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鱼病用什么好呢

防鱼病用什么好呢,为何我养的鱼总是死?刚开始养鱼的人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鱼养不活 。现在 , 我们根据鱼的不同死法来系统地分析一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
鱼缸水体?。毖醯贾掠闼劳?这种情况多见于刚开始养鱼的小朋友 。一般头天买的鱼 , 一个晚上基本上就全军覆没了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饲养鱼的水体过小而鱼数量过多造成的 。
鱼生活在水里 , 就好比人生活在空气中是一样的 。鱼需要通过吸收水中的溶氧来进行呼吸作用 。将鱼放在过小的水体中就好比把人关进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一样,随着氧气含量的逐步减少 , 呼吸会越来越困难,最终导致窒息 。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增加水体体积 。通过更换较大的鱼缸或添加更多的水来提高水体的总含氧量,同时降低鱼的密度,以满足鱼对氧含量的需求 。加装增氧泵 。这是比较直观也比较简单的办法,通过往鱼缸水体中吹入大量的空气,增加氧气与水的接触面积 , 以提高水中的含氧量,维持鱼的正常代谢 。加装过滤系统 。这种方法其实和第二条的原理是一样的 , 通过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提高水中含氧量的作用 。这种方法相对复杂,但同时也能对鱼缸水体进行部分过滤,有保持水质清澈的附加效果 。
不过温过水,鱼应激生病死亡这种情况多见于开始养鱼不久的新手玩家 。一般鱼到家后总也逃不出“三天一换水,七天一换鱼”的魔咒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没有正确进行过温、过水导致的 。
鱼生活的水体环境,就像人生活在大气圈中一样 。当鱼从一个水环境转移到另一个水环境中时,两个水环境的温度以及水的酸碱度等指标并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鱼应激生?。劳?。就好比本来晴空万里,突然一场沙尘暴加寒流入侵,许多人会感冒发烧一样 。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过温 。新鱼到家后,过温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谓过温,就是让包装鱼袋里的水温和准备养鱼的鱼缸中的水温相一致,同时温度平稳过度并让鱼适应新温度的过程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泡袋法 。即在保证包装中氧气充足的前提下,将新买来的鱼连同包装袋一起泡入鱼缸中,等待一小时以上,然后将鱼放入鱼缸中,以避免水温相差过大导致的鱼应激生病 。过水 。这个步骤理论上与过水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由于对操作要求比较高,许多人也就放弃了这一步 。所谓过水 , 就是在过温结束后并不直接将鱼放入鱼缸 , 而是打开包装后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逐步向包装中加入鱼缸内的水,从而让鱼能够逐步适应新的水环境 。理论上讲,过水时时间间隔越大越好,但是同时要防止包装中溶氧量下降 。
经过过温、过水以后,鱼就能比较好的适应新的水环境,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应激生病的发生 。
过滤系统弱,鱼缸毒素积累过多这种情况多见于养鱼有一定经验的玩家 。在这种情况下,鱼到家后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力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鱼的活力就会逐步下降,游动缓慢,精神萎靡,缩尾缩鳍,各种疾病,然后逐连开始死亡 。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鱼缸过滤系统薄弱 , 无法及时分解鱼的代谢产物及剩余饵料发酵产生的毒素所导致的 。
在鱼缸中,鱼的代谢废物及残余饵料发酵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都是在水体中蔓延的 , 当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鱼缸中的水体就会变成像我们常见的雾霾一样,鱼也不得在有毒物质超标的水体中尽情吸收着有毒物质 。时间久了,自然会出现各种“大城市病”,游动缓慢,精神萎靡,缩尾缩鳍 , 等等 。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增加过滤系统的容量,尤其是生化过滤部分 。众所周知,过滤系统主要分为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两部分 。生化过滤部分主要的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及其他微生物,从而达到分解鱼缸中产生的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以保持鱼缸水体中不会积累过多的有毒物质 。经常清洗鱼缸的物理过滤 。鱼缸的物理过滤主要是采用过滤棉来拦截鱼缸水体中的大颗粒杂质,例如:鱼粪便,残饵,等等 。这些东西在物理过滤部分被拦截以后如果不及时清理出鱼缸的循环系统,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步被微生物分解为各种有毒物质进入鱼缸 , 最终导致鱼缸中氨氮含量增加 , 危及鱼的生命安全 。我们再清洗物理过滤的时候,就是将这些大颗粒杂质从鱼缸的循环系统分离的过程 。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鱼缸中有机物含量,同时降低鱼缸中氨氮等有毒物质暴增的可能 。
其实仔细想想 , 鱼养不活的原因无非就是这些因素,大多数鱼都是在这几个过程中壮烈牺牲的 。只要把这几个步骤处理妥当,可以说,养活鱼就会变得十分简单啦 。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哈@駼的琐碎生活
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我养的鱼怎么总得?。?/h3>我养的鱼怎么总得?。?
鱼缸里养的鱼总是得病 , 甚至是病了之后慢慢出现死亡 , 这应是很多鱼友在养鱼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有时在没有任何症兆的情况鱼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问题甚至死亡 。那么我们在养鱼过程中,为什么养的鱼总是易出现生病的情况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鱼生病的几个必要的条件,通常情况下鱼出现生病则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群这三个条件相关且是缺一不可的 。在这里易感群指的是鱼,而传染源则是指让鱼生病的病源,传播途径则是指水及我们平时的一些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因此想要鱼少生病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处理好这些关系,尽量阻止这三者同时出现 。
首先是要养好水,只有当养鱼的水质养好了之后,当水中的益生菌群占据了优势时才会抑制其它的一些病源繁殖,这样可以减少水中病源的密度,让鱼减少生病的机率,另外,水质好了之后 , 鱼的抗病力自然也会提高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定期来维护鱼缸的过滤,也可以适时向鱼缸中用一些益生菌,让这一菌群在鱼缸中保持一个优势性才行 。另外要尽量减少外源性病源进入鱼缸,例如带病源的水或鱼一旦进入到鱼缸中之后 , 很易引起鱼缸中的鱼出现爆发性鱼?。蛭愀字械挠阃ǔ6酝饷娴牟≡疵挥卸嗌倏共×Γ?而且这种菌进入鱼缸之后也会快速繁殖起来 。所以我们在养鱼时尽量不要随意加鱼到养稳定了的鱼群中去,实在要加一定要先做好隔离检疫在确认没问题之后再加,而且加鱼之后也要适量用一些药物来预防鱼病 。如果同时养有几缸鱼则所用工具一定要消毒好 , 避免鱼缸之间因我们操作时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出现 。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时管理一定要到位 , 例如鱼的养殖密度要合理不要过密、水温和水质变化不要突然出现过大的变化、投喂要合理等 。其中又以投喂这一块最为关键,因为投喂是每天都要做的而且一天还要喂多次 。正常来说我们在投喂时一定要注意投喂的量(一旦过量投喂鱼很易生?。┘八橇系钠分屎兔看瓮段沟氖奔?。具体的方法在踏火之前的文章中有很详细的讲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翻阅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如何来调节鱼塘的水质?1、合理搭配滤食鱼放养时,搭配三成左右的花白鲢,既能有效地降低水的肥度,又能提高池塘的产量 。
2、适时注入新水
在6—9月份,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每次10—20厘米 。加注新水不仅带入较多溶氧,还带来池中缺乏的某些营养元素,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 。
3、定期泼洒生石灰
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每半月泼洒一次生石灰 。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5-2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 。既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又能预防鱼病 。
4、合理使用增氧机
使用增氧机要正确掌握开机时间 。开机时间应采取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晴天中午天天开 。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长 , 中午开机短的原则 。
5、巧施无机肥
当池中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时 , 易形成“转水”,应及时处理 。方法是在晴天的上午,每亩施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千克,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可有效地保持较长时间的水华而不发生“转水” 。
6、坚持巡塘 , 谨防水质突变
每天坚持早、中、下午巡塘,注意观察水质变化 。当池中蓝藻大量繁殖时,应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克/立方米全池泼洒杀灭,然后再更换一部分池水 。当发现池水由浓绿水变为清淡水,发黑、发臭,鱼在池四周活动不正常时,应立即开动增氧机,一方面抽掉底层水,另一方面立即加入井水等新鲜水,使鱼集聚在注水区,直到鱼活动正常为止 。
养鱼的常用药有哪些?养鱼常用药介绍养鱼 一、碘(iodide)
性状:本品为灰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片状结晶或颗粒,质重而脆 , 有臭味,在常温下能变成紫色蒸汽挥发掉 。规格:医用,含量不少于99.5%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百斤鱼饵中加入1.2克碘,边疆投喂4天,可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
二、磺胺脒
别名:磺胺胍(SG)
性状:本品为白色针状的结晶性粉末 , 无臭 , 无味 , 遇光颜色变深 。在水、醇中微溶 , 在沸水中可溶解 。
规格:医用 , 含磺胺脒99%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第1天按10公斤鱼用磺胺脒1克计算,做成药饵投喂,第2-6天药量减半 , 可防治肠炎 。
三、磺胺噻唑
别名:消化龙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颗粒或粉末,无臭、无味,放置日光下色变深,在水中微溶 。
规格:医用,按干燥品计算 , 含磺胺噻唑应不少于99%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按每10公斤鱼用本品1克计算,做成药饵,投喂6天,第2-6天药量减半 , 对治疗赤皮病,肠炎病有效 。
注意事项:密闭,在30摄氏度以下保存
四、呋喃西林
性状:本品为柠檬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在日光下色渐变深 。在水中微溶,在醇中也微溶 。
规格:医用,按干燥品计算,含本品为98%-100%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每百斤鱼用1-2克,做成药饵投喂,每半个月喂一个疗程,每1疗程3天,可防治肠炎;
(2)用五万分之一的浓度本品药浴鱼体10分钟 , 可预防赤皮、烂鳃肠炎 。
五、红霉素
性状:是一种红色链丝菌培养液中出来的抗生素,为碱性的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有苦味,稍溶于水 。能掏细菌的繁殖,高浓度时能杀灭少数的细菌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每公斤鱼第1天用100毫克本品(每克含100万单位) , 第2-6天每天用50毫克制成药饵,喂1周,可治肠炎 (2)将红霉素(每克含100万单位)均匀溶入鱼缸中,使水浓度达到0.07ppm;次日将红霉素药粉拌入饮料中投喂,可治细菌性烂鳃病 。
六、土霉素
别名:地霉素、氧四环素
性状:是由一种链丝菌培养液提制的抗生素 , 其盐酸盐为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其用途、剂量、抗菌作用同金霉素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1)每公斤饮料中加土霉素400毫克 , 制成药饵连喂6天,可治爱德华氏?。?
(2)可用25ppm的本品药液浸洗鱼体半小时,能治白头白嘴病和烂尾病
七、金霉素
别名:氯四环素
性状:是由金莲丝菌培养液中提制的一种硷酸两性物质,可制成盐酸盐和钠盐 。常用的是盐酸盐,为金黄色结晶,易溶于水 。抗菌范围广,能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用12.5ppm的本品溶液药浴病鱼30分钟,可治白头白嘴病 , 烂尾病和白皮病等 。
八、四环素
性状:主要是由金霉素脱氯而得,也可以从绿色链霉素的培养液中提取 。其盐酸盐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味苦 , 易溶于水 。用药量同金霉素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 , 每公斤饮料中加入四环素400毫克制成药饵,连喂6天 , 可治爱德华氏等病 。
九、磺胺嘧啶
缩写:SD
性状:为白色结晶粉末,味甘苦,难溶于水 , 易溶于碱性溶液,可制成易溶的钠盐 。药效与磺胺噻唑相同,但药效较快 。
防治对象及使用:每公斤鱼用0.1克磺胺嘧啶0.1克,连续喂1周,可治细菌引起的肠炎 , 竖鳞等疾病 。
十、磺胺甲基嘧啶和磺胺二甲基嘧啶
性状:这两种药效、性质同磺胺嘧啶,但其口服后病鱼吸收快,排泄慢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公斤鱼每天用磺胺二甲基嘧啶100毫克制成饵,连喂1周可治细菌烂鳃、肠炎、竖鳞和赤皮等病 。
十一、强力霉素
别名:脱氧土霉素
性状:黄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其盐酸盐易溶于水,水溶液较土霉素,四环素稳定,是一种长效,高效的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公斤鱼用20-30克,连喂10天,可防治链球菌?。?鱼类弧菌病等 。
十二、肠炎灵
性状:是由大蒜素和磺胺类药物组成的复方粉剂,难溶于水 , 有掏鱼类多种革氏阴性致病杆菌作用 。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公斤鱼每天用0.1克本品制成药饵投喂1周,可治细菌性烂鳃等病 。
十三、磺胺二甲异恶唑
缩写:SFZ SIZ
别名:菌得清
性状:抗菌效力较磺胺嘧啶强 , 吸收较快 , 乙酰化率低 。防治对象及使用方法:每1公斤鱼每天用磺胺二甲异恶唑0.2-0.5克拌饮料投喂 , 连喂4-6天可治细菌引起的烂鳃病等
鱼缸消毒用什么好?【防鱼病用什么好呢】养鱼容器的消毒鱼缸、鱼盆要经常刷洗消毒,新买来的鱼缸、鱼盆等容器要经常清洗,对未用过的容器和刚刚养过病鱼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消毒 。发生过传染性疾病的容器用百万分之五或百万分之十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消毒 。发生过寄生虫病的容器用4%—8%硫酸铜溶液消毒 。放药后经5—7天,将缸水放掉即可养鱼 。远征消毒液2号可用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消毒 。>02鱼体的消毒即使外表看起来十分健康的金鱼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病原体 。消毒过的鱼缸,若放养未经消毒的鱼体,就等于没有消毒 。常用消毒药液为2%—3%盐水或2%—3%呋喃西林水溶液以及1%浓度高锰酸钾溶液 , 对鱼体进行药浴 , 一般药浴时间为5分钟—10分钟,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鱼在药液中的活动状态,来确定药浴时间,千万不要等到鱼翻了肚子再取出 。用远征消毒2号进行鱼体消毒能起到很好的消毒目的 。>03饲料的消毒从野外天然水中捞取的水蚤、浮萍等,有可能将某些病原体带入鱼缸中,因此一般新鲜的食料,在投喂前要进行消毒 。常用10%高猛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或20%漂白粉溶液浸洗10分钟或30%漂白粉溶液浸洗5分钟,在用水冲洗后再投喂,用远征2号消毒液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04养鱼工具的消毒经常使用的养鱼工具,每天用完要用清水或20%的呋喃西林浸泡半个小时 。有的可置于阳光下经紫外线消毒 。远征2号消毒液也能用做养成鱼工具的消毒 。>05其他预防措施购入鱼时,不管新买来的鱼是否有?。加Ω衾?0天以上,确保没有疾病时 , 才能与其它鱼养在一起 。当发生鱼病时,应立即将发病个体捞出,隔离饲养,对症治疗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