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湫如何养殖

台湾泥湫如何养殖 , 农村怎么利用庭院养殖泥鳅黄鳝?如果只是自己吃,养着玩也可以 , 数量也养不多,一口缸顶天也只能养50只 , 多了泥鳅就容易生病死亡 。主要是由于拥挤,身体擦碰缸壁容易划伤,皮肤就开始发炎、腐烂,最终死亡!而且饲养起来也很麻烦 。
因为泥鳅是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有淤泥的水流速较缓的环境中,而且泥鳅还特别喜欢钻洞 。所以,使用大水缸养泥鳅时,我们首先要在水缸的底部铺层泥土,淤泥最好 。底层泥土准备好后,在水缸内加入半米左右深度的水 。如果使用自来水的话,最好在阳光下晒3-5天的时间,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 。因为泥鳅在气温高于30度,低于5度时,都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所以,在水缸中养泥鳅时,注意要可以照射到阳光,阳光又不能太猛烈 。水缸面积毕竟狭小,水质容易浑浊,所以要隔5-10天左右,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要换掉三分之一左右的缸水 。
做到这些,泥鳅的成活率才会高些 。但是,泥鳅也长不了太大,创造不了什么经济价值 。大水缸养泥鳅一般是做为暂养存在的,不会养殖太久 。比如:泥鳅做为饭店的食材,先在水缸里存放,随卖随用 。再比如:有野外捕捉回来的泥鳅 , 先放水缸里养着 , 等抓的多了再一起去贩卖 。所以,大水缸临时存放的意义大于专门养殖,收益也不高!
泥鳅常规的养殖方法一般有哪些呢?
池塘养殖泥鳅是最多、最常见的方式;稻田养殖泥鳅是最经济,价值最高的方式;网箱养殖是最好打理、管理的方式;还有就是室内养殖是成本比较高的方式 。
大缸养殖,个人觉得更接近于室内养殖和网箱养殖 。
网箱养殖需在河道或池塘,受条件限制可以排除 。那么,大缸养殖的场所更接近室内养殖的性质 。可以将庭院摆放大缸的场地适当扩大 , 修建成池塘 。池塘一般选在向阳避风的地方,有水源最好了 。池深一米左右,由砖石砌成,然后将池子用水泥抹平!待干后,底部铺上20公分的肥泥,注上50公分的水就好了 。泥鳅属温水性鱼类 , 生活在15—30℃范围内,最适24—27℃的水温范围 。
如何进行泥鳅养殖呢?
放种一切准备就序,就可以放种了!“夏至”是养殖投放的最佳期,要抓住时间投放种苗 。鳅苗可以去市场上买,也可以自己捕捉,按每平米1斤到1.5斤投放 。苗要选择体壮无伤的,大小均匀的,基本上要保证一批差不多一样 。性别,按照三母一公搭配 。
雌雄的鉴别方法,可观其外表:雄的头尖,胸鳍窄长,身体与尾端一样粗细,尾尖上翘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雌的头呈椭圆平型 。
喂食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几乎什么都吃!黄粉虫,蝇蛆,豆糠 , 麦麸等等 。定点投时,一次性不用喂太多 。
追肥泥鳅平时靠着水里的微生物生活,所以可以在池塘的四角 , 堆积少量的有机肥,比如牛粪、鸡粪等 。时间长了要勤换水,一星期左右换一次 。
捕捉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 , 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 , 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
泥鳅的养殖前景怎么样?
我个人认为 , 养泥鳅很赚钱的 。泥鳅的养殖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经过120~150天的饲养就能达到上市的规格 。产量比较高,在庭院养殖条件下 , 一般每100~200平方米的池塘可产泥鳅250~500千克左右,收入可达2500~5000元左右 。
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泥鳅的营养价值是得到认可的,这样的情况下,泥鳅的消费市场也在稳步提升 。
泥鳅本身的特点,也适合养殖 。生命力较强,成活率高;耐低氧 , 食物来源广;繁殖能力强,生长快 。这些都是保障收益的先决条件 。
【台湾泥湫如何养殖】现在不仅是国内泥鳅需求量日渐增加,国外一样 。很多泥鳅都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地 , 价格不菲 。
泥鳅的投资成本大概多少钱呢?
1、池塘改造: 安装设备,比如安装进排水管道,以及防逃网、防鸟网等,这些都是养殖泥鳅必备的条件,费用2000元 。
2、购买泥鳅鱼苗: 每亩投放泥鳅苗,以寸苗为准 , 大概可以养殖6万尾,成本在3000元左右,在配合部分花白鲢用来调节稳定水质,成本在1000元,加起来也就是4000元左右 。
3、饲料以及药品成本,泥鳅养殖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3次 , 投喂量占体重的3%左右 , 少量多餐投喂,平时注意定期消毒,改良底质,喂料高峰期可以添加中药或大蒜素预防疾病,每亩饲料以及用药成本合计6000元 。
一亩投入成本:2000+4000+6000=12000元
养殖一亩泥鳅利润收入大概多少钱?
池塘养殖泥鳅,可以说优势比网箱养殖还要好 , 一年可养殖两季 。池塘泥质可以产生很多微生物 , 造就肥沃水质,使泥鳅生长迅速 。以每亩投放6万尾泥鳅苗计算,半年下来,泥鳅产量在3000斤左右 。按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价格12元/斤计算 , 那么亩产值在36000元左右,除去成本1.2万元,一亩泥鳅养殖的纯利润就是2.4万元 。两季计算的话,就是4.8万元 。
感觉发财了,有没有?但是,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 养殖有风险 , 必须把握好每个养殖细节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目前成品泥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有高有低,各地方的市场不同,卖价也相差很大 。总体来说,养殖泥鳅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泥鳅和黄鳝切莫混养一池,因为黄鳝要吞食泥鳅 。养鳝池投放泥鳅的目的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在一起 。
一平方米可以养多少泥鳅苗?一平方米可以养多少泥鳅苗?
泥鳅这几年因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造成野生泥鳅供不过来,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专门养殖泥鳅的养殖户,前几年踏火也加入了这一队伍对此也深有体会,今天刚好看到您这一问题,那踏火从个人经验来说下一平方米到底可以养多少泥鳅苗 。
首先要看您是在什么水体中养、要放多大的苗来养才好说,就目前来说养殖面积最多的应该是泥塘养殖了,那以泥塘养殖为例来说下如何放苗 。如果是自己培育水花的话,只要之前有过相关的经验,每亩至少可放50万左右的苗,折算成每平方来算的话大概是每平米750尾,但这是用来培育水花的数量,等苗长到寸片之后还是要分稀才行的 。这种模式一般是自繁自养或是专门做苗卖才用 。别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放水花下塘之后直接养大 , 这种的话一般每亩放10万左右,也就是就每平方米的数量为150尾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的养殖户很少直接放水花下塘自己养 , 大多数是直接下寸苗来养 , 这样的好处是放寸苗养起来方便 , 易活而且好控制密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塘口好,换水方便的话,其放养密度为30000-50000/亩 , 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放养数量为54-75尾左右 。至于是放54还是75尾每平方米,这个则得看个人养殖水平和塘的条件了 , 养殖技术好的话可以多放否则少放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以土塘为例来养殖台湾泥鳅的参考数据,如果是养殖本地泥鳅的话,每亩的放养殖数量可再提高30-50%(如是用水花专门养到寸片后再分塘养的模式则不用加量)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台湾泥鳅苗能适应南昌这边气候吗?能适应 , 台湾泥鳅苗的生长环境与南昌相近 。
田里养殖黄鳝泥鳅有哪些高产的办法?田里养殖黄鳝泥鳅有哪些高产的办法?
在田里养殖黄鳝和泥鳅想要高产还得看你采用哪种养殖模式,如果想在稻田来套养的话,踏火来说下个的经验和看法 。对黄鳝这一块踏火了不是很了解就先不说了 , 主要是说下泥鳅这一块 , 因为之前养殖泥鳅时对这些有些了解 。
稻田养殖泥鳅如果想高产的话则首先要选择好的地方,这主是水源充足无污染才行,但是涨水时不能淹水否则一年白忙乎了 , 水稻插秧之前要将田硬加宽加高以防泥鳅跑掉,通常是在插完秧之后才放苗到田里去 。
但是在放苗之前要将田里的敌害清除干净 , 通常泥鳅的主要敌害有黄鳝、一些肉食性的鱼类,蛇、蛙之类的都要清除干净,最好是将田的周边用网围起来 , 这样可以防在养殖过程中蛇进去吃泥鳅 。在农村一般家庭都养好鸭这些,因此这个也要防好,要不里面的泥鳅几天可能就没有了 。
放苗之前或是插秧之前要在田里开好沟,以便泥鳅日常活动及方便晒田,通常是沿田一周开沟 , 中间按十字或井字来开沟,这样我们平时好投喂泥鳅饲料,同时要先下足基本肥,最好是农家肥为主 , 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天然饵料 。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按一亩放10000-15000尾左右的寸片到田里(以台湾泥鳅为例 , 本地鳅可以适当多放) , 泥鳅下塘之后前三天不要喂,等泥鳅适应环境之后再开始少量喂些饲料下去 。另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如果水稻要用药和肥的话,则尽量用毒性小的,打药时可以先将水放浅一些,药尽量不要滴到田里,打完药之后再将水加起来,同时要多意泥鳅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时可以通过换水来解救,而肥料则尽量不要用铵肥 , 这种对泥鳅有很大的危害 。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台湾泥鳅养殖成本利润?台湾泥鳅经正常养殖3-5个月,规格可达7-10厘米 。10月份以后 , 基本上不摄食,即可干塘,出塘收入23.4万元 , 减去成本总效益为6.41万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