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场如何建设( 三 )


牛群结构合理是养牛生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 , 这对从事养牛生产的农户极为重要 。首先 , 应确定当年的养牛头数(牛群规模),使每年的出栏头数等于或小于成牛群的50%左右为佳,再根据成年母牛以每年15%的比例淘汰 , 就应有相应的后备母牛 , 所以用后备母牛来补充淘汰母牛,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母牛都能成为后备母牛,所以后备母牛应占20%左右 。这样,各年龄段的母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70%左右 , 15%的成年母牛减去15% 的淘汰牛,加上15%的后备牛 , 再加上20%的母牛计算得来 。各年龄段的公牛应该占整个牛群的30%,如将全群牛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上,当年牛犊占整个牛群的40%左右,包括20%的母牛犊及公牛犊,所以,当年出栏牛也就应小于当年犊牛成活数,即出栏牛应小于整个牛群的40%,牛群结构比例适宜,有利于提高养牛生产的经济效益 。
4 加强选育及杂交
改良力度在诸多养牛户中,由于不重视引入外来血缘无选择的繁殖,造成后代牛群的品质逐年下降 。对此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引入本牛群以外的同种优良公牛进入牛群,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提高 。二是在本群中选择无直系血缘关系的优良公牛和母牛进行繁殖 , 也可使牛群的品质得到保持 。三是引入与本群不同品质的优良公牛进入本群 , 通过杂交使牛群的品质得到改良 。四是有条件的养牛户应建立牛群系谱档案,防止近亲繁殖 , 有利于牛群优良性状的基因得到提高,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
5 合理降低饲料费用
在农村 , 有很多养牛户不注意饲料的营养是否全面,家中有什么就喂什么,饲料单一,且精饲料喂量少 , 粗饲料喂量多造成牛营养不足,生长发育缓慢,饲料报酬低,奶牛产奶量下降,肉牛的增重速度缓慢 , 使经济效益受损,为此提倡科学配制饲料,饲喂全价日粮 。
5. 1 自配饲料
自配饲料的方法有科学的配合日粮,根据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通过计算得出使饲料的营养价值与阶段牛的营养需要相一致的精饲料 , 此方法养牛户一般不易掌握;另一种是“土方法”就是搭配饲料,即把多种饲料按同等比例均匀混合在一起的配制饲料方法 。由于每种原料所含的营养物质得到互补来满足牛的营养需求,搭配饲料的原料种类越多越好,一般要求6种以上 。应尽量利用本地的饲料原料 。
5. 2 合理利用粗饲料
由于牛是反刍家畜,所以饲喂粗饲料是不可少的,用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喂牛,其营养价值均有所提高,还可降低饲养成本 。
5. 3 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
一般不作种用和繁殖用的商品牛采取人工快速育肥法,使其短时间内长成成年牛体重后出栏,饲养好牛更应注意营养价值的合理性,这就需要在日喂饲料中精饲料与粗饲料应有一定比例 。育肥用壮乐康效果好,如果精饲料比例过高,营养过多,无疑是一种浪费 , 会导致牛生长发育缓慢 , 降低生产性能等弊病,一般精饲料与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为1∶1.3为宜 。
5. 4 日粮中添适量尿素喂牛
牛的瘤胃内有能利用尿素的大量微生物存在,喂尿素 , 开始应少喂 , 待瘤胃中能利用尿素的菌群大量繁殖后,再加到适宜喂量 , 尿素的日喂量应按组体重的0.03%~0.05%来计算,一般1头牛尿素日喂量为50g , 分2~3次(与饲喂次数同)拌在饲料中饲喂 。饲喂尿素时 , 还可以用煮熟的玉米面糊和高梁面糊拌合尿素后饲喂,严禁将尿素单独饲喂或溶于水中饲喂 , 也不可在饲喂后1 h内供给饮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