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拖延症怎么治疗 小孩拖延症的原因


小孩拖延症怎么治疗 小孩拖延症的原因

文章插图
一、小孩拖延症怎么回事原因一:生理原因
上海华师大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及青少年教育咨询专家陈默认为,拖延有可能是天生的,“一部分动作慢的孩子可能存在先天性的神经协调缺陷” 。
陈默认为,熬夜过多、年龄偏大或有过多次人流经历的母亲,子宫环境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也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 。
美国心理学家、《教养你失控的孩子》(《Parenting Your Out-of-Control Child》)一书的作者George M.Kapalka博士认为,孩子一直拖延、抗拒写作业,很可能是学习困难症的信号 。
后天成长环境同样可能引发生理原因的拖延 。中医大夫李辛认为,长期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孩子也会变得拖延 。“因为TA的精力都流失掉了,做事当然提不起精神 。”
原因二:害怕做错
著有《拖延心理学》的美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简·博克认为,“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 。
孩子很可能拖延去做、学一些新的东西,即使这件事是TA感兴趣的,因为他们害怕做得不完美 。所以,即使是你的孩子自己强烈要求学钢琴的,TA也仍然有可能拖延练习,因为TA演奏得不像TA想象可能的那么好,或者认为应该的那么好 。
原因三:缺乏信心
如果是个你知道TA能做的工作,比如清理房间、收拾玩具,那拖延有可能是因为这任务看上去困难得吓人,让孩子感觉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开始 。
原因四:不了解做事的目的
如果一个孩子不了解TA的角色和做事的目的,TA就倾向于不想做 。但孩子很难对抗家长的意志、拒绝家长的安排,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拖延 。
原因五:习惯依赖
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很多本来可以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家长代劳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学习、玩乐都有人“侍候”,甚至很多应由孩子自己做的选择和决定都被家长“代理”了 。
长此以往,日久天长,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解围” 。
原因六:孩子和你的优先事项不同
【小孩拖延症怎么治疗 小孩拖延症的原因】心理学主张,缺乏兴趣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 。和写作业相比,玩游戏、看电视当然更有吸引力,更重要 。没有积极性,拖拖拉拉当然在所难免了 。
原因七:“时间有的是”
对孩子来说,如果事情不紧急,就很容易拖延,比如睡觉 。
二、小孩拖延症的表现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其实总是能够见到这样的现象,孩子或许会在洗澡的时候慢慢的洗,一个澡洗上一个小时,其实大部分的时间,孩子都是浪费掉的 。另外的表现就是孩子在清晨会赖床,不愿意早起,没有什么事情,往往会赖床到吃午饭 。就算被逼迫着起来了也会慢吞吞的穿衣服,爸爸妈妈把早餐都准备好了,有时候怕孩子来不及把孩子的书包也整理好了,可是孩子还没有穿好衣服,刷牙洗脸还没有完成 。这样的毛病,会使得早上上学,上班的时间都非常紧,总是急匆匆得完成很多事情 。并且还有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会非常的缓慢,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做这个做那个,甚至跑来跑去 。不愿意早点把作业完成,这样的孩子会在功课上较为薄弱,时间长了成为习惯以后在考试的时候也会慢悠悠的,这样考试时间来不及,那么成绩就不会很理想了 。大部分的爸爸妈妈会忍受不了这样的孩子,觉得他们实在太过拖延,所以,要是出现这种情况的话,爸爸妈妈就需要帮助孩子改正这些缺点了,拖延症会影响孩子以后的成就的 。
三、拖延症对小孩的危害危害一:怀疑自己
当自己不能按时完成某项工作的时候,长期如此,你会觉得自己有身体方面的疾病,长期这样也会给内心造成影响,变得不自信,怀疑自己的人生 。
危害二:精神萎靡
没精神,怀疑自己是植物人,或者还有点心脏病的意思?都不是,你干不动活很多时候是因为你不去做,出现上面的情况你的身体95%的可能是健康的,一点病都没有,除了做事拖延外 。
危害三: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
因为你的拖延,会让自己的事情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活动总是被拖延,好事总是不能成圆 。
危害四:变得自我
因为你不会对所有的事情都拖延,而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拖延,不要认为自己只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对的,实际上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还是应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做好了必要的事情,才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危害五:出现焦虑
因为他们工作和学习的不突出,拖延成了恐慌,他们开始否定自己,贬低自己,从而产生焦虑,甚至会厌世情绪 。
四、如何拯救孩子的拖延症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 。家长要想办法使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时间的故事,还可以在孩子的卧室里张贴一些名言警句来提醒孩子 。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也必不可少,家长要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 。
多一些鼓励和奖赏: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你看你做得多快”,“做得真棒,加油啊”,“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 。另外,当孩子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时,父母还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比如带孩子外出游玩,给孩子买他想要的玩具等等 。
让磨蹭付出代价:
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不要急,也不要去帮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点可要迟到了”,如果他依然在那里磨磨蹭蹭的,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担心孩子上学会迟到,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自己加快速度 。
不能责备打骂:
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比如有的时候孩子做一件事比较慢,这时如果家长再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会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 。另外,面对家长发脾气、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一定不好,有时他就有可能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或者干脆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
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 。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 。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家长就必须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
消除分心因素:
比如孩子进餐的时间可能正好是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时间,于是许多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就边吃边看起来了,这样一来孩子当然会吃得很慢,这时,家长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关掉电视机,或者把进餐的时间要么提前要么推后 。再如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应当尽量给他创造一个较为安静的、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这时家长不要上网玩游戏,不要给朋友打电话唠嗑,不要不时地去问寒问暖,即使是在做家务也要尽量防止发出很响的声音 。
拒绝包办代劳:
比如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由于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孩子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一点没关系,到时候妈妈会来帮我的,反正上学是迟到不了的 。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包办代替 。
巧用比赛法在运用比赛法时,可以有三种方式:
A)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 。家长可以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促使孩子不断地提高自己 。
B)让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赛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和他的同学比谁早到学校的计划,并监督孩子此计划的实施情况;也让孩子邀请同学到家里做作业,并进行一个比赛,看看谁做得又快又好,谁能得第一 。
C)家长与孩子比赛 。如比一比看谁吃饭吃得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得快等等 。总之,生活中许多你希望孩子干得快的事情都可以作为游戏的项目 。
增加紧迫感:
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可以给孩子的洗漱、穿衣、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与孩子一起商定好,然后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孩子做得好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做得不好就给予一定的惩罚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