂,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引起养殖业的一场变革 。那么水产养殖该何时、怎样使用EM菌呢?
下面从几方面阐述删菌的使用及方法 。
1.池塘在春天注水后使用
渔塘清塘后,向塘里注水,每亩用1~2千克EM菌,代替石灰均匀喷洒,起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用时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等到清塘药物毒性失去后喷洒;二是不能和石灰同时使用 。
2.定期在池塘中使用
在鱼种放养后,每亩用1千克“调水王”定期泼洒水面,开始15天一次 , 以后1个月一次 , 若发现水质有恶化迹象,用量应增加 。
3.投喂颗粒料时使用
由于EM菌具有节省饲料,降低成本,提高水产品品质等功能,所以在喂颗粒料时,可用较高浓度的刚菌稀释液喷洒颗粒料,以喷湿为度 , 喷完之后立目口就喂 。
4. 渔塘使用粪便时使用
使用粪便肥水或作饲料时,都要发酵,然后再使用 。如果在发酵过程中用EM菌处理 , 效果会更佳,它不但可以除氨去臭,还可以杀灭有害菌,具体用量为:“调水王”与粪便比例为1:(200~300) 。
5.防治鱼病上使用
在鱼病季节到来之前,如“大麦黄”时 , 草鱼肠炎病流行,此时可用EM菌拌饵,能够有效地预防肠炎病的发生流行 。
EM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与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深受养殖户的青睐,但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
题:
1.EM菌不能与杀菌药物、抑菌药物同时使用(若要使用药物应相隔5天以上) 。
EM菌应持续使用,一般间隔在15~30天使用一次 。
2.水质恶化、底质污染严重的要加量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的化学性改底产品“底净宝”使用) 。
3.EM菌应在晴天上午使用,因为EM菌的活化和繁殖需要耗氧,防止造成池水缺氧 。
4. EM菌应在常温下,避光保存 。
水产养殖用液体益生菌好还是粉剂好?所谓的"益生菌"是指对动物生长、生存有益的一类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用的比较多的益生菌有光合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EM菌群等等 。
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 乳酸菌 硝化细菌 目前市面上对于这类益生菌产品可谓是种类繁多 , 按制剂类型可分为水剂和粉剂两大类 , 踏火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水剂通常为活性菌,也就是说您打开包装后就可以直接用的,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管是泼洒到水体还是拌料,只要按照包装说明的用量使用就可以了,适合刚入行的朋友和急需救急时使用 。其缺点是,这一类型的菌不可以长时间保存,通常只有几个月的保质期 , 即便是在保质期内,也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保存环境、运输过程操作不当等)影响,而使活菌含量减少,而影响使用效果 。再者如果是大水面养殖的话 , 这类菌的使用量是非常大的,这会影响到您的生产成本,当然了如果您只是在家里养下观赏鱼 , 用这类菌倒也很方便的,必竟买回来就可以直接用 。
再来说一下粉剂型的菌,这类菌是种灭活菌 , 也就是说菌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只有让其达到一定的条件时才能激活,故这种菌在使用前一定经过激活和扩培 。通常按包装说明一定量的菌种加一定比例的红糖和水,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激活(温度适宜时根据菌种不同需要几小时到数天的时间不等),这类型的菌因整体价格相对较低,且菌的纯度较高,适合有一定经验技术的养殖者大水面用 。
同时这类菌因菌种比较纯,如果您技术过关,是可以扩培的 , 也就是说将激活的菌要其自己繁殖以扩大菌群后在用(踏火之前有两篇文章是专门讲EM菌的培育和使用方法的,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下) , 这样可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
需要注意的是在激活或扩培的过程中您要了解菌的特性,在些菌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所以在此过程中要曝气(如光合菌、芽孢等) , 有些属于厌氧,可以不用曝气 。
综上 , 踏火个人认为 , 益生菌不论是粉剂还是水剂,其实只是菌的两个不同的状态而已(前者处于休眠状态,后者处于活性状态) , 只要生产厂家生产的菌合格,养殖者使用得当,使用后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也就不存在谁好谁差,我们在使用时根据自身条件和情况去选择合适的产品就好了 。
认上为踏火个人观点,更多水产、水族类的经验分享敬请观注踏火逍遥,谢谢!
水产养殖余氯高怎么办?一、晒水:将水在阳光下暴晒一两天 , 最好打开曝气泵加速余氯的挥发.
二、困水:在没有光线的情况下,将水自然放7-8天.
三、化学处理:如用余氯中和剂(硫代硫酸钠)处理水体,打开曝气泵加速中和 。
后续少量加水就不必再处理了 。
最好有余氯试剂,或余氯检测仪对水体进行检测,实时掌握余氯情况 。
养殖池塘中的全余氯主要来自所使用的含氯消毒剂 。余氯对鱼虾、藻相、菌相平衡均有严惩的影响 。因此不要滥用消毒剂
养殖水质中余氯应保持在0.02ppm以下 。高于0.02ppmr的余氯可对鱼虾粘膜产生强烈的腐蚀作用:超过0.1ppm会使鱼虾致死 。
池塘春季裸藻怎么调节?移植适当数量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等,草鱼池宜用浮莲;
2、培养其它藻类,使藻相复杂不单一,可采取进含有硅藻、绿藻丰富的水20cm~50cm,然后施用专用生物肥 , 少量多次;
3、混养滤食鱼类,主要是鲢、鳙和罗非鱼,放养数量依据池塘营养盐状况和水华大小而定 , 这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4、投放生物制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