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鱼病用什么药

养殖鱼病用什么药,池塘养鱼必备三种药?清池消毒药物:这类药物撒入池底或池水中,可以起到祛除病原、割断它传染或侵袭的途径,是预防鱼病不可缺少的药物 。常用的有生石灰、漂白粉、茶枯等,以生石灰的药用效果最好 。
杀灭体外寄生虫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杀灭鱼体外寄生的鞭毛虫、纤毛虫、吸管虫及鱼鳋等 。在鱼病盛行时节之前 , 病原体开端繁衍生长时运用防病效果更好 。常用的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碘、敌百虫、硝酸亚汞等 。个中硫酸铜与硫酸亚铁配成的合剂更是鱼病防治中常用药物之一 。
治肠道病药物:这类药物对惹起鱼类肠道感染的致病菌有抑止和杀灭的作用,内服可治疗为害青、草鱼的细菌性肠炎,外用也可以作为体表杀菌剂防治赤皮病、烂鳃病等 。常用的有磺胺噻唑、磺胺肤、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大蒜等 。
鱼种浸洗药物:这类药物多在鱼种转塘分养时对鱼体进行消毒 , 避免鱼种把病原体带入养鱼的水池里去 。常用的有食盐、孔雀石绿、高锰酸钾、碳酸氢钠等 。
抗菌素药物:这类药物对一些由致病菌惹起的鱼病如白皮病、疖疮病等有治疗效果 。常用的有青霉素、红霉素、金霉素、庆丰霉素等 。
怎样用青霉素治疗鱼?。?/h3>链霉素类新药,具广谱抗菌性能 。用于治疗鱼类气单 胞菌、假单胞菌等感染而患的细菌性烂鳃?。ㄓ纸形谕肺?nbsp;, 鳃丝发白烂蚀, 游动无力,缺氧浮头,鳃盖烂至透明见鳃,即开天窗)、白皮病、竖鳞病、 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打印病等 , 药浴用量30~50毫克/升 , 每 次1~2小时 , 每日1次,连续3天 。对于大鱼和已不能吃食的中小鱼可进行注射,用量10~20毫克/千克, 每日1次,连续2~3天 。还可以制成药饵,用量10~20毫克/千克,每日 两次,连续4~5天 。
孔雀鱼生病了怎么治?常见病及治疗:
(1)夹尾踏背类:推荐土霉素、利凡诺、亚甲基蓝选两三种混合使用,1%的盐 。一般还是2天后换一半水补相同剂量的药和盐(一半或全量总的不超2%) 。注意的是连续几窝出问题 , 最好清缸消毒下,可能有顽固菌 。
(2)水霉病,水霉病是寄生在伤口上的,霉菌是治不好的 , 下药目的是为了消炎伤口早点愈合 。这样霉菌自然脱落 。一般水温在25度以下,且只有鱼儿有伤口了才会被感染,而并不是擦伤等才会造成伤口,白点病 , 烂尾病等等病都会造成伤口,所以这些病有些时候会跟水霉同时发病的 。水霉病前期就是背鳍看起来比较毛糙,之后才会长白毛!防治有效的药是福尔马林和亚甲基蓝(用量为1L水2毫升亚甲基),也可用碘伏涂抹 。
【养殖鱼病用什么药】(3)蒙眼病,一般是水太酸了 , 多换水稀释,放点盐就会好!细菌感染的话还是加土霉素和盐!
(4)炸鳞?。?难治基本翘辫子!可以用庆大霉素加盐试试 , 还有偏方:用大蒜头切片泡几天试试!
(5)白点?。核?0度,1%的盐!
(6)亚硝酸盐中毒:这是新手最常见的鱼儿莫名其妙的死亡原因!亚硝酸盐过量表示硝化系统未建立好 。若亚硝酸盐过量,原因就太多!中毒死亡的发展速度很快 , 一般1-2小时就突然暴毙了 , 如果发现鱼大面积中毒,将缸底残渣等抽干净,换80%的水,用原缸水清洗水妖精,停食一天 。
(7)烂尾?。貉现氐那榭鼍褪牵?第一天好好的鱼,第二天就整个尾巴都全部烂掉,只留下了透明的尾骨了 。可见烂尾病的发展速度很快,是以小时为单位的不断恶化,大多数病鱼都会死亡,如果发现了这种病鱼就赶紧捞出来处理,尽量挽救其他还没有发病的原缸鱼 。比较有效的药物治疗是1%的高浓度盐(可让细菌脱水死亡)+土霉素5L水1粒 。
(8)肠炎 。主要表现是白便,不太进食 , 游动也异常 。庆大霉素、福诺沙星等 。
(9)白皮病就是鱼的尾柄处有发白的现象最后到全身,属于柱状菌感染,这是一种厌氧细菌!主要常见发病的是母鱼 , 公鱼少一些 。跟水霉病有点像,但却是两码事 。需要用甲硝唑泡腾片加亚甲基蓝,具体是15升水两片甲硝唑药片以及妇科用的甲硝唑泡腾片再加亚甲基蓝 。(10)烧尾 。一般的烧尾还是换水保证水质就可以恢复,如果烧尾严重一些的还是剪尾,新药方可以试试就是用淡淡的粉红色高锰酸钾的量泡泡 。
罗汉鱼病什么药好?一定将水温维持在28~30℃左右,要持续一星期以后 。这效果应该可以 。要知道加温是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长速度,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 。所以需要一星期左右时间,不要两三天就放弃 。用白点净(孔雀蓝)很危险,药量控制不好容易伤鱼,而且肯定伤水草 。
草鱼肝胆病怎么治疗?草鱼肝胆综合症是目前主养草鱼池塘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 , 多发于精养高产塘,主要危害草鱼种和成鱼 。五月初开始引起草鱼死亡 , 发病塘鱼死亡无明显高峰期 , 但病程较长,且重复发病率高;存塘成鱼和大规格鱼种的死亡率高于小规格鱼种 。池塘条件及饵料相同,放养密度越大 , 死亡率越高,且较难治疗,又因其常伴有烂鳃、赤皮等症状,容易误诊 。
一、病因
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病原因大都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密度不断增加、水质环境恶化、管理不善等因素造成鱼体质减弱生病 。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主要有以下三种因素:
1、饲料因素 ?养殖户为降低成本,使用配合饲料一味追求低价位,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维生素含量达不到鱼类健康生长的需求,造成维生素缺乏,引起肝病;?春季水温低,草鱼代谢水平低,盲目加大投饵量 , 使草鱼摄取的营养物质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需求,导致营养代谢不良,体内脂肪积累出现肥胖和肝病;?在预防鱼病内服药饵中长期过量添加药物 。不注意饲料保管 , 饲料发霉变质,受潮发霉变质的饲料产生的黄曲霉素及硝酸基化合物等可引起肝病;?饲料的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匹配,蛋白质等营养指标过高 。如用鲫鱼料喂草鳊鱼等 。
、环境因素 池塘多年使用、未清淤,池底淤泥变厚 , 池塘变浅;七月份之前池塘水深2
不足,池塘条件达不到精养高产的要求 , 盲目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水质调节跟不上,导致池塘环境恶化;频繁滥用药物造成池塘中有毒物质积累,使草鱼慢性中毒损害肝脏 。在恶劣环境中草鱼新陈代谢下降,免疫力减弱,容易感染病原体引起死亡 。
3、药物因素 目前在鱼病防治上是以化学药品为主,而化学药品长期反复超量使用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如土霉素,恩诺原份长期使用会引起肝损害;氯霉素长期使用会引起黄疸和肝脂肪浸润,甚至肝坏死;长期使用呋喃唑酮,可使肝脏严重受损,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鱼体蓄积腹水等,所以防治鱼病上要做到对症下药、交替用药,避免频繁过量使用药物 , 特别是禁用药物 。
二、症状
1、肝脏肿大、变色 肝脏失血肿大、增厚,肝脏表面被脂肪组织块覆盖,变黄 , 发白或局部呈绿色块状,成为花肝,质脆易碎,组织松散 。
2、胆囊肿大、变色 胆囊膨大充盈 , 胆汁丰富 , 呈现绿色或墨绿色,少数鱼在死亡之前会有少量的胆汁外溢,扩散至相邻的内脏器官和肌肉表面 。
3、体色变化 体色暗淡,局部鳞片松散、灰暗 , 少数背部肌肉腐烂,部分眼眶和鳍条基部少量充血,鳍条末端腐烂分叉以尾鳍最为严重 。
4、体型变化 体形不正常,比正常鱼较为短粗,腹部膨大,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水现象,解剖后可见体内脂肪富集 。
5、活动异常 早期的病鱼还可以主动少量摄食,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出现窜游或痉挛,在池边独游,多在凌晨死亡 。
6、常伴并发症 病鱼常伴有烂鳃、肠炎等症状 。
三、防治措施
(一)由于草鱼肝胆综合症是综合因素导致的,所以建议养殖户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预防:
1、彻底清塘,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合理密养 。
2、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泼洒生石灰或水质改良剂 , 定期排除池塘老水,加注新水;发病期间不要泼洒具有极强刺激性的氯制剂药物 。
3、选择优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有条件的池塘适当搭配青饲料投喂,禁止强化、过量投喂 。
4、定期投喂保肝护肝中草药等药物饵料 。
(二)在养殖过程中 , 一旦发生草鱼患有肝胆综合症,应及时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停食两天 , 全池泼洒水质改良剂调节水质 。投喂越多死亡越明显,其根治很困难 。
2、全池用碘或二氧化氯等药物泼洒 , 病情严重,上下午各泼一次,上午9:00-10:00时,下午4:00-5:00时,并巡塘,发现异常立即加注新水,并启动增氧设施,隔3-5天重复一次 。
3、停食后第三天投饵量减半,投喂药饵,一般为二个疗程,第一个疗程为7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中的任意一种大蒜素+多维+三黄散 +肝胆拌饵;第二个疗程7天,肝胆+应激灵+三黄散拌饵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