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苗怎么分公母

鸡苗怎么分公母,小鸡怎么分公母?分辩小鸡分公母的方法很多,又是一年新春养季,大家不妨试试这种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既端来一盘水 , 逮住小鸡,将其爪子沾水放在地上,交叉走路的便是公鸡,直行走路的便是母鸡 。喜欢养鸡的朋友,记住了吗!
怎么养殖家鸡?家鸡的养殖方法 。
利用草山草坡、果园林地、库坝河滩等天然的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库这一资源优势,且隔离条件好,疾病发生少,成活率高 , 投资少,利用我国土鸡好动活泼、觅食力强的特性 , 从大自然获得所需要的部分青饲料和蛋白质饲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又使家鸡具有了野味 。
一、品种选择 我国的优质土鸡,如桃源鸡、仙居鸡、固始鸡、肖山鸡、庄河鸡、三黄鸡、清远麻鸡、杏花鸡等,具有体型小,毛色美观,活泼好动,耐粗饲 , 抗病力强的特点,适于放养 。而且产蛋率高,蛋的品质好 ,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深受食客和养鸡户的喜爱 。
二、棚舍的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 。场址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 , 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树林或果园,以便鸡群在太阳猛烈时到树荫下乘凉,还要有一片比较开阔的地带,最好有青草、沙粒,让鸡自由的栖息和啄食 。
(二)搭棚方法 。一般棚宽4~5米,长7~9米,中间高度1.7~1.8米 , 两侧高0.8~0.9米 。覆盖层通常用3层 , 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1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2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
(三)清棚和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 , 每一批肉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工具 。最好利用新棚,无污染的草山草坡,实行游牧饲养 。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5毫升福尔马林加12.5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草山草坡也应先在地面上撒1层熟石灰 , 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
(四)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些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 , 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 , 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 。铺设厚度以3~5厘米为宜 。但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
三、鸡群的饲养管理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
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鸡进入育雏室后,让雏鸡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便可以喂水 。一般喂水先于喂料,但亦可同时进行,因为喂料也可促它饮水,水的温度以32℃左右为宜,水不要太热 , 更不可饮冷水,头2天可饮用高锰酸钾溶液 。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病 。雏鸡饮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粪,既可促进雏鸡的新陈代谢,也可刺激食欲 。一般开饮后即可开食 。开食时可用碎米或玉米粉 。目前常用小鸡配合颗粒料开食,亦可喂雏鸡料 。把开食饲料撒于铺在垫料上的纸面上或浅颜色的塑料布上 , 让雏鸡自由采食 。雏鸡的消化力较差故必须喂给容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饲料 。雏鸡相对增重快,新陈代谢旺盛,要少量多餐 。雏鸡出壳2天后,食欲旺盛,此时喂料要定时、定量 。喂饲时,每次不要让雏鸡吃得太饱,但又切忌让鸡受饿,一般以喂八成饱为宜 。吃得过饱,会引起消化不良;饲喂不足,又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啄食恶癖 。每餐喂八成饱,可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 。每次喂料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宜 。
2.适宜的环境温度与湿度: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能否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 。雏鸡出壳时,孵化房的温度为37.5℃,雏鸡从孵化房转到育雏室后 , 温度不宜相差过大 。出壳雏鸡,绒毛疏而短,御寒能力低 , 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功能差;同时,雏鸡的食量较少,由吃入的饲料转化成的热能,难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尤其是寒冷季节更是如此 。故此必须给予雏鸡适宜的环境温度 。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运动以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都关系极大 。如果温度过高,雏鸡代谢机能受到障碍,食欲减退,体内水分大量散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影响生长发育,体质衰弱,以致死亡率增加 。同时温度过高,还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啄肛恶癖 。如果温度过低,雏鸡受凉就会相互挤压(俗称扎堆),因互相踩踏堆压而造成伤亡 。此外温度过低 , 也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引起感冒、拉稀 , 诱发白痢病 。所以,温度过高、过低对雏鸡都是不利的 。雏鸡适宜的温度以育雏器下的温度为例:1~2日龄时是34~35℃;3~7日龄是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 。育雏期在冬春季每周下降2℃,夏秋季每周下降3℃,降至21℃为止 。雏鸡对湿度的要求,第1周相对湿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以后尽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诱发球虫病,要勤换垫料,并加强通风换气;湿度过小,即太干燥,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可用水盆盛水,让其自然蒸发 , 达到增湿的目的 。
3.注意分群,加强巡查:强弱病雏分群饲养要经常进行,检查弱雏最好在早晨第1次喂食的时候,弱雏易被挤出来,即捉出分群 。对那些患病较重的雏鸡立即淘汰 。经常地、有目的地巡查鸡群,及时发现问题 , 做好细致的护理工作,是获得优良育雏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观察雏鸡食欲,了解饲料的适口性和投喂量,分析饲料的配合是否得当,饲料有否发霉变质,进行及时的调整,并及时发现雏鸡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二是能及时从雏鸡的饮食精神状态、活动状态、粪便状态中发现和诊治疾?。蝗羌笆狈⑾忠馔馇榭? ,如停电或保温灯泡坏了,或电源烧着了附着物,鸡群发生啄食癖 , 其他侵扰鸡群的兽害、鼠害等,以便及时处理,减少鸡只死亡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
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 。这时主要形成骨架和内脏 。饲养目的是使鸡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和羽毛丰满,为后期的育肥打下基础 。饲养方式以放牧结合补饲 。一般应注意以下两点:
1.公母分群饲养:一般公雏羽毛长得较慢,易受环境的影响,争斗性也强,同时对蛋白质及其中的赖氨酸等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增重快,饲料效率高 。此外 , 公鸡个体壮,竞食能力强,而母鸡由于内分泌激素方面的差异,沉积脂肪能力强,因而增重慢,饲料效率差 。公母分养,各自在适当的日龄上市,便于实行适宜于不同性别的饲养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整齐度 , 降低残次品率 。生长期全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把饲料放在料桶内或直接撒在地上,早晚各1次,吃净吃饱为止 。
2.驱虫:一般放牧20~30天后,就要进行第1次驱虫,相隔20~30天再进行第2次驱虫 。驱虫主要是指驱除体内寄生虫 , 如蛔虫、绦虫等 。可使用驱蛔灵,左旋咪唑或丙硫苯咪唑 。第1次驱虫每只鸡用驱蛔灵半片 。第2次驱虫每只中鸡用驱蛔灵1片 。可在晚上直接口服或晚餐时把药片研成粉料,先用少量饲料拌匀,然后再与晚餐的全部饲料拌匀进行喂饲 。一定要仔细将药物与饲料拌得均匀,否则容易产生药物中毒 。第2天早晨要检查鸡粪 , 看看是否有虫体排出,然后要把鸡粪清除干净,以防鸡只啄食虫体 。如发现鸡粪里有成虫,次日晚餐可以同等药量驱虫1次,以求彻底将虫驱除 。
(三)育肥期的饲养管理即10周龄后到上市的时期 。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肉鸡的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泽度 。做到适时上市 。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随着肉鸡的日龄增加,体内增长的主要组织与中鸡阶段有很大差别,由长骨骼、内脏、羽毛到长肉和沉积脂肪 。肉鸡沉积适度的脂肪可改善鸡的肉质,提高商品屠体外观的美感 。因此,此期一般应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相对降低蛋白质含量 , 肉鸡育肥期的能量水平一般要求达到12.54兆焦/公斤,粗蛋白在15%左右即可 。为了达到这个水平,往往需增加动物性脂肪 。二是育肥期采用放牧育肥的 , 一方面可以让鸡采食大自然的昆虫及树叶、草根等,节约饲料;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体的体质,提高鸡的肉质风味,使上市鸡的外观、肉质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 。但在进入育肥期应减少鸡的活动范围,相应地缩小活动场地,目的是减少鸡的运动 , 利于育肥 。三是重视杀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 。老鼠既偷吃饲料、惊扰鸡群,又是疾病传播的媒介 。苍蝇、蚊子也是传播病源的媒介 。所以要求每月毒杀老鼠2~3次(要注意收回毒鼠、药物) 。要经常施药喷杀蚊子、苍蝇,育肥期间,棚舍内外环境,饲槽、工具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防引入病原,要特别注意禽出败的发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的预防工作,提高育肥鸡的成活率
小鸡怎么分公鸡还是母鸡?最简单的办法 小鸡分公母可以用这种方法:拿住小鸡的双脚 , 将它倒悬起来 。公鸡会抬起头,并且拼命扑动翅膀向上飞;母鸡的头则不会上抬,而且整个身子会无力地向下垂,连翅膀都不会扑动 。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麻鸡 。毛色辨别法 待小鸡长到1.5月龄时即可采用毛色辨别法,此种方法适用于麻鸡 。公鸡的羽毛在传统的毛色中会夹杂一些暗红色的斑条 , 背部没有珍珠状黑斑;母鸡则相反,并且颈部拥有一些黄色细纹,胸前也有暗褐色的菱形小斑,这些细节特征都是公鸡所不具有的 。看尾巴 母鸡在小时拥有比公鸡尾部更长的尾巴,当它们长到三月龄时,该现象才会出现反转 。但这种方法有时也会不准,如极少数的公鸡在小时即拥有长尾 。此时该用下面的鉴别法 。看鸡冠 这种作法适用于白鸡,也可在带杂色的黄鸡中应用 。在雏鸡长成中雏时(如拳头大?。┘茨芮穑盒坌约Φ募谌饨虾?nbsp;, 锯齿刻口粗钝,不规则,大小不一 。雌性鸡,鸡冠肉较薄,锯齿刻口细小而尖,排列整齐 , 大小均匀 。鸡蛋识别法 在孵化选蛋时,两端都圆的蛋是母鸡蛋 , 一端尖另一端圆的蛋是公鸡蛋,以此鉴别雏鸡的性别 。“小鸡分公母”儿歌 小鸡破壳刚下地 , 雌雄体态有差异;
头大腿高常是雄;头小腿短定为雌 。
母鸡屙屎向后蹲;公鸡排粪不费力 。
母鸡走路成直线;公鸡步伐两边移 。
【鸡苗怎么分公母】用手轻摸鸡屁股,母圆公尖无须疑 。
抓住鸡腿倒提起 , 头部朝下是母鸡 。
把鸡抓起轻放下,公鸡急跑母慢离 。
吹开尾毛看肛门,下有突起为公鸡 。
虽然看摸非绝对,但也八九不离十 。还有下列有趣但不实用的方法 ◎喂食时 , 叼着小虫乱跑并把虫子给别的小鸡的是公鸡 , 接受小虫的小鸡是母鸡 。◎取两只笼子,装好已确认的小鸡,放出需鉴定的小鸡,在母小鸡笼前旁边转悠的是公鸡,在公小鸡笼前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是母鸡 。◎出现危险后,撤退时跑在最前面的小鸡是母鸡,在后面掩护群体撤离的小鸡是公鸡 。
圣农sz901鸡苗怎么样?蛋鸡苗最大的问题是公母比例 。公鸡苗要分出饲养 。所以此鸡苗分苗不错,还是可以的 。
养公鸡还是养母鸡合适?养过鸡的,都知道土鸡分为很多种,较常见的,如珍珠鸡、胡须鸡、清远麻鸡、贵妃鸡、绿壳蛋鸡、固始鸡、杏花鸡、丝羽乌骨鸡、麻黄鸡 。
养公鸡母鸡都可以,不过养这些鸡,前提要走散养场地,可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也可以在果园里养殖 。
珍珠鸡:这是一种珍惜的观赏鸟,后来经过人工驯养、孵化,终于上了餐桌 。胡须鸡:胡须鸡的主产区在广州、香港等地,当地的名吃白切鸡、盐局鸡大多用的是这个鸡 。清远麻鸡:在广东很常见,生长很快,育肥速度也可以 。所以很受欢迎。贵妃鸡:又被叫做贵妇鸡,天生华丽,产自英国皇室,早先是皇家观赏,普通民众是被禁止饲养的 。绿壳蛋鸡:顾名思义就是生绿蛋壳的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五黑一绿,意思就是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 。固始鸡:体型中等,公鸡羽色一般是深红色和黄色,母鸡羽色多是麻黄色和黄色 。杏花鸡: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被毛紧凑,前躯窄 , 后躯宽 。丝羽乌骨鸡:体格小巧轻盈,长相漂亮,丰盈 。麻黄鸡:体型较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