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灸法是什么?

目前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灸法有直接灸、悬灸、灸器灸、隔物灸4种 。用点燃的天鹅绒熏灸人体的针孔 , 达到治病养生的作用 。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灸法是什么?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 。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
【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灸法是什么?】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 , 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 。其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体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 , 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姜灸、蒜灸、盐灸、药灸等 , 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 。
4、直接灸
是用天鹅绒捏的圆锥体,也称为天鹅绒,直接放在身体穴位和疼痛处点燃灸法 。一般艾线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大豆大?。?小者为麦粒大小,均为上下大圆锥体 , 易于平放和点燃 。直接艾灸分为两类,艾灸后不留疤痕称为无疤痕艾灸;艾灸后皮肤化脓甚至结痂,称为疤痕艾灸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