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如何清理塘底

养鱼如何清理塘底,池塘水深有何要求?一般理想的池塘,要求面积较大,池水较深 , 光照充分,水源畅通,水质肥沃,交通方便,以利于鱼类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并利于生产管理 。具体来说,应具备如下的几方面的条件:
1、面积和水深 。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 。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
2、土质和底质 。鱼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质对水质的影响极大 。池塘的土质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池塘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塘底逐渐形成一层厚的淤泥 , 这是残剩的饲料、肥料、鱼粪和死亡的生物体等不断沉积,与池底的泥砂混合而成 。池塘中有一定的淤泥,塘水容易变肥,有利于养鱼和高产 。但淤泥过多会使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引起鱼的死亡 。因此,淤泥过多必须及时清除,以保持良好的水质 。
3、水源和水质 。良好的水质 , 要求溶氧充足 , 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
4、池塘的形状和方向 。池塘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 。长宽之比为2—3∶1,宽边长度为30—50米,以便于管理和拉网捕鱼 。池塘的方向为东西向为宜,这样有利于延长日照时间,对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增加溶氧都有好处 。池塘周围不宜有高山和高大的树木遮光挡风 。
5、布局与配套 。塘基不应太窄,一般应有2米以上的基面,要建筑配套的禽畜栏舍时,要求应更宽些 。同时,要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每口鱼塘都能独立排灌,避免串塘串灌 。塘底应由灌水的一边向排水的一边倾斜,以利排干塘水 。同时应考虑电源问题,以便使用增氧机 。
牛蛙塘角鱼混养技术?1、鱼塘消毒:鱼苗放养前 , 鱼塘必须彻底清除杂物、清理塘底淤泥 , 每亩用生石灰25或茶籽麸20,或漂白粉5斤兑水全塘泼洒消毒,一星期后经试水确定安全,才能放苗 。
2、鱼苗投放:塘虱鱼的养殖,可分为混养与纯养两种方式 。混养是指在养殖“四大家鱼”塘中,每亩混养“五指鱼”(即是每公斤200尾左右)150—200尾,平时不用专门投放饲料,每亩可收获15—25公斤塘虱鱼 。纯养是利用塘基坚实,排灌方便 , 水深能够控制在1.5米左右,面积一般以4—6亩为宜的鱼塘,以每亩放养3厘米幼苗,10000—15000尾 。放苗初期 , 用密网布在塘边围成一个5—8平方米的小水体,先用浅水培育10—15天 , 随着鱼苗长大 , 逐日加深水位 , 最后拉开网布,让其在大水面生长 。
3、鱼苗培育:要繁殖埃及塘虱鱼苗,首先要选择好优良健壮的亲鱼,按鱼体重5%一10%,用花生麸、蚕蛹等食物饲养,促使亲鱼性腺发良 。好的雌鱼种体表较粘滑,色素较淡,头部略高,腹部圆胀,胸鳍末端较钝,生殖孔呈圆形,成熟时腹部卵巢轮廊明显,有弹性,有时可压出碧绿色卵粒;肛门略突微红 。雄鱼种则体表较粗糙,色素较深,头部略扁 , 体乎直,腹部窄长,胸鳍末端较尖长,外生殖器成细长管状,末端较尖 , 肛门略凹 。选择好成熟亲鱼后,可进行催产注射 。
虾塘长青苔怎么处理?养殖户在养虾的过程中,经常会为池塘爆发青苔而烦恼,特别是到了夏天的时候,温度升高 , 水质恶化,青苔就会爆发,造成池塘氧气不足,小龙虾缺氧就会成群结队的上岸,引起大量伤亡造成一定的损失 。
虾池为什么会长清苔青苔又叫青苔泥,在池塘的水面上生长 。虾池里面长了青苔,说明水质出现了问题,到了合适的温度,青苔孢子就开始大量生长 。
1、虾池没有清塘消毒
有的养殖户,养殖了一季的小龙虾以后,为了节约投资支出,并不会每年都会给虾池清塘消毒,到了第二年,就会继续放苗养殖 。虽然节约了一些费用,但是之前养殖的老水还在虾池里面 , 开春以后并没有排放掉,底部积累了一定厚度的淤泥,大量的青苔孢子存活在池底的淤泥中,等到温度上升之后,就会在浅水处繁殖 。刚开始只是在虾池的边缘位置生长,随着温度升高,水中的丝藻类失去平衡,青苔就会在虾池大量泛滥 。
2、没有合理进行肥水
当开春以后,养殖户要准备放虾苗,在放虾苗之前,忽视了肥水的工作,有益藻类的生长受限,水质太瘦,没有水草生长在虾池表面,虾池的水质透明度过高 , 阳光就直接照射到了池底,青苔孢子对强光很敏感,导致虾池底部的青苔孢子很快繁殖生长 。
3、养殖小龙虾的过程中过量投喂饵料
在养殖过程中,虾农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往往会大量投喂饵料促进小龙虾的生长 , 并没有参考天气变化和小龙虾的生长情况 。这种方式投喂饵料,会引起残饵沉积在池底 , 这些残饵经过发酵以后,产生的营养盐会被青苔吸收,加快了青苔的萌发 , 虾池的藻相被打乱,丝状的青苔就成了优势种群 。
4、没有正确施肥
有的养殖户在进行肥水的时候,没有根据水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肥料,若是施用了过量的磷肥、碳酸氢铵或没有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 施肥以后虾池里的含氮量偏高,会引起青苔和水草疯长,到了高温的天气就会泛滥 。
避免虾池生长清苔的措施1、给虾池进行清塘消毒
在养殖小龙虾之前,给虾池清塘消毒是最有效的措施,这样就可以将池底的淤泥清除 , 青苔孢子也清除干净了 。若是不进行清塘,在放虾苗之前撒一些生石灰到虾池里进行消毒,杀灭池底里的青苔孢子 , 之后再用一些微生物制剂将青苔孢子降解,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爆发青苔 。
2、合理施肥培藻
虾池经过消毒以后,还要注意肥水,将水草和有益藻培养起来,维持虾池的藻相平衡 。施肥的时候 , 最好是分几次进行,慢慢使水色转变过来 。避免因为施肥过度,虾池的藻相变化太频繁,就会滋生清苔 。用正确的方法培藻 , 虾池里面的水草长起来 , 就可以阻挡阳光直接照射到池底,避免青苔爆发 。
3、保持水位
夏天的时候 , 虾池会产生大量的青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水分蒸发太快 , 虾池的水位下降造成 。所以,在高温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虾池要注入新水,水位提高以后,青苔就很难存活 。若是在虾池的周围有青苔发生,要及时打捞起来,避免向虾池中间蔓延 。
虾池清除青苔的方法1、人工打捞
虾池长了青苔,若是影响了小龙虾的生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人工打捞 , 这种方式虽要花一些劳力,但对虾池的环境和小龙虾不会造成影响 。如果虾池的青苔不多,尽量不要使用药物,用捞青苔的工具人工进行操作,就可以将青苔打捞上来 。
2、利用草木灰
草木灰是种植经常用到的肥料 , 在水产养殖行业,也可以利用起来 。在农村这种物质很多,烧完的秸秆和草料里面含有丰富的磷、钾元素,施到水里可以当做肥料外,还可以起到灭杀青苔的作用 。将草水灰加入适量的水搅匀 , 呈现糊状以后 , 撒在青苔的表面,可以阻止青苔的光合作用,过不了多久就会枯萎 。
3、用药物治疗
如果青苔生长在虾池的底部 , 那就要用药物进行清除,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用毒性小一些的药物,毒性大的药物余毒很难消除 , 会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 。虽然清苔可以很快就清除掉,但小龙虾受到伤害就得不偿失 。像使用底改酵素撒在青苔表面,再配合使用硅藻壮和护草青苔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比较安全 。
4、用腐植酸钠清除青苔
腐植酸钠虽然是一种化学物质 , 但它可以溶于水 , 而且比较稳定 , 使用后小龙虾不会产生过激的反应,余毒也比较小 , 不会对虾池的水质造成影响 。当把腐植酸钠施到虾池以后,就可以阻挡阳光照射到青苔,和草木灰产生一样的效果 。
虾池清除青苔的注意事项在用药物清除青苔的时候,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用药的同时 , 虾池正常的水体环境也被破坏,浮游生物的生长也受到了限制 。在施药的同时,结合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调水,使虾池的水尽快恢复正常 。
用草木灰或腐植酸钠清除青苔时,不能过量使用,如果过量,虾池的水会发黑,不只是阻碍了青苔的光合作用,水草也受到限制 , 就会造成虾池溶氧偏低,引起小龙虾缺氧 。
发生青苔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养殖户先不要急于用药处理,能用物理的方法解决最好 。平时的养殖管理中 , 要加强清苔的预防措施,避免大量蔓延增加后期的处理难度 。
水池被藕叶污染怎么办?池塘里长满荷叶,想要去除,可又不能伤害池子里的水草,可见这池子里是养了鱼的,这水草还得留作鱼食用 。
原本,鱼和荷花共生,自古以来就是一幅和谐又美丽的画面,这从汉乐府民歌《江南》中就可看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可见这鱼类和荷花是可以融洽相处的 , 这在现在的园林水池中也是处处可见 。
而且,在农业养殖中,荷塘养鱼也并不少见 。荷叶长成正是夏季,它可以为塘里的鱼类遮挡强光 , 保持合适的水温,更利于鱼类生长;鱼粪混入塘底淤泥中能增加肥效,可以促进荷花更好的生长,使得莲藕、莲篷等长势良好,提高荷塘的经济效益 。
?
所以 , 为什么要除去荷叶呢?是怕荷叶挡了阳光,使得水里的鱼类缺氧吗?
确实 , 荷叶长成后会遮挡阳光,一方面可以保持水温,但另一方面,这也会影响到水中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再加上如果是死塘 , 没有活水交汇流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水体缺氧,危及鱼类成活 。
但是,因为这荷叶长成后都是由一根细杆顶着高出水面的,荷叶和荷叶之间高低错落,相互之间都留有缝隙,不可能把水面遮得密不透光 。怕荷叶太密 , 致使水塘缺氧而憋死鱼,那这荷叶的密度就得大到一定程度了 。
通常,当荷叶所占面积超过水塘一半以上,且水塘里的鱼密度又过大,若再加上荷叶又都是浮于水面的居多,就比如类似于睡莲的那种 , 倒真有可能把鱼弄得缺氧了 。
?
上述情况下 , 确实是有必要清理荷叶了,但不建议用药 。
【养鱼如何清理塘底】因为如果用药的话,能轻易将荷叶弄枯的药物,对水草也势必会有影响 , 同时水质也被污染了,很可能一不小心鱼类就中毒了 。
即使水塘里目前暂时还没有撒下鱼种,但用了药之后,水质肯定是会被污染的 。如果是有活水水源的,那就过一段时间,等塘内的水充分交换过之后再养鱼 。如果是死塘,那就得清塘放水,然后重新注水养鱼 。
?
为确保安全可靠,还是建议用以下几种物理方法 。
1、水淹荷叶
荷叶虽然长在水里,但也怕水淹 。在荷叶上有进行呼吸的气孔,这个气孔如果长时间的浸在水里,就无法进行呼吸,时间一久就会像人类窒息一样,叶片变黄直至枯死 。严重地还会影响来年地下藕茎的生长 。
2、人工拔除
要想一劳永逸的,那就费点劲,人工将荷叶摘除,再将塘底的藕茎彻底清除,这样一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后都不用担心会再长出荷叶了 。
?
3、放养草鱼
轻松点的办法呢,可以在塘里多放几条大草鱼 , 草鱼要在斤把以上 , 放多少尾按鱼塘大小来判断 。当塘里的水草不够草鱼吃时,它们就会啃荷花的嫩茎嫩叶嫩花 。
荷叶的嫩芽一旦被咬破,塘里的水就会顺着破损口倒灌进莲藕里,会使莲藕腐烂 。
水产养殖中的氨氮问题怎样解决?水产养殖中的氨氮问题怎样解决?
对于水产养殖者来说 , 水体中的氨氮问题始终是一个与养殖过程相随的问题,不仅影响到水产养殖品的产量,稍有不慎还会引起水产品的大批量的死亡 。我们都知道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还是动物的排泄、水中残饵、水体中动植物尸体分解、及底泥和水源等方面 。
那么对水产养殖者来说,水产养殖中的氨氮问题如何解决好呢?关于这一问题如何来处理好,踏火的建议是: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在水产养殖还没有开始放苗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一些工作,例如将水源处理好,要求水源处的氨氮不能超标 , 这个是最起码的;另外一个就是做好清塘工作,特别是一些底泥厚的塘,在放苗之前一定要清塘、晒塘 , 尽量减少塘里的有机质 。适时换水:在平时的管理中有适时换水,以保证水质的活和嫩,很多时候水体中氨氮过高都与换水不及时有关 。合理投喂:这个就是要根据养殖产品的数量及水质、天气等情况来合理地投喂 , 不能过多地投,如果长期过量投喂的话不仅会引起养殖产品的健康问题,那些在水中吃不完的饲料更易引起水体氨氮上升 。合理套养:这个对于一些淡水鱼类来说最好做 , 可在主养品种套养一些鲢鱼、大头鱼和鲤鱼之类的鱼,让其来清理水体中过多的有机质和藻类,以起到净化水体的做用,这也可从源头上减少氨氮的产生 。改底、培藻:这个是最后的撒手锏,对于一些水质过肥的塘可以定期用药来改底、培水,这种情况我们常用的药物有过硫酸氢钾、以及各种益生菌都可以 。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 , 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