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鱼塘如何养鱼

冬天鱼塘如何养鱼,冬季钓的鱼怎么养着?鱼起水后,要养在鱼护里或网里,不能养在鱼箱或鱼包里,箱包里的水容易变浑容易缺氧且材料多少对鱼有伤害(那种铁皮的也不错),就算你把箱包放在池塘里,效果也没有鱼护或网兜好 , 天冷的时候不明显,天热的时候一对比就知道了 。但不管什么天,能延长鱼的存活时间为上策 。
冬天鱼池养龙趸怎么养?1、彻底消毒
【冬天鱼塘如何养鱼】冬季养鱼池塘消毒要彻底 。如池塘无鱼要干池消毒,每亩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或者全池泼洒 。如池塘有鱼则要带水消毒 , 池塘水深1米左右的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 。若鱼类并塘越冬密度大的,每亩用生石灰20~3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每立方米水体用1克化水全池泼洒 。如果水体中浮游动物数量过多,每立方米水体可用90%晶体敌百虫0.4克全池泼洒 。
2、保持较深水位
冬季雨水少 , 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 。另外有些养鱼户喜欢将鱼塘水放浅,以为浅水能使鱼晒到太阳达到取暖目的 。其实,冬天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 。水位下降后,鱼群密度相应增大 , 容易造成缺氧而使鱼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因此,要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池塘必须保持较深的水位 。南方地区水深宜在1.5~2米,最低不少于1.5米,低于该水位的及时加深水位 。北方地区水深宜在2~2.5米,最低不少于2米 , 低于该水位的要及时加深水位 。
3、适当施肥
池塘施肥要依据水的透明度来掌握 。若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表明水体肥瘦适中 。若透明度超过45厘米则表明水体过瘦 。若是并塘的鱼池,可以运用肥水菌、育藻肥水膏、原藻种等进行肥水补藻 , 必要时根据水质的肥瘦度,也可以适当补充化肥如;过磷酸钙、尿素等化肥配合使用,提高水体的肥度 , 也能起到保温作用 。
冬天怎么养淡水鲨鱼?1、养淡水鲨鱼的时候,要使用没有经过污染的水质,而且养殖的环境也要排水方便 。它是相对胆小的鱼,所以建造的池塘尽量远离人多的地方 。
2、养殖的水温要在18度左右,当水中的饵料不足的话,那就要及时的投喂食物,可以喂一些线虫或是鱼虫 。每天投喂食物要定时定量 , 正常是在早上和下午的时候进行喂食 。
冬季亲鱼养殖技术?亲鱼培育分为产后护理、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等阶段 。由于冬季气温低,亲鱼的活动减少,摄食能力较弱、容易发生鱼病;若管理不善,则对来年人工孵化、鱼苗种生产、成鱼养殖等生产环节影响很大 。搞好亲鱼冬季培育的技术要点有:
池塘选择
亲鱼塘要求水源充足、塘底平坦、避风向阳、保水保温,面积以10亩~15亩为宜 。
合理放养
亲鱼的放养密度以既能充分利用水体、又能使其性腺发育良好为度 ,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证亲鱼培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不同品种的要求是:主养鲢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尾重5公斤~8公斤的种鱼10尾~15尾,配养同规格的鳙亲鱼3尾~5尾、尾重10公斤左右的草亲鱼3尾~5尾 。主养鳙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尾重15公斤~20公斤的种鱼10尾~15尾,配养尾重10公斤左右的草亲鱼3尾~5尾 。主养草亲鱼的池塘,每亩放养8公斤~10公斤的草亲鱼15尾,搭配鲢或鳙亲鱼3尾、团头鲂亲鱼12公斤左右 。其雌雄比例一般为1∶1.5,最低不少于1∶1 。
日常管理
亲鱼池要有专人负责、精心管理 。做到经常巡塘,定时加注新水增加溶氧,防止渗漏 , 保持一定水位,以提高水体温度 。当连续天晴、水温在6℃以上时,要投喂适量的精料和青料,供鱼类直接摄食,以增强体质减少掉膘 。对于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在整个越冬期内应定期投放一些发酵过的粪肥,以提高水温 , 培肥水质 。
防治鱼病
冬季亲鱼容易得水霉、白皮等鱼?。ψ⒁庠谇2肚子闶币髑峥欤苊馍撕τ愕钠し簟⒘燮?不要把受机械损伤较重的鱼,作为来年亲鱼使用 。治疗水霉病可采用10ppm~20ppm的卫康浸洗 , 或用卫康0.15ppm~0.3ppm全池泼洒 。
如何利用浅水池塘进行养殖鱼类?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池塘的利用很高 , 池底淤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村内池塘 , 致使许多水体水位过浅,养殖空间窄小 。这些池塘如果不加以改造整修,就会使养殖环境恶化 , 
一、确定合适的养殖类型
。水深不足1.0m的池塘,可以经过稍加改造后进行黄鳝、泥鳅等品种的养殖 。若池底污泥过多,可种植莲藕等经济作物,以吸收肥分 , 池中可配套养殖少量鱼类 。此外,还可以根据养殖鱼类的习性,尽量选择生长快、生长期短、对池塘条件要求不高、又能适应在浅水中生存的鱼类进行养殖,如罗非鱼、鲤鱼、鲫鱼、淡水白鲳等 , 是可供选择的养殖对象 。
二、努力扩大水体空间
养殖水体空间的大小直接影响养殖种类的生长和生存 。水体水位过浅,必然造成养殖水体空间的相对狭小 。在鱼类放养时,要掌握一定的放养密度,原则上以稀放为主,可以相对增加养殖水体空间 。在养殖水体的利用上,要根据养殖种类的需求,保持水位长期稳定 , 平时要注意灌满池水以保持最高水位,水位降低时要及时加注新水 。池埂上的低洼处可用硬土填平 , 以努力提高埂面,扩大养殖水体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养殖水体 。
三、要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浅水池塘 , 由于水位浅,养殖水体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水温的变化比较明显 。为改变这一状况,养殖者应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如春、秋两季,池塘适当的浅水有利于水温的升高,便于水体中的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养殖种类的天然基础饵料生物,同时也有利于早开食,晚停食 , 能够促进养殖种类的快速生长;夏季水温高,水位要尽可能加深,养殖水体也要经常更换,以调节水质,控制水温;酷暑来临时,要采取避暑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池边搭棚遮阳,简便的方法是在水中捞草覆盖 , 或在池中及沿池四周栽种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冬季水温降低,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鱼规格时 , 应尽早出售,尽量不要越冬 。如果池塘内养殖有黄鳝、泥鳅,可在冰封期来临之前将池水排干,让其潜入泥底,再在泥上铺稻草等防寒 。
四、加强日常管理
浅水池塘进行养殖,更应加强日常管理 。除注意水质变化以外,应多巡塘,勤观察,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特别是在夏季的暴雨季节,要注意防止雨水漫塘及冲毁池埂 。由于水浅,夏季更应注意池内水体缺氧而造成泛塘 。夜晚还要防止偷盗,避免意外损失 。在饲料投喂上,要保证养殖种类吃饱吃好,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 , 多投喂养殖鱼类喜食的饲料
,以保持营养的合理供应,而确保当年投放当年收益 。需要肥水时还要及时施肥
,以保证养殖水体中天然基础饵料生物的丰富 。待养殖种类达到商品规格时,一旦价格合理,就要起捕出售,尽早收益,避免和减少养殖风险 。
五、抓好病害预防
浅水池塘,水质容易变坏 , 加速水体中病菌的繁殖生长,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养殖种类的死亡,所以 , 应及时做好病害预防工作 。养殖前期 , 池底应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因为浅水池塘淤泥较多 , 底质酸性较强 , 用量可以稍微增加,可按300g/平方米的用量全池遍洒,以调节养殖水体的酸碱度,改良水质 。苗种投放时,要进行体外消毒,可用食盐水浸洗药浴 。日常管理中 , 还要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消毒水体,净化水质 。老鼠、蛇等敌害生物要用人工方法捕捉,尽量不让其入侵,否则会由于水浅 , 养殖种类无法逃避而遭受敌害生物的伤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