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鱼苗如何喂养

夏花鱼苗如何喂养 , 水产育苗技术?1. 池塘条件苗种池要求靠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较少,池埂坚固,不渗不漏 。夏花培育池面积以667m2左右为宜;鱼种培育池面积一般为2001m2~3335m2,水深1.3m~1.6m 。每个渔池需备1.5kw或2.5kw增氧机1台 , 同时配备抽水机泵 。
2.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抽干池水 , 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日晒20天左右,然后进水10cm,用生石灰75kg~100kg/667m2兑水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 。
3.施肥培饵鱼苗放养前10天,经过滤注水至水深0.6m~1m,施经发酵的有机肥(粪肥、饼肥均可,用量视池塘底质而定,一般100kg~500kg/667m2),以培养池中的天然浮游生物饵料 。
【夏花鱼苗如何喂养】4.鱼苗放养鱼苗孵出后3天~4天到鱼苗长至4cm~5cm的夏花,可采用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相似的方法,每667m2放苗3万~5万尾,约需20天~30天,然后稀疏分塘 , 转入鱼种培育阶段 。从夏花培育成50g左右大规格鱼种,每667m2放夏花8000 尾~9000尾,同时搭配放养6cm~10cm的鲢、鳙鱼600尾~700尾 。
5.饵料投喂刚下塘的鱼苗4天~5天内不投喂饲料 , 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 , 当鱼苗达到4.5cm以上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 。投喂时要进行驯食,方法是:喂料前用鱼盘在投饵处拨水以发出声音刺激鱼种 , 然后撒一小把饵料,如此反复,每隔十几秒重复一次,每次驯食10分钟~20分钟,如此循环4天~7天,即可使鮰鱼形成群体摄食的习惯 。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0%左右,每天投喂2次,投饵率3%~5% 。
6.日常管理要求溶氧大于3mg/L,pH值6.5~8.3 。饲养期间每隔7天~10天注换新水1次 , 水深随鱼体增长而加深,逐渐增到1.5m左右;定期用浓度为0.5mg/L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 以预防鱼病和调节水质 。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如何提高鱼苗的成活率?下面这四个环节你可要注意了!
一、池塘消毒
初期鱼苗的各方面能力都很差,人工提高其体质的方法有限,那我们能做的就是为鱼苗打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来互补,提高其成活率 。消毒则是必不可少的 , 目前一般都是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 每个角落都要均匀地洒到位 , 沉浸一段时间后将水放出 , 再二次冲洗,然后闲置约一周左右 。池塘消毒的时候对于池底的淤泥和周围一些较大的杂物都要清掉 。
二、控制水温
水温对于鱼苗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导致鱼苗批量出问题 。一般来水鱼苗下池子的水温在20-22℃左右即可 , 且在放入在下池之前养殖池的水温和池塘的水温尽量比较接近,上下温差一般不超过2℃ 。也就是说下池前的水温是21℃的话,那么水池的水温尽量在19-23℃左右,不然那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也就是鱼苗不适应温度而出现死苗的情况 。
三、病害预防
鱼苗下池后要做好寄生虫的预防和气泡病的出现,这是下池后最容易碰到的两种情况 。寄生虫有车轮虫、指环虫等,这个用对应的药剂治疗即可,一般消毒做到位的出现几率会小很多 。而气泡病的话引发的因素较多,比如水中溶氧较多,鱼苗会增加气泡病发病几率,而氨氮之类的元素偏高的话,尾巴位置也有可能会引发气泡病 。降氨灵之类的药物对于这个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
四、养水分塘
鱼苗下水前要先试水,看看目前的水质是否合适养殖 , 等确认可以后再全部下池 。此时的鱼苗可以考水中是的浮游生物之类的生存,所以下池之前尽量可以先养水,让水里面的微生物更多一点,让鱼苗有更好的食物 。其次下池后不是说立马就鱼苗整个池塘放养了 , 这样会害死很多鱼苗的 。一般下池后需要让在笼子里面生活一段时间,一是让其适应以后池塘的生活,另一个就是育肥,然后分塘 , 大一点的鱼苗生存能力还是要强一点的,一般在3-5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分塘了 。
匙吻鲟鱼苗鱼种如何培育?匙吻鲟鱼育苗:一般采用水槽池的方法,出膜后在池中培育一个月左右 , 有3--5厘米下塘 , 这个过程是鱼苗成活的关键 。
池塘要水质优良,没污染,毒害,要有过滤后才能使用,水温在16--28度之间,溶氧5毫克/升以上 , 养殖的密度一平米200尾 , 超大的可降到密度为一平方米100尾 。
投饵料为浮动动物,也可以采取蛋黄与浮游动物合用,匙吻鲟鱼最佳开口饵料为桡足类剑水蚤 。这个剑水蚤有攻害鲟鱼的危险,必须撑握投放的时间 。
放养:选择体健壮的一平米20--40尾,进箱前用1.5%--2%食盐水进行10分钟鱼体消毒 。池塘水温20度以下时,月投饵0.5--1.0%.具体食情况,天气,水质等级时高速投饵次数每天3次(早中晚) 。
要学好养殖匙吻鲟鱼的技术和人工配合饲料 , 要根据其习性来进行合理的养殖管理,这样才把匙吻鲟鱼养好 。
黄姑鱼人工养殖方法?一 , 池塘条件
在池塘底部,最好用泥沙混合打底的池塘,池塘必须有排水口和进水口 。但是排水必须有,那么水量必须足够 。在放养之前 , 需要进两个星期的整塘,应首先清理鱼塘,并对水进行消毒 。
二,水产养殖管理
1.在前一时期喂食时 , 其主要食物来源,仍然依赖于捕食池中的小型生物和浮游动物,当它不足以生长黄姑鱼时,可以人工喂养 。你可以准备一些新鲜的食物 。每天喂两次活饵料 。
2 , 每天早晚检查一次,检查水质,鱼苗和食物的摄入量,清理多余的剩余诱饵食物,然后根据水的污染和透明度来换水,一般没有特殊情况大约两周后更换水,然后使用生石灰或漂白剂进行消毒 。
3,在秋天结束时 , 准备越冬 。冬季后水温低于10度时,需要进行保温工作,对池塘内的水进行消毒 。它也用漂白粉消毒 。在此期间,应在池塘周围进行扫雪,保湿和预防疾病等措施 。
三,管理
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缺氧的能力差,有必要选择水源充足,淡水,排水方便 , 池塘面积2-5亩,平底淤泥10-20厘米,水深1.5-1.8米,池塘入口为用30目筛网过滤,以防止野生鱼等敌人的进入 。
2,清塘培水:黄颡鱼放养上半月排干池塘水 , 用125-150公斤/亩生石灰,晶体敌百虫1.5公斤/亩全池消毒,注入新水后5-7天消毒80 cm左右 , 发酵鸡粪或牛粪 , 每亩200公斤水,7-10天后放苗 。
3.鱼种放养:一般来说,黄颡鱼在六月放养,身体必须健康 , 无?。⒋⒋?-4厘米的黄颡鱼夏花 。放养的数量是150000-20000 /亩 。一周后,将约20cm的黄颡鱼苗放置在每亩约20cm处以调节水质 。将鱼浸入3%盐水中15分钟 。
4 , 日常管理:鱼刚下水时只需保持70-80厘米的水深,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加深到1.5-1.8米 。控制水池的水肥度,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定期添加新水,通常每10-15天补水一次 。调整池塘的水质,每月用10公斤石灰/亩喷洒一次 。水每月一次用杀菌剂二氧化氯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 。
麦穗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孵化技术
麦穗鱼养殖孵化池为半径33.5米的圆形水泥池,事先经高锰酸钾消毒,围池底铺一圈纳米微孔管道增氧设备,水深50~60厘米,孵化用水为经100~150目纱绢过滤的生态净化池水 。将卵粒移入后流水孵化,温度为20~25℃,池溶氧不低于6毫克/升,每天换水1/2,定期使用药物消毒 。
2、鱼苗放养
麦穗鱼放养前7~10天要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用生物肥培育轮虫,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25厘米 。每亩放麦穗鱼夏花8~10万尾,投喂油糠,根据季节、温度和生长情况进行投喂,一般每天1~3次,经过3~5个月的投喂,就可达商品规格,每公斤120~160尾 。
麦穗鱼怎么养 麦穗鱼养殖技术鱼注意事项
3、饲料投喂
麦穗鱼为杂食鱼类,主食浮游动物,养殖时可以投喂油糠或者自制配合饲料,饲料配方为国产鱼粉38%、菜粕21%、玉米粉12%、小麦粉29% 。坚持“四定四看”原则,正常情况一般每日投喂2次,投喂量为塘内鱼体重的5%左右 。
4、注意事项
由于大量投饵,池水容易变肥,这时可通过合理注水与施肥来改善水质,必要时采取不间断的循环微流水,一般每5天左右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5 , 每10~15天施放1次微生物制剂 。
麦穗鱼怎么养 麦穗鱼养殖技术鱼注意事项
麦穗鱼品种挑选
部分地区养殖麦穗鱼作为经济鱼类,挑选麦穗鱼可根据参照国外的分级标准 。一般体色较深,花斑仅1-2个,身体较长者只能列为C级(三级);以身体中间为界,后部花斑排列不超过中间,但体表较为光亮,鳞片上有一些闪光星点分布者可列为B级(二级);花斑排列延伸过中间接近头部 , 鳃后靠下体表呈红趋势 , 体表闪光星点分布广泛,斑纹清晰者应列为A级(一级);有更奇特的特征,如文字斑、奇特花色、星点特色、艳丽特色等,均有列为特级的资格 。
麦穗鱼怎么养 麦穗鱼养殖技术鱼注意事项
麦穗鱼分布范围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 。但具体来说 , 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 , 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 。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