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蟹池要防什么

高温蟹池要防什么,遇到该怎样解决?养殖螃蟹的人都知道 , 在放置螃蟹的池塘里面,一般都会有蓝藻的生长 。而蓝藻在每年的七月和八月份的生长是在河蟹养殖过程中,用于放置河蟹生长的池塘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池塘中水质是否清澈,PH值是否适合河蟹的生长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般鱼虾蟹适合生长在弱碱环境中(7.4~8.5),无论是pH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到螃蟹的养殖 。而一旦河蟹池塘中的环境PH出现异常,随之而来的也是河蟹的生长不良 。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河蟹池塘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以及调节的方法 。
一、pH值偏高原因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关合作用很强,到下午5点左右 , pH值往往会上升到9.0以上 。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
二、 pH过高时的影响
1、pH值超过10.0时 , 会造成螃蟹的直接死亡 。
2、pH值越高 , 氨氮毒性越强;硫化氢、铜离子(硫酸铜)的毒性减弱 。
3、pH值过高,水体偏碱 , 磷肥会生产难容的磷酸三钙,降低肥效,造成池塘土壤板结 。
4、影响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浮游藻类、水草等的生命活动,降低其活力,使得池塘中物质循环受到影响 。
5、pH值高时,敌百虫会变成毒性很强的敌敌畏,杀虫时可能导致螃蟹中毒死亡 。复合碘、过硫酸氢钾等产品,酸性条件下效果更好,pH值过高 , 这些产品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
6、pH过高时,水体中钙、镁离子会生产难容的沉淀物,不利于螃蟹对钙镁离子的吸收 。
三、pH过低时的影响
1、PH较低时,螃蟹血液载氧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池塘水体溶氧虽高但却会缺氧上坡上草 。与此同时,pH过低时,还会影响螃蟹的蜕壳,延长蜕壳时间,导致蜕壳不遂、软壳的情况 。
2、PH较低时,氨氮毒性降低;但是硫化氢、铜离子(硫酸铜)的毒性会增强 。
3、pH较低时,磷肥会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肥效降低 。
4、pH较低时,许多微生物都难以生存,如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 。
四、蟹池塘PH值异常的处理方法
1、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1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
2、新水最好等水质稳定再放蟹种 。
3、出现蓝绿藻要及时控制或更换池水,培育新的藻相,必要时追施优藻乐 。
4、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塘,淤泥的有机质太多,有条件可以适当增加换水量,但还使用底改和改水 。
五、蟹池塘pH值的调节方法
1、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方法,防止池水pH值过高 。
2、盐碱底质土壤的河蟹池,不宜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 。
【高温蟹池要防什么】3、蟹池中要除去过多的水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 。
4、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二氧化氯进行全池泼洒 。
5、控制pH的日常变化,可采用定期补充池塘碳源 。
以上就是比较详细的河蟹池塘PH值的异常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还有河蟹池塘PH值的调节方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蟹塘水绿起厚怎么处理?、换水:将蟹塘中表层的肥水换掉,同时,在放水的地方设置一个纱网,将水表面的藻类过滤清理掉 。
2、增氧:在晴天的中午时分使用增氧机,增加蟹塘中的氧气溶解量,一般保持池塘中氧气的溶解量在5mg/L以上 。
3、投饵:在喂食螃蟹的时候,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这样螃蟹既能进食,也不会让饵料大量进入池塘中污染水源,也更加容易清扫饲料残渣 。一般选择在傍晚时分喂食 。
4、施肥:在池塘中适当施加磷肥,增加喜磷类的藻类量,来抑制蓝绿藻类的数量 。
5、药物:
(1)在池塘中泼洒生石灰,可以提高水体pH值、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一般在晴天下午3点钟之后泼洒 。
(2)在蟹塘中的水色浓绿处泼洒仕必得3倍解毒应激精华液,每4亩池塘使用1瓶;第二天使用仕必得全能和仕必得FS活力菌化水全池泼洒,前者每3亩池塘使用一袋,后者每2亩池塘使用1袋 。
庭院鱼池能养殖螃蟹吗?可以 。
一、注意淤泥深浅
原养鱼池塘淤泥都比较深而肥 。过深太肥的淤泥对养鱼不利,对养蟹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 必须清淤改造,仅留10厘米左右栽种水草,以保证清除病害、水质清新、水草又能生长茂盛 。清除的淤泥不能像养鱼那样置留在池塘内坡上,要彻底运出池外,以防再让雨水冲回池塘 , 压倒防逃墙并引起池水浑浊 。
二、注意水草多少
多年养鱼的池塘大多水草极少甚至寸草不生 , 这对养蟹非常不利 。水草作为对河蟹生长极为重要的环境因子 , 为河蟹提供栖息、觅食、避敌、躲藏和蜕壳的必备场所,还能净化水质,为河蟹提供其他饵料缺乏的维生素、粗纤维等物质 。因此,原养鱼池塘改养蟹要及时多次、适量(水草面积约占池塘面积的60%左右)、稀疏混杂移植多类群多品种,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沮草等水草就显得十分重要 。
怎样应对蟹池水草疯长呢?蟹池栽种适量水草能够净化水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 对河蟹生长有利 。但水草过多,也会对河蟹造成危害 。近日,安徽和县许多地方出现河蟹死亡,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池中水草没有很好地控制,出现了“疯长”的现象,加之遭遇梅雨季节,天气沉闷,气压较低 , 阳光不足,致使水草腐烂,水质变坏,水中严重缺氧,使水体环境被破坏 。针对这一情况,和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指导养殖户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 。人工清除漂浮的水草及腐烂的水草应随时捞出水面 。池中生长过多的水草可以利用刀具割除,并移出池外 。但应注意每次同一池中不能割得过多,可以在同一池中分点交叉割除,最好控制总量的1/3以下 , 同时要防止水草割除时 , 搅动池水及带动腐烂的草根,在高温下败坏水质,引起缺氧 。也可在池中间隔割出一些草路,纵横于池中各处,让河蟹有自由活动的通道 。缓慢加深池水发现池中水草生长过快,应提前加深池水让草头没入水面30厘米以下,以抑制其生长 。这样,在高温季节 , 也可避免草头浮在水面遇阳光的曝晒而腐烂死亡 。加水时,应缓慢加入,不能一次加得过多 , 让水草有个适应的过程,否则会发生死草,适得其反 。加入适量增氧药物水草过多的池塘 , 如发现天气闷热,气压过低,一时难以割草的情况下 , 应采取人工急救的措施来防缺氧,但千万不要临时割草和加换新水,这样会搅动池底,让污物泛起,结果会雪上加霜 。正确的方法是人工先施入一些增氧药物,以补充水体氧气的不足 。最好施入片状的长效增氧药物,以让其缓慢地释放氧气 。待天气和气压状况好转后,再正常割草和加换新水 。水质调节措施水草“疯长”的池塘,烂草及污物一般很多 , 若在大雨过后及人工割除的情况下,短期内水质都会不好,这时应施入水质解毒剂、富碘、生石灰等净化水质药物,以便澄清水体,杀灭病菌 。此外 , 还可引导养殖户少种菹草、伊乐藻等夏天易死亡及腐烂的水草,多种轮叶黑藻、金鱼藻等种类 。也可各种水草都交叉种一些,这样就会营造良好的水草环境,不会形成某一种水草“疯长”的状况 。
漂白粉在河蟹养殖中怎样正确使用?在养殖河蟹时,最好是要给池塘进行清塘,改善底质,清塘的时候会使用到很多的化学物质 , 如生石灰和漂白粉是会经常用到的 。漂白粉又叫氯石灰,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使用 。
漂白粉的作用一般施用的药量为每立方米水体20~30克,先将漂白粉用水溶解 , 然后全池泼洒,能杀死水中的有害细菌及鱼病病原体 。利用漂白粉在疾病的流行季节可以起到治病的作用,一般每立方米的水体用1~3克 , 加水溶解后洒入池内,隔天一次,连续两次 , 可以防治一些烂鳃病、肠炎病等 。
漂白粉的使用方法在施用前必须对漂白粉的氯含量进行检测,以便确定使用量 。测定氯含量时,可以用蓝黑墨水滴定法 。在防治疾病时 , 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要求达到20%,一般每立方米水体用药量是1~2克 。一般1个疗程是3~5天,第1天施用完后要间隔1天再施用第2次,连续使用2~3次 。一般清水池塘的水质呈中性或微碱性时施用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在施用漂白粉防治虾病时 , 每亩水深1米时,先用生石灰10~12公斤调节水质,再施用漂白粉 。
蟹池消毒时,是在捕捞以后至下次放苗之前,空池灌满水,再用漂白粉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的用量,均匀撒入池中 。1~2天后,把池水放出 。为促使池底土泥氧化,将池底翻一遍 , 再让太阳暴晒一周 。
使用漂白粉的注意事项漂白粉的稳定性差,容易潮湿 , 买回来打开包装后应及时使用 。溶解漂白粉时应使用非金属容器,勿与酸、福尔马林、铵盐和生石灰混用,一般水体的PH值<5时 , 不能使用漂白粉 。准确计算养殖水体的体积和漂白粉的用量,对大型养殖水体,水深超过2米时 , 以2米计算,避免在高温的时候进行泼洒,泼洒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漂白粉要充分溶解,使用时操作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与药液接触 。
漂白粉无论是在清塘或是在防治病害方面,都能符合水产品生态养殖无公害的要求 , 但它是属于化学物品,使用时要控制好量,避免过量产生河蟹中毒的情况发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