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羽虱怎么死亡( 四 )


十二、嗉囊炎
病因:是由细菌、病毒、原虫复合感染,是常见病 , 通过误食不洁食物、刺激性或不容易消化的尖物异物刺伤嗉囊而引起的 , 有时极度饥饿而饮食过量或比赛时紧张过度也会引起此病 。
病症:有三种情况 , 第一种是大量饮水并存积在嗉囊里不消化 , 叫作水归,不吃食;第二种是食欲很好,嗉囊全部是饲料且不消化,叫作硬归;第三种是嗉囊里除了气什么也没有,称作气归 。病鸽会水便、绿便不止(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且能在得病后的一天或两天内传染全棚)
治疗:把病鸽倒提,把嗉囊中的水或饲料或气,向下挤出,挤出干净后用龙园鸽药<嗉囊清>灌入嗉囊(清水也可以),一小会后挤出,洗净后,停食一天 , 同时灌入少量糖水 , 喂半呋喃唑酮 , 肌肉注射维生素B12针剂一支 。
预防:短训或比赛刚回的鸽子,不能让它喝太多水,极度饥饿时不能喂太多饲料,不能让鸽子有机会吃到不洁的食物、有刺激性或不消化的尖物异物 。
如何养野鸡仔?1.合理饲喂 。采用原粮饲喂野鸡的养殖户,可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饲喂比例(推荐配方:玉米40%、小麦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饼15%、麸皮5%、米糠4%、骨粉1% , 另每吨料加入食盐2.5公斤及适量微量元素) 。采用家鸡饲料饲喂的可购买肉鸡生长料进行饲喂,并保证充足的饮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饲料 。让野鸡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喷入2%的敌百虫溶液,以杀灭体外寄生虫 。
2.控制密度 。育肥初期(5~11周龄)每平方米可养10~12只野鸡,以后可按公母、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 。同时,应设置足够的料槽让其均匀采食,生长一致 。
3.设栖架、防啄癖 。育肥野鸡舍内外应放置栖架供野鸡飞攀栖停 , 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养殖空间,还有利于减少野鸡的啄癖 。发现有被啄伤的野鸡应在伤口处涂紫药水或樟脑软膏 , 并隔离饲养 。必要时对野鸡群进行调控 , 方法为:(1)在舍内挂青草或青菜 , 引诱野鸡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 , 同时也补充了维生素和纤维素 。(2)9~11周龄时,可在饲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 。(3)饲料中的食盐要提高到2.5%,或在饮水中添加食盐,并保证供水充足 。
4.防惊飞 。尽可能保持场内安静 , 谢绝参观,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为防惊飞出现撞伤或撞死,可剪掉野鸡一侧的初级飞羽 。
5.做好防疫工作 。野鸡舍应每天清扫,每周用百毒杀等消毒剂进行一次消毒 。8~9周龄的野鸡要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饮水接种,并预防禽霍乱或球虫病的发生
鸡、野鸡等的互啄癖
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包括啄肛癖、拔羽癖、喙趾癖、啄头癖、喙蛋癖等,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 。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 , 致鸡伤、残、死,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
一、病因
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日粮和激素等因素 。
1.环境因素 鸡舍潮湿,温度过高 , 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 , 光线太强,密度过大,外寄生虫侵扰,限制饲喂未吃饱,垫料不足等 。
2.日粮因素 日粮营养不全价,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 , 食盐不足 , 玉米含量过高等 。全价日粮的颗粒料比粉料更易引起 , 笼养比平养更易引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