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淡化什么意思

虾苗淡化什么意思,河虾可以在海里吗?有一部分虾是广盐性的,比如最著名的广盐度虾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适应范围0-35‰,通过淡化的虾苗可以纯淡水饲养,并且对咸水病原(如IHHNV、白斑病毒、弧菌等)有更强的抵抗力 。
据不完全统计,南美白对虾占所有海水虾类养殖的65%,包括淡水养殖的白南美对虾,其产量已占了中国所有养殖虾类总产量的80% 。
对虾的盐度配方?对虾放苗季节,淡化养殖是很多虾农都是凭经验办事 , 难以将养水护虾的第一道工作办好 。南美白对虾是一种耐低盐虾种,具有较强的诱透压调节能力,通过离子调节来维持自身渗透压 。其淡化速度控制在每小时降低1‰以下是安全的 。
【虾苗淡化什么意思】南美白对虾的仔虾期采取逐步降低海水盐度方式,将其淡化到相对密度为1.000(又称比重)的水环境状况,在整个淡化过程中虾体未出现异常的活动变化,也未出现任何的不适应反应,淡化虾苗的成活率与未淡化的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
即使是淡化到淡水,南美白对虾的仔虾仍然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 在淡水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比较中,未添加海水或原盐的淡水池塘,其放养早期死亡率较高,生长发育缓慢,饵料系数高,而比重为1.000的池塘中,水环境近似海水,其生长速度、饵料系数、成活率都较好 。
但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在盐度低的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离水死亡较快,虾壳较薄,成虾运输较困难 。在运虾时,往往加些盐增强活力就是这个道理 。
对调节养殖池塘盐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为此,特谈谈调节盐度应注意事项 。
怎样养河虾?养河虾总共分六步,1、首先要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为宜 。
2、在虾苗放养前1周 , 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30厘米 , 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
3、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 。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
4、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 。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 , 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 。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
5、虾苗放养10天后,开始逐渐加水,每周加水10~15厘米 。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 。
6、每半月左右 , 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既改善水质和底质,又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同时,15~20天时,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
一亩水塘放多少对虾苗比较好?大规模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亩放3.5-4.5万尾 。
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 , 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 。结合第一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 , 养殖周期较短,而且第一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最低的 。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 , 第一次起捕时规格差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一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 。
从日增重来看 , 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
亩产量的变化也可验证上述结论:当放养密度在3-7万尾/亩之间,并且逐步增大时,亩产量随之上升;且当放养密度在3-5万尾/亩时,随密度的升高,亩产量的增加更为显著;密度在5-7万尾/亩间增加时 , 亩产量的增加并不明显 。这也说明了单位养殖水体存在一个最适的养殖容量 , 当放养密度小于最适养殖容量时,随放养密度的增加 , 亩产量会快速上升;当放养密度超过最适养殖容量后,亩产量变化不大,而养殖周期却延长 。
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 。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裸甲藻的生物量占绝对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
而且,低密度养殖时 , 水体中浮游植物占优势 ,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则浮游动物占优势,这是因为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体有机污染严重,而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 , 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都会降低 , 从而引起了水难肥、水质变化剧烈、在天气变化时易发生水变等严重的后果 。
结合上面的分析,放养密度结合苗种质量来考虑,初始放养密度×预计成活率控制在3.5-4.5万尾/亩最适宜
放养罗虾苗后怎样知道成治律?放养的虾苗个体较小,体质较弱,再加上分装运输等操作的折腾,虾苗体质下降,因此 , 必须了解虾苗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掌握放养技术,提高虾苗放养成活率 。
1.环境条件
罗氏沼虾属热带性虾类,喜暖畏寒,要求生活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中,放养时应尽量避免温差太大,以免引起虾苗的死亡 。水质不佳也会引起虾苗的死亡,特别是附近有工业污染源的地区,要预防污染物质对养虾水源产生污染 。虾苗对生活环境中的饲料生物也有一定的要求,为了保证养虾水体中有足够的饲料生物,如桡足类或枝角类的密度要达到每毫升水体5个,水泥池或网箱暂养时,可以采用人工投喂活体饲料的办法来达到这一要求 。
2.放苗季节
在广东、广西沿海地区,每年3月底至4月初就可放养罗氏沼虾苗 。而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内陆地区,则要在4月中旬才开始放养虾苗 。长江中下游地区,到5月中旬以后水温方能稳定在18℃以上,避过寒潮,才能在露天池塘放养罗氏沼虾苗 。为了使罗氏沼虾有较长的生长时间,获得大规格的商品虾或提早上市,可结合虾苗培育 , 在3月底购进虾苗,用温室或塑料大棚培育,水温最好能控制在25℃左右 , 这样 , 到露天池塘水温稳定在18摄氏度以上时,已完成虾苗培育阶段,就可以放养大规格虾苗 。
3.放苗操作
外地运来的虾苗,塑料袋内水温与养虾池水温可能相差较大,加上经长途运输,有些虾苗呈昏迷状态,处理不好会出现死亡 。因此 , 放养虾苗要注意如下几点:
(1)调节温差 。虾苗运送到池塘边后 , 除去包装箱,原装放入池塘中浸泡约20分钟,使袋内外温差接近(在2℃以内)时,才开袋放苗 。浸泡时避免烈日曝晒虾苗袋 。
(2)检查质量 。同塘放养的虾苗要求大小均匀,规格一致,质量一样 , 以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个体相差悬殊现象 。在调温放苗时要逐袋检查虾苗规格质量,将同一规格质量的虾苗放养在同一口塘,发现有昏迷现象的虾苗则采取措施救活 。
(3)分散放苗 。调温后,将虾苗袋集中到池塘北部,在距塘边1米左右的浅水处解开袋口 。拨开塘面水,分几次灌少许塘水入虾苗袋,然后把袋倾侧在水面下,让虾苗缓游入塘中 。放完一袋移2米左右 , 再放第2袋 。
(4)救活昏迷虾苗 。发现有昏迷虾苗 , 即把整袋虾苗慢慢倒入大脸盆中 , 可以看到一部分虾苗在游动,部分躺在盘底 。把能游泳的虾苗慢慢倒入池塘,再用手从池塘向脸盆加水,这样 , 昏迷的虾苗会苏醒过来,让这些虾苗在脸盆里暂养一会儿,消除疲劳,再慢慢倒入池塘中,这样成活率就能提高 。
(5)放苗时间 。放养虾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太阳将要下山时;天气炎热水温较高时 , 则要想法安排在夜晚或上午8:00以前,避免水温太高,影响虾苗成活率 。这就需要与供苗单位衔接好出苗时间及运输方法,才能做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