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繁殖方法

蚯蚓的繁殖方法,40只蚯蚓繁殖快吗?很快 。蚯蚓每隔3个月左右产一次卵 。蚯蚓在交配以后,隔7-8天左右开始产卵,并且每排1-3个卵,蚯蚓便会分泌黏液将卵包裹在一起,形成半粒绿豆大、卵圆形、淡黄色的卵茧 。
卵茧一般埋藏在土壤中 , 经过18-21天左右,开始孵化成幼蚓 。
一般刚孵出来的小蚯蚓外表为乳白色,经过2-3天后变成桃红色 , 长到1cm左右的时候变成红色 , 42天左右性成熟
农家怎么养蚯蚓?首先要知道蚯蚓是草食性动物,因此可以选择秸秆或牛粪作为培养基质;
另外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品种,有些是能长20—30厘米长的 , 如环毛蚓 , 可能作为蛋白饲料填加剂更合适,而有些小蚯蚓作为钓饵合适;
最后考虑生态养殖如与养殖企业合作处理粪便,养完蚯蚓后可以作为有机肥回田,搞农业种植 。
环毛蚓
蚓茧
怎样才能养好蚯蚓?养殖蚯蚓方法 1、下种 将腐熟好的饲料调节好湿度后 , 沿着桑园开挖好的沟槽平铺10 cm,然后均匀放入含卵块及幼叫的蚯蚓种,上而再放5 cm的饲料 。
养殖密度可控制在2-2. 5 kg/m2或1-1. 5万条/m2,原则上前期密度可稍大,后期密度可逐渐缩小 。
2、遮阴与防护网 蚓种放好后,沟上先覆盖一层塑料防蚊网,再放塑料薄膜,泡沫板等防雨材料覆盖 。
既可防鼠、青蛙等危害又可防雨保湿 。
3、温湿度的调节 蚯蚓的最佳养殖温度在20-27℃,和蚕儿对温度的要求一样 。冬季桑园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 cm,饵料上盖麦秸或稻草,也可把冬季桑树枯叶、剪下的桑枝条加厚平铺 , 再上盖塑料布保温保湿;冬季大棚、蚕室加温需注意火炉必须通烟管,以防蛆叫煤气中毒,另外,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80%,每天通风3一4次,每次30min 。夏季结合通风每天浇1次水降温,一般情况一星期浇1次水即可 。
4、勤除薄喂 除蚯蚓粪、取叫蚯蚓茧或倒翻饲育床,结合喂料每月2 -3次,每次厚度10 cm,力求粪料新鲜透气 , 降低因粪料堆积过厚除蚯蚓粪不及时对蚯蚓造成感病的几率,为蚯蚓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5、分期饲养 蚯蚓饲养可分成种子群、繁殖群、生产群,薄饲勤翻 , 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10 cm 。分期饲养既有利于蛆叫的常规管理,又有利于蚯蚓的繁殖生长,防比病虫害的发生 。6、蚓叫茧及种叫的处理 蚯蚓经过20天的饲养后,经异体交配产下大量的蚓茧,此时可以把种蚓和蚓茧分离孵化,把分离出的蚓茧、粪料及蚓粪混合物堆成新的养殖堆,保持好温湿度 。
蚓茧孵化50%时可在堆上而再覆上10 cm粪料 , 约经20天即可完全孵化,此时孵化堆中的密度很大,每1 m2可孵叫茧5-6万 , 应及时分堆处理,可分成2-3份并覆上新粪料饲喂,经过常规管理约经过40天左右即可全部长大 。
把从种蚓中分离出的种叫重新搭配后放入新粪料饲喂,20天后即可再次繁殖处理 。7、适时采收 蚯蚓的采收时期:一般掌握在成叫环带明显,生长发育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时进行,夏季每月采收1次,春秋季节每1. 5月采收1次,采收后及时补料 。
如何让蚯蚓快速繁殖?蚯蚓快速繁殖方法需要合适的温度,湿度,酸碱度 , 透气,食物等因素:
1、温度 。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温度为20-27℃左右,也是蚓茧卵的最适温度 。
2、湿度 。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止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因而饲料的湿度应保持在70%左右为宜 。
3、酸碱度(pH值) 。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叫茧最多 。
4、通气 。蚯蚓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里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通气越好,其新陈代谢越旺盛,不仅产叫茧多,而且成熟期缩短 。
5、食物 。投喂食物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使蛆叫间争食,导致生殖力下降,病虫害蔓延,死亡率增加,部分蚯蚓逃逸或生长缓慢 。
如何让土壤里的蚯蚓多起来?【蚯蚓的繁殖方法】蚯蚓: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代表性动物 , 是营腐生生活动物 , 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 。
秸秆还田:将秸秆粉碎施入土壤,为蚯蚓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可增加土壤蚯蚓数量;
保持土壤湿润:为蚯蚓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蚯蚓的繁殖 , 加速土壤蚯蚓数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