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风寒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风寒感冒可以吃什么药


孩子风寒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风寒感冒可以吃什么药

文章插图
一、孩子风寒感冒有什么症状
感冒疾病种类十分众多,辩证用药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知的 。小儿风寒感冒疾病属于一种自愈性的疾病,一般风寒感冒的病程都在一周之内 。那么,到底如何来进行辩证小儿风寒感冒疾病呢?通常小儿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都是些什么呢?
小儿风寒感冒疾病的主要症状常常都表现为头晕和头痛,患者的后脑袋一般会感觉到一阵儿一阵儿的剧痛,有时还会发展脖子转动之时不够灵活 。风寒感冒小儿患者舌无苔或者是薄白苔,经常表现为舌头无颜色 。患者的鼻塞而且声重,经常都是要打喷嚏的,有时不发热或者是发热不甚严重,没有任何流汗表现 。
得了风寒感冒疾病的患者感觉到自己周身酸痛,咳嗽有痰,并且色白且质稀,舌苔比较薄白,脉象也比较浮紧 。风寒感冒患儿通常怕寒且怕风,在感染了小儿风寒感冒之后,孩子通常要穿比较多的衣服,同时还需要盖上厚大的被子才能够觉得舒服一点儿 。一般在孩子感染了风寒之后,人体的抵抗力都是处于一种相对比较低下的不良状态 。对于这样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有一个温度比较适宜的生活坏境来有效帮助孩子对抗风寒感冒这种疾病 。
二、小孩子风寒感冒可以吃的药物有哪些
小孩子风寒感冒吃什么药
药物治疗小儿风寒感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九和参苏理肺九、保婴丹、小儿感冒茶、小柴胡、清宣止咳颗粒等,给孩子服药时需要遵照医嘱或药物说明确定给药量和服用次数 。服药的同时,可以以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加强药物效果 。
【孩子风寒感冒的症状有哪些 孩子风寒感冒可以吃什么药】除了上述药物外,治疗孩子风寒感冒,还可以给孩子喝葱白汤(葱白3—4段+2—3片生姜熬煮),可加点小儿专用蜂蜜调味 。也可以把姜末炒干,睡前包在孩子脚心,可缓解孩子鼻塞症状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喝健儿清解液(如有腹泻就停喝)或服用泰瑞宁牛磺酸颗粒 。
注意事项:小儿风寒感冒,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以免药不对症 。
除了风寒感冒外,对于一些常见感冒如风热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可以根据宝宝病症对症用药:
风热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小儿金丹片(中药)、王氏保赤丸、樋屋奇应丸、小儿感冒解毒灵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速效感冒冲剂、板蓝根、库克;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涕):小儿宝泰康、小儿金丹片;
重症或病毒性感冒:鸿泰牌小儿感冒颗粒(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艾畅滴剂;
感冒带咳嗽:七厘散 。
三、孩子风寒感冒的食疗方有哪些
1、神仙粥: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 。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青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
2、姜糖饮:生姜10克(洗净),切丝,放入水杯中,用沸水冲泡,盖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15 克红糖,趁热顿服,服后盖被取汗 。
3、菜根姜片饮:白菜茎根1个,萝卜根1个,共切粗片,生姜3片,红糖50克,加水适量,煮 开3~5分钟,热服取汗 。
4、荆芥防风粥:荆芥10克,防风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 。水煮 前4味药,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 。
5、香葱饮:香菜根、葱须、白菜头煎水,加红糖适量,代茶饮,有发汗解表通鼻窍作用,尤其适用于幼儿急疹 。
6、当归羊肉汤:羊肉、葱、姜、蒜、当归、盐、味精,加入羊肉,翻炒几下,加水、生姜、葱白、当归,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炖半小时后,加入盐、味精各适量即可,羊肉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当归有补血活血之功 。二者与生姜、葱相配,可补虚温中、活血祛寒 。适风寒感冒患者食用 。
四、孩子风寒感冒的原因是什么呢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以春、冬两季最为多见 。许多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病症还是没有减轻,主要是没有辩证用药 。感冒分很多种,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 。感冒主要以风寒感冒为主 。那么,什么是风寒感冒呢?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劳累,没休息好,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具体如下: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风寒感冒感冒属于自愈性疾病,一般病程在一周内,如果病情轻者可不治疗,病人身体会自愈,严重者就需要进行治疗了 。
风寒感冒的原因
风寒感冒的原因有很多,懂得风寒感冒不仅能懂得如何对症下药,也能预防感染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
1、气候突变:外界环境变化,乍寒乍暖,冷热失常,或如南人北迁,气候不适应,人体未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就可能受邪引发风寒感冒 。若属于当时流行性病毒为患,多造成广泛流行 。
2、生活起居不当:自身如更衣脱帽,因为贪图凉快而露宿,经常吹电扇冻空调,冒风淋雨,或过度疲劳,不注意休息,就会导致肌腠不密,营卫失和,外邪乘袭 。
3、过度劳累,耗伤体力:体内正气耗损,肌腠不密,卫外不固,感受外邪 。
4、体质偏弱:体质不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如果一不小心,就容易感邪 。如阳气虚者易受风寒,阴虚者易受燥热 。临床上称之为体虚感冒 。
5、肺有宿邪:肺经素有痰热,或痰湿内蕴,肺卫调节功能降低,则容易感受外邪,内外相引就发病 。临床上可见内热外寒--寒包火等错杂证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