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如何放牧

养猪场如何放牧 , 种养结合怎样计划比较好?若真有钱投资 , 可以去参考以下模式 1.“种养”相结合的综合利用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畜禽养殖的畜禽排泄物的特点进行设计的,畜禽排泄物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 一是排水量大,冲击负荷强;二是固液混杂,有机质浓度较高;三是生猪养殖业系微利产业,受到自然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如下:
对于养殖粪便污水的处理 , 国内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既有好氧处理,也有厌氧处理,还有好氧+厌氧处理,以及氧化塘、人工湿地等自然处理 。总体上来说可分为三种模式:还田模式 , 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机械化处理模式 。
1.1还田模式
粪污还田是一种传统的、经济有效的粪污处置方法 , 可以使畜禽粪尿不排向外界环境 。它适用于乡村,经济落后 , 土地宽广,有足够的农田消纳养殖场粪污的地区 , 规模较小的农村分散养殖户大多采用这种处置方法 。这种模式是现在利用的主要模式 。
1.2无动力—自然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畜禽粪—沼气池,沼液、沼渣作有机肥 , 沼气回收作能源利用 。它适用于乡镇 , 
经济欠发达,土地宽广,这种模式比较符合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际 。
1.3机械化处理模式
这种模式粪污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污泥处理及沼气净化、储存与利用等部分组成,需要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要求高的构筑物,其设计、运转均需要受过较高教育的技术人员来执行 。与前两种模式相比,这是一种技术含量最高的处理模式 。它适用于地处城镇近郊 , 经济发达,土地紧张,没有足够的农田消纳猪场粪污的地区 。猪场规模大 , 一般出栏在1万头规模以上 。当地劳动力价格昂贵 , 主要使用水冲清粪,冲洗水量大 。
2.1.“畜禽-沼-作物”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是利用畜禽粪便为主要内容、以沼气池技术为核心、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的农能生态项目 。就是将粪便污水作为沼气池的原料 , 在严格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优质可燃气体——沼气和绿色有机肥料——沼肥 , 沼气用于农户的炊事用能,沼肥用于种植各种农作物,同时推广“猪—沼—蔬果”、“猪—沼—稻”、“猪—沼—鱼”等农业生态模式,对生物质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多层次开发利用 。
该生态工程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 , 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可被杀死,切断了养殖中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 。
但是对建造沼气池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而使用液态沼肥比化肥成本更高(主要是运输和施用成本) 。另外 , 根据农作物的养分需求进行肥料的施用也很困难,因为比起化肥来,沼肥的性质具有更加不确定性和多样性 。如果要对沼肥进行计算并且没有养分剩余 , 会面临产量的损失和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 。鉴于以上情况,只有在明确的政策要求下,在给予农民适宜的建议和财政支持条件下,才有可能成功地被使用 。
2.2“畜禽-作物”相结合模式
该工艺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清理鲜粪一部分贮存,经一定时间风干后还田,大部分鲜粪作有机肥用 。这种传统的种养结合模式能显著地提高地力 , 但由于未能经高温杀菌,对地表水及周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贮存又需要较大场地,占用土地;运输和施用成本大,使用畜禽粪和使用沼肥存在相似的问题 。
2.3稻-鸭共育生态模式
就是把传统依靠化肥、农药种植水稻的单一模式,调整为稻+鸭、稻+鸭+萍等的多物种、多类型的种养模式 。形成依靠鸭在稻丛间中耕、除草 , 吃虫、吃萍、排泄和换羽还田肥土等多项功能,实现不施化肥、农药,不污染环境的有机稻作生产体系,育稻米、鸭等都属无公害产品,可放心食用 。因此,稻-鸭共育以水田为基?。值疚行模已家把氐愕淖匀簧腿宋稍は嘟岷系母春仙低?。
该模式的特色首先是不施化肥、农药 , 为鸭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和没有污染又舒适的活动场所,其间的害虫(包括飞虱、叶蝉、蛾类及其幼虫、象甲、蝼蛄、福寿螺等)、浮游和底栖小生物(小动物)、绿萍,为鸭提供丰富的饲料,并减少对水稻生育的危害;稻的茂密茎叶为鸭提供了避光、避敌的栖息地 。鸭在稻丛间不断踩踏,使杂草明显减少,有着人工和化学除草的效果;鸭在稻间不断活动,既能疏松表土,又能促使气、液、土三相之间的交流,从而把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的气体排到空气中 , 氧气等有益气体进入水体和表土,促进水稻根系、分蘖的生长和发育 , 形成扇形株型,增强抗倒能力,起了中耕的作用;鸭在稻丛间连续活动,排泄物和换下来的羽毛,不断掉入稻田,给水稻以追肥 。据调查统计,一只鸭在稻丛间两个月左右时间累计排泄物相当于47克氮、70克五氧化二磷和31克氧化钾,按50平方米稻间放养1只鸭的密度,其排泄物能够满足水稻正常生育所需的氮、磷、钾养分 。因而,稻鸭共育的自然生产系统,可以实现种稻低成本;生产的优质稻米无公害 , 野生化的鸭肉成为鲜美的绿色食品而售价高,效益好;稻区环境不受污染,稻田可持续种养 。
由于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按2005年价格计算,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40-45元,农药、除草剂成本15元 。增加养鸭收入100元-150元(每只鸭成本:雏鸭3元、养鸭需饲料稻谷5.0公斤折7.0元;每只成品鸭2.0公斤,每公斤10.0元出售可得20元,纯收入每只10元) 。水稻收入增80-120元 。
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宣传不到位,认识有误区 。由于目前各方面重视力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 , 对稻鸭共作技术很多农户存在认识误区,认为种植水稻已经够麻烦、够辛苦 , 再放养鸭子,岂不是更麻烦 。有许多农民认为稻田放养鸭子,鸭子会吃小秧 , 会爬倒小秧,其实稻田放了鸭,稻田的除虫、除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生长等诸多农活都交给鸭子去完成,鸭子成了不付工资的打工仔 。农户所做的事主要是照看鸭子 。稻鸭共作虽然增加了放养鸭子、设置围栏、搭建简易鸭舍等用工环节,但这样却省工 , 节省了农药、化肥、除草剂的成本,减少了化肥、农药、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 , 生产出无公害的大米和鸭肉 。对农户来说 , 这笔账是合算的 。二是机制不适应,操作有困难 。多数农户不愿放弃自己承包责任田,使得农户种植规模普遍偏?。录际跤τ煤?nbsp;, 亩均增收200—400元 , 对农户吸引力不大,而且新技术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农户对新技术示范兴趣不大,往往选择风险不大效益稳定水稻一季 , 思想难统一,影响该项技术推广应用 。加之工作不到位 。稻鸭共育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应用有一定技术要求,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宣传组织发动农户参加,增加了工作量 。三是示范规模?。壳拔颐侵辉诓糠峙┗Ы?nbsp;, 没有大规模组织示范 , 影响力小 。四是技术不规范 , 养鸭有风险 。稻鸭共作的农户在养鸭过程中,有鸭肝炎、鸭瘟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夏季高温时节 , 鸭子的抗逆性下降,发病的概率增加,如养鸭户不能及时发现稻田中病死鸭子,其生蛆后其它鸭子一旦吃了此蛆极易死亡;自流灌溉地区,有时受天气影响,不能及时进行稻田补水,也会造成稻田中鸭子受热死亡,为减轻养鸭户损失,鸭子往往会提早退出稻田,这些不但影响养鸭户效益的提高,还对水稻后期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有明显影响 。
稻鸭共育技术是一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与传统农业相比需要增加鸭苗、饲料、生物农药、有机肥及围网投入 。虽然投入的增加,能实现收入的增加,但多数农民没有尝试过,心中无把握,多数农户仍会选择传统技术 , 以保证安全无风险 。加之,目前绝大多数米业加工企业,只重视扩大收购加工规模,获得加工费实现利润的增加,不重视通过产品品质提升获取高附加值来增加效益,对品质增效未放在议事日程,特别是生产加工对采取稻鸭共作方式 , 不用化肥农药生产的有机稻米市场潜力、品质增收潜力还未充分挖掘出来 。
茶、桑、竹、林(果园)—鸡共生生态模式
利用山地的地域优势饲养优质鸡,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利用山区丘陵地带的杂果园或森林中放养土鸡,觅食山中杂物 , 喂给少量配合饲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其营养价值丰富 , 肉味鲜美,倍受青睐 。我们调查:利用山区丘陵地带的杂果园或森林中放养土鸡,觅食山中杂物 , 每只仔鸡养殖成本10—12元,出售价18—20元,每只纯收入8—10元 。
这种模式首先具有立体开发农林业 , 提高土壤利用率 , 茶、桑、竹、林、养鸡有利于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使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步发展 , 促使农业由单一经营向立体复合经营方向发展,达到一地多用,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可增加养殖业比重,有利于丘陵山地农作制度改革 , 发展多功能、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农业 。而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不仅提供禽蛋类产品,促进茶、桑、竹、林增产,又有利于农牧各业发展,调整农林业结构 。山区若要发展,必须使山区种植业和养殖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 发展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可促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重向适宜方向发展,为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 。三可改善食品结构及品质 , 有利于人民健康 , 目前我国食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动物蛋白比重较小,产品品质较差,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率较高 。而茶桑竹林一鸡农林系统模式中饲料实行原粮与饲料混合使用 , 鸡生育期完全放养,产品品质提高 。
该模式的要点:一是鸡舍的选址、建舍:育雏舍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干燥的山坡或丘陵地上,而且要求排水容易 , 舍内地面的地势要稍高于周围的地势,有利于舍内排水和地面干燥,不宜建在低洼地,同时还要考虑远离村庄及污染源 。二是育雏前的准备和合适的温度 , 育雏舍适宜温度一般为33~35℃,随着日龄的增长 , 温度可逐渐下降,从第二周起每周下降2℃,至室温18~21℃ 。三是合适的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前,舍内湿度应保持65%~70%,以后保持在55%~60% 。四是合理的通风和适宜的光照及合理的放养密度 。
该模式在放养期的饲养管理:一是放养舍的建造 。二是定期杀虫和灭鼠等 。
该种生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延长生态链和产品出路及深加工等
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秸秆还田后,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加强生物固氮能力,减少氮素的损失和作物中、后期可能出现的脱肥现象 , 提高土壤中代换性钾的水平,增加硫、硅等微量元素 。秸杆还田在改善土壤营养状况的同时,还能促进土壤一系列理化性状的改善 。如:新鲜秸杆在腐殖化过程中,产生了富有活性的团聚剂和土粒结合 , 会促进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秸杆在土壤中腐化后,能提供较稳定的腐殖质,可以保持土壤中腐殖质的平衡,提高土壤肥力;秸杆在分解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物质,微生物数量激增,的释放有良好的作用 , 另外还能减少某些作物的病害 。
秸秆还田的方式有:一是绿肥直接还田,作水稻肥料使用;二是水田秸秆直接还田:在水稻收割时,直接还田 。三是西瓜等收获后秸秆翻压还田 。
很多农户认为秸秆还田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 只要把稻草等遗留在田里就算完成任务了 。根据我县实际,将有关注意点罗列如下:一是注意秸秆的翻埋量 。秸秆直接还田时翻埋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500公斤以下,否则会影响秸秆腐解的速度,而且秸秆腐解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机酸过多,对作物根系还有损害作用 。二是注意加强水分管理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所以秸秆直接还田,需把秸秆切碎后翻埋土壤中,翻埋深度20厘米左右 。一定要覆土严密,防止跑墒 。对土壤墒情差的,翻耕后应灌水;而墒情好的则应镇压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 。三是注意翻压时间和方法 。秸秆还田要尽量边收割边耕埋,因初收获时含水较多,及时耕埋利于腐解 。四是注意补施养分 。补施养分,是为了解决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 。因为一般粮食作物秸秆的碳氮比很低,如不增施化学氮肥,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物质,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速效氮素,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 。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最好施用氮肥 。也可适当增施过磷酸钙,以增加养分,加速腐解,提高肥效 。五是注意避免病害传播 。为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应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秸秆直接还田,可将这些秸秆高温堆沤后再施用 。
2.6沼气与水田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县自创的以沼气为纽带,以水田为核心的种养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即由沼气池、频振式杀虫灯、 水田 、鸭 、猪牛栏、厕所组成一个循环体系 。具体是沼气池– 沼肥 – 水田(水稻 、频振式杀虫灯、 养鸭、午季作物)– 秸秆 - 猪牛栏 - 沼气池 – 沼肥 。
厕所、猪牛栏联接沼气池 , 经沼气池发酵后的粪便、秸秆成沼渣、沼液作为作物的养分(肥料),水田中放养鸭和点上频振式杀虫灯,收获产品和秸秆经人和猪牛等动物的排泄物返还到沼气池 。
2004年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个种养模式是生态农业的种养方式之一,是将水稻高产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油菜(午季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鸭的生态养殖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进行了优化组合 。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2.6.1利用了沼气的综合效益,将杂交水稻、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与传统水稻、油菜的施肥方式、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等有机结合 。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产品安全、无公害;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2.6.2建立了动物和植物的双向有利的生态环境 。稻鸭共育不是简单的稻田养鸭 , 而是在固定的水田,固定数量的鸭在一定时间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生长发育,稻田为鸭提供放养场所,鸭为水稻进行耕耘、捕捉害虫、锄草 , 达到稻鸭共赢 。是传统稻田养鸭的改进 。
2.6.3产品是无公害的 , 由于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机合成物质 , 其稻谷、鸭没有受到污染,而是通过沼气池的循环而生产的产品 , 其标准可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 。
2.6.4对农业生产环境无破坏,由于使用沼气的沼渣、沼液作水稻、油菜等作物的肥料,利用鸭进行杂草、害虫的防治 。使土壤的有机质不断提高 , 保持农田的生物多样化,为后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3.结论和建议
3.1.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
旌德县大部分农户可使用这种生态模式 , 效果较明显,建议政府部门应引起重视 。
3.2.猪(牛、鸭)—粪尿分离—作物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我县养殖场应用,而目前多数养殖场为单一经营,可与农户合作,或加工为商品有机肥用于种植业 。
3.3稻-鸭共生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在白沙等进行过试验,效果较好,但由于技术含量比较高,加上农户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在推广过程中有一定难度 。建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宣传、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 。
3.4茶桑竹林(果园)-土鸡共生生态模式
这种模式在各地实施得特别多 , 技术含量不是太高,因此推广效果比较好 。
3.5秸杆还田生态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在稻田直接还田做得较好,但在与各种经济作物轮作结合时推广不是很顺利,主要是经济作物受市场影响比较大 。建议一可推广稻—马铃薯种植方式,即稻草覆盖马铃薯;二要推广机械粉碎秸秆还田技术 。
3.6沼气与水田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
这个模式是我县将猪(牛、鸭)—沼—作物生态模式与稻-鸭共生生态模式结合而产生的,从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沼气与水田的生态种养体系,这个种养模式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产品安全、无公害;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土壤肥力,生态效益高 。它将水稻高产无公害标准生产技术、油菜(午季作物)高产栽培技术、鸭的生态养殖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进行了优化组合 。
打算进军养殖业?养羊之前一定要清楚,养羊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养羊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效益 。
养羊主要有自繁自育和单纯育肥两种模式 。由于单纯育肥风险较大,不适合没有任何养羊技术初次养羊的人 。
自繁自育,一般以购买5~6月龄青年母羊最佳 。成年母羊真正下羊好、奶水好没有什么问题,一般养羊人都不舍得出售 。市场上的成年母羊,多以淘汰羊为主 。大家买到淘汰母羊,养羊将很难见到效益 。青年母羊则不会出现淘汰的问题,大家可以放心选择 。
青年母羊买回收,需要饲养3~4个月,达到9月龄方可进行配种 。配种后一定要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使母羊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同时需要加强运动发,预防羔羊过大而造成难产 。
母羊怀孕后5个月,才能见到羔羊 。一定做母羊配种记录 , 以及预产期推算 。羔羊初生后及时把口腔鼻腔内黏液清理干净,并让母羊把羔羊进行舔干 。对羔羊断脐后,一定要使用碘伏进行消毒 。这些工作做完后,就要辅助羔羊及时吃上吃足初乳 。并在24小时候之内 , 对母羊以及羔羊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羔羊需要饲喂6~8个月,绵羊体重达到80~120斤,山羊体重需要达到60~90斤 , 才可以进行出栏 。羔羊在饲喂时,一定要做好早补喂、早断奶 , 使其快速进入育肥期 。
从以上数据来看,在自繁自育的情况下,养羊最少需要14~17个月才能见到效益 。希望入行养羊的人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养羊耐得住寂寞才能见到效益!
入行前的准备工作
1市场调查
1. 考察消费市场,了解当地羊肉消费习惯,当地市场什么羊肉好卖,不要盲目跟风上波尔、杜泊,找适合当地养殖和销售的品种最好 。例如福建喜欢黄淮白山羊;广东、广西喜欢黑山羊;南方人不喜欢绵羊,嫌肉肥,北方人不喜欢南方山羊,嫌肉太粗;江苏苏中地区最喜欢山羊肉…… 。不同地区的销售习惯决定了市场 。饲养前一定要考察好市场需要 。其实当地羊的品种应该是入门的首选,待技术水平成熟再上所谓的“优良”品种 。
2. 分析当地饲料资源,养羊对饲料的要求不高,但要知道有哪些原料和秸秆可以用来养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有了粮、草,特别是草料一定要有充足的来源,否则一旦上规模则手忙脚乱 。
3. 了解当是兽医水平,养羊虽然是传统产业,但规模化饲养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如果自己没有畜牧兽医的基?。欢ㄒ业较嘤Φ募际踔С牛?北方的畜牧兽医人员接触羊较多,南方的兽医对羊懂的很少 。笔者就见过兽医自己养羊,把羊养死一大片的情况,他们的优势在猪、鸡上,对羊懂的太少 。还有 , 当地兽医系统常规的羊的疫苗有没有(羊痘苗、羊三联四防(魏氏梭菌多联苗)、羊传染性胸膜性肺炎苗、羊母羊的还要防布氏杆菌?。?
技术准备
养羊业与养猪养鸡不同,羊有特殊的生理结构 , 饲养及饲料上有很多的不同,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准备,有全军覆没的风险可能 。技术准备包括很多内容 , 有饲养管理、繁殖技术、饲料技术、防疫技术、兽医治疗等,建议参加一些业内的技术培训,最好能到有一定水平的羊场去见习半年再动手不迟 。
心理准备
养羊与其他养殖项目一样是有风险、苦、脏、累的行业,如果只是为了利益建 议不要介入,如果不是真的喜欢养羊、喜欢动物,还是不介入为好 。
引种
1. 品种的选择
品种的选择应该在市场考察阶段就基本确定 , 建议在入门初期选择当地品种公羊,从育肥开始,干一两年后再引进波尔山羊,如果饲养小尾寒羊、绵羊的,可以引入杜泊绵羊进行杂交 。
2. 品种来源地的选择
在品种来源地的选择上,建议大家多长点心眼 , 不要听花言巧语,不要贪小便宜,到信用好的正规种羊场引种 。东部某省的羊广告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 , 关于羊引种上当受骗的故事不绝于耳,某些羊经纪甚至与黑势力纠缠到起,恶誉鹊起,建议去引羊要十分慎重!
3. 引种的原则
不长距离引种 , 特别是种用的羊,从北方往南方去适应过程会很长,南方往北方去因为羊喜干怕湿,适应性会好一点 , 新疆内蒙这几年大量从南方引种湖羊与杜泊杂交,成功
的不少 。育肥的羊因为生长期短,很快上市,适应性表现不是太明显 。
如果引种纯种的羊价位很高 , 一定要知道其系谱 。
4. 引种的注意事项
引种的车 , 车况要好,路上不能抛锚 。车上要备水和适量的饲料、草料 , 最好的原场的饲、草料 。
引种最好选择夏末初秋,霜降后不长距离引种 , 另外下雨天不引种 。
引种回来一段时间不要急于上料上草,最初几天应该以草为主 , 十天之内最好用原场的饲料 , 以后逐步更换自己的饲料 。
给养羊新手买羊的几点建议
第一:肉羊,别去追求什么纯种不纯种的,个大出肉多长的快的就是好羊,其实各地的羊都不错 , 这么多年的发展了 , 长不快的羊早被淘汰的差不多了 。
第二:小编强烈建议别去外地买羊,在当地找个名声还不错的羊经纪,叫他给你在农户手里收,但是注意病羊坚决不要 。
第三:挑羊 , 个大的,长相漂亮的(一看就很顺眼),去抓羊的时候,比较难抓的就是一下子逮不住的就是好羊 , 另外再看看牙口,别买老掉牙的不能生母羊就行 。
第四:买母羊 , 老点真的没什么吃不吃亏的说法,只要不是老掉牙的都不能生了的就行 。哪怕买回来就生了一胎你都不亏 。我还发现年龄大的母羊生的小羊真的养起来不费劲,很少死,体格也不错,母羊很会照顾 。
第五:三四月份是买羊的最好时间,这时候羊瘦,农户又没什么喂的 。
第六:种公羊也别追求神马纯种不纯种的 , 个大就行,个人感觉三四岁的公羊最好了 。反正用个两年就得换了
第七:扩大规模别心急,你要是有志于长期养 , 先买个二三十头 , 一年多你就有很大一群了,当然有时候碰到便宜的时候买也无所谓 。
随着羊价逐步回升,不少农民朋友准备入行养羊 。在养羊之前一定要清楚,养羊很难在短期内收回成本 。今天微畜牧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养羊多长时间才能看到效益 。
新手养羊要注意哪些?
1、新手养殖户要注意,羊比较爱干净,养羊的休息场所最好用竹耙搭架,在架上饲养,给羊提供一个干净的舒适的休息环境,尽量不要让羊接触到粪便 。
2、养羊应该在春秋两季做好防疫工作,一般都有严格的防疫程序,按照程序防疫即可,特别注意防范羊的小反刍和症状痢疾,这两种病对养羊的损害最严重 , 一种主要侵害成羊,一种主要侵害羔羊 。
3、做好羊的春秋季驱虫工作,要有驱虫的药浴池 。驱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羊的上膘速度,一般使用左旋咪唑和阿维菌素,可以很好的祛除羊体内外80%的寄生虫 。
4、抓好羊的春秋两季的配种工作 , 避免母羊的空怀 。一般情况羊多在春秋季节集中发情,这两个季节特别要注意观察羊的发情并做好配种工作,自繁自养中,能够做好羊的配种工作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
5、掌握好羊的补栏的时机 , 一般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春天是绿草复苏的季节,利于羊的采食与生长 , 这个时候购进小羊进行饲养;秋季是收获和季节,秸杆草料比较多,再者也比较利于羊的育肥,这个时候适宜购进欠膘的架子羊育肥饲料 。
6、做好公羊的选育工作,公羊好的话 , 母羊就会好一窝,公羊的选择应选择生长速度快、个体大、品种特征特别正的公羊作为繁育公羊 。
7、建造羊舍要遵循的原则 , 如果是山地,要选择在向阳的一面建造羊舍;如果是平原地区,羊舍的走势最好东西走向,稍微像东南方向倾斜,羊舍不能建在低洼潮湿的地方 。
新手养羊注意事项之免疫
羊对自身的感知就比较迟钝 , 就算是感染了疫病 , 也往往没有明显的表现 。这样导致了大部分养殖户出现羊不易生病的错误认识 , 没有让羊进行接种免疫的疫苗 。长此以往下去 , 这些传染病就会成为流行性疾病 , 羊群死亡率变高,经济效益也因此大打折扣 。
建议:根据当地历年发生传染病的情况,选用相应的疫苗,在适宜季节进行接种 。常用疫苗有羊三联四防苗、羊痘苗等 。
新手养羊注意事项之驱虫
羊在自然环境下采食时,会经常接触河沟边的地面和牧草,但这种地方的线虫、疥螨等寄生虫一般都比较多 。而羊一旦感染,症状较轻时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下降,羊只瘦弱,增重缓慢,严重时往往体重锐减,甚至死亡 。但就算养殖户意识到了驱虫的重要性,也往往掌握不好适应驱虫药的科学用量,导致驱虫效果不佳,成本和回报不成正比 。
【养猪场如何放牧】建议:每年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在春秋两季选用广谱驱虫药各驱虫一次,如选用丙硫咪唑、敌百虫、阿维菌素、虫克星等 。有条件的话 , 每年剪毛后可对羊只进行药?。苑乐窝蚪暄ⅰ⒀蚴忍逋饧纳娌∮辛己眯Ч?。
新手养羊注意事项之配种
养殖时,许多农民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科学证明,因此通常在错误的时间或母羊没有达到育种的年龄就强制育种 。有时为了节省成本,一些农民也会将自己的育种的公羊用作种公羊,但这样近亲繁殖的结果只会是羊群种质的降解,生长缓慢和质量不均 。
建议:可以挑选一些对本地环境、气候有适应性的优良羊种对本地羊进行配种 , 也达到品种改良的目的 。或者跟当地的养殖户联合起来 , 互相交换种公羊配种 , 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
新手养羊注意事项之污染
目前 , 垃圾分类的概念并未在农村普及 , 白色污染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乡村公路两侧、河沟岸边以及田间地头都会有塑料包装袋塑、料薄膜的身影 。而放养的羊群误食了这些垃圾以后是不能消化的,在胃部越积越多会导致羊只死亡 。
建议:注意放牧区域内的白色污染,或实行羊舍饲养 。
新手养羊注意事项之喂料
俗话说“羊吃百样草”,所以有些养殖户图省事,把整草或秸秆直接扔进羊圈了事,这样只会导致饲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
建议:将饲草切短或打碎,以提高利用率;对秸秆进行氨化、青贮、微贮等处理,提高秸秆饲喂效果,增经济效益 。据研究,氨化秸秆比未氨化秸秆粗蛋白含量提高4%-5%,牧畜采食量提高20%-40% 。
都说万事开头难,新手养羊更是如此,但是只要前期把注意事项消化掌握,那么积累起来的经验终将会成为看得见的收益 。
综上 , 不知大家对于养羊的注意事项了解清楚了没,如果新手朋友要养好羊,以上这些都是养殖过程中需要非常看重的 , 也是提升羊上瞟速度的关键方法
农村养殖户的羊羔猪仔?谢邀
猪好好的为什么要断尾,其实是因为有可能会被其它猪咬伤的风险,所有猪的尾巴通常要剪短 。猪仔断尾后对育肥也非常有利 。
节省饲料 , 提高日增重,猪仔尾巴主要用来驱赶蚊蝇,虽然作用不大 , 但每天摆尾消耗的能量占日代谢能的15%左右,无形中造成浪费饲料,如果避免这部分能量消耗,可提高日增重3%左右 。
猪仔段位后,可降低猪仔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原因是哺乳母猪有可能无意中压住猪仔尾部,使其无法活动,猪仔友无力挣脱,造成不必要的死亡,还有些母猪专咬猪仔尾巴,断尾后可避免猪仔被咬 。一旦咬尾比较严重,极其容易感染坏死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大的降低了猪仔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
羊羔断尾后的好处,羊是食草动物,容易粪便稀,容易使后躯羊毛被污染 , 断尾后可避免 。断尾后的羊体型美观、整齐、清洁 。利于配种和人工授精 。
断尾最好在羊羔出生7―14天,如果有特殊情况除外,例如体质差,天气过冷,可根据情况延缓几天,羊羔断尾越早越好 。
断尾的一些简单方法为大家分享一下
直接剪短,断尾时需要先固定好猪仔或者羊羔 , 使用的剪刀和断尾处先进行消毒,消毒之后再从尾部适当处剪断,然后涂抹碘酒,这种方法操作最简单 , 但容易出血 , 所以手术前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断尾后感染 。
牛皮筋断尾,准备好使用的牛皮筋提前浸泡,然后沾上消毒液在合适处用力勒紧,等一个星期左右就会自行脱落,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不容易出血和感染 。
不管采用那种方法都要尽快操作,因为随着生长发育尾巴越来越粗,操作起来不大方便 。
以上个人一些建议,欢迎大家评论探讨留言!
现在大力提倡发展林下经济?关于林下经济,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河南省临漳县 。
林权改革后,林农对树木的管护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林木生产周期长 , 林农短期内只是管护而见不到收益,特别是在平原地区,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出现了“林木生长周期长农户近期见不到利不愿植树、林木受市场波动较大价格偏低林农不愿管理、林木后续产业不活林农不敢发展”等现象和问题,导致农户植树和管护积极性有所降低 。
针对上述现象和问题,很多地区着眼于破解退耕农户远期得林与近期得利的矛盾,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上做文章,积极探索多种林下种养新模式 , 开辟林下后续产业新渠道 , 使“国家远期得林、农户近期得利、远近互惠互利”得到有机融合 , 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业后续产业 , 巩固退耕还一条以发展林下经济,带动林业后续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新路子 。目前,很多地方发展以林农、林菌、林药、林畜、林禽林草等为主的林下经济 。
通过近10年来的探索实践表明,发展林下后续产业是促进林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它已显现出多重效益 。
一是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调查发现 , 林下种养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 。
以种植食用菌双孢菇为例,一亩林地中有半亩可用于发展林下种植,每平方米需材料、人工费用等投入20元,按每平方米产菇10公斤、每公斤3.5元计算 , 效益不低于35元,纯收入在15元以上,亩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 。且食用菌生产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即使每年按3茬计算,年效益也在1.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
二是显著的生态效益 。农户发展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在作物施肥、浇水、除草、除虫的过程中,林木也得到了管护;在发展鸡、鹅、鸵鸟等林下养殖的过程中,畜禽粪便增强了林地的肥力,促进了树木生长 。通过了树木生长 。通过发展林下后续产业,不仅使林下种养的农产品实现了无公害、纯生态,而且树木长势较好,改善了自然环境 。
三是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发展林下后续产业 , 让退耕农户不仅近期得到了实惠,而且使整个后续产业不断集聚壮大,实践证明 , 农户在发展林下后续产业的同时,管护和造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真正实现了近期得利和远期得林的双赢 。
土猪现在的市场如何?高度谢邀答题 。
以目前人们生活消费水平,对绿色食品的需求热度,长远看土猪市场行情肯定会大好 。黑土猪属于本地猪,肉质细腻,味道肥美;但是养殖周期长,效益回报慢,要有长远的投资打算 。由于非洲猪瘟影响,生猪不能随意外调,短期内受到波及,但是非洲猪瘟过去之后,土猪市场行情就会更加明朗坚挺 。我养过猪,深有体会 。每个养猪周期,就如同水中的波浪,起起伏伏 。养殖户一看到行情大好,大量补栏母猪存栏量,生猪出栏量剧增;一旦有什么事情,波及生猪行情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存栏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行情大涨……!这样的供需市场高高低低一直不断循环,上演着一出出养殖户悲喜交加的故事 。干过养殖业的都明白一个道理,长久的坚持下去,指定是赚钱的;但是先期投资一定要看好行情,第一次赚钱了 , 才能在养殖业中站稳脚跟,增加养殖户的信念非常重要 。本土黑猪好养殖,无论是圈养或者山林散养,它属于杂食性动物,只要合理搭配猪食 。秉承防疫为主 , 治疗为辅的养殖业准则,养好黑土猪不难 。如果是新手,可以聘请有养殖黑土猪经验的老手来帮忙管理 , 防疫可临时聘请当地专业兽医来指导运行 。如果当地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员,我建议养殖户的人,亲自去采购猪仔的猪场那里,学习养殖经验和防疫技术,这样再采购仔猪养殖比较稳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