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养虾如何肥水

新塘养虾如何肥水,养虾技术及注意事项?抓清淤除野 。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 , 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 , 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 。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 。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 。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 , 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
3、抓调节水质 。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 。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 。养成中期 , 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 。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 , 后添加新水 。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 , 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
4、抓合理投饵 。要自制推网一个 , 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 。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 。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 , 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 。每天的投饵料量,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 。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
5、抓防止浮头 。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 , 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 , 说明水中缺氧,是虾浮头的前兆 。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 。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 。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
6、抓虾贝、鱼混养 。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 , 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增加虾池效益 。
虾塘刚刚种了伊乐藻?虾塘刚刚种了伊乐藻,肥水用什么最好?这个时候最好是用有机肥加少量无机肥,一起肥水,效果会比较理想 。
有机肥,这个主要指我们农村经过腐熟发酵的农家肥,以家禽类粪肥为主 。由于该肥是慢效肥,故一般都是要提前好久放入虾塘,进行肥水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后,才能达到肥水的效果 。无机肥 , 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化工肥料,也叫化肥 。该肥见效,但是肥效不长久,特别是氨水及碳铵对小龙虾刺激较大的肥料,是禁止使用的 。
建议:初次肥水,亩使用腐熟的家禽粪250~300公斤/亩再加1斤/亩的尿素一起混合进行肥水 , 由于气温偏低,家禽粪肥效本就见效较慢,所以肥水见效的时间相对来说会要久一些 。后期如果还不能达到理想的肥效,可以使用少量多次的原则来进行肥水 , 尽可能在一个相对较平稳的环境中过渡 , 最后达到理想的肥水效果,而不刺激虾类 。
总之,在小龙虾养殖中,肥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对养殖的成败也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早把肥水工作做好 , 培育出足够多的浮游生物 。在明年小龙虾下塘后,使其有一个好的、舒适的生长环境,并且有充足的开口食物,从而利于小龙虾虾苗快快成长 。
养殖龙虾需要准备哪些药物?养殖龙虾需要准备哪些药物,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使用?
小龙虾养殖属于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水质安全无污染 , 其次,要预防小龙虾在养殖的过程中,感染各种不同的疾病,尤其是急性突发的疾病,最后还要保证人工养殖环境下小龙虾的养殖品相和规格达标 。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个人认为养殖户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用药要坚持以下几点: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药?
用药需要遵循哪些标准?
具体的用药选择有哪些?
接下来我从这三方面详细展开分析 。
小龙虾养殖户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药?一,小龙虾生长的生态环境需要改良:
1,水质恶化:随着温度越来越高,加上胭脂湖大量投喂或者使用化肥,鸡粪等导致底部有机质过多,有机质酸化,在溶解氧缺乏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亚硝酸盐,氨气等有害物质,导致水体整体养殖环境恶化,有害病菌大量滋生 。
2,溶解氧缺乏:
(1),水体造氧能力不足:夏季高温蓝藻容易爆塘,导致藻相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倒藻现象,有益藻类大量死亡,痛死水质恶化导致水草根部在底层受到硫化氢,各种氨气以及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和有害病菌的侵害造成根部腐烂发霉,最终导致水草老化死亡,而我们知道养殖户过程中给水体制造氧气 , 主要是靠水藻和水草来完成的 , 一旦水藻和水草生产繁殖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水体遭殃能力不足,最终造成水体缺氧严重 。而冬季低温天气下,由于各种生物循环变得缓慢,水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受到阻碍,客观上也没有常温下造氧能力强 。
(2)水体耗氧量太大:无论任何时候,有机质大量聚集,酸化严重 , 都会消耗掉水体里面的大量溶解氧,尤其以夏季高温天气为最,养殖户日常投食的饵料残渣 , 加上各种生物新陈代谢快,产生大量的排泄物 , 蓝藻泛滥等等物质 , 导致水体耗氧量非常严重 。
3,水体酸碱度失衡:小龙虾养殖适合生长在微碱性的养殖环境里面,但是高温天气下由于有机质大量聚集,耗氧严重,因此水体酸化严重,PH值严重降低,这种情况下 , 需要养殖户想办法来平衡水体的酸碱度,避免小龙虾应激死亡 , 同时春季雷雨天气,和夏季暴雨天气也会在短时间之内改变水体酸碱度 , 也需要养殖户想方法采取措施 。
4 , 小龙虾自身被病毒,寄生虫感染:由于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污染导致的种种变化,小龙虾被寄生虫和各种有害病菌感染,加上小龙虾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下降 , 疾病抵抗能力下降,就很容易滋生各种疾?。?有时候是致命的,如果是被农药污染还有可能导致短时间之内大面积死亡 。
5,小龙虾养殖环境天敌太多:小龙虾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面对各种天敌的伤害,包括大量的食肉性鱼类,比如黑鱼,鳝鱼等等,水老鼠,水鸟 , 蚂蟥以及其他队小龙虾构成生命威胁的生物 。
以上分析了在小龙虾养殖户过程中需要用药的情况 , 而在正式用药之前 , 还要明白要遵循某些用药标准 。
哪么正式用药需要遵循哪些标准?1,保证低毒,刺激性小的原则:大部分化学药品都对小龙虾有不同层度的伤害和刺激作用,比如常见的净水改底的药品生石灰,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硫酸铜溶液等等以上药品都具有强氧化作用,都在雨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 , 同时还会在短时间之内改变水体的PH值 。而一般在高温天气下,养殖户使用最多的是毒副作用相对比较小的二氧化氯消毒剂,也是出于安全角度考虑的 。
2,因地制宜的原则:低温天气下 , 改水建议使用生石灰,尤其是秋冬季清塘的时候,因为这时候小龙虾大部分时候都进洞了 , 还有高温天气下有机质酸化严重,所以像过硫酸以及漂白粉这类酸性化学药品要少用,否则会降低水体PH值,导致水体酸碱度失衡 。另外保温天气下使用各种合适的生物菌来改底净水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没有毒副作用,而低温天气下,生物菌发酵慢,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合适的化学药品来改底 。
3,用药多样化 , 交替使用的原则:这个主要是从两方面来考虑的一是酸碱度平衡,其次是生物的耐药性来考虑 。所有的化学药品都具有酸碱度属性,长期使用会导致酸碱度失衡,比如长期使用生石灰,会导致水体PH值越来越高,影响小龙虾正常生长繁殖,同样的道理 , 长期使用酸性的漂白粉或者过硫酸等化学药品 , 也会导致水体酸化,因此建议交替使用最好 。
最后再来分析一下具体的用药种类有哪些?1,化学药品:生石灰主要用于清塘时使用,大量使用利用其自身携带的碱毒来杀死水体里面的大量有害物质,一般亩用量为120斤 。平时的时候,少量使用来消毒杀菌,由于对小龙虾刺激性比较大,所以,一般消毒杀菌用二氧化氯来代替 。同样的道理,漂白粉和,过硫酸与生石灰的作用原理差不多,不过没有小龙虾使用广泛而已 。
2,物理药品:这类物质主要包括活性炭,沸石粉 , 草木灰以及腐殖酸钠等等 。这类药品对小龙虾没有什么危害和副作用 ,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净化水质,利用自身特殊的构造,主要是自身的多空结构特征来,吸附凝絮有机质悬浮颗粒以及浑浊水中的颗粒物 , 可以提高水体透明度 , 降沉有机质,同时草木灰和腐殖酸钠还具有防青苔和除臭的功能 。
3,中药材药品:中药材主要包括大蒜素,饵料添加剂以及蜕壳素以及蛋壳粉等等中药药品 , 这些中药药品一般都是通过拌服在饵料里面,让小龙虾吃了之后增进小龙虾自身消化,蜕壳加速的,一般没有副作用 。
4,生物菌: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用的生物菌一般指的是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 。前者主要是加快有机质的快速完全降解 , 后者主要是一直有害厌氧病菌的生存空间,同时减少耗氧量,两者搭配使用可以促进生物的正常循环,由于生物菌能够无限反复培育,而且没有副作用,所以深受养殖户喜爱,一般都是作为处理有机质肥水的时候使用 。
小结:
对于养殖户来说 , 用药最好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这样才可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 同时还可以大大减少用药的支出和人工 。
养殖南美白对虾?行话说,“肥水培藻,保健养苗” 。肥水培藻工作做的好与坏不仅关系到苗的成活率 , 苗的健康状况 , 更关系到中后期的养殖健康乃至养殖成败
【新塘养虾如何肥水】1 。滥用禽畜粪便发酵的生物有机肥 。畜禽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疫苗、抗生素、消毒杀虫药,致使粪便含有高抗性的致病菌与高残留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 。其中的致病菌容易趁虾苗蜕壳时活力弱、免疫力低侵入虾体,引发病害;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残留污染饵料,会抑制对虾的生长或破坏肝脏肠胃 。抗生素残留杀灭塘底有益菌,使塘底变成“死底" 。蓄禽粪便促进腐败菌的繁殖 , 加速底质腐败(耗氧、泛酸、发热、发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物质生成超标),容易滋生泥皮、青苔、蓝藻和丝状藻 。2 。滥用化肥肥水 。使用化肥肥水,所培藻类单一,营养不全,细胞壁厚 , 适口性差 , 不利于虾苗消化 。受池塘溶氧影响容易使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 , 还会导致底质板结,滋生青苔、泥皮 , 蓝藻、甲藻等 。3 。用劣质肥料 。价格低廉但质量没保证 , 原料简单,加工粗糙 , 有效成份含量低 , 造成甲藻、蓝藻、鞭毛藻、青苔、泥等有害藻类大量滋生 。4 。清水放苗:虾苗场育苗 , 需培养藻类和丰年虫等供虾苗摄食;如在养成池清水放苗(或只投放活菌产品),水体中缺乏浮游动物和藻类,加上阳光直射塘底,虾苗会同时面临“饵料应激”和“环境应激”,极易致病 。
【风险控制】
1 。水体解毒 。按3亩用净水王1瓶泼洒 , 优化藻类的生长环境 。2·慎选优质肥水产品,培养优良的藻相 。按4-6亩用酵素
钙肥1包+六抗培藻膏1桶+特力钙1包施基肥,第三天或第四天,用六抗培藻膏+新活菌王或乳酸宝(发酵后)稳定水质 。3 。勤追
肥保水色 。在投苗1个月内,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 , 用六抗培藻膏+特力钙+乳酸宝追施肥,为虾苗提供稳定可口的鲜活饵料 。
虾塘肥水膏能和藻种菌种一起下吗?虾塘肥水膏能和藻种菌种一起下吗?
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通常都是用有机肥来肥水,但是随着养殖技术的提升,现在很多在养殖过程中肥水时都是采用肥水膏来肥水了 , 那在养虾的过程中虾塘肥水膏和藻种、菌种这些一起下吗?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肥水膏的主要成分和主要作用,市面上常见的肥水膏其主要成分主要为活性氨基酸、营养盐、细胞活化因子、微量元素、多糖、小肽、维生素等一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这些是根据一些对水质有益的微生物生长繁殖时所要的营养元素来设定的 。换句话说就是其可以定向培育优质藻类以使水体中的藻相、菌相平衡,从而来抑制水中一些有害生物的生长及有害物质(氨氮之类的)形成 。
从里我们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塘里用过肥水膏之后会培养出好的藻类和菌种的,但你若想水质快速调好的话,也可以将肥水藻与藻种、菌种一起用 。这样水质会改变的更快,但是后期要注意补肥,特别是一些底质瘦的塘如不补肥的话等培养出来的藻类出现的高峰期一过水质还是易变差 。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将其一起使用的话 , 尽量选择在晴天的中午来用 , 用过之后将塘里的增氧机开机3-4小时来增氧,这样使用后的效果会更好,同时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前后3-4天不能用杀菌和杀虫类的药物 , 要不同样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 , 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 , 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