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泥鳅有哪些病

台湾泥鳅有哪些?。骋墒歉腥玖思纳娌 。?/h3>鱼虾,泥鳅里会有寄生虫,所以我们吃这类的食物时,不能生吃,也不能吃煮的半生不熟的这些食物
金龙鱼都有哪些疾?。?/h3>一趴缸
成因:(1)、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多见于大量换水,大量更换清洗滤材 , 从而引发的水质大幅度动荡 。老水缸换水过后更容易出现,老水缸的PH值越低,换水后PH值波动超过0.4时很容易出现 。新龙入缸出现的趴缸现象等,这都是水质不适的直接反应 。(2) 、鱼缸内外环境的大幅度改变:龙鱼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包括水族箱内部环境的变化 。比如增加或者减少了混养鱼,设备的变动,水流,光线强弱的变化 , 以及水族箱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紧张,从而有趴缸现象的发生 。(3)、疾?。阂蛭膊×阃不嵊信扛椎南窒? ,这种趴缸的现象有别于以上两种 。应该仔细观察龙鱼的体表有无明显的变化 , 食欲的好坏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另外白天经常趴缸而晚上比较正常的龙多是由于精神问题造成的 。(4)精神紧张:龙鱼的精神紧张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一定区别 。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存在天敌,使它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戒备状态 。这是精神紧张产生的缘由 , 周围有些异常声光信号的突然出现,使龙鱼受到惊吓 , 从而会伴随趴缸 。
处理方法:本着刨除诱因的原则 。
(1)、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大量换水,老化的滤材要用原缸水少量分批清洗或者更换 。避免硝化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水质不稳定 。换水速度不宜过快,保持规律性换水 。
(2)、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一旦龙鱼入缸一定要克制自己试图改变的欲望 , 环境的稳定对于稳定龙鱼情绪,促进龙鱼食欲都非常有利 。
(3)、仔细观察对症治疗,龙鱼恢复了健康也就摆脱了趴缸的困惑 。
(4)、尽量避免水族箱周围异常声音和景物的突然变化 。
二掉尾
原因:
1.缸内底部没有冲浪泵,龙鱼运动少 , 达不到自然运动状态 。
2.远程运输过程中,空间太小,龙鱼强行运动,造成掉尾 。
3.鱼缸太小,龙鱼平时活动受限,造成掉尾 。
4.投食沉底的食物或钻底的活食(如泥鳅),龙鱼经常头朝下 , 弯身找食物,久而久之,自然掉眼掉尾 。
5.缸内有朝下流动的水流,如过滤的回水管,如果在水面上部,龙鱼经过该处,尾部容易受到向下的力,造成掉尾 。
纠正龙鱼掉尾的方法:
1.缸内底部加一冲浪泵,使水流动起来 。强迫龙鱼运动,且有上推龙尾的冲力 。
2.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增大运输空间,时间越短,空间越大,龙鱼受屈越小 。。。。
3.换个大一点,宽一点的龙缸 。养得起龙鱼,别舍不得买缸啊 。。。。、
4.投食浮于水面的食物,沉底活食,用弹力较小的小夹子夹?。们慷却蟮乃芰舷?nbsp;, 吊于水面上,可以预防掉尾和掉眼 。。。。
5.把过滤的回水管,尽量改在鱼缸底部,形成向上的水流冲力,龙尾自然上扬 。
三蒙眼和眼混浊
病因:1龙的眼受到结核菌、弧菌的侵入变成白蒙;2水质不良或氢进入鱼体 也会变成白朦和混浊的 。
症状:初期眼有白雾软象,见到一层白色的膜 , 中间眼球混浊 。未期眼肿胀并有白色棉絮锥形物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做成失明 。
治疗龙鱼蒙眼的方法:
初期:换水,每次换3分1 , 换水时注意温差,加盐浓渡 100升水放300克盐,升温到32度 。每3天换1次水 , 换水后适当补小量盐 。
晚期:必须放药 。用水溶性的金霉索加青霉索每升放1万个单位 , 升温到33度,泡2天换水补药 。也可以用市面买的SERA治细菌药、AZOO治细菌药和海宝专治眼病的艾斯拉奇,注意接照说明书的用 。
【台湾泥鳅有哪些病】四胡须长瘤
起因: 最常发生在具有「磨缸」习惯的龙鱼身上,由于长期的磨损造成胡须表皮组织受伤,又基于水质不良、病原的影响引爆出发炎肿胀的现象 。
症状:须部长出一小颗、一小颗的肉瘤,远看好似刷子一般,常被误以为是霉菌感染!
治疗方法:长期性的水质改善多半会不药而愈 。若玩家觉得碍眼,最快的方法是先将龙鱼麻醉 , 然后用手把肉瘤刮除,最后在伤口上抹一些黄药,水里也下些黄药预防伤口细菌感染 。
五鳞片缺损
症状:该病最明显的症状为鳞片大面积缺损 , 较多的集中在5排>4排>6排>3排(按容易发生位置排),最明显的特征是有的鳞片具有半月型整齐的缺损,有时并发头皮腐蚀发白,类似皮肤病 。
鱼种:金龙>红龙多见,幼龙>成龙多见,过背金、红尾幼鱼最多见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抗生素治疗,一般正常换水可以预防 , 发生后采用升温加盐加UV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抑制 , 或者采用阳光照射 。
六鳞片充血
症状:鳞片边缘充血 , 有粘液包裹 , 刮掉粘液,可以看到鳞片腐蚀
鱼种:不限 , 不多见、
病因:细菌感染
治疗:无有效治疗方式,一般采用手术拔除
七溶鳞
症状:鳞片边缘出现腐蚀,呈现锯齿状,严重时完全将第一鳞框溶解掉
鱼种:金龙>红龙多见,成龙>幼龙多见,过背金龙成鱼最多见
原因:水质过老、细菌感染、维生素缺乏
治疗:换水,抗生素药物 , 添加维生素 。
八龙鱼翻鳃
病因:
(1) ,--由于喂食不当、残余饵食腐败以及龙鱼排泄物污染等,都造成水质恶化,水中氨(NH3)、亚硝酸(NO2)、硝酸盐(NO3)浓度过高,而使水中氧量降低 。
(2)活动空间狭小--龙鱼在成长阶段 , 除了须注重营养,并且要有良好的活动空间 。基本上水族箱长度要鱼只长度的3倍,若低于此基本条件,龙鱼在有限空间必须不时回转才能游动,而影响到鳃部正常运作,长久之下 , 即会造成翻鳃 。
(3)温度变化--未能保持衡温,过冷或过热 , 鳃部敏感而造成 。
(4)马达所造--不正当使用扬水器也会做成翻鳃 。初期可观察出龙鱼鳃缘软质部位合动不顺畅,呼吸频率不正常,并且软质部位会略增长,第二鳃盖会略微凹陷 , 最后软质部位翻卷,而使得鱼的鳃瓣曝露于水中 。严重时会有呼吸急促、浮头、不进食,呈现虚脱状态 。最后鳃瓣受细菌感染 , 而影响到鳃丝正常功能 , 窒息而亡 。
治疗方法:(1)初期:当发现龙鱼呼吸不顺畅,立即以渐进式方法改善水质 。即每2到3天换水百分之20水量,并加强气泵打气,利用气泡石、增加水中溶氧量 。
(2)中期即鳃软质部位略微翻卷,而且尚未硬化时期 。在此阶段除了勤换水 , 加强打气,并且需要以物理治疗,即增设扬浪器,加强水流 。因为龙鱼类有逆游习性,龙鱼藉此水流冲激,约有百分之五十治愈机率 。
(3)末期即鳃软质翻卷部位已经完全硬化 , 在此时期唯有动手术,将翻卷部位剪除一途 。
九龙鱼地包天
龙鱼地包天可分为「先天型」与「后天型」两种 。先天型戽斗,顾名思义是天生的,从稚鱼时便可以看出上颚短、下唇(下巴)长的戽斗 , 因此争议性较?。ǔ0宀换嵫」赫庋逍蔚牧?。
(一)饲育环境过于狭小
后天型戽斗形成的原因,首推饲育环境过于狭小 。因为生活环境过于狭?。沽惚匦氩欢涎不赜味?nbsp;, 甚至是急转倒退游动,或顶着玻璃摆动,这样会造成呼吸急促、下巴闭合较开,且较快的情形,如此下唇的功能性增大,使得龙鱼下巴向前,且朝上生长,最后形成戽斗 。
(二)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龙鱼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 成长缓慢也会造成戽斗 。由于饥饿,欲乞求主人投喂,因而在正面快速游动,甚至顶着玻璃,而造成下巴徒长,这种情形较常发生于水族馆饲养的龙鱼,爱龙族较少发生 。
(三)较常喂食浮上性活饵
喂食浮上性活饵 , 例如:蟋蟀、青蛙、面包虫等活饵 。由于浮上性活饵会在水面上漂动,它们同时也是龙鱼的最爱,因此龙鱼经常上浮快速抢食 , 再加上动作大,下巴经常离水,也会形成戽斗 。
(四)雄鱼的生理机制变化 最后一种戽斗的原因是:
雄性龙鱼的生理机制变化 。由于龙鱼是由雄性来负责口孵,为了增加喉袋容积容纳更多仔龙,加长下巴是自然的生理机制 。
还有掉眼、白霉病、地包天、立鳞、侧线孔变大,鳞片变薄、鱼体失衡症、断鳍/尾、细菌性烂鳃病、体外寄生虫、洞头症、脊柱弯曲、水泡、脱肛等等常见疾病 。
泥鳅换气时间?半小时
泥鳅是鳅科下属鱼类的统称,俗称鱼鳅、泥狗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沟渠、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普遍都有分布,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下面来看一看泥鳅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吧!
泥鳅养殖
一、生活习性
泥鳅是底栖小型淡水鱼类,生存水温范围0~41℃,最适生长水温22~28℃ , 喜栖息在淤泥底质的静水或缓流水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高等植物碎屑等为食,人工养殖可投喂豆渣、米糠、麸皮、禽畜内脏及下脚料、配合饲料等 。
泥鳅养殖
二、鱼塘建设
泥鳅养殖鱼塘附近要有干净的水源,池深约1.0~1.5米 , 水深0.4~0.5米,池底铺厚约0.2~0.3米的软泥,池壁四周要夯实或用水泥浇灌,进水口、溢水口、排水口要用密网布包裹,鱼塘周边要种上水浮莲、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植物覆盖面积约占鱼塘总面积的1/4 。
泥鳅养殖
三、清塘消毒
泥鳅苗下池前10天每亩撒生石灰60~70千克,2~3天后加水至0.3厘米深,一周以后将水排干并重新注入新水,水深约0.2~0.3厘米,然后每亩施300~500千克腐熟人畜粪或10000~20000千克沼液,待水色开始变绿且透明度约15~20厘米后即可投放泥鳅苗 。
泥鳅养殖
四、鱼种投放
泥鳅苗要确保大小均匀、个体饱满且有活力 , 每亩放3~4厘米的泥鳅苗3~5万尾,套养鳙鱼10~20尾、鲢鱼15~30尾用以防止蓝藻爆发,若泥鳅苗是用充氧尼龙袋长途运输的要“缓苗”后再放苗 , 即将充氧尼龙袋放在池内20分钟,等内外水温一致后再缓缓放出 。
泥鳅养殖
五、饲料投喂
泥鳅苗刚下塘可投喂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饵料,同时投喂少量熟蛋黄、鱼粉、豆饼等精细饲料,等泥鳅苗体长达1厘米时已经可摄食水生昆虫、有机物碎屑等,可投喂粉碎的禽畜内脏、豆饼、配合饲料等,初期日投饲量为泥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为5~10% 。
泥鳅养殖
六、水质管理
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发酵的有基肥,每次用量300~500千克/亩,池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厘米 , 水色以黄绿色为宜,当水温达到30℃时要经常更换池水并增加水深,当泥鳅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要停止施肥并注入新水,冬季要增加水深并施入牛粪、猪粪等厩肥以确保泥鳅安全越冬 。
泥鳅养殖
七、病害防治
泥鳅常见的病虫害有烂鳍病、打印病、车轮虫病等,其中烂鳍病可用10~50毫克/千克的氯霉素溶液或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连用5天,打印病可用漂白粉全池消毒,浓度1毫克/千克,车轮虫病可用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 浓度30毫克/千克 。
泥鳅养殖
八、注意事项
1、泥鳅养殖要注意水质,每周建议换水1~2次,同时要勤施经腐熟后的有机肥,保持水色呈黄绿色为宜 。
2、泥鳅养殖要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泥鳅活动和水色变化 ,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
3、泥鳅养殖要预防病害,及时清洗饲料台,定期做好饲料台及工具的消毒工作,定期投喂药物预防疾病 。
4、泥鳅养殖要防害防逃,水鸟等敌害喜在鱼塘周围捕食泥鳅,进水口、排水口等处常检查以防泥鳅逃逸 。
漂白粉放在泥鳅池塘起什么做用?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
漂白粉主要用于清塘消毒和预防、治疗细菌性疾病病 。
泥鳅身上长的黄色豆豆是什么?可能是鱼类三代虫病~是不是黄色很小的圆球~如果刺破里面会跑出很小的扁形虫子那是正常的鱼类寄生虫~建议用冷冻的方法处理泥鳅 五天以上 可以有效的杀死很多寄生虫!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