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弧菌如何处理

荧光弧菌如何处理,大蒜素能杀蓝藻吗?大蒜素对鱼类主要致病菌如肠型斑点单胞病、荧光极毛杆菌、粘球菌、鳗弧菌、爱德华氏菌、气单胞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能有效地防治鱼类的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出血症以及暴发性传染病等常见疾病,确保鱼类顺利生长,提高鱼类的成活率 。
不能杀蓝藻 。
用什么抑制弧菌比较好?水产养殖中用什么抑制弧菌比较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 其中细菌性疾病——弧菌感染,已在世界范围内对渔业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
弧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极生鞭毛、能运动、无芽胞的短杆状弯曲成弧形的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弧菌科弧菌属 。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水体中分布居多 。
弧菌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头号杀手,危害极大,但并非不可控制 。
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弧菌可引起海水养殖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等经济动物的流行性和暴发性死亡,主要包括副溶血弧菌、灿烂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等 。弧菌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且该病还会导致野生海水鱼类、贝类及甲壳类的死亡,进而威胁海洋自然生物资源 。
要想抑制弧菌,首先就要知道弧菌是怎么致病的 。
一、弧菌是怎么致病的?
a) 黏附是弧菌感染的第一步,它对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并有效发挥毒素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弧菌黏附素的受体尚不十分清楚 。但是当对虾体表因为寄生虫寄生导致对虾体表受伤、或者水质不好导致对虾体表粘滑保护膜消失,弧菌感染的几率就提高了 。
b) 弧菌侵袭到对虾体内 。黏附后的弧菌,其荚膜、外膜蛋白在黏附处作用,强化黏附,并大量增值 。同时,引起黏附处溃疡等感染部位损伤,细菌得以侵入体内 。
c) 弧菌在对虾体内增殖,其增殖速度是致病的关键 。快速增殖,则不容易被体内免疫机制清除,得以在寄主体内生存 。其增殖、代谢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如溶血毒素、肠毒素等)有害物质 。
二、 弧菌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生产中,大家都会监测弧菌数量 。一般我们采取一周一次监测方法,并做好记录 。现在,有一些建议的“弧菌监测培养基”,建议养殖场使用 。
b) 池塘水弧菌超标,一般是池塘里的水环境决定的,尤其可能是池塘的水有机物污染明显多了 , 这种池塘往往是BOD高于COD很多 , 总碳(TOC)也相对比较高 。
c) 当一个池塘弧菌总是超标,就需要注意:
i. 是否在养殖过程中喜欢拼命放过糖蜜或者含糖蜜的液体菌?为池塘水体加糖蜜,也会加快弧菌的生长繁殖!
ii. 是否有大量死藻沉淀?
iii. 外水源是否有许多溶解在水中的脏东西?有时候外水源看上去好像非常透明干净,其实过不了多久搞不好会成为豆腐花 。
进水几天后 , 水面就漂浮棉絮状物质 。
几天后,棉絮状物质沉底 。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 。
d) 出现消毒后弧菌有很快再升高的现象 , 不一定马上考虑:这个消毒药有问题 。也可能和池塘条件有关系,可能是池塘水体有机物污染明显高了 。面对这种情况,降低池塘有机物含量的迫切性,应该比单纯的消毒更加重要 。
三、建议弧菌疾病的预防措施重点是:
1、调整好水质环境,提高对虾活力,降低感染几率 。
2、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 减少寄生虫感染几率 。
3、补充有益微生物,建立水体中有益菌优势菌群,将弧菌数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以下 。这需要同时监测水体总菌数和弧菌数两个指标 。
四、弧菌疾病怎么治疗?
对虾弧菌病也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那么难处理 。关键是明确处理原则和选对处理方法 。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弧菌
1、哈维氏弧菌:也就是发光的海洋弧菌,虾苗的荧光病的菌原之一就是哈维氏弧菌 。
2、溶藻弧菌:就是常说的黄弧菌,是一种嗜盐嗜温兼厌氧性海生弧菌,多发生在夏季,在水温25℃—32℃容易流行 , 是鱼、虾、贝等海水养殖动物的条件致病菌 。
3、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也就是水产上说的绿弧菌 。其在含2%—4%的氯化钠的培养基中生长比较适宜,适宜的生长条件温度为37℃ , 酸碱度为7.4—8 。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所以淡水很少看到这个疾病 。
处理原则 :
1、 阻断弧菌的传播途径
a) 有些朋友喜欢消毒处理 。弧菌对目前水产市场上的常见的消毒药都非常敏感 , 不需要找什么高大上的产品 。二氧化氯、碘等都对杀灭弧菌效果就非常好 。许多研究表明:大蒜液对副溶血弧菌有非常强的杀灭作用 。
b) 实际操作的关键是:降低池塘有机物后再消毒,会事半功倍 。
c)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后,应立即补充有益菌(如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菌、或EM复合菌等),使有益菌群优势恢复 。
2、控制/治疗
a) 有些人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本人不推荐 。因为 , 我们发现,使用抗生素后,虾的生长有“受阻”的趋势 。
b) 建议使用蛭弧菌噬菌体 。噬菌体目前市面上也很多,五花八门 。使用时一定要选择含量高、效果好的产品 。这种产品筛?。?是要“交学费”的 , 没有多次的对比 , 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塘口的产品 。
c) 控制弧菌 , 尽量采用“菌相 + 藻相 + 噬菌体”的生物控制方案 , 不到非用不可,尽量减少消杀类产品的应用 。选择好的微生物制剂很关键 。大量的研究及使用经验表明,噬菌蛭弧菌具有水质改良、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菌感染三重功效 。
3、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盲目消毒是造成南美白对虾弧菌爆发的一大诱 。
【荧光弧菌如何处理】a) 盲目的消毒,破坏了池塘菌群的平衡,打破了水体藻菌平衡,导致弧菌的繁殖速度快,消毒实际上是为弧菌提供了良好的快速生长机会 。
b) 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到,使用消毒剂,消毒后第三天,弧菌爆发 , 对虾发病的状况 。
c) 在必须消毒时,消毒后应从藻相及菌相方面进行双向补充调整 。
4、如果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你用的消毒药和抗菌素到底对弧菌有没有效果 , 都可以通过自己做抑菌环来验证,不要完全相信水产市场上的套路 。因为,经药敏试验,各地的弧菌的抗药性都不同,差异很大 , 建议测试后对症下药 。
以上个人浅见,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草金烂尾怎么治?烂鳍病/病尾?。ㄊ人グ?
感染的迹象
最初 , 鳍的边缘出现轻微的不透明的外观 。然后膜一片片地脱落,暴露出鳍刺 , 鳍刺开始依次裂开 。当裂缝到达身体时,受侵害的鱼通常都会死亡 。
感染详述
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经常出现,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 。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 。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害 。
治疗方法
对于如此多的疾病 , 除非环境条件很满意,任何化学药物治疗都不是完全有效的 。有几种以苯氧基乙醇、聚-氯-苯氧基乙醇或呋喃那斯为基础的专用处理剂,假如治疗不被耽误的话,它们可能有效 。杀菌的化学药物如氯化苯甲烃胺(新洁尔灭) , 也能使用 。对于冷水鱼类的治疗,水温至少应该升高到16度 。
南美白对虾细菌病怎样处理?你好我是小唐 , 我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吧,因为我自己也想养殖,所以有过了解,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弧菌分为:
溶藻弧菌(黄)、副溶血弧菌(绿)、霍乱弧菌(黑)、荧光弧菌(晚上发荧光)
一、溶藻弧菌
感染症状:水体偏绿、塘边有绿色死藻,虾有慢性肠类,慢料,肝脏白膜不明显 。
处理:方法(一)1、大换水,2、用高浓爽水芽孢 , 三倍用量 。
方法(二)用蛭弧菌
二、副溶血弧菌
感染对虾早期为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肝胰脏发红、肠胃发红等症状,后期多表现为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红体、偷死等症状 。
三、霍乱弧菌
瞎眼?。?在水面下二三十公分处侧游乱游反应迟钝 , 易见水鸟在水面飞 , 肝脏坏死率高 , 易爆塘和爆料 。
处理:1、保肝护肝:三黄散+特免皇泼水,连泼两天;
2、氧化池底:臭氧片1亩/瓶,4小时后大换水,下午池底解毒丹1亩/包,连用两天;
四、荧光弧菌
1.在开始养殖之前要把塘清理干净,然后曝晒,塘底要彻底曝晒至龟裂状 。
2.池塘要进行消毒:进水充满池底后 , 用鱼虾安对池塘进行消毒,用量大概是一包一亩就差不多了
3.虾苗要选择选择健壮的和健康,不带细菌的虾苗放养
4.建蓄水池 , 养殖用水要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 。
5.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弧菌数量:正常水体的黄菌小于800个/毫升,绿菌小于200个/毫升,黑菌为无 , 当水体弧菌超标时用世纪金碘2亩/瓶全池泼洒 。
6.提高免疫力:内服EM原液+特免皇+维生素C钠粉;每7天使用1次钙镁活力源,促进对虾正常脱壳 。
7.提高抗病力:发病季节,内服三黄散+恒氟平+恒胺康 。
8.维持良好的水色 。
9.定期施用活菌:每7-10天使用高浓爽水芽孢、EM原液、光合细菌等 。
10.底部养护:每7-10天使用1次臭氧片或鱼虾安进行底部消毒,每7-10天使用解毒净底王、池底解毒丹、颗粒底净、复方过氧化钙、底舒康 。
鱼鳍感染了怎么办?鱼鳍破损变色无光泽,烂处有异物,或透明的鳍叶发白,白色逐渐扩大;严重时鱼鳍残缺或者不能舒展·本病多流行于夏季 。热带鱼鳍薄,易碰伤折断而患此病·可选用食盐;抗生素等治疗。治疗烂鳍病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
2、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
3、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扩展资料病因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经常出现 , 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 。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 。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害 。预防措施:1、用200mg/l生石灰或者20mg/l漂白粉进行彻底清塘2、运输鱼类时候,用4%食盐水浸浴鱼体5~10分钟,以消灭鱼体表的病原体 。3、越冬或者工厂化高密度饲养时候,放养密度要适当 。
4、加强饲养管理,投喂饲料要少而精 , 及时捞出残饵并排出污物,经常换水,在100l水中加入土霉素5~8片(0.25g/片)浸浴消毒,可以预防本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