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口疮怎么治( 九 )


(3)防治措施
(1)该病以预防为主 。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 。湿苗每年春秋两次 , 子苗每年一次 。
(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
(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
(4)治疗:
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 , 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 。或内服磺胺脒0 。2克/公斤体重 , 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
3、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产所黄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 。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
(1)流行特点:
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 , 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给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
(2)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 。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搐搦为其特征 , 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 。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 , 眼球转动,磨牙 , 口水过多,关颈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 , 卧倒 , 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 , 常3-4小时静静死去 。
(3)防治措施
(1)预防参照羊快疫
(2)治疗:
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 。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00毫升,小羊50-80毫升 。
4、羊猝狙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
(1)流行特点:
与羊快疫和羊肠毒血症相同 。
(2)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 。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妥、衰弱成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
(3)防治措施参照羊快疫 。
5、羊的传染性脓疱?。ㄓ殖瓶诖?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
(1)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 。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转入健康羊群 , 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 , 用具而引起 , 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
(2)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 。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坡肤新生肉芽不留瘫痕 。严重的,颓面、眼脸、耳廓、唇内面、齿龈、郏部、舌及软腭粘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 , 这时体温升高 , 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 。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 。外阴型的少见 。与羊痘的鉴别:羊痉的痞疹多为全身性,而且病羊体温升高 , 全身反应严重 。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 。
(3)防治措施
(1)本病菌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含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它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 。
(2)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 。1-0 。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本标软膏每日1-2次 。口腔脓疱用0 。1-0 。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 , 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 。继发咽炎或肺炎者 , 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