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区别 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区别


详谈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区别 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区别

文章插图
今日话题:详谈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区别?
审核方案是针对特定的时间所策划 , 并具有特定的目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比如年度审核计划 , 就是对多类型的审核(包括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审核)、多次(频次)的审核进行策划 。而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活动的安排的描述 , 也就是一次审核的日程计划 。
【详谈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区别 审核方案和审核计划的区别】话说前两天有朋友在群里问 , 外审老师开了一个不符合项 , 说“缺少基于风险识别的结果 , 对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制定审核方案” 。工厂说 , 我们有审核计划啊 , 到底审核方案与审核有什么不同?以前一直以来 , 我们都只有审核计划没有审核方案 。公司有人认为审核计划就是审核方案 , 我总觉得不对 , 但也说不出这里面的区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争论呢?鲜老师 , 你怎么看?
先说我的观点 ,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争论 , 还是大家没有理解 , 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的区别?审核方案是针对特定的时间所策划 , 并具有特定的目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比如年度审核计划 , 就是对多类型的审核(包括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审核)、多次(频次)的审核进行策划 。而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活动的安排的描述 , 也就是一次审核的日程计划 。
也就是说 , 先有审核方案 , 后面才有审核计划 。年度的审核策划 , 输出的是审核方案 , 包括了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的整体安排 。而在一次审核前的日程安排 , 叫审核计划 。
看图就明白了 , 先制定审核方案 , 再制定审核计划 , 一份审核方案包括了多份审核计划 。审核方案是对一组多类型审核进行策划 , 而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进行日程安排 。
在IATF16949标准的9.2.2.1内部审核方案的条款 , 制定和实施一个覆盖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方案 , 包括了体系审核 , 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 。
应根据风险 , 内部和外部的绩效趋势和过程的关键程度确定审核方案的优先级 。也就是说审核方案应基于风险分析和绩效评估结果 。比如客户的IPTV和PPM不达标 , 针对交付质量的过程、生产质量控制过程 , 就是需要优先审核的 。
对审核的频率进行评审 , 当发生过程变更、内部和外部不符合 , 或顾客投诉时进行调整 , 应对审核方案有效性进行评审 。
审核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呢?
建议有书面的内部审核方案 , 内容就是:内部审核的频次 , 每次审核的范围 , 策划、实施、跟踪的负责人 , 如何发起 , 如何准备 , 如何实施 , 报告的内容和分发对象 , 跟踪措施的安排 , 内部审核记录的内容等 。
如何定义审核的频率呢?
可以考虑每年在不同时间点做集中式的全面的内部审核 , 比如迎接外审之前 。在不同时间点对不同的过程进行局部的滚动式审核 , 作为例行评价的方式 。还可以在出现问题时 , 或发生重大的经营情境变更时 , 将要实施重大的QMS变更时或之后 , 临时增加全面或局部的审核 , 此时必须明确发起人是谁 , 启动机制应在内部审核方案中描述 。
总之 , 风险越大的过程 , 审核的频次应该越高 , 深度越深 。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呢?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审核准则?审核准则是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素 。审核准则就是作为判断审核证据符合性的依据 。可以是适用的方针、程序、标准、法律法规、管理体系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等 。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审核 , 其审核准则不尽相同 。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
(a)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1)
(b)质量管理手册
(c)程序文件
(d)合同及客户要求
(e)质量计划
(f)有关法律、法规
针对产品及过程审核 , 顾客对产品所有要求 , 也是审核准则 , 如规范、质量协议、图纸、产品建议书、产品相关标准、可制造性 , 可检验性 , 精度、检验规定 , 检验器具 , 计算机辅助、批准放行的标准、制造、安装和使用的经验、外部与内部的标准/规定以及指导书、法规要求 (安全性、用后处置、环保适用性 ) 。
除了前面的审核准则之外 , 在编制审核方案之前 , 还需要了解内外部的变化和突发事件 , 再进行风险评估 , 得出哪些过程 , 哪些产品 , 哪些区域作为审核的重点 。
内部的变化 , 如内审的结果 , 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 , 管理评审的输出 , 还有工厂的内部的条件及突发事件 。机器、设备更换;人员更换;厂房搬迁;生产工艺变更;测量过程能力不足等 。
如果工厂搬迁异地生产 , 需要增加过程审核 , 如果管理层发生重大变化 , 需要增加体系审核 , 重点审核管理过程 。
如何建立审核方案呢?
通过前面的风险评估 , 策划年度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审核时间等 。审核方案有两种形式 , 1、滚动式审核 , 2、集中式审核 。
滚动式:逐月按部门、过程审核 , 半年或一年覆盖所有部门及过程一次或多次 。
集中式:在规定的时间(连续、集中的时间内)完成审核 。IATF16949标准中要求每三年覆盖所有的过程 。
策划人员要注意 , 分开部门在不同时间进行审核同一个过程时 , 会无法将输入输出连贯起来 , 影响以过程方法为审核导向的证据的可追溯性 。
该年度审核方案(计划)是滚动式?还是集中式?
案例中的表格的横向是月份 , 纵向是各个部门 , 将审核任务分配到每个月 , 实施滚动式审核安排 。如1月审核管理层 , 2月审核品管部 , 3月审核设计部 。
该年度审核方案(计划)是滚动式?还是集中式?
案例中的表格的横向是月份 , 纵向是各个过程 , 这个比较好 , 按过程来安排审核方案 , 比案例一要好一些 。
CP过程是客户导向过程 , 每年集中式审核三次 , 因为客户导向过程都是影响质量的关键性过程 。
而部分SP支持过程一年集中式审核两次 , 还有一部分SP支持过程 , 一年集中式审核一次 。
最后针对控制计划的审核 , 是每两个月就安排审核一次 , 对控制计划的实施 , 可以理解为过程审核 。
审核的路径有哪些方式呢?
1、按部门审核;
2、按标准条款审核;
3、按过程审核;
4、以部门为基础 , 以过程为线索的审核
针对上述三种审核路径 , 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 根据审核的目的和性质可以采取不同的审核策略 。
比如 , 运营线的审核以过程为主导 , 支持线的审核以部门为主导 , 管理线一般以条款为主 。
再比如 , 为了检查某个部门的管理成熟度 , 或确保职能调整后减少管理风险 , 可能就需要对该部门进行一次涉及多个过程的审核 。
纯粹按照过程审核可能会导致对某一个部门多次重复进行审核 , 比如涉及到许多过程的部门 , 生产、维修、研发都涉及到人员的能力及培训 , 按过程审核时 , 每次都会到人力资源去审核相关的过程 。
多数情况下 , 推荐最后一种策略进行内部审核 。因为这种策略既考虑了过程方法 , 又兼顾了审核的效率 。
早在2004年 , IATF期望审核员依据组织所定义的那些客户导向的过程为基础来执行审核 , 这种方法超越了ISO9001所导入的概念(以检查表的符合性驱动审核) 。并运用过程方法 , 完成顾客特定的和预防的输出结果是否达到组织顾客输入的要求 , 最后是否能达成顾客满意的事实 。
什么是审核计划呢?
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活动的安排的描述 , 也就是一次审核的日程计划 。
审核计划包括了审核的目的、审核准则、审核范围、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现场审核活动预期的时间、审核组成员和向导的作用和职责等 。
审核计划的作用是在审核组和被审核方之间达成一致的依据 。审核计划最重要的内容 , 就是什么人 , 在什么时间 , 去审核哪些区域或哪些过程 。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 , 左边既有部门 , 又有过程 , 右边列出了与过程对应的审核准则/条款 。这样可以以过程为导向开展审核 , 同时明确过程的责任部门或区域 , 同时又指明了标准的条款号 , 以便审核员掌握标准的覆盖性是否完整 , 也方便审核员在开具不符合项目 , 指出了具体的条款 。


第一组是按过程链的正向顺序进行审核的 , 中间没有任何中断 , 先审核销售部的市场开发过程、合同评审过程 , 然后再审核设计开发过程 , 接着审核生产制造过程和交付过程 。正向客户导向的过程 , 应重点关注客户的要求、质量目标如何实现?
第二组是按过程链的逆向进行审核的 , 中间没有作何中断 , 先审核销售部的售后服务过程 , 客户反馈过程 , 然后再审核仓储过程和交付过程 , 接着审核质量控制过程 , 包括过程质量检验、完成检验、出货检验、不合格品控制等 。逆向审核 , 应从客户反馈的问题出来 , 查看交付过程和质量控制是否出现系统性的漏洞 。
第一组从客户需求发出 , 需要的审核员必须对客户的要求、产品的技术要求都非常的熟悉 , 查看后续的设计、制造过程中 , 是否得到落实 。
而第二组从客户反馈的问题出来 , 产品技术稍微会逊色一些 , 但都是质量方法论专业 , 能从问题出来 , 挖掘在交付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 挖掘在质量控制中的风险 。
我们的工厂在编制审核计划时 , 是否考虑了过程与过程之间接口呢?多数工厂内审是按部门展开 , 哪个部门有时间 , 就审核哪个部门 , 这样审核 , 过程与过程是中断的 , 无法将客户的要求或问题 , 落实在审核过程中去 。
在外审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呢?
审核方案与审核计划没有区别 , 审核计划是针对一次的审核做出日程安排 , 而审核方案是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 , 对年度审核的范围、准则、时间、审核的类型做出规划 。
缺少审核方案 , 将所有的部门全部列出集中审核一次 , 缺少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来制定审核方案 。
审核计划中只以部门、条款为审核路径 , 缺少从过程的角度来安排计划 。从部门及章节条款为审核路径是一种符合性检查 , 运用过程方法 , 可以查看组织的输出结果是否达到输入的要求 , 最后是否能达成顾客满意的事实 。
综上所述 , 鲜老师认为审核方案是一种年度审核策划 , 应基于内外部的变化 , 进行风险分析 , 再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策划产品审核、过程审核、体系审核的需求、范围、频次和重点 , 输出审核方案 。而审核计划是对一次的审核活动的安排的描述 , 也就是一次审核的日程计划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