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鸡舍怎么建

简单鸡舍怎么建,怎么养殖乌骨鸡?乌骨鸡养殖其实也挺简单的,下面养殖一点通从四季上来讲讲乌骨鸡的饲养管理 。
春季气候温暖,是一年中鸡生长和产蛋率最高的时期,因此要特别注意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搞好配种繁殖,设置充足的产蛋箱 , 避免脏蛋、破蛋增加 。
春天要做好疫病防治,且早晚气温变化大,注意保温 。
夏季气候炎热,鸡群全身覆盖羽毛,而且大部份黑羽,所以特怕热 。温度高于25℃时鸡群生长及产蛋率开始下降 。因此夏季主要是防暑降温 。
秋季老母鸡开始换羽停产,当年的小鸡开始产蛋 , 气候又适宜于育成鸡生长 , 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 , 促使新母鸡多产蛋,未换羽的母鸡推迟换羽,提高育成鸡的生长速度 。
冬季冬天日照短、气温低 , 主要任务是做好防寒保暖 , 保证舍温不低于8℃,有条件可设置取暖设备 。对鸡舍窗户用纸糊好或者用塑料薄膜遮好,减少通气量;门不要突然大开 , 造成气温骤然下降,使鸡感冒 。
对养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养殖一点通,天天都有精彩的养殖资讯、技术文章分享 。投稿邮箱:yzydtcom@126.com 。
肉鸡养殖大棚建设方法?肉鸡养殖大棚在外形上类似于蔬菜大棚,鸡舍通常坐北向南 , 跨度一般为8到10米,东、北、西三面有高约15米的砖墙围护,墙壁较厚,墙上安装较多的窗户 。鸡舍南壁开放 , 由间距相等的大木窗和壁垛连成,木窗上覆有半透明的塑料膜 , 既可以保温又可以通风 。鸡舍的顶部多为单坡式的,用较长的竹竿和粗铁丝构成一个平面支架,再在支架上覆盖一层或两层塑料塑膜 , 上盖草或夹入麦杆作为隔热层 。鸡舍内有数量不等的壁垛支撑整个鸡舍的顶部 。
肉鸡养殖大棚的养殖优势
1、投资少见效快:目前建设一个饲养1000-1500只肉食鸡的大棚只需投资2000-3000元左右,其造价仅是砖瓦结构鸡舍的1/5-1/4 。一般每个鸡棚饲养2批肉鸡,即可收回全部鸡棚投资 。
2、能为肉鸡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冬天利用塑料薄膜的"温宣效应",能提高棚温,节省能源,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夏天在大棚顶部盖上草苫和秸秆具有较好的隔热效能 , 通风时将两侧敞开,扯上挡网,能起到很好的防暑效果 。
3、棚舍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大:大棚饲养肉鸡一般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8-12只,棚舍利用率较高 。目前,国内肉鸡饲养水平已达到6-7周龄即可出栏,出栏后留2周时间打扫消毒鸡舍,这样一年就可出栏5批 。按每只鸡获纯利2元计算 , 每批饲养1000只肉鸡全年可获纯利1万元左右 。
4、要求饲养管理水平较高:由于肉鸡生长十分迅速,各方面的营养需要都要及时供给,否则任何一方面的营养缺乏都会影响其生长甚至发生营养代谢病 。所以,肉鸡饲料要求采用全价配合饲料,而且采用颗粒饲料饲喂效果最好 。同时,由于饲养密度较大 , 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严,如果饲养管理水平较低,鸡群极易发生传染病,如球虫病、鸡白痢、大肠杆菌病、慢性呼吸道病等 。这就要求在饲养肉鸡时 , 应加强饲养管理,努力为肉鸡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肉鸡出栏体重和成活率 , 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肉鸡养殖大棚的建造方法
1、棚址的选择:棚址最好选择地势开阔、通风良好、靠近水源、土质无污染、远寓大道无噪音的地方 。凡符合上述要求的,如田间地头、村间空地、果园菜地、河滩荒坡等都可利用 。这样可以给肉鸡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 。
2、建筑规格: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双斜式大棚,棚长2-30m,宽7-8m,呈东西或南北走向,建设面积140-240平方米,可饲养肉鸡1000-1500只 。按棚长30m养1500只计算 , 需长4.5m左右的竹竿200根,长8m左右的竹竿20根,砖2500块左右 。另外 , 需准备适量的细绳、铁丝、麦秸或草苫子 。
3、大棚组装
①大棚两端垒砖墙,一端山墙中间留门 , 两侧留通风孔,另一端山墙只留通气孔或安装窗户,还要留1-2个烟炉筒孔以供育雏或加温时使用 。在两砖墙之间每隔2m埋植一排立柱,中间1根(与棚顶部同高),左右两侧各2根(其中外部2根与棚外侧同高),共计5根 , 这样纵向立柱共有5排 。在每一排纵向立柱顶部用8m长竹竿连接其上就构成大棚纵向支架 。然后用长4.5m的竹竿一组 。对节绑牢,横向每间隔30-40cm,围绑在纵向立柱之上,构成大棚顶部的横向支架 。这样,一个完整的大棚支架就建成了 。
②塑料薄膜按长宽的规格事先粘好 。盖膜时选择无风雨天气 , 将膜直接搭在棚架上 。然后在塑料薄膜上加盖10-20cm厚的麦秸或其他杂草(为了防止草下滑,可用塑料网罩住) 。其上再加一层草苫子或油苫纸,纵横加铁丝埋地锚加以固定 。棚顶部每隔3-4m安置一个直径40-50cm可调节的排气孔 。棚的四周挖上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 。
肉鸡养殖大棚使用前的准备
1、彻底清理鸡舍内的器具和尘埃,对泥土地面可除去表层旧土换上新土 。检查和维修鸡舍内的取暖光照等设备,消除火灾隐患 。备好燃料、电灯炮、灯口等 。饮水喂料器具需先用2%的火碱液浸泡消毒12h 以上,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备用 。
2、鸡棚地面干燥后用2.5%的火碱液对棚内地面喷洒消毒 。在干燥地面铺上厚度不小于5cm的干净、干燥的垫料,如铡短的稻草、麦秸(6-10cm)、稻糠、花生壳等,后期可用干沙做垫料 。均匀排布好所有饮水、喂料器具 。
3、将鸡棚封严后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48h,消毒后开启棚膜、门、通气孔通风换气 。熏燕方法:新鸡舍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8ml、高锰酸钾14g、水14ml , 养过鸡的旧鸡舍用福尔马林40ml、高锰酸钾20g、水20ml 。先将高锰酸钾溶入盛水的瓷盆中,再将福尔马林倒入 。瓷盆周围要将垫料清理干净 。应注意不能用塑料盆,否则易引起火灾 。
4、入雏前最少要有24h以上的预热过程,使育雏棚舍内温度保持在32-35℃ 。此外,还应备好足够的温开水 。
肉鸡养殖大棚环境控制
1、温度:在整个饲养期内肉鸡对温度要求都很严格 。有试验表明 , 5周龄后偏离适宜温度1℃,到8周龄时每只肉鸡体重约减少20g 。肉鸡鸡适宜温度的范围如下:1-2 日龄34-35℃,3-7日龄32-34℃ , 8-14日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 24℃,35日龄至出栏维持在21℃左右 。应注意 , 上述列出的温度是指鸡背高度处的温度 。温度是否合适,除观察温度计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鸡群的活动来判断 。当温度正常时,肉鸡表现为活泼,分布均匀,食欲良好,饮水适当,睡眠时不挤堆,安静,听不到尖叫声 。当温度过高时,鸡不好动,远离热源,张口喘气 , 采食量减少 , 饮水量减少,往往出现拉稀现象,长期偏离则生长发育缓慢,羽毛缺乏光泽 。当温度过低时,肉鸡主动靠近热源,发出连续不断的尖叫,夜间睡眠时不安静,易挤堆甚至出现压死或憋死现象,应对此引起足够重视 。
2、温度:肉用仔鸡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是5o%~70% 。一般10日龄前要求温度大一些,可达70% , 这对促进雏鸡腹内卵黄的吸收和防止雏鸡脱水有利 。10日龄后相对湿度要少一些,可保持在65%左右,这样有利于棚内保持干燥,防止因垫料潮湿而引发球虫病 。
3、光照:光照的目的是延长肉鸡的采食时间,促进其生长速度 。一种光照时间安排是在整个饲养期每天23h光照,1h黑暗,采用此法可使中后期肉鸡死亡率增加 。目前一般采用下列光照方案:1~2日龄24h光照 。3~42日龄16h光照,8h黑暗 。43日龄后23h光照,1h黑暗,这种光照方案既不影响肉鸡生长又可提高成活率 。光照强度的原则要求是由强变弱,1~7日龄应达到3.8w/平方米,8~42日龄为3.2w/平方米,42日龄以后为1.6w/平方 。前期光照强一些,有利于帮助雏鸡熟悉环境,充分采食和饮水,后期强光照对肉鸡有害,阻碍生长 , 弱光可使鸡群安静,有利于生长发育 。另外 , 为了使光照强度分布均匀,不要使用60w以上的灯泡,灯高2m , 灯距2~3m为宜 。
4、饲养密度:肉鸡饲养密度是否合理,对养好肉鸡和充分利用鸡舍有很大关系 。饲养密度过大时,棚内空气质量下降,引发传染?。沟贾录θ河导?nbsp;, 相互抢食,致使体重发育不均,夏季易使鸡群发生中暑死亡 。饲养密度过小 , 棚舍利用率低 。肉鸡的饲养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日龄、季节、气温、通风条件来决定 , 如夏季饲养密度可小一些,冬季大一些 。以下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供参考:1~7日龄40只,8~14日龄30只 , 5~21日龄27只 , 22~28日龄21只 , 29~35日龄18 只,36~42日龄14只,43~49日龄10~11只,50~56日龄9~10只 。
5、春、秋季:春秋季节是大棚饲养肉鸡最好的季节 。这两个季节的环境平均气温在10~25℃左右,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采取适宜的措施 , 可以较容易地将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8~23℃范围内 , 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 为肉鸡生长提供最佳环境 , 一般通过调节薄膜的敞闭程度、方位和时间即可达到目的 。春秋季节一般每天10~15时,外界温度达到20℃以上时,四周薄膜可全部敞开通风,有利于棚内降温和垫料水分蒸发 。每天凌晨2~4时,外部环境温度较低,可部分关闭棚膜 。
6、夏季:夏季昼夜外界气温较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 , 否则易导致肉鸡特别是接近出栏时的肉鸡发生中暑死亡现象 。夏季天气炎热时,除将四周棚膜和所有通气孔、门、窗等敞开外,还可安装数个电风扇进行降温 。也可在棚内放置3~4排塑料软管通上凉水让鸡趴伏在上面进行降温,经试验证明,这一办法对防止肉鸡中暑十分有效 。另外,还可结合消毒,经常用凉水对鸡群进行喷雾,这样对降低棚温也有作用 。酷热时,对于40日龄以上的肉鸡要降低饲养密度,一般每平方米不超过 8只 。
7、 冬季:冬季外界气温较低,平均气温常在0~10℃范围内,最低可达零下10℃ 。而棚内温度要求一般不能低于18℃,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可在棚1m线左右处用砖或秸秆垒建一排2m左右高的护围,以阻挡寒冷北风对大棚的侵袭 。二要将全部棚膜关闭,当有阳光时 , 东西棚前坡约0.9~1.om的草苫于掀起,南北棚早掀东侧苫子,下午掀西边苫子,有利棚内提温 。在夜间或阴雨雪天气 , 可将棚全部封闭,必要时可生1~2个炉子,对棚内进行提温 。另外,冬季肉鸡饲养密度可提高到10~12只/平方米,这样也有利于棚内温度的提高 。冬季饲养肉鸡另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是棚内有害气体的排除问题,因为通风过大不利于棚内保温 。解决的方法:一是充分利用棚顶及两侧山墙的排气孔 , 白天有阳光待温度升高时 , 打开排气孔 。二是经常用干沙替换污染的垫料,有利于棚内温度的保持和防止有害气体的产生 。
8、育雏温度的控制:育雏的温度较高,可将大棚无门的一端隔离(约占总面积的1/5~1/4),中间用薄膜遮挡,内生1~2个火炉(烟筒直径为14~18cm)进行提温育雏 。有条件也可用地下火道供温 。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要求逐渐下降,饲养面积增加,可按要求逐步降温,扩大饲养面积,直至拆除挡膜 。
肉鸡养殖大棚的养殖技术
1、饮水:雏鸡刚接入育雏棚时应先饮水后喂料,在3~5日龄内最好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应一致,以后改饮凉水,这样可刺激雏鸡的食欲 。除了投药和防疫需要限水外,饮水供应不能间断 。饮水的质量要求新鲜、清洁、卫生 。饮水器每天都要清洗和定期消毒 。
2、喂料:刚进雏时饮水后2h喂料 。最初5~7日龄可将饲料撒在干净的报纸、塑料布或饲养盘上让鸡采食 。为节省饲料减少浪费,自4~5日龄起,应逐渐加设料桶,7~8日龄后全改用料桶 。除第2周需要限饲外,其他时间自由采食,即任其吃多少喂多少 。第2周实行限饲喂九成饱可减少肉鸡猝死症的发生而不影响后期体重 。饲喂次数应适宜 , 一般第一周每天喂8次,第二周每天喂7次,以后一直到出栏每天喂5~6次 。一般每20~30只鸡需要一个料桶 。料桶放置好后,其边缘应与肉鸡的背部等高,每次加料不宜过多,可减少饲料的浪费和污染 。目前肉鸡的饲料配方一般分三段制:0~3周龄用前期料 , 4~5周龄用中期料,6周龄至出栏用后期料 。应当注意,各阶段之间在转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有3~5d的适应期,若突然换料易使肉鸡出现较大的应激反应,引起鸡群发病 。
3、大棚肉鸡的疾病防疫程序
①免疫程序:4~5日龄肾型鸡传染性油乳剂灭活苗每只鸡0.25ml肌肉注射,7~9日龄鸡新城疫iv系苗+传支h120二联苗点眼、漓鼻各一次(或同时每只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14~16日龄法氏囊中毒苗一倍量饮水或法氏囊冻干弱毒苗双倍量饮水,26~28日龄法氏囊中毒苗双倍量饮水,31~33日龄鸡新城疫iv苗双倍量饮水(如7~9日龄已注射过新城疫油苗可免此项) 。
②用药程序:1日龄口服补液盐、速补-14或赐益多饮水 。2~6日龄百病消饮水,每天2次 。也可用庆大霉素4万u/i饮水,8~12日龄强力霉素粉0.005%~0.01%饮水 。15~17日龄氟哌酸纯粉0.005%饮水,15日龄以后用多种抗球虫药(如马杜拉霉素、氯苯胍、盐霉素等)交替使用,用药7d停5d 。31~33 日龄:环丙杀星或恩诺杀星0.005%饮水 。
养3只鸡怎么搭鸡舍?养三只鸡 , 因为数量太少 , 可在农村的院子里简单用木板搭个棚,做好防水就行,鸡舍在高处,没有积水地方,选在下风口 , 向阳地方,最好鸡舍旁边有果树,可以遮阴 , 又可以供鸡活动 。
鸡舍必须搞好卫生,平时常清理鸡粪,消毒,另又要防鼠,蛇 , 黄鼠狼来侵害鸡 。
怎样养殖散养鸡?1
要想散养鸡的话,选场地很重要,饲养鸡的场地应选择经济实惠,靠近水源,污染少,人流量小的区域,地表植被丰富 , 不要在河边建鸡场 。
02
选择鸡苗很重要,不要图便宜随便购买鸡苗,要选择正规厂商选购,以免后期出问题,那样的话损失会更大,得不偿失
03
鸡舍搭建也不用过于复杂,简简单单即可 。在条件较差的地方,至少要用纱窗把鸡舍周围给围起来,搭几个小棚 。
04
特别是冬天也要做好保暖工作,只要能达到加热保温的目的 , 电热,煤炉,锅炉都可以使用,煤炉加热较危险,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 所以必须加烟囱 。
05
鸡舍通风也很重要,可以有效的降低鸡的疾病的发病率,保证鸡舍的清洁干净
06
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人的义务 , 所以选用科学的饮水器 , 可以降低水浪费
07
合理的配料,采用科学的喂养方式,多消毒提前预防各种疾病
08
定时打扫鸡舍,保证鸡舍卫生清洁 , 一般鸡场采用人工定期清粪 , 规模较大鸡场的可采用机械清粪 。
09
本经验只供参考 , 如有不足 , 还请见谅 。。
农村养殖鸡该怎么养?在农村养鸡优点
环境自然,食料成本低 , 建设房屋少 。投资成本低 。室外放养,鸡食杂草,小虫 。营养丰富 。4个月出栏的土鸡每只鸡食料成本不足30元 。土鸡价格高 , 虽然长的慢,但成活率高,收益好 。另外室外活动大,鸡肉质好 。销路宽 。本土化本地鸡苗,加上全天然室外放养 。自然光照射时间长,鸡食五谷杂粮,青草 , 小虫 。鸡体健康,深得本地老百姓喜爱 。是餐桌“地”土文化重要元素 。
农村养鸡虽然成本低,投资少,但管理难度大 , 只能针对本地土鸡做少量养殖,一般单批在1000只以下为宜 。比较适合的品种有:本地三黄鸡,本地麻鸡,本地固始鸡 。此外,必需是本地鸡种 。如广东三黄鸡在黑龙江养价值和意义就不大,也容易生病 。所以土鸡必需要本土化鸡苗 。
那么在农村养殖鸡该怎么养?
一、养殖环境
土鸡要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山地、果园田野等适合放牧的场地饲养 。要求场舍周围5公里范围内没有大的污染源,有丰富的草料 , 且有小溪、山泉水最佳,其山地坡度以不超过25°为宜,且背风向阳、绿树成荫、水源充裕、取水方便 。规模养殖还要求道路交通和电源有保障,便于饲料和产品运输和加工 。鸡舍和运动场的大小设计标准,一般鸡舍按照每只鸡0.1平方米,运动场按每只鸡1平方米计算,运动场周围最好用竹篱和塑料网围起来 。
二、种类选择
土鸡养殖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要选择品种,一般肉用鸡种、兼用型鸡种和蛋用鸡种的公雏及农村的草鸡都可作为生态肉鸡品种,可因地制宜选择 , 通常以兼用型鸡种最好 。
三、养殖季节
土鸡的饲养必须选择合适的育雏季节,以利于生态鸡的放牧饲养 。按照各地山区的气候特点,一般最好选择3~6月份育雏 。因为这一时段气温由低到高 , 光照充足,有利鸡的生长发育 , 有利育雏成活率的提高 。
四、需要营养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要按照鸡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保证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的饲料供给和补充 。一般放牧前要求每日饲喂5~6次,同时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进入放养期并具有较强的自由捕食能力后 , 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到每日2~3次,并注意早晨少喂,晚上多喂 。
五、养殖方式
土鸡的放养训练是饲养中的关键环节,要从幼雏抓起 。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有草地、有围栏的场地散养,有目的地训练鸡条件反射,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雏鸡听到人为的声音就回来吃食饮水 。此时应抓住时机训练鸡群觅食饲料和捕食牧草的能力,经过约4~6周训练,雏鸡形成了条件反射 , 捕食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大大提高 。鸡个体重达到500克左右时,已具备了放养的基本条件 , 可以把鸡群散放到预先圈定的放牧场地,开始鸡的自然生态饲养,让鸡群在开阔的山野各展其能,自由自在地捕捉昆虫,寻觅草子,啄食嫩草 。
土鸡的生长期以放养为主,大部分时间在野外活动,且生态鸡生长期相对较长 , 一般需要4~5个月,随时都有可能传染各种疾病 。为此,必须切实做好鸡的免疫接种工作 。鸡疫病防治“重”在防,“贵”在早,从出雏以后的第一天就要接种鸡马立克氏疫苗 。同时,要在兽医的指导下,做好鸡新城疫、鸡支气管炎、禽流感、禽霍乱、法氏囊、鸡痘等疫苗的防疫注射 。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做好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治疗 , 以保障生态鸡健壮成长 。
六、疾病防治
1.病毒病的防治
鸡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呼吸艰难、腹泻、粪便呈绿色、精神沉郁及神经症状、头部和面部肿大、产蛋终止等 , 敏感鸡群死亡率高达50%~70% 。预防措施:雏鸡7~10日龄用新支二联四价疫苗饮水或滴鼻首免,18日龄二免,60日龄以上用新城疫I系肌肉注射(每次做疫苗前后要用七味抗毒饮饮水,可以有效提高疫苗免疫力和机体抗病力,平时用恒杰康拌料,减少新城疫的发病率) 。
鸡痘由鸡痘病毒引起,病鸡身体各个部位可见结痂,喉型鸡痘可见口腔、食道气管黏膜溃疡或黄白色病灶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鸡痘疫苗刺种 。
传染性法氏囊炎由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病症为病鸡排白色或浅绿色稀粪,精神委靡,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疏松下垂,最后极度衰竭脱水而死 。预防措施:14~21日龄用法氏囊弱毒苗饮水,水中加2%的脱脂奶粉;做苗后连续用速效囊病宁饮水,可减少疫苗的应激反应,并可控制法氏囊病的发病率 。
2.细菌病的防治
大肠杆菌病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小鸡表现为厌食、羽毛松乱、不爱动,最后死亡;成年鸡鸡冠萎缩,颜面发白,有的下痢 。部分感染呈临床病症,如关节炎、眼炎以及伴有呼吸病症 。治疗措施:用抗菌素(如卡那、新、氯、链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均有效 。
鸡白痢由沙门氏菌惹起,病鸡表现为肉体、食欲差,翅下垂,羽毛松乱 , 喜蹲伏,排黄白或绿色粪便 。防治措施:用氟哌酸、环丙沙星或恩诺沙星饮水 。
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最急性型病鸡忽然死亡;急性型病鸡羽毛松乱,不吃,呼吸急促,鼻口流出有泡沫的黏液,排黄、灰或绿色稀粪,体温升至43~44℃,昏迷,1~3天死亡;慢性型表现关节炎、跛行、呼吸艰难等 。防治措施:发病后用磺胺药,青、链霉素 , 红霉素治疗有效(小鸡开口的时候用丰强恒力源/头孢噻呋钠+维多利饮水,可净化白痢,减少大肠杆菌的感染率) 。
3.寄生虫病的防治
鸡常见的寄生虫病有绦虫病、蛔虫病和球虫病 。
绦虫病、蛔虫病鸡感染绦虫和蛔虫后,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鸡冠惨白、贫血,羽毛松乱 , 双翅下垂,肠炎下痢等,每公斤体重用丙硫咪唑5毫克可驱除这两种寄生虫 。
【简单鸡舍怎么建】球虫病半个月至2月龄的雏鸡最易感球虫病 , 常表现为贫血、消瘦、下痢和粪中带血等病症 。驱除球虫的药物可选用妥曲珠利溶液饮水,平时用磺胺嘧啶混悬液+大肠杆菌特号饮水,做定期保健预防,并可控制小鸡的肠道感染,减少肠毒综合征的发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